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2篇帖子。
(轉載知乎)加納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28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29
作者:Monic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741/answer/2317213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篇文是我十年前寫的。


這一次重返加納,我已經習慣也接受了在非洲的日子不是一次旅行,而是真切的生活。

今晚,又到了每三五天一次的全國斷電。在我新搬進的小房子里,只有我的電腦里還存着一點電。除了螢幕上的光,僅有的一點亮是我剛剛燃起的蚊香。

房東叫家裡的一個小工人送來一個空玻璃瓶,裡面裝着一顆剛剛點好的白蠟燭。小工人叫露莎娜,英文說得不好,總是笑。無論我對她說什麼,她永遠回答:「OK」。我謝了她,把蠟燭吹滅了。

在這樣又熱又乾的撒哈拉邊緣,即便有光,也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情。因為只要稍一動身,就會大汗淋漓。最後我決定,藉著電腦里的一點電,放一段音樂,用鍵盤敲一段很久沒寫過的中文字。

一直以來沒寫過加納的見聞體驗,藉著這個機會寫寫這個繼美國,希臘,法國和南非之後,第五個也是最小的一個暫時被我叫「家」的國。如往常一樣,還是要寫我點滴的生活,一些可能無趣也無價的瑣事,讀者見諒了。

加納的小學生


白人小姐


第二次來加鈉,在輾轉兩個當地人家庭後,我搬進了自己的「新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安頓下來,還緣於一段我被誤認為「白人」的故事。

我的房東是一位加納老婦,叫Auntie Pearl,和我同住在一個院子里。我來看房子的時候,Auntie Pearl很想把房子租給我,原因是她喜歡「白人」。她告訴我: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比利時人,而她們所生的兩個孩子都有歐洲白人的相貌特徵。

在非洲,我生平第一次被劃分為「白種人」,而且幾乎所有加納人都叫我為「白人小姐」。因為有過在美國和南非的生活經歷,我對於種族的劃分十分敏感。我一直認為:自己要麼屬於「有色人種」, 要麼可以被叫作「亞洲人」,或者「中國人」。

在非洲提起「白人」這個詞兒,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白人在非洲留下的殖民和奴隸貿易的血腥歷史,這讓我很不自在。

何況,被叫做「白人」,也意味着當地人把你當成有錢人,而且是對當地的文化非常無知的有錢人,由此而來的麻煩你可想而知。

起初我總是一遍又一遍地糾正:「我不是白人,我是中國人」。可幾乎每一個當地人都回答我說「可是, 你比我們白呀!」情況居然誇張到在路上常會衝出一群小孩爭先恐後地向我問好,要和我握手,摸摸我「比他們白」的皮膚……

現在,我也懶於爭論「黑, 白, 黃」的準確定義了,只要在街上聽到有人叫「那個白種女人」,四顧張望一下,八成都是在叫我。



和芝加哥公寓一樣貴的西非「新家」


無論怎樣,我是來租房子的,不是來參加學術討論的。

後來她問我叫什麼名字,我說叫Monica,這決不是為了更進一步地冒充白人,而是實在不想和一個加納的老太太解釋我那個只有兩個字母、無論我怎麼發音都不對、而且要我反覆確認多次「Yes, H-E,that』s it.」 的姓。

Auntie Pearl很仔細,簽合同的時候連一塊桌布,一個叉子都數得一清二楚。新家的條件並不好,卻也不便宜。我住的地區叫La,這一帶的當地人常將自己家裡的一部分出租給外國人,以賺得用美金支付的租金。

你可能無法想像,我在非洲西部租的一間風一刮都聽得到房頂在顫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水沒電的房子,竟然和我在芝加哥住的大學宿舍一樣貴!

如此「低廉」的價格還是我磨破了嘴皮子才砍下來的,其他同類同地區的房子一般都是我租金的兩倍。

說起砍價,不得不說的是加納人似乎不懂得稍在價錢上做些退讓就可以留住一個顧客的道理。

每一次我搭的士,我如果說,「這麼貴, 不坐了,大街上那麼多車, 我再叫一輛」。本來是想激他一下好讓他打折扣,結果卻永遠是這個的士掉頭就走, 一定不會回頭叫住我說:「回來,回來,價錢還可以商量商量」。

長期和如此頑固的「商家」們周旋,我可以自豪又無奈地說,自從來了非洲以後,我的講價本領確實大有進步。


加納傳統手工藝



四處重修的家


新家最大的好處是離我上班的地方很近。

在道路混亂,交通事故頻繁的加納首都阿克拉

,從我的新家到我工作的地點只要平均20分鐘的車程。而在我搬家之前,可是要平均每程兩個半小時,也就是說我每天至少要在路上花上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回上下班。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月,直到我找到這個新房。

一搬進來,我就發現房子里的水管,電燈,門窗四處是毛病。房東也算通情達理,馬上給我找人修理。在住進新家後的一個星期內,我的小屋子裡前前後後來過修水管的,修門窗的,裝電燈的,刷油漆,查空調漏水的……現在, 房子里能修的都修了,不能修的,我也不計較了。

一共就住那麼幾個月,像媽媽說的:「怎麼就不能將就呢?」 我現在的小屋儘管是過去24年里我住過的最差的,可在非洲能讓我安頓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地區,就已經很滿足了。

等家裡所有的工人在「修好了」,或者是「當作是修好了」的情況下全部撤退,我終於可以放鬆地躺在拿張佔了我房間近一半面積的床,仰面打量我的新房:頭頂上是一個掛滿灰塵的小風扇,旁邊是一盞不很明亮的吊燈,風扇上面的是很低的天花板…… 

就這樣在百般周折後終於安頓下來的床上躺着,閉上眼睛,有一種全世界都和我一起下沉的感覺。如果真是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加納學生製作的椅子



「打扮」新家


幾分鐘後,我從床上跳起來,決定將簡單地不能在簡單地房子整理,打扮一番。

我先把床吊轉了方向,再讓小桌子靠到牆角,這樣一來小屋就顯的寬敞多了。我又給屋子裡僅有的一張快掉渣的木頭桌子蒙上一張鮮艷的花桌布。儘管以當代中國的標準看來,那張花桌布實在是土氣,可是,在這樣一間灰暗又色彩缺乏的房子里,那張花布桌子一下子榮升為我灰色小屋裡最絢麗的傢具,頓時為之增色不少。

接着,我給對着院子的兩扇窗戶找窗帘,以保護我的私人空間。房東有兩塊綠條紋桌布閒着,因為找不到和桌布一樣的花紋,就乾脆將計就計把綠條布借來擋窗戶。正好,窗帘和桌布,一花一綠,相映成趣。

最後把各個角落的灰塵除去,噴遍殺蟲水,在牆上貼地圖,貼畫……斯是陋室,雖不久留,我還是要給自己布置一個敞亮的生活環境。既然有勇氣選擇非洲,就決不能讓這灰色的房子阻止我開朗,積極地生活。 

在新家新生活開始之際,我終於可以完全打開我的大箱子,把裡面所有的東西傾倒在床上。


我和Volta地區的孩子



往事

自從離開南非以來,由於沒有固定的住所,我所有的生活用品在一個大旅行箱子里躺了整整三個月。

這三個月里,我先在非洲南部和東部帳篷旅行,最後到達西非的加納,隨後又搬了三次家。

我把化妝袋當時化妝間,把塑料袋當成是衣櫃里的一個個抽屜,在每天把皮箱拉鏈從左邊拉到右邊,再從右邊拉到左邊的反覆中生活了三個月。

我一邊解開一個又一個塑料袋,把衣服掛上衣架,把化妝品擺在鏡子的前面……一邊想着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倘若我接受了紐約一家銀行的高薪聘用,恐怕現在的生活和非洲的比起來一定是天壤之別吧。

不過,我敢肯定, 要是現在我在紐約工作的話,恐怕會和我那群對銀行趨之若騖的同學一樣怨聲不絕—— 抱怨工作時間太長,抱怨睡眠不夠,抱怨沒工夫陪父母、見朋友,抱怨當初不能果斷地放棄一切,寧可負債纍纍也要實現自己帶着幾分衝動的夢想……

現在想來,來非洲倒是有一點是對的:如果當初沒來,在這一年裡,我是無法安安分分、高高興興地工作的。因為心裡總有個念頭割捨不下,以我的固執和倔強,說不定哪天在紐約乾著乾著就把工作辭了,背上個大箱子,最後還是會在非洲落腳的;現在想來,那三個月里把生活的全部裝進一個旅行箱的日子,其實也不是那麼不方便,反而簡單的讓我懷念……



新的生活方式撲面而來,由不得我浮想翩翩。太陽升起, 希望我勇敢地笑到明天。

宗教信仰的問題


在非洲,我開始對宗教有了更濃厚的興趣,並嘗試去了解更多關於基督教的知識。 

可是,在非洲談宗教,總讓我想起那句話:「在白人來之前,我們(非洲人)有土地,他們有上帝;現在我們有了上帝,他們卻佔了土地。」

當看到每個星期天,在酷熱而簡陋的教堂里,加納人如此虔誠激動地祈禱4、5個小時,我總不禁要問:

這裡的很多人,幾乎什麼都沒有,可為什麼他們還是每天感謝上帝給予他們的一切?上帝給了他們什麼?

即使他們得到了一些,那麼上帝也偏心地給了像我這樣「比他們白」的人更多。



1


我想起我的第一個加納寄宿家庭里的小工人愛克佳。

她來愛克拉外的Cape Coast

,因為家裡窮,從小就被父母送到大城市阿克拉給我的寄宿家庭當幫工。

我的寄宿家庭不給她工錢,不許她出家門半步。她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只有一個棲息之所和一日三餐,時常還有主人的訓斥。

這樣奴隸般的生活她過了14年,而她今年還比我小一歲。

我覺得她一無所有,很可憐。每一次買吃的,都會給她帶一份。

我從那個家庭搬出來之前,還專門挑了幾件小號的衣服的送給瘦小的愛克佳。我知道她喜歡我,因為在那個家裡,從沒有人像我一樣認真地問過她的生活,聽過她的心裡話。

後來我第一次離開加納,她怕我不會回來,我也不知道她用攢了多久的錢給我買了一條仿象牙的掛着加納神的標誌的項鏈,對我說:「無論你走到那裡,願上帝保佑你」。


2


有一次我問她:「你為什麼每天都不停地笑,你真的很快樂嗎?」

她回答說:「命是上帝安排的,我不能改變,我笑是因為我還活着,上帝讓我每天沉睡後還可以睜開眼睛……」

說這話時,笑容始終沒有離開過她的美麗但消瘦的臉,我知道她的話是真心的。

原來我不明白,這些幾乎一無所有的人為什麼還那麼快樂?為什麼還要感謝上帝的給予?

現在想來,可能正是因為生存的困境,才讓信仰的理由變的如此簡單,也讓精神的寄託變的尤為重要。

在非洲,有的人因為生活的困境而需要信仰,用信仰支撐人生;

也有的人一無所有,卻笑臉常開,慶幸自己還活着。

但我希望,信仰不是麻藥,笑容不是無奈,而是困境中的火光。

這麼多年過去了,但願那個很樂觀的愛克佳,已經走出困境,活出自己新的人生。


-END-

文:Monica

微信公眾號:暢語路(CYLmks)


未完待續。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1
作者:李狗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741/answer/1907959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加納支教加建廁所三周,對這裡的情況也只有些許片面的了解,但還是來說說我眼中的加納吧。


由於時間關係,在加納只待過accra,wa和sawla。kumasi

只是經過,我們另外一個隊還去了elmina。

綜述:
首都accra的發展情況還是不錯的,有很大的shopping mall,也有各種快餐和國際品牌,以及各種中國牌子的手機23333333
但往不那麼發達的地方走,就會發現房子越來越矮,到wa和sawla就基本只有一層樓了。路邊還有很多建到一半就不建了的好看多層小洋房。大路是平整的,每隔幾公里就會有減速帶,乘車顛的厲害。小路就不提了,簡直生死時速,在車上可以被顛到蹦迪。


(accra的豪華海邊浴場QAQ而我們只能在游泳池旁的衛生間里洗了個澡。。。)

天氣: 
加納的季節只有dry和rain。旱季是真的滴雨不下,太陽火辣到了極點。我們六月至七月來的,正是加納的雨季,幾乎天天下雨。雖然根據上一屆說wa因為比較內陸所以不那麼下雨,但今年十分反常。晚上會出現只打雷不下雨的奇觀,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雲層間的閃電交錯。但當看見那個閃打到你頭上之後,就趕緊進屋吧,馬上就會大風大雨到完全無法走路,當地人不撐傘(可能是因為撐傘也沒有用)。下午和晚上是下雨重災區,毫無預兆地就是一場暴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今年一隊的一個廁所坑塌了而沒有建完,二隊因為太濕了只能延長工期,最後上漆經過一天暴雨之後掉的七七八八。


(無雨有閃)


(被暴雨摧殘的漆)

宗教:
當地基本人人有宗教,或是天主教或是穆斯林(當然還有很多細分但是我也分不清)。雖然有數據說當地穆斯林不多,但當時我們恰好遇見了穆斯林的開齋節,一個廣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可見一斑。學校也都是宗教學校,不同宗教有不同顏色的校服,methodist

就是黃色,很好看。車後面會有godblessall等等標語,一眼望去全是和諧的景象,沒有什麼特別激進的宗教分子,也沒啥禁忌,當地人對於外國人還是相對友好的。


(methodist的黃色校服)

語言:
當地語言有24種,我們的local guide長大於南方,所以來到wa以後也不能用當地語言和local交流hhhhh 雖然英語是官方語言,但並非人人都會英語,highly educated的能夠熟練使用,但一些小販啥的就比較難了,六年級以下的孩子們英語水平和國內差不多,到JHS會好很多,基本交流可以保證。
來這裡以後學會了三四種說早上好的方法,三四種好的方法,以及三四種謝謝。對語言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試。

人:
其實這與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我們的合作方及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基本都是highly educated的人物,所以不太會不講理。但若是沒怎麼受教育的,就會覺得外國人都是帶着funding來的,伸手就是要錢。比如學校雇的labour,干到最後一天問我們要錢(應該是學校給),我們不給,就和校長說我們給了校長錢讓校長給他們錢(直接謠言)。最後還問我們為啥不給他們帶飯???校長說這是開玩笑,可真是沒有人聽的出來哦。從一開始就只在意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水泥多少油漆,並不在意我們是否會完成,給的預估完全不對,多估了一倍。所以不能輕易聽信當地人的預估。並且這裡的工作效率低到驚人,我們廁所基本建成花了4天(不包括先行畫地挖渠以及做磚),當地人告訴我們一般這種廁所要三個月。並且思考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比如刷牆要刷兩層,當地人的做法是外面刷好,休息等干,再刷外面,休息,再刷裡面,休息等干,再刷裡面。不能從里往外,在刷外面的時候順便等裡面幹嗎????但也可能是當地人的智慧吧,這我就不明白了。


旅遊:
有兩個景點特別著名,一個是mole國家公園

,一個是capecoast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去了前者,並且只待了半天。如果要住mole hotel一定要提前預定,不然可能只能住要麼260刀一晚的fancy賓館,要麼就是20cedi一晚但是條件差的驚人的地鋪。。。再或者,就是我們十人住的雙人間。。。。mole裡面吃飯也很驚人,至少等一個半小時才能上菜,又貴又不那麼好吃,除了量大沒啥特點。mole里能看到一些動物,但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狒狒是一直能看到的,還聰明得不要不要的,會開車窗把放在車裡的餅乾拿走。還能看到一些鳥和大象。總之玩的開不開心全看運氣。是我們十人住的雙人間。。。。mole裡面吃飯也很驚人,至少等一個半小時才能上菜,又貴又不那麼好吃,除了量大沒啥特點。mole里能看到一些動物,但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狒狒是一直能看到的,還聰明得不要不要的,會開車窗把放在車裡的餅乾拿走。還能看到一些鳥和大象。總之玩的開不開心全看運氣。


(mole里的野象)

來非洲還要看的一定時星星,旱季看到星星銀河的可能性比雨季大,因為雨季大部分時間都是烏雲密布(雖然太陽一樣熱得驚人)。但夜晚抬起頭就能看到北斗七星啊天蠍天枰天馬座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漫天繁星)

大概就是這樣,之後想到了還會再補。
總之希望大家對於非洲國家不要有所偏見,當地衛生情況也需要進一步得幫助及關注,比如這兩年大規模爆發的乙肝。希望非洲兄弟們也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吧。


(在mole拍到的落日,很美。)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2

愚叔淺談:


加納這個國家國際存在感不高,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其實這個國家還是非常有名的,盛產黃金和鑽石,後來又發現了有豐富的石油,當然美女也是加納的一大特產。

初到加納的見聞

加納位於非洲西部,國土面積為23.8萬平方公里,與我國的廣西面積大小差不多,人口總量3,050萬人,首都為阿克拉。

我是2018年夏天到的加納首都阿克拉,到達阿克拉國際機場的時候,我在這座機場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象。非洲機場給我的印象就是老破小,這座機場規模和裝修風格在非洲國家中都是非常不錯的。

機場裡面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安全檢查也比較細緻。過半個小時終於走出了機場,瞬間感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我看了一下手機,溫度居然高達28度。

機場外面大部分都是摩托車,只有少量的幾輛的士,而且看樣子很多都是日系車,其中一位黑人小哥熱情地幫我提行李,邀請我坐他的的士。

一路上車子開的不快,我看到加納首都阿克拉的基礎建設還是非常不錯的,道路修的也很筆直寬敞,路上行人車輛都不多。

小哥告訴我,在加納有好幾萬中國人,他們都在這裡做各種小買賣小生意,中國人非常勤勞,善於思考,都是成功的商人。

這座城市的綠化做得也非常到位,道路兩旁栽滿了樹木鬱鬱蔥蔥,讓人看着就很開心。空氣質量也很不錯,藍天白雲,晴空萬里。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黑人小哥熱情和我道別,並且歡迎來到加納。為此我還特意給了黑人小哥10元錢的小費,黑人小哥很受鼓舞。

加納的美女

在坐的士的過程中,我就發現加納的女孩身材都非常好,她們的身高普遍都在1米65以上,簡直就是行走的衣架子,穿什麼衣服都特別好看。

到了加納你會發現,加納女孩特別愛美,當然她們的五官也比較精緻,雖然是黑皮膚,但黑皮膚的女孩也有長得非常驚艷的。

加納女孩可能經濟方面並不太寬裕,但都會在穿着打扮方面投入不少。打扮比較時尚,衣品也還說得過去。總之在非洲國家中,加納女孩還是非常耐看的,有的還給人留下非常驚艷的感覺。

加納女孩雖然愛美,但她們都是居家過日子的一把好手,都會燒得一手好菜,當然你得征服她,讓她們仰望你,崇拜你,這樣才能讓她心甘情願的為你服務。

加納人衣食住行的情況

1、加納人對於穿着比較講究,他們會盡量買新衣服來穿,但加納畢竟是一個非洲國家,有很多人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二手衣服,加納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二手衣服進口國之一。

2、加納人很多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他們的日常主食是一種類似於糊糊的稠粥,裡面再加入一些蔬菜丁和肉類。加納人特別喜歡吃魚,畢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3、加納人的住宿條件真的非常簡陋,很多都是用茅草和鐵皮簡單構築的房屋。好一些的會用石頭和泥土來建房子。

4、加納的交通基礎建設在非洲國家中還是走在前列的,公交車數量雖然不多,但通行還算正常,大部分人出行主要還是依靠單車和摩托車。

加納的工資和物價

加納的經濟發展在非洲國家中還是非常不錯的,但總體而言也是以農業為主,人均GDP為2400美元。

這個經濟指標還是非常不錯的,按照這個換算下來,加納人的月平均工資在1100元人民幣左右。

在加納,大部分人的月工資收入為800元到1300元。當然他們的工作也是每天8個小時,一個月能休息6~8天。

在加納有很多中國人開設的工廠,當地有不少人在工廠裡面打工賺錢,這裡的工資收入會高一些,普通的職工一個月也能賺1500元到1800元。

有一些加納人非常聰明,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在工廠裡面負責日常管理,他們的工資收入更高,能達到2500元。

物價

加納人特別喜歡吃薯類,比如說常見的馬鈴薯和紅薯。這些食物比較耐飢,吃一頓能頂好長時間,價格也比較便宜,一堆只要兩元錢。

玉米也是加納人經常吃到的水果,在加納很多農戶會選擇種植玉米或者可可,這兩項經濟作物,不僅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集市換錢。一根玉米通常只要三毛錢。

每天吃的東西在加納價格並不算貴,真正價格昂貴的東西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說刷牙用的牙刷和牙膏,洗臉用的臉盆,以及做飯用的鐵鍋炒瓢等。

這些東西在我們國家真的非常便宜,牙刷牙膏三五塊錢就能買到。臉盆一個5元錢。做飯用的鍋要貴一些得三五十元,但在加納。這些商品的價格通常至少會翻三倍。

這主要是因為加納沒有自己的製造業,他們根本生產不出這些生活必需品,加納人民日常所用的這些東西,全部需要進口。運輸費加關稅都推高了這些商品的價格。

到了加納才知道的事

1、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黃金、鑽石和鋁土礦儲量非常大,此外加納的石油,錳礦,鐵礦和石灰石等也較為豐富。

2、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黃金海岸

」,最主要是因為加納盛產黃金,此外加納的可可,質地好品質高,世界上每生產5塊巧克力,就有一塊原料來自加納。

3、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的森林覆蓋率很高,木材也是加納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為了保護當地的森林資源,加納規定每年砍伐的樹木不能超過總數的1/40。

4、到了加納才知道,每年到加納旅遊度假的外國人也有很多,尤其是英國德國美國人很多,也有一些來自附近國家的黑人。

5、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宗教信仰對於加納人的生活影響並不大。

6、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的官方語言和流通語言為英語。英國對於加納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多加納的上層人士仍然在模仿英國。

7、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很多農村地區依然實行酋長制

,酋長對於整個農村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奇怪的是,凳子是加納酋長的權力象徵。

8、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教育水平較低,當地雖然實行義務教育,但更多的時候是加納的孩子根本完不成規定的學業。

9、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的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當地有很多熱帶疾病在流行,比如說常見的愛滋,登革熱

,肺結核

等。


[p>10、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的頭部我們的雙手一樣靈活,他們的頭部居然能夠負重幾十斤的重物。

11、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沒有攢錢的習慣他們喜歡享受生活,喜歡提前消費。

12、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大多人喜歡戶外運動。加納人大多都有自己擅長的運動項目,最不濟他們也會去跑步。

13、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的數學不太好,賣東西的時候他們喜歡按堆出售,這樣簡單方便。

14、到了加納才知道,加納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高,很多加納人的壽命都沒有超過50歲。

到了加納的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加納的治安管理總體來講還是不錯的,但還是應該避免去一些偏僻的地方,避免夜晚外出,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2、注意防病。加納的醫療衛生環境不好,一些最基礎的疾病,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必要的時候攜帶一些藥品,以防萬一。

3、注意言行。到了加納不要隨便對着當地的建築物和別人拍照,如果十分喜歡要徵得別人的同意,再去拍照留念。

4、注重禮節。加納人非常注重禮節,到了加納一定要尊重當地的老人,另外拜訪當地朋友的時候也要提前告知。

5、尊重當地習俗。加納是一個非洲國家,那裡的人文環境和風土人情和我們截然不同,到了那裡我們要尊重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做到入鄉隨俗。

最後小結

加納是一個非洲國家,經濟比較落後,國內有着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加納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些便利條件。

加納人的工資收入不高,他們很容易滿足,對於未來和發展也缺少長期規劃,但他們就喜歡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3

某匿名用戶:


雖然在加納呆了幾年,但基本都呆首都了,所以說加納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我也沒法概括,既然你邀請我,揀幾件見聞之事,如果你沒去過或者即將去,或能讓你有個感性的認識。

一、有關死

7年前我們一伙人第一次去,在首都Accra下了飛機,吃了點飯就上了車往項目所在地北部城市Tamale趕,兩部車,700+公里,不太好走,到處在修路,中水電他們,路上還見修通信鐵塔埋光纜等,華為他們,晚上一點多我們接到後面一部車的電話,說他們追尾了有人受傷,在Kumasi某處,Kumasi是加納中部的大城市,我們走在前面此時我們已經出城很遠了,我們只好返回去,趕到的時候,肇事司機已經關到警察局牢房裡了,受傷的是我們同事,坐在街邊石沿上說肚子又點痛,我們好不容易聯繫上了Kumasi的一個中國診所,我扶着他我們一起去了,診所初步了解情況後告訴我們他們缺少必要檢查設備,讓我們去當地紅十字醫院(或許記錯了但為該市最大醫院),輾轉送到醫院,醫生很忙,讓我們等,等了幾個小時,詢問催促無數次,只記得一句,「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天亮還未就診,項目部趕來處理此事的同事到了,決定直接送回首都,我們也撤了繼續趕路,到項目部的時候已是傍晚了。約莫過了十來天,很早起來看見同事急匆匆要去趕搭飛機去首都,一問才知道該受傷同事手術失敗內臟破裂中毒感染沒救了,去處理後事。

同年冬,我到另外一個城市給另一項目打前站,一個月後國內任命的項目經理過來了,聊得很投機,準備過完年趁天氣好大幹一番。一起去首都過了個年,我先回項目,他計劃在首都搞點採購晚幾天,可就這幾天功夫,打擺子了,未幾,變成了腦瘧,死了。那天,我們驅車百里到了一個湖邊呆坐了一個上午,已成功戒了兩月煙的我又復吸了,然後,我把項目上的幾個女同事趕回了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生產之餘,也沒啥娛樂,每天晚上就是在飯廳里鬥牛,詐金花,七張牌,五張牌換着玩,有位同事,頭天晚上好好的賺了我們好幾個月的生活費,第二天說胃不舒服,醫生建議趁早去首都診療,立即啟程,還沒到半路就休克了,登革熱,罕見熱帶病,到了首都幾天醫生建議送南非,上午到處籌美金,下午就說用不着了。

在項目部的時候,有一天下午的黑人工頭向我請了個事假,說家裡出了點事。剛好我也沒啥事,開車在馬路上亂轉,看到前面站着一團人,路邊一床小毯子蓋着什麼,路上白的紅的...後來,工人告訴我,那是工頭的弟弟。

哦對,我記起來了,還有個事,2010年的某一天,CCTV某套播了條新聞,加納一輛大巴翻車死了幾十個,事發地就在我當時項目部門口一百多米處。2015年新聞聯播加納首都一加油站爆炸死了幾百口,躲雨,有被炸死的燒死的淹死的,屍橫遍野,這個加油站離我當時項目部兩三公里,此事之後,阿克拉市政府啟動了疏通河道的工程,現在還沒完。2017年中部城市Kumasi某酋長母親死了,直接上街砍死多人活祭。喬布斯死的時候,我打擺子正在診所打吊瓶,醫生跟我說昨夜Kumasi廣西挖金幫的一個翻譯說送來打針,剛到首都就掛了,22歲,來加納一個禮拜。

二、有關中國人

中國人好多,有說4萬有說7萬,沒證實過,一大部分作工程項目,基建施工中水電中鐵建青建煙建及一眾小點的施工企業,通信工程的華為中興,等等等等;一大部分挖金,大部分是廣西人;一大部分做生意,建材機械太陽能手機假髮及其它生活用品等等;一部分某些大企業的如中港什麼的不曉得具體什麼業務;一部分作服務業,開餐館賭場KTV賓館,主要服務中國人,沒有量販KTV;還有一部分不知道幹什麼的,但很有錢。

賭場KTV賓館中國小超市很多,都在幾個大城市,阿克拉,庫瑪西,塔克拉底,消費一般來說同質服務價格乘2到3,中國人都會去賭場(應該也有不去的,但我不認識。),賭場里基本都是中國人,70%,有10塞地10塞地玩7張牌的,也有10000塞地一押玩百家樂的,一晚輸贏幾十萬賽地眼睛都不眨,1塞地現在大概換1塊5人民幣。

三、有關當地人的

(這應該是你最想了解的,奈何我脖子痛,不好意思啊。)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4
作者:金添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741/answer/19029509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謝邀請,不過我來到加納

才四個多月,要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有失偏頗,我只能說說我來了這些日子的一些所見所聞,要是有看錯說錯的地方,也不用糾正我,我固執的很,嗯....

雖然加納在西非乃至整個非洲號稱政局穩定,經濟發達,但其落後程度和基礎設置之差,讓曾經去過南非的我還是吃了一驚。我從開羅轉機飛往阿克拉

,抵達上空時已經天光大亮,飛機座椅顯示屏提示我已經在阿克拉上空,於是便探頭打量,差點被晃瞎了眼:在陽光的照耀下,所有屋頂的鐵皮瓦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這讓在南非賣瓷瓦的我很詫異,因為作為沿海城市,鐵皮屋頂受海風腐蝕應該非常的嚴重,為什麼當地人還要用這種材質呢。在呆了一段時間後我才了解,不要說瓷瓦,就連逐漸淘汰的水泥瓦,甚至已經被淘汰的石棉瓦,都是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東西。



法老之鷹,向你報告!


在飛機上沒有照,喏,就是這種白鐵皮色的屋頂

下機後我們從阿克拉輾轉到Tema

,再從Tema一路北上先到庫馬西

,再向西抵達Wasa

,住了十幾天後我們又最終來到現在所在的Bogoso

。一路兜兜轉轉,鮮少看見兩層以上的房屋。路上的車以現代和起亞居多,豐田也不少,公共交通城際之間靠VIP大巴,短途的則靠當地人成為TROTRO的小巴,多以老舊的奔馳和福特為主,私家車主流還是皮卡和SUV,因為這邊的道路建設實在無法恭維,加納貌似也沒有路政這一說,所以一到下雨天,泥土路面泥濘不堪,水泥路面也常有坑洞,經常能看見路邊搬沙補路的青少年男子雙手手掌向上,用一隻手背拍打另一隻手的手掌,想來往車輛乞討補路的勞務費。其他的公共設施和基礎建設也不怎麼樣,停水停電是常態,在Wasa的十幾天,好像只有3天有電,沒有一天有水.....但是值得一提的事,無論村莊的房屋如何破舊,村裡的學校一定是村裡最好的建築,大大小小的學生也都穿着整齊,統一配發的校服也都非常合身,可見加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令人感慨。我最近花費了四天時間沿着南北方向繞着加納轉了一圈,關於學校和教育的描述,無一例外,非常的難得。


四天的行進路線


前往北部時途徑的村莊,即便是這樣的地方,學校的校舍也是磚瓦結構。

吃的話很多人都提到了,無非就是Fufu

, Bangu

一類用木薯和玉米打爛,直接烹制或者發酵的主食,配各種湯和肉,還有炸大蕉陪豆子。零食的話就多了,炸香蕉片,花生,老虎果烤串,烤羅非魚很多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北部居然發現有水稻種植區域,也是讓我很驚奇。水果除了蘋果,其他的都很便宜,五塊錢一捅的芒果,大概八九個,十一二斤的樣子。西瓜十塊一個,牛油果一塊一個,吃吃還是很過癮的。Tema還有個漁港,我們經常去買魚,雜魚一般兩百一盆,我們買的多,三百兩盆,大概有六十斤左右,一斤三四兩的紅鱒

討價還價也能到20一條。


Fufu,北部物價便宜,我這一份,四塊肉,一條雞腿,一碗湯,一團Fufu,九塊錢...

至於有人說身上沒有100美金不要想出機場,路上警察敲詐什麼的,我只能說有這種情況,但是我沒遇到過。因為我英語比較好,加上身份合法,碰上想要錢的我也能跟他們掰扯,碰上個嘴巴不利索的,還不見得有我說的溜...比如在機場出關的時候,移民局官員指着我的機票說廣州來的不讓入境BLABLABLA的(原因大家自己查查,其實是說廣西,廣東這邊屬於連帶傷害),我就拿出護照給他看我的簽發地,跟他說我只是廣州飛過來的,我老家是哪哪哪的,他說了句OK就放行了。警察路上盤查,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問我們要錢,我就一直問WHY。。。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也就讓我們過去了。所以你說這邊的小公務員腐敗麼?腐敗,但是還是要點臉的。。。你要是不會說,又嫌麻煩,給點小錢他也樂意收下,要是碰上個比他能說的,他也不好意思一直糾纏,除非你真的有問題。

說了這麼多補充幾句吧,關於這邊當地人的想法,我在那個非洲特殊見聞的問題里回答過,就不做贅述了,不過說到那個問題,有個高票答主好像講述了自己在阿克拉坐出租打表的經歷,這一點我有一點點質疑:在這這麼久我還真沒見過有表的出租,不知道是不是我呆的時間短了。我也不去試圖討論「非洲問題」這種大的嚇死人的議題,畢竟非洲大陸加起來好像有兩個半中國那麼大?這不是我能handle的話題。總之這個回答,只是一些所見所聞而已,歡迎提問,但是謝絕爭論,沒有意義。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5
作者:jerry 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741/answer/2691614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加納,別人說過的我就不說了。我只說說我眼裡不一樣的加納。哦不,應該只是阿克拉。


加納應該在西非還是算不錯的啦,治安比周邊國家要安全一些,而且本地人都還是相對比較溫和友好的,沒有尼日利亞小夥伴侵略性強(aggressive)。

阿克拉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非洲國際城市,城市不大但是各國友人都比較多,這裡的各種國際公司、機構都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一到夏天各種的支教,志願者活動泛濫,外國人幾乎把阿克拉撐爆了(可以去Republic 看看)。 在這種非洲國際城市其實很奇妙,你有機會遇到世界上各地各種背景的人。我在加納的一年多接待過來自華爾街

的投資者(投過lady Gaga),Facebook的CPO,硅谷

投過各種獨角獸的的風投。 也經常遇到各大名校的佼佼者,我的同事或者當地認識的朋友里不乏有哈佛,耶魯,牛津和劍橋等名校的人。斯坦福,耶魯這些學校在加納都有非盈利的機構在幫助當地人。其實這種國際人才的密度還是讓我很吃驚的。

很多人會覺得非洲年輕人可能很窮或者素質很差,其實是和各個非發達的國家/地區一樣的。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加納是一個英語國家而且互聯網比較普及,所以他們都是能很快的直接接觸歐美文化的和各種新興事物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中國同胞和當地人之間是有一些文化代溝的原因。我自己接觸的當地創業的年輕人對歐美互聯網的各種模式都是很熟悉的,Facebook,snapchat,甚至musically

 這些軟件都很多當地人在用。其實我想說的是,這邊的很多年輕人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落後的。

由於接觸的都是科技創業這一塊,所以再說說這一塊的情況。其實很多這邊的年輕人都還是很積極向上的,很多人都是有創業的熱情和解決非洲問題的抱負的。和這些年輕人每天混在一起還是很開心的。雖然經濟,基建甚至互聯網速都還比較落後,但是不代表他們技術落後。我之前工作的地方已經和Facebook一起合作推出很多技術活動,其中不乏AI,IOT和大數據處理這些尖端的技術。我自己知道的這邊的創業公司就有做區塊鏈,數據分析處理和人工智能的。本地的新興互聯網媒體的發展也很不錯的,有一套自己的運營模式(OMGVoice和很多互聯網自媒體)。

另外加納(阿克拉)的夜生活也是很豐富的,一到周末你要是區OSU各個酒吧和夜店都會經常爆滿,各種個樣的轟趴玲琅滿目。很多夜店會都會一直有人跳到第二天天亮。(經常周末會要跑4-5個parties)。

說了這麼多都是我覺得加納不錯的地方,當然它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看回答里多數都是在抱怨的,我也就不重複了。

最後稍微說一下,我們各位同胞出去還是要稍微尊重一下本地人,畢竟文化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有時候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還是由於溝通上的問題造成的。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38

木白:


飛機到達阿克拉的機場,一開機艙門就讓人很不適應,哇,不是說好的非洲經濟強國,首都機場怎麼這幅模樣?!不忍直視!跟着一隊人準備出機場,由於黃皮書時間差一天,被工作人員公然敲詐,一人50賽地才搞定,感覺電視劇里的情節就這麼發生了什麼。WTF,後來幫人託運的東西因為沒交關稅被扣下。感覺就是出個破機場,怎麼這麼難。

在加納,貧富差距巨大,這裡沒有高樓大廈,一眼可以看到很遠,富人們住着豪宅別墅,開着豪車,普通人就是一天20賽地工資,一個月1000多的工資。

在路上轉了一圈,車是一點都不比國內少,大部分都是豐田,二手車普及率高,車子破破爛爛,在國內都要報廢的車子,他們開的很開心……

這邊可以感受到城市基礎建設很差,馬路等紅綠燈的時候好多黑人頂個盆買東西,頭很鐵,腦子都壓壞了

呆一段時間也能慢慢接受這裡的環境,郊外的環境還是不錯的,但網絡比較差,手機黨好難受。

在這邊的中國人說,黑人懶,腦子笨,還常偷東西,但服從管理,等級觀念強。


鎮上的小孩看到我們在拍照就十分激動,非常熱情,搶着讓我給他們拍照

阿克拉沒有高樓,一眼可以看很遠,晚上,家家戶戶亮着燈,星星點點,是這大城市不一樣的美,很美。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45
作者:小美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741/answer/11737578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加納是個樂觀的國度。

最近,「黑人抬棺」火了,在這個略帶陰鬱氣息的特殊時期,節奏感超強的魔性抬棺舞橫掃了各大媒體平台。



網友們紛紛高呼「太上頭」,還將七位身穿黑色西裝、頭戴禮帽墨鏡、舞蹈整齊劃一的抬棺人,戲稱為「亡下七武海」。



視頻中的抬棺舞出自加納共和國,一個位於非洲西部,盛產黃金、可可和木材的農業國。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葬禮是嚴謹肅穆的,充分表達了對親友的尊重和哀思。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會將葬禮辦成狂歡party?



帶着三分好奇,七分對加納家居設計的興趣,小美進行了學習和了解,得到的結果卻有點一言難盡。


非洲給我們的感覺是貧窮落後的,醫療衛生條件差,各種疾病流竄…雖然加納是西非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也避免不了貧富差距極大的問題。


其首都阿克拉被稱為非洲最富庶的地方,比鄰海岸、交通發達,是加納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 樓宇林立,燈光璀璨,夜間的阿克拉給人非常先進和現代的感覺。


城市裡的高樓並不多,頂級富人們都住在各式各樣的別墅里,這些別墅設計精美而富有藝術感,但基本都是照搬西方國家的建築風格,很少融入本地的民族元素。


▲ 極具現代感的簡約風格別墅


▲ 帶泳池的連棟別墅


▲ 歐式風格大別墅


有條件的富人,還會將原本破舊的房屋,重裝成色彩鮮艷的現代簡約風格,用羅馬柱裝飾的住宅。


▲改造前是木頂紅磚的大平房。


▲ 改造後變成了現代簡約風格住宅。


房屋內的布局和設計也都非常西式,沒有明顯的特徵,如果不看周圍的環境,你可能不會覺得這是一座位於一個擁有部落文化的多民族西非國家的房子。



加納獨立後,全國劃分為126個傳統的部落,但部落的聚居地一般在農村。所以像阿克拉這樣的城市,有關傳統部落文化的設計和元素比較少,只有少數精心裝飾的酒店才看得到。


▲ 富有部落色彩的住宅

▲ 用酋長故事進行牆面裝飾的酒店

▲ 掛着部落生活圖景織染布畫的餐廳


不過在加納的第二城市庫馬西,我們能了解到更多阿散蒂王國

的文化(加納的前身,最大民族阿肯族的王國)。



這裡保留了不少阿散蒂的傳統建築,包括高官府第、民用住宅和殿堂神殿等等。



磚石為牆,草木為頂,牆上雕刻着各種部落圖騰、人物和生活情景。這些木草結構的建築是19世紀初當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傳統方式建造的。



加納的傳統編製、雕刻、刺繡和陶藝術品也非常出色,在許多普通民居里,我們也能看到一些藤編的傢具。


▲藤編沙發和藤編柜子


大部分加納房屋的室內設計風格,都承襲了非洲人所展現出來的穿衣風格:尤其鍾愛明艷色彩,常常大面積使用在房屋中。



不得不提的還有加納的「凳子崇拜」。他們認為凳子是祖先神靈的居住地,可以保佑部族家庭興旺平安。他們每個人都會有一隻終身跟隨的凳子,孩子們從小就會學習製作凳子。


▲ 各式各樣的凳子


▲ 帶有部落元素的凳子


當然,上面所展示出來的只是少數富有家庭才有的生活環境,把視線放遠一點兒,離開富人居住的地方,你就能明顯感受到一個相對落後的熱帶雨林非洲國家的氛圍。


▲ 密密麻麻的低層樓房布滿城市


鐵皮瓦極易受海風侵蝕生鏽損壞,但是大多加納人都用不起石棉瓦和瓷瓦,他們只能將就的用鐵皮瓦蓋房頂,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灰黑銹跡的屋頂鋪滿城市的畫面。


▲ 阿克拉海邊


▲ 庫馬西一角


越遠離城市中心,房屋就越是簡陋破敗,甚至能夠看到貧民窟,或者是只用泥土砌成的簡易房屋。



在我們的眼裡,這樣的生活不可謂不艱苦。但加納人從不抱怨,「在這裡從沒有看到過一個臉上沒有笑容的家庭」,來加納的人都會忍不住感嘆。



其實從他們的宗教信仰和歡樂的殉葬儀式中,我們就能感受到他們的樂觀精神。


被稱為」黃金海岸」加納,曾遭受殖民者的瘋狂掠奪,後來又淪落為英國殖民地,他們在這裡瘋狂地搶奪黃金、販賣黑奴,奴役土著。殖民者帶走了黃金和人權,同時也送來了英式禮儀和宗教文化。



因此加納的男士對女士很紳士,處處照顧她們的情緒;天氣再熱,白領們也會西裝革履;街道再寬敞,車輛也會謙讓行人…



69%的加納人信奉基督教,相信現在擁有的一切是上帝給予的,並懷持感激之心。每到星期天,他們都會前往酷熱而簡陋的教堂,虔誠地祈禱4、5個小時。



就連死亡,他們也認為是一個新的開始:死去的親人得到了安息,準備要開啟新的生活,我們應該為他們而慶祝。


於是就有我們看到「抬棺舞」。



為什麼幾乎一無所有的人還那麼快樂?還要感謝上帝的給予?為什麼失去親人還要載歌載舞?


當我們在為眼前的些許困苦無病呻吟的時,那些貧苦的加納人卻沒有忘記感受快樂,不管我們是否能夠接受和理解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樂觀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微信公眾號:美家研究社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9:46

知乎用戶DofvRn:




謝邀!來加納近五年了,整體感覺還行吧!具體的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1.氣候方面:加納位於西非,畿內亞灣

附近,一年有旱雨兩季,因為臨近海邊,整年來說氣候還是比較舒服的,沒有那種悶熱的感覺,反而會有些潮濕,除了每年十二月份之一月份左右的「蛤蟆風」,類似於國內的霧霾,但比霧霾的負面影響小一些!

2.文化方面:加納以前主要是英殖民地統治,所以目前英式文化影響比較大。比如男士對女士很紳士,這點在加納各個地方體現比較明顯,作為一個異國的女士感受更為明顯。比如車輛給行人讓道,比如額外的關心照顧女士的情緒!上班的白領都是西裝領帶,不管天氣如何熱,外在形象很重視!穿着西裝外套坐在辦公室,空調開到十六度,一般我進去都要打寒戰,不過進去後他們會為你考慮把空調暫時關掉然後調侃一下「中國女孩都很瘦弱」......

3.政治方面:整體上政局相對於其他非洲國家來說比較穩定,社會治安較好!實行多黨派,每屆總統任職兩屆,每四年一屆,每次換屆各個政黨競相拉票,但整體上還是和平渡過選期!

4.經濟方面:經濟一般般,受美元影響比較大!賽迪

貶值比較厲害,不過政府一直想辦法控制,但作用不大!!

手機碼字太累,先聊到這吧,附幾張加納照片,總之玩的地方除了海邊還是海邊,有點單調,但吃貨可以過得很快活,很多美食等着你!!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