目前共有31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地鐵不能動態摘掉幾節運營?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低峰時段這運營成本太高了,太浪費了!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如果你的軌道交通和發達國家那樣,除了樞紐車站,其他車站就是個幾十平米的小房子站廳+鐵皮天橋+水泥站台,你平峰期減少編組,確實能省些成本。


問題是,中國地鐵一開始就直接跳進無腦地下化的深坑,建設標準奇高無比。將近10米高的雙層站台+站廳,霸氣的雙柱寬度,預留8A的長度,這麼一個巨大的空間,就算你關掉一半燈,空調開到28度,它每時每刻也會吞金一樣耗電。


在這個基礎上,你少兩節車廂的動能成本,算不上什麼節省。



作者:無瑙大盆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185031490124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夜靜魂夢歸:


一個系統最好不要太複雜,因為調度過分複雜,就會增加出錯風險。

你信不信靈活調度後,一輛小編組車開到站台,結果地鐵安全門當成大編組開門了,一群視力為零的傢伙趕趟着摔進鐵軌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到時候知乎上壓根不會有人考慮這是靈活調度後必須經歷的後果,而是口誅筆伐中國地鐵不安全,質量差,不重視人命。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武德瞓:


1.技術上,是可行的,高峰大編組,非高峰小編組。也有現實案例:

國內滬16號線,平峰幾列解編運營。(未來潛在可能選手:京3、12號線,深五期若干線路等,曾經的滬1、2號線6、8混跑提一嘴,但和這個好像沒啥大關聯)

國外:本子就非常多,例如大阪離心機、NEX成田特慢、富士回遊,但這三個和日常高、平峰沒啥大關係;楓葉國skytrain、燈塔國JFK機場專線,這兩個前者算,後者則純屬機場專用。行車高密度、客流大的幹線也比較少這種「騷操作」。其他等大佬、知友補充。

2.未完全鋪開原因,基於客流、安全、技術、成本、維修等綜合考慮,主要是技術還未成熟穩定到商業運營吧。

3.這個情況在20年前國內叫「小編組高密度」,但「生不逢時」,造就了羊角「地獄三號線」,有機會坐這條線,還能坐到這種3+3不貫通的6節車,機率約20%,看運氣。

4.未來發展方向:這種物理傳統車鉤連掛、解編運營,目前來看,至少在尼國明顯不是主流。

尼國的「野心」——虛擬編組,但還處於研究、實驗室階段,落地推廣商業運營就慢慢等待,應該不是有生之年吧。

CNKI已有不少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科普——列車虛擬編組技術


https://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貨運也在「搞」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朴朴:


上海16是可以做到的

該線因為決策失誤,一開始只有三節編組列車,後來隨着臨港開發不堪重負,現在該線上有三種車1.三節編組列車2.倆三節編組重聯的車3.六節編組的車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關空/紀州路快速:你想去和歌山趕飛機嗎?(運營途中前後分離,目的地不一樣)

三癩子臥鋪列車:咩嘢?(同上)

上海8號線:???(短編組與長編組混跑)

上海16號線:?????(基本編組為3節,可重連,站台最大可停靠6節編組列車)

事實證明軌道交通開一半解掛基本上還是以增加麻煩為主,除非說停不下車或者有支線,基本都是費力不討好



作者:PigeonTV2333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528218838884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油大的YUDA:


看需求啊,有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北京西郊線,日常5節編組,紅葉節期間10節重聯編組

至於說日常,那真的沒必要,高峰縮短間隔時間,低谷加大間隔時間不就好了。改編組涉及更多操作,包括屏蔽門對應開門調整什麼的,操作越多出bug幾率越多,不如直接加大發車間隔就好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9

作者:金石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51010816265357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結論:印度地鐵是發自內心的不想降低成本


印度地鐵成本高從地鐵開挖的那天起已經決定了,因為印度地鐵愛走地下,無論是市區還是幾角旮旯郊區都喜歡走地下。

你建高架都沒那麼貴


隨便對比一下我去霓虹坐過的一些電車

霓虹有很多軌道在地面上,車站在地面上,蓋點房子就行了,軌道直接鋪也不用盾構機

玩命挖,也不怕塌方,和印度地鐵從源頭上成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反觀印度這頭

肉眼可見造價是霓虹的N倍,後期維護費用只多不少,還有海量的人力成本包括安檢。

你在市區往地下挖沒啥說的,畢竟地上東西金貴很多,也不需要扯皮。

你往郊區往鳥不拉屎的地方通地鐵怎麼還往地下挖?


更離譜的是廣州新開的10號12號線,地鐵站建得深得一比,下了好多層還以為走錯路了。

降低成本已經不可能了,摘掉幾節也沒用

後期維護成本更驚人,要是沒人坐了都騎電雞那就更好玩了—_,—


更有意思的是地鐵還愛往鳥不拉屎的地方修,先挖地鐵,然後地鐵公司在那頭拿地蓋房子賣,不把債擊穿不罷休啊。



哦對,回到問題,摘掉幾節杯水車薪,甚至不如非高峰期停掉安檢,僅在高峰期安檢—_,—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9

vacation_days:


比起「動態編組」而言,中國大陸的地鐵公司可能更喜歡「大小交路」和低谷期降低發車頻率。畢竟我這車都買好訂好了,怎麼實現「動態摘掉幾節」呢?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40

作者:Jaso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762718642683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動態摘掉幾節」可以理解成「重聯列車中途解掛」,也可以理解成「平時用短車,峰時用長車\重聯」。

先說前一種,中途解掛那要麼是兩列車分別駛入不同支線,要麼一列車繼續運行另一列車下線。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在解掛站的停留時間增加,要是直接在正線上進行,那行車間隔就炸了,因此肯定得在側線上進行。大部分線路設計的時候就沒怎麼考慮過這事兒,僅有的側線光是小交路折返和存車都捉襟見肘,很難實施其他的想法。

不同支線的情況,出名的例子可能是日本的關空•紀州路快速(我是自願到和歌山趕飛機的.jpg)但那個可能不算是地鐵。國內設支線的地鐵線路較少,但並非沒有。你說可能乘錯車廂,那現在一樣有人乘錯列車,我覺得不存在優劣之分。可以暢想另一個位面的上海地鐵5號線: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本次列車前3節車廂開往奉賢新城,後3節車廂開往閔行開發區,請乘客們注意自己的目的地和對應的車廂,有序候車。

一列車下線的情況,那就意味着要在中途進行一次清客,不過小交路也要清客,對乘客來說也大差不差了。可以暢想另一個位面的上海地鐵2號線: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本次列車前4節車廂開往浦東1號2號航站樓,後4節車廂開往廣蘭路,請乘客們注意自己的目的地和對應的車廂,有序候車。

再說後一種,不同時段使用不同編組的列車。這個其實是有的,上海地鐵16號線和22號線(崇明線)開通初期都是平時用3A、高峰用6A或重聯3A的(不過16號線客流量上來以後就全用6A或重聯3A了)。

可能是「小編組高密度」的教訓太過深刻,如今國內地鐵的設計思路更傾向於「保證大編組以應對高峰期市中心大客流」。不管是小交路還是主支線(分支往往都在郊區),都會用大編組跑,代價就是郊區段間隔拉大。事後諸葛亮來看,「小編組高密度」應激產生的一系列大編組線路的客流量可能無法與其建設規模相稱,為降低運營成本,運營方甚至在這些線路上抽能進一步拉大間隔。當郊區的乘客發現等候時間變長的時候,也許就有人意識到「小編組高密度」也有可取之處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