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1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地铁不能动态摘掉几节运营?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低峰时段这运营成本太高了,太浪费了!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如果你的轨道交通和发达国家那样,除了枢纽车站,其他车站就是个几十平米的小房子站厅+铁皮天桥+水泥站台,你平峰期减少编组,确实能省些成本。


问题是,中国地铁一开始就直接跳进无脑地下化的深坑,建设标准奇高无比。将近10米高的双层站台+站厅,霸气的双柱宽度,预留8A的长度,这么一个巨大的空间,就算你关掉一半灯,空调开到28度,它每时每刻也会吞金一样耗电。


在这个基础上,你少两节车厢的动能成本,算不上什么节省。



作者:無瑙大盆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185031490124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7

夜静魂梦归:


一个系统最好不要太复杂,因为调度过分复杂,就会增加出错风险。

你信不信灵活调度后,一辆小编组车开到站台,结果地铁安全门当成大编组开门了,一群视力为零的家伙赶趟着摔进铁轨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到时候知乎上压根不会有人考虑这是灵活调度后必须经历的后果,而是口诛笔伐中国地铁不安全,质量差,不重视人命。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武德瞓:


1.技术上,是可行的,高峰大编组,非高峰小编组。也有现实案例:

国内沪16号线,平峰几列解编运营。(未来潜在可能选手:京3、12号线,深五期若干线路等,曾经的沪1、2号线6、8混跑提一嘴,但和这个好像没啥大关联)

国外:本子就非常多,例如大阪离心机、NEX成田特慢、富士回游,但这三个和日常高、平峰没啥大关系;枫叶国skytrain、灯塔国JFK机场专线,这两个前者算,后者则纯属机场专用。行车高密度、客流大的干线也比较少这种“骚操作”。其他等大佬、知友补充。

2.未完全铺开原因,基于客流、安全、技术、成本、维修等综合考虑,主要是技术还未成熟稳定到商业运营吧。

3.这个情况在20年前国内叫“小编组高密度”,但“生不逢时”,造就了羊角“地狱三号线”,有机会坐这条线,还能坐到这种3+3不贯通的6节车,概率约20%,看运气。

4.未来发展方向:这种物理传统车钩连挂、解编运营,目前来看,至少在尼国明显不是主流。

尼国的“野心”——虚拟编组,但还处于研究、实验室阶段,落地推广商业运营就慢慢等待,应该不是有生之年吧。

CNKI已有不少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科普——列车虚拟编组技术


https://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货运也在“搞”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朴朴:


上海16是可以做到的

该线因为决策失误,一开始只有三节编组列车,后来随着临港开发不堪重负,现在该线上有三种车1.三节编组列车2.俩三节编组重联的车3.六节编组的车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关空/纪州路快速:你想去和歌山赶飞机吗?(运营途中前后分离,目的地不一样)

三癞子卧铺列车:咩嘢?(同上)

上海8号线:???(短编组与长编组混跑)

上海16号线:?????(基本编组为3节,可重连,站台最大可停靠6节编组列车)

事实证明轨道交通开一半解挂基本上还是以增加麻烦为主,除非说停不下车或者有支线,基本都是费力不讨好



作者:PigeonTV233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528218838884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8

油大的YUDA:


看需求啊,有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北京西郊线,日常5节编组,红叶节期间10节重联编组

至于说日常,那真的没必要,高峰缩短间隔时间,低谷加大间隔时间不就好了。改编组涉及更多操作,包括屏蔽门对应开门调整什么的,操作越多出bug几率越多,不如直接加大发车间隔就好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9

作者:金石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51010816265357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论:印度地铁是发自内心的不想降低成本


印度地铁成本高从地铁开挖的那天起已经决定了,因为印度地铁爱走地下,无论是市区还是几角旮旯郊区都喜欢走地下。

你建高架都没那么贵


随便对比一下我去霓虹坐过的一些电车

霓虹有很多轨道在地面上,车站在地面上,盖点房子就行了,轨道直接铺也不用盾构机

玩命挖,也不怕塌方,和印度地铁从源头上成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反观印度这头

肉眼可见造价是霓虹的N倍,后期维护费用只多不少,还有海量的人力成本包括安检。

你在市区往地下挖没啥说的,毕竟地上东西金贵很多,也不需要扯皮。

你往郊区往鸟不拉屎的地方通地铁怎么还往地下挖?


更离谱的是广州新开的10号12号线,地铁站建得深得一比,下了好多层还以为走错路了。

降低成本已经不可能了,摘掉几节也没用

后期维护成本更惊人,要是没人坐了都骑电鸡那就更好玩了—_,—


更有意思的是地铁还爱往鸟不拉屎的地方修,先挖地铁,然后地铁公司在那头拿地盖房子卖,不把债击穿不罢休啊。



哦对,回到问题,摘掉几节杯水车薪,甚至不如非高峰期停掉安检,仅在高峰期安检—_,—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39

vacation_days:


比起“动态编组”而言,中国大陆的地铁公司可能更喜欢“大小交路”和低谷期降低发车频率。毕竟我这车都买好订好了,怎么实现“动态摘掉几节”呢?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31 16:40

作者:Ja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6757680837562952/answer/19447762718642683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态摘掉几节”可以理解成“重联列车中途解挂”,也可以理解成“平时用短车,峰时用长车\重联”。

先说前一种,中途解挂那要么是两列车分别驶入不同支线,要么一列车继续运行另一列车下线。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在解挂站的停留时间增加,要是直接在正线上进行,那行车间隔就炸了,因此肯定得在侧线上进行。大部分线路设计的时候就没怎么考虑过这事儿,仅有的侧线光是小交路折返和存车都捉襟见肘,很难实施其他的想法。

不同支线的情况,出名的例子可能是日本的关空•纪州路快速(我是自愿到和歌山赶飞机的.jpg)但那个可能不算是地铁。国内设支线的地铁线路较少,但并非没有。你说可能乘错车厢,那现在一样有人乘错列车,我觉得不存在优劣之分。可以畅想另一个位面的上海地铁5号线: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本次列车前3节车厢开往奉贤新城,后3节车厢开往闵行开发区,请乘客们注意自己的目的地和对应的车厢,有序候车。

一列车下线的情况,那就意味着要在中途进行一次清客,不过小交路也要清客,对乘客来说也大差不差了。可以畅想另一个位面的上海地铁2号线: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本次列车前4节车厢开往浦东1号2号航站楼,后4节车厢开往广兰路,请乘客们注意自己的目的地和对应的车厢,有序候车。

再说后一种,不同时段使用不同编组的列车。这个其实是有的,上海地铁16号线和22号线(崇明线)开通初期都是平时用3A、高峰用6A或重联3A的(不过16号线客流量上来以后就全用6A或重联3A了)。

可能是“小编组高密度”的教训太过深刻,如今国内地铁的设计思路更倾向于“保证大编组以应对高峰期市中心大客流”。不管是小交路还是主支线(分支往往都在郊区),都会用大编组跑,代价就是郊区段间隔拉大。事后诸葛亮来看,“小编组高密度”应激产生的一系列大编组线路的客流量可能无法与其建设规模相称,为降低运营成本,运营方甚至在这些线路上抽能进一步拉大间隔。当郊区的乘客发现等候时间变长的时候,也许就有人意识到“小编组高密度”也有可取之处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