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0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台湾产假仅八周,“延长产假”修法为何引起社会反弹?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3

台湾女性产假只有八周,自上世纪80年代从未调整,远低于亚洲其他地区和国际标准。近期多名立法委员推动修法拟延长产假至10周至14周,却意外地引发社会上的反对意见。

反对修法的除了资方,还包含妇女团体在内的数个组织,它们指出台湾产假制度的“强制性”特点,如进一步延长恐增加怀孕歧视、恶化女性劳工职场处境,也会“固化母职”,把女性困在家中。

多位“新手妈妈”接受BBC中文访谈,她们都表示八周产假不足以让身体完全恢复,并指产假后向公司申请育婴假遇上很多“潜规则”,职业女性实际上难以兼顾事业与育儿,最终被迫在职场选择退让。

专家向BBC中文表示,台湾现行八周产假明显不足,但建议政府在延长女性产假的同时,也应仿效其他国家改善配套,例如加入父亲或伴侣的产假制度,支持双亲共同育儿。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延长女性产假议题近期在台湾引发讨论。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4

“延长产假”的修法争议

台湾女性产假落后国际,延长产假的议题在立法院讨论多年未达成共识,历来不同党派立委都曾提出相关修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4

2024年,多名国民党立委各自提出《劳动基准法》(劳基法)修正草案,拟将女性产假从现行八周,延长至10周至14周不等。

提案人之一、国民党立委廖伟翔向BBC中文表示,《劳基法》自1984年公布至今,台湾女性八周产假的规定从未调整,落后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长度,也比欧洲及邻近亚洲国家少,在全球“敬陪末座”。

他表示,将产假延长为12周,可以提高女性生育意愿,也保护生产妇女产前休息、产后母体恢复。

2000年国际劳工组织修正的母性保护公约,明确规范女性产假应至少达到14周,且应包括分娩后6周之强迫假期。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5

日前“托育及就业政策催生联盟”举行记者会提出修法的反对意见。这些去年在立院初审因争议保留的草案,可能于9月新会期重新排审。

提出联合声明的妇女新知基金会政策部主任李盈学向BBC中文表示,将女性产假“强制”从八周延长至12周甚至更久,是“错误理解”国际产假政策趋势,其强制假期仅有六周,产假应设计“可弹性运用”。

台湾《劳基法》规定,女性劳工在生产前后“必须”停止工作,享有八周产假。雇主无法要求劳工提前复工或缩短休假期,若雇主违反此规定,即使劳工同意提前回去工作,雇主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处以新台币9万元(1万5千美元、2万1千元人民币)以上至45万元(3千美元、10万7千元人民币)以下的罚锾。

李盈学表示,延长“强制性”产假,将限制部分想尽早回归职场的产后妇女,“她们会担心离开职场太久,工作被取代、影响绩效、办公室氛围改变等”,加上现行产假由雇主负担支付全薪,延长意味雇主成本增加,可能使女性在面试时遭隐形歧视,恶化青年女性劳工职场处境。

台湾劳动部去年曾估算,若产假延长四周,企业年增成本约29亿元(1亿美元、6.9亿人民币)。2019年有资方代表曾在公听会上反对延长产假,表明会增加雇主成本、产生替代人力,造成劳工与职场脱节等问题。

李盈学指出,其联盟支持延长“可弹性运用”的产假,例如西班牙有16周产假,只有六周是“强制性且连续”,剩下10周可以在孩子一岁前弹性使用、可不连续天数。

目前欧洲国家的产假或亲职假有“弹性化”趋势,例如荷兰女性员工享有至少16周带薪产假,其中有四周是强制性的;瑞士也提供女性14周带薪产假,并规范产后八周内不得返回工作岗位。

该联盟“反对”延长产假的言论在台湾引发热议。有不少网友认为现行产假长度仍然太短、“连(中国)大陆产假都有四个月”,也有网友指企业歧视女性休产假问题才是症结,“应该检讨工作环境,怎么是反对增加产假天数?”、“强制放完有争议,但在台湾不强制放完,后面也很难再请了”。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5

图像来源,托育及就业政策催生联盟

台湾包含妇女团体在内多个组织近期对“延长强制产假”提出反对意见。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5

攸关母婴健康的产假

“产假”目的是为了让孕产妇有充分时间休息、恢复身体,以及照顾新生儿;其假期长度设计,有着对女性权益、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多重面向的考量。

台湾生育改革行动联盟秘书长陈玫仪向BBC中文指出,台湾的八周产假过短,“少于能使妇女身心恢复的长度”,应比照国际标准延长至12周至14周,以保障妇女健康、减缓产后忧郁症,并且建立母婴连结。

该团体又指,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是“关键历程”,若产假过短,是将产后女性与新生家庭,抛入身心俱疲、孤立无援的高风险中。

住在台北市、今年35岁的郑小姐向BBC中文表示支持延长产假,她生产时经历严重撕裂伤,伤口从阴道延伸至肛门,疼痛长达半年,期间还要照顾新生儿、设法回归工作,身体因为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复原缓慢,心理状况来到“人生最糟糕”。

“我对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几乎失忆,只想着能活着就好。”

郑小姐三年前怀孕,其时正在创业,因为是自雇,可以自行决定“产假”长度,她难以想像若待在原本职场,“如何在产假结束后正常工作?”她忆述生产后的两三个月都无法久坐,出门必须带坐垫,如厕完要冲洗伤口,连起床、抱小孩、喂奶,都要维持奇异扭曲的姿势,避免压迫伤口。

她指出,每位女性孕产状况不同,有些人产程顺利、较容易复原回到职场,但生产仍伴随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她怀孕初期也没意料到自己最后需要安胎、一度无法自然产;其在医院更曾遇过状况更危险、卧床安胎超过20周的孕妇。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5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多项研究都指出,适当产假长度有助妇女身心恢复。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6

台湾有薪产假为雇主负担,有“强制性”设计,就是为了保障女性权益。不过根据劳动部统计,近十年来仍有5%的雇主违法不给员工产假,并有1%的雇主产假不支付薪水,12%只发放底薪。特定产业违法情况严重,农林渔牧业有17%雇主不给产假,营建工程业也有高达11%。

民进党立委范云向BBC中文表示,她认同台湾应把产假周数提升到符合至少14周的国际标准,并敦促雇主落实这项权益。

她曾接获第一线社工反映,不少资源较弱势的年轻孕妇,透过社工已知有法定产假,仍可能未向雇主申请而持续上班,“对劳工的资讯提供、保障与友善职场文化仍需加强”。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16:36

职场的隐形压力

这次修法的反对声音,指出“强制”延长产假恐恶化女性职场处境的担忧,在台湾社会引发不小回响。

台湾现行制度将女性怀孕、生产、产后育儿分为不同阶段给予有薪假期。除了女性专有的有薪产假外,还有伴侣双方都能使用的有薪育婴假。



怀孕期间:女性有7天产检假,全薪,由雇主支付。
生产前后:女性八周产假,工作满六个月全薪,由雇主支付。男性有7天包含产检假在内的陪产假,全薪,由雇主支付。
产后育儿:最长两年育婴假,双亲有前六个月有八成薪(依劳工保险保投保金额)的育婴留职津贴与薪资补助,由政府支付。

理论上,若包含育婴假,台湾女性在怀孕、生产及产后育儿整体享有的“有薪假期”有33周,优于全球145个国家。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