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塔-慕de:
目前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如果韩国要衰退到发展中国家,那么人均GDP需要跌落到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按照实际GDP不动价计算)

如果韩国重新跌入发展中国家,时间要倒退到1994年左右,考虑老龄化因素,其国家年GDP总量需要萎缩至1/3。
那么,韩国近几年的人均GDP变化如何呢?
下图表明,韩国人均GDP高度与国际贸易形势有关:
1、中美贸易战后,韩国人均GDP下降明显(韩国是制造业出口国,与中国贸易来往密切)
2、新冠疫情期间,韩国因中国制造业出口大增而顺风上行。
3、后新冠疫情时代,伴随美国通货膨胀加息抑制其国内需求,同时中美脱钩加速,导致中韩两国的出口贸易出现萎缩

韩国经济,主要是出口型,那么其出口主要贸易国有哪些呢?
从下图得知:
在过去三年里,以半导体立国
的韩国,贸易主体主要是中国和美国。
如果未来其出口衰减,要么是美国削减半导体需求,要么就是中国替代韩国垄断半导体产业
所以,
韩国半导体制造业出口为主的经济结构,关键在于中国对其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替代程度,替代时间点也由中国的追赶速度决定。

这里多说一句,对当今的全球化体系的各类参与分工的国家来讲,中国真的是一个超级威胁存在,因为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全产业链发展策略,实际上会逼迫他国无路可走,自然会引发全面的贸易争端。(纯资源国不在竞争名单)
中低端
过去,抢占了拉美国家的时代机遇,客观上让巴西、阿根廷没有足够时间去升级产业,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至今国运衰颓。
现在,主要对手是北美的墨西哥,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
未来,可能依然是东南亚国家(还有十年人口红利)和印度(还有二十年人口红利),可能还会有部分东欧国家
中高端
半导体芯片: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
工程机械:德国、日本
汽车工业:美国、日本、德国
航天工业:美国、英国、法国
能源工业:美国、德国、法国、日本
计算机:美国、中国台湾
人工智能:美国、德国、日本
生物制药:美国、印度
量子物理:美国、德国
通信互联网:美国、瑞典
金融科技:美国、英国、新加坡
除了上述韩国产业链存在竞争博弈失败的可能,其自身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老龄化(人口红利)


说实在的,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远比日本、韩国要快(下降曲线斜率最大)。
科研实力(人才红利)

日本和韩国的高等教育比例,接近劳动总人口的50%,而我们还不到20%。韩国的工程师红利,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韩国的教育体制,比我们的高考还残酷,是应试教育的世界卷王!
未来产业规划(举国体制)

韩国在过去四十年,均采用举国体制,逆周期投资和推进高端制造业,且成就斐然!
从规划上看,韩国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
中国(半导体、通信、量子技术、电池)
美国(人工智能、新一代核能、生物科技)
日本(氢能、机器人)
下图是这些未来支柱产业在现阶段的发展进度:

总结:
韩国这个国家,从来没有想要去做中低端的产业,是少见的赌国运成功的国家。
韩国前大独裁者朴正熙执政时期,其利用非常手段,逼迫韩国企业家完成国家重工业化(造船、汽车、钢铁),严格禁止他们进入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并兴办大量技术速成学校培育技术人才,坚决不走拉美的中低端制造业!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汉江奇迹
。
全部all in 到高科技制造产业,这是由其民族孤傲性决定(既自卑又自负)!
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包括现在的越南、印度,都是从制造业的轻工业开始,逐步积累工业基础。
看到这里,题主的问题还有必要继续问下去吗?
如果要说假如韩国遭遇不可描述级别的灾难,那么肯定就会衰落到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假设这种猜想能实现,那么韩国在遭受这种级别的事件时,全球的相关国家能否安然无恙?
如果不能安然,那么国家的发达标准也会同步下调,在下调后的新标准里,韩国是依旧在相对发达的国家清单里,还是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
最后,
韩国只是一个小国,中国是一个大国,单纯期望对手跌倒不能证明我们有多么强大,战胜强大的对手,才能彰显大国风采,否则,这与我们一直鄙视的印度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