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瞓:
1.技术上,是可行的,高峰大编组,非高峰小编组。也有现实案例:
国内沪16号线,平峰几列解编运营。(未来潜在可能选手:京3、12号线,深五期若干线路等,曾经的沪1、2号线6、8混跑提一嘴,但和这个好像没啥大关联)
国外:本子就非常多,例如大阪离心机、NEX成田特慢、富士回游,但这三个和日常高、平峰没啥大关系;枫叶国skytrain、灯塔国JFK机场专线,这两个前者算,后者则纯属机场专用。行车高密度、客流大的干线也比较少这种“骚操作”。其他等大佬、知友补充。
2.未完全铺开原因,基于客流、安全、技术、成本、维修等综合考虑,主要是技术还未成熟稳定到商业运营吧。
3.这个情况在20年前国内叫“小编组高密度”,但“生不逢时”,造就了羊角“地狱三号线”,有机会坐这条线,还能坐到这种3+3不贯通的6节车,概率约20%,看运气。
4.未来发展方向:这种物理传统车钩连挂、解编运营,目前来看,至少在尼国明显不是主流。
尼国的“野心”——虚拟编组,但还处于研究、实验室阶段,落地推广商业运营就慢慢等待,应该不是有生之年吧。
CNKI已有不少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mp.weixin.qq.com/s/h5jpfsliSPUd1-quiLT1TA
科普——列车虚拟编组技术
https://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mp.weixin.qq.com/s/qvFiJJyAus1N1YA5UPhQ8Q
货运也在“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