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6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北京匯文中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2

北京匯文中學始建於1871年,是首都百年名校。學校2005年起恢復初中部,現為包括高中部、初中部以及國際部在內的完全中學。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4

作者:Win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8630733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9屆畢業生,在匯文生活了六年,無數次看到這個問題,畢業了終於忍不住進來寫兩句,也感謝同班同學的邀請

說實話,我們這屆是最「不幸」的一屆,整整六年的周轉,正好是我的初中+高中六年。

周轉校是一座十分有上世紀風格的院子,磚牆、楊樹、爬山虎、生鏽的欄杆、籃球場。樓里淺綠色的牆圍、油漆剝落的門、有裂痕的地磚、教室里晃動的桌椅。實話說周轉校的設施真的有一點落後。總的來說,環境只能用艱苦二字來形容。

樓圍成一個口字形,奇怪的結構


周轉校一角


畢業那天

還記得因為各種競賽考試走訪其他幾所中學時,每次都會感嘆,「他們學校環境比我們好太多了」。

其實匯文在周轉以前,是以自己的校園環境為榮的。二環內中學唯一的四百米操場,景色優美的小花園(在開始周轉之後每周仍然能回去一天,但是那種歸屬感卻減弱了),據說是用建造人民大會堂的材料建造的老教學樓,到處沉澱著濃濃的人文氣息。只能說,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總要經歷一些陣痛,也希望以後匯文再經歷大工程的時候能速戰速決。

老校,雨天的操場,主席台

不得不說的是,因為艱苦的環境,學校這幾年來收到了不少質疑,承擔了很多壓力與委屈。從這個問題回答的時間線也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匯文也努力做出著改變。尤其是,今年,當匯文終於回到了熟悉的培新街6號,很多問題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周轉雖然環境艱苦,我的中學生活,尤其是高中三年(因為初中很多事情不太記得了)仍然過得十分豐富,留下了許多閃亮的回憶。

最值得一提的是物理競賽

。匯文歷史上以來少有學競賽的,物理方面更是沒有過進省隊的學生。接觸學科競賽

是一次偶然的機遇,初三的我聽說高中挑選一門競自學賽有助於理科學習,從而就進入了物理競賽這個大坑。

學競賽的經歷大概是一種苦和甜的混雜吧。它讓人理解了,草稿紙堆成一座小山是什麼感覺,學會新知識後醍醐灌頂是什麼感覺,深夜騎車從學校回家是什麼感覺,為了上課每周坐地鐵穿越大半個北京城

是什麼感覺。最後我和我的同學幾個一起,居然真的實現了省隊零的突破。感謝和我一起奮鬥的志同道合的同學們,感謝一直在支持我們競賽的老師、學校。說一句俗不可耐的話,一路上沒有人一直幫助我,在適當的時候點醒我,我一定不會去的今天這樣的成就。

當然,最後或許還有遺憾?畢竟還是退役,回到高考了。

深夜的學校


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除了競賽之外,匯文也給了我平台去接觸許多興趣愛好,自由地發展自己。匯文有很多特別優秀的社團,在裡面真的可以學到東西,乃至於代表學校參加北京市、全國的比賽。我參加的就有合唱團、機器人社、橋牌社…等等。要是展開來說又是長長的故事了。

合唱教室 滿滿的回憶


在中山音樂廳開新年音樂會


我們的機器人


最後,祝匯文越來越好

歡迎報考北京匯文中學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4

作者:阿雨林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437619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是一個不可能客觀的問題,那索性主觀到底吧。

在匯文連初中帶高中一共待了六年,您別小看這六年,從十三歲到十八歲,往小了說是精力最旺盛最能折騰的六年,往大了說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最關鍵的六年。能在這麼一所學校被老師同學各種耳濡目染,現在想想真是特別幸運。

籠統地說一句就讀在匯文的體驗,我自己的感覺是倆字兒,人文,或者您也可以帶上兒化音,變成人味兒。在我自己看來這種人文的氣息是匯文一百四十多年以來一代代積澱傳承下來的最難得最珍貴的東西。

為什麼說匯文有人味兒呢?老師跟學生,學生跟學生,學生跟貓,都能平等尊重對方的人格(貓格)。前面朱力寫的太好了,沒必要再重複絮叨。我覺得這時候兒必須先把學習的事兒擱一邊兒先好好兒說道說道這貓的事兒了。

匯文的貓是出了名兒的,跟貓玩兒自古以來就是在匯文就讀體驗不可分割的神聖一部分!往前說,我經歷的第一任校貓是大黃(不知道之前還有沒有歡迎各位師兄師姐師叔師爺來補充排字輩兒)。據說在匯文呆了十四年,也有說十一年或者十七年的,到現在也沒個官方統計數據。呆久了大黃這老貓是真通人性,而且特別上規矩。活動範圍基本就是老教學樓前面兒這一塊兒,特別知道哪兒該去哪兒不該去(這點真是特別值得他的小字輩兒們學習),沒事兒很少往教學樓里跑打擾學生上課,但是老是往小白樓里鑽,冬天窩在大廳里老師會客的沙發上,夏天溜達到各個辦公室里打秋風蹭空調。每天上學大黃就往教學樓門口兒那麼一頓,目送他的子民們背著大書包上早自習去。放學的時候,也老是能看見小姑娘蹲那兒對著一臉高傲的大黃說悄悄話兒。大黃不會說話,但卻是個非常好的聆聽者。你考不好了,暗戀對象跟別人跑了,挨爸媽老師臭批一頓了,反正茲要是有什麼不痛快的事兒的時候,啞巴大黃絕對是個傾吐的首選。反正不知道別人,從我找他聊的幾次來看,平時一臉傲嬌的老傢伙老是能在心情最差的時候恰到好處地蹭蹭你的褲腳兒,勉為其難地允許你呼嚕兩把他高貴的毛兒。太通人性了,要不全校都疼他呢!貓對人好,人對貓也不差。全校人民變著法兒的給大黃,包括後來的小黃、小奶牛等一干貓等改善伙食。據說有校友回來沒給老師帶花兒,倒是帶回來十公斤貓糧。妙鮮包什麼的也不用說了,今兒你帶明兒我買,就沒停過,給大黃慣得連火腿腸兒都不吃,風頭一時無兩啊。

後來大黃走的那天也是我對匯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天之一了。說起來也真是寸,內天早上我們班宇球用了一罐兒牛奶把餓的嗷嗷叫的小黃(忘了多大了,反正應該還是小奶貓)帶回了學校。中午的時候就突然聽見樓下有人喊大黃死了,然後全校騷動。一點兒不誇張,真是全校人都集中到教學樓前了,或者從樓上伸脖子往下看,然後開始有人不信有人哭。後來管後勤的武校長出面把大黃埋了,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在學校後門兒那兒靜靜地豎起了一塊兒碑,那是大黃最後的歸宿了。現在每次回老校區,都得去那兒看看這位老夥計,不知道是不是我去的太巧,那兒總有人放著的鮮花。可能大家都在惦記他吧。

現在老樓拆了重建,師弟師妹們搬到了天壇校區上課。不知道學校里大黃後來的小字輩兒們怎麼樣了。我們在的時候小奶牛因為老往教學樓里跑被送走了。前段兒時間聽竇說小黃出車禍了,幾隻小小黃也都被人陸續送走了剩下的不多。怎麼說呢,真希望回去還能看見他們就在學校草坪上舔毛兒曬太陽啊。畢竟就像我一開始說的,對於我來說,跟貓玩兒就是我對匯文回憶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但是轉念想想,希望他們能各自被妥善的送到比匯文更好的家,得到在匯文得不到的更好的照顧吧。

寫到這兒已經爆字數了,本來還想再囉嗦兩句和老師同學的回憶,從中升華主題深化中心思想的。不過畢業快兩年了囉嗦和跑題的毛病還是改不過來反而越來越跑偏了。不過說真的,一個能給貓,給鯉魚,給羊,給鵝,甚至給黃鼠狼,溫柔和耐心的學校,您說對學生和老師還能錯的了麼?我們這幫匯文的孩子,出來之後可能人都覺得我們特別事兒。因為我們被學校慣壞了,在匯文,只要不出大圈兒,基本上能得到當學生最大的自由了。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第二天,就給所有任課老師每節課都嘚瑟一次,表演一次。金隅得了冠軍,第二天就要挾班主任把數學課貢獻出來看慶典。最後一節晚自習,剩下的人趁年級主任不注意(其實我一直覺得圖圖估計是知道,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也),溜到操場上圍了一圈兒,舉著手機開巨星音樂會。高三那年三月份下了難得的大雪,從早自習到課間操溜溜兒打了兩節課雪仗。那天第一節是物理課,張老師說了一句:「今天如果我給你們上了一節物理課,十年之後你們肯定不記得了。但是我今天要是把你們放出去打雪仗,十年之後你們肯定還能記得今天。」估摸著這句話,還有張老師,還有許許多多老師同學,還有那天已經有了奼紫嫣紅的春意卻又白雪皚皚的小花園兒,都夠回味十年,二十年的了吧。我覺得這就是人味兒,也是我畢業了以後最懷念的東西。

不能再多說了,懂的人自然會懂,有一個地方還真只有我們知道。希望以後我的小孩兒能好好兒學習天天向上,能再在匯文待上六年,我一定每天接送他上學,天天看著我的母校越來越好。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5

王斯旻:


06級老校友,因為參與校園建設有幸見證學校一步步的發展。由於疫情,學校封閉式管理,恐怕老校友們進學校也很困難吧,不如我這裡開一個回答,讓大家感受下現在的匯文校園,如果有機會去到學校的校友們,也可以依照本文,依次打卡。

覺得照片拍得好的,校園景色美的,走過路過點個贊同,發個朋友圈哈!

校門

學校前廣場雕塑:山海無限

學校前廣場雕塑:山海無限

學校前廣場

主教學樓

主教學樓

教學樓大廳裝置藝術:星匯

教學樓大廳裝置藝術:星匯

教學樓大廳裝置藝術:星匯

教學樓地下二層音樂廳

教學樓地下二層音樂廳

教學樓地下二層音樂廳

教學樓地下二層音樂廳

教學樓地下二層音樂廳

教學樓地下一層人工智慧教室

教學樓三層藝術展覽大廳

教學樓三層藝術展覽大廳

教學樓四層通用技術教室

教學樓四層通用技術教室

教學樓頂層音樂教室

小花園中彭雪楓雕像

小花園中唐謝二君紀念碑

小花園中老校門

實驗樓大廳

實驗樓圖書室

實驗樓圖書室

實驗樓圖書室

實驗樓通用技術教室

實驗樓極地空間

實驗樓天象廳

實驗樓天文台

實驗樓天文台

宿舍樓

宿舍樓

400m跑道操場

400m跑道操場

體育館大廳和桌球區

體育館內羽毛球館

體育館排練廳

校園鳥瞰

校園鳥瞰


這裡還有個1910年代的匯文老校址鳥瞰,也和大家分享下:

1910年代匯文老校址鳥瞰

另外就是我們拍攝的匯文Vlog,請大家把百萬剪輯打在公屏上。

京城最美中學校園?我投她一票_嗶哩嗶哩_bilibili​

www.bilibili.com/video/BV1jB4y1T7FN


還未拍攝的已經建成項目:全人教育牆,五月鮮花牆,千帆競發裝置藝術空間

在建中項目:校史館,高鳳山雕像,閻述詩雕像

,白駒過隙裝置藝術空間

如果點贊破100,我就持續更新匯文美照哈!老校友們和對匯文有興趣的小夥伴們支持我一下!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5

作者:曲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583888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5年回答的這題,6年後重新回來修改這個回答。6年時間,身邊的人事物都變化了太多,但正是時間讓某些情感沉澱下來。在這附上近期寫的一篇文章連結。

曲祺:我的匯文記憶

150周年校慶遺憾無法返校,在地球的另一端祝母校地久天長。


以下是2015年的原回答


利益相關,北京匯文中學2010屆初中,2013屆高中畢業生。

關於匯文的故事,講多久都講不完。關於校園裡的貓,羊,鵝等動物,沒有空調的教室,食堂的雞丁,每周四的某晨練,其他答案說的很多,我這裡不再贅述。在外人看來,這些似乎還不足以成為選擇匯文,愛上匯文的理由,但這些細碎之事足以令太多匯文人所懷念。
我想就自己的兩段經歷說一說對匯文最大的感觸。
~~~~~~~~~~~~~~~~~~~~~~~~~~~~~~~~~~~~~~~~~~~~
第一個,是剛入校時。
對匯文的第一個感觸,匯文的老師不會以學習成績來評判一個人,對學生真的是一視同仁,不會有所謂「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2007年,我是以擇校生身份來到的匯文,對,說直白些就是成績不夠走了些許關係才進來的。當時成績很差,排名年級後30%。
當時初一的班主任是一位很可愛可親的女老師,姓吳,不到30歲,微胖的身材,對誰都很親切。班裡選班委,因為剛上來大家都不熟悉,第一次的班委是直接由班主任指派的,說是考察一段時間再調整。而公布名單時我驚呆,選了我當了學習委員。
我當時內心很自卑,成績不好,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辦事有時候切切諾諾。想著,這樣的人當了學習委員,成何體統?下課當即找到吳老師,說自己恐怕不合適,成績不好,又沒有當班幹部的經驗。而就像小說、電影中的一樣,老師很溫柔的安慰我說,別怕,要有自信,試試看什麼的話。
而我也真的試試看了,而故事並沒有那麼中二的走向。第一學期後面的成績依舊慘不忍睹,辦事依舊怯懦。期末以後,我又找到吳,說要辭職。
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吳老師對我的評價還很高。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吳老師只口未提成績的事情,話里話外沒有一點因為學習委員學習不好而責怪我的意思,相反,她評價我很有正義感,敢於擔當,但心裡負擔重。從辦公室走出來之前,頭腦已經開始因為信息量過大而發昏了,只記得最後幾句話的意思是,放下擔子,更有魄力一些,而如果我執意要退職,下學期開學時可以再過來。
寒假過去,第二個學期,我沒有找吳老師。吳老師調換了一些班委,當然,我還是學習委員。

原諒一個理工男的文筆吧,對多年前的這件觸動心靈的事,我只能記錄如此。
這是匯文對我觸動最大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之後幾年的發展軌跡,也正是這麼一個學習委員,給了我最初的最大的一份自信。
這件事後話就是,初二時吳老師因為教學考慮被調到高中部了,又另一位老師來當班主任。初二以後,當班委的經驗積累了一些,也沒了那麼大的壓力,日常的一些事也就順利了很多。同時,學業上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想來也真的是皆大歡喜。
直升高中之後,有一次我找到吳老師聊,這才知道,原來初一入校的時候,每個班主任都了解學生的背景,至少擇校的如否,是都有記錄的。她說,當時知道我和班裡另外幾個學生是擇校生,而正因此更額外關注了我們幾個人。當問到那為什麼選我當班委時,她只是說,看你小夥子很有前途啊,然後兩邊笑笑就過去了。
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吳老師從哪點看出我有前途,為啥選我當學習委員。

~~~~~~~~~~~~~~~~~~~~~~~~~~~~~~~~~~~~~~~~~~~~
第二個,是高二下學期那會兒,決定以脫產的方式準備物理競賽
匯文給了學生很多種選擇,這種選擇說開了,是生涯的選擇。
說匯文的學生多才多藝也好,全面發展也罷,我想說的是,在匯文,有選擇的權利,在合理的範圍內,你可以做很多嘗試,去體驗不同的發展路徑。

先說一下背景,高中以後,開始學習物理競賽,但有些尷尬的是,地處東城,競賽氛圍差,學校沒有專門負責競賽的老師。當時物理張老師,和我們這屆幾個學生基本是同時接觸的物理競賽,一起學習、準備物競。記得2010年,張老師邀請到CZX來學校做物理競賽的入門講座,確實拉攏到不少的人來學習物理競賽,算是開了競賽先河。(後來經我們介紹,CZX去了北京某XES培訓機構。。。)
高二下學期作出脫產準備物理競賽這個決定,其實相當冒險,從2012年的6月,到9月,上課時間將近2個月,臨近高三,萬一競賽失利沒有保送成功,後果是很嚴重的。
高二時以醬油的心態拿到了省二,是動機之一,而更大的原因在於,縱使有那麼多不確定,我想盡一切可能拼一次,即使摔得粉身碎骨,我不後悔,至少我儘力了,我認了。而如果選擇了更穩妥的道路,我會不甘,多年後,我更會後悔吧。
當時和各方老師都有交流,沒有人能保證什麼,沒人心裡有底,但絕大部分老師尊重我的選擇。於是,我被允許翹掉所有課去圖書館自習。對,只有我一個人。
獨自佔據空蕩蕩的圖書館,感觸最大並非是那種優越感,而是一開始的空虛。或許是空間太空曠,太安靜,加之一人一書一紙筆,弄物理,有時會感覺自己太渺小太渺小,甚至會被空虛吞噬。後來好了,我變得很享受那份空間,似乎那地完全屬於自己。同時,我享受那份純粹,什麼都不用管的純粹,只做一件事的純粹。至今依舊懷念那獨自的時光。

當然,與第一件事類似,結局沒那麼中二。非常現實的,物理競賽複賽考場上崩盤一般,一敗塗地,甚至還不如高二那次。高考內容一落千丈,校長推薦的名額因為當次期中考試的成績離我遠去。
當然,現在想想,這些打擊真的算不上什麼,因為,都走過來了,並且通過這麼一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這是我個人的經歷,有局限性,也較為特殊,而且我不認為幾年內會再有為了準備競賽停課倆月的了,這似乎並不能代表段首說的那種 多樣性,而事實上,高一剛上來,我打雞血一般參加了N多活動,學生會,數學和物理的競賽,科創,模聯,在半年多的時間,了解到,體驗到了很多,篩選留下了物競和學生會繼續發展。其他同學,W同時在學生會,合唱隊,跑的出二級運動員,最終以藝術特長進了清美;S兼任團委職務和合唱隊成員,又是班長;Z是學通社東城分社長;我們還有培新街男孩樂隊......太多我就不列舉了。
一言以概之,匯文對學生的評價絕不是單一的,你眼前有多重的路徑可以嘗試。
現在想想,很多人在大學以GPA,paper,G,T為成就逐個達成,未免乏味不堪。雖說評價標準會隨著年齡增長閱歷豐富日益多元化,但能在中學這個階段給予學生如此般的自由,這點真的是難能可貴。

~~~~~~~~~~~~~~~~~~~~~~~~~~~~~~~~~~~~~~~~~~~~

關於母校的事,暫且說到這裡。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6

作者:River-LRW-est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437611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在匯文讀了初中和高中,是2014年畢業的!

體驗就是 太~好~啦~~

學習環境超贊,校園是四城區(現在的東城西城)中最大的~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什麼的~食堂的雞丁也很好吃~

同學們都挺好的呀能結實到非常珍貴的朋友和非常牛的朋友(包括校友 比如目前贊同數第一的楊學長)。

最想說的是老師們都超~~~和善!教學也很好!而且我遇上過很多很神奇的老師,他們各種深藏不露哇>w


想提一下我我高中歷史老師(估計很多校友都認識她)~她是北大歷史系畢業的,為人和學識都很好。想起她我就想起《藤野先生》那段「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這點完全不是)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真的是這樣,想起每周四放學後她陪著我這個歷史最差生還有另一個同學一起背書的那些傍晚,還有高三所有人包括我媽都對我要考某大學表示不屑的時候她對我的信任和支持,還有幾個月前回學校看她時她給我的三個擁抱……從很早以前就是,我不好好學習,她卻說我在發光。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我彷彿還能聽見她叫我名字,她輕微的好笑的口音,還有她咯咯咯的笑。我寫東西實在太爛可能把她寫得比較雞湯,不過她從來不雞湯的!

既然說到雞湯那我再說一位特別雞湯的老師!教數學的,愛踢球的,應該也有很多人知道他、喜歡他~我以前因為不喜歡數學作業+他太雞湯+一些我自己都不明白的沒原因的原因曾一度討厭過他。從來不交作業不好好上數學課,然後去找家教學。快高考有次來不及找家教了,就找他幫我講卷子。當時覺得他拒絕就拒絕了吧反正我之前做得太過分了,或者覺得他至少會說「你還知道找我來啊」這樣的話。但他沒有,他細緻地講解、啟發,比家教講得好多了。還是幾個月前我回學校,他對我說:「老師都喜歡聽話的學生,但老師也喜歡你。」

哇啊啊想到老師們就開始感動!如果說匯文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重在發展」,那老師們就是傳播這個理念的使者們呀他們太好了~而且就因為匯文的這個理念,使她成為一個特別適合我們年輕人尋找夢想的地方。你的夢想會滋長,而且還有老師朋友的支持,學校也會給你提供環境和設備。剛上大學就休學特別迷惘,但回母校後突然就振奮了起來,這種感覺真奇妙。


泱泱乎我匯文

浩浩乎我匯文

春風化雨培育棟樑

百年樹人世代傳揚

校訓 「智 仁 勇」

要牢記 永發揚

匯文桃李遍天下

看百花吐芬芳

弘揚我全人教育

為祖國當自強

泱泱乎我匯文

浩浩乎我匯文

美哉匯文永不相望

師生祝願她地久天長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7
作者:Iri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8221176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0

很久以前就在知乎上看到了「在北京匯文中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的問題。

當時在回答里認出了很多大神學長,就白日做夢地想著等我也成為那樣令學校驕傲的大神畢業時,一定要來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畢業這件事倒不算白日做夢。

其實我一點都不糾結並不出色的高考成績,因為它足夠讓我去到我唯一想去的地方。只是總不免會想,如果作文不只是32分,如果能不錯那兩道選擇題,畢業時我是不是能給匯文再贏得一點榮譽,是不是能為母校再爭一點光。畢竟從十二歲到十八歲,匯文人都是最令我自豪的身份,甚至毫不猶疑地說,在我心裡匯文曾經是全北京最好的中學,現在也仍然是最好的。

這樣無厘頭的自信全當是我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吧,請手握無數數據的大佬們一笑了之。

第一次以畢業生的身份回到培新街6號

,儘管文筆平常,仍就選在這個於我很特別的時間點,寫一點東西送給母校吧。

1

小學第一次來到匯文時,緊張和激動的心情全部被迷路的無助感沖刷得乾乾淨淨,好不容易找到隊伍,我迷迷糊糊地又跟著人流出了學校,只剩下學校真大的感慨。後來小升初運氣很好考進匯文,天生方向感很差的我愣是用了一個月才把學校結構摸清——然後沒過兩天我們搬到地形更為複雜的周轉校了。

彼時的我不會想到自己中學六年的大部分時光都將在天壇東路58號

度過,不會想到我們竟成為了見證周轉全過程的歷史的一代。那時我不知道勃拉姆斯,只覺得校歌真好聽;我也不了解蔡元培先生,只是被他為匯文書寫的校訓深深震撼。

後來,我看到了五四運動影像資料里的匯文二字,了解了校友院士牆上先輩的故事,聆聽了閻述詩

老師創作的《五月的鮮花》

,走近了那座古老而深沉的鐘。

我餵過校園裡無數隻貓,也曾在上課時歡迎這些朋友突然的來訪;我與同學一起看羊、鵝和兔子,在學校花園裡做植物調研;我加入金帆

,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享受我們的專場音樂會……

六年,匯文給了我太多有趣而難忘的記憶。

2

匯文學生的學校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我所見過最強烈的。

大我近20屆的學長跟我聊匯文的孩子如何如何,傳說一樣的學姐主動聯繫詢問我是否需要指導和幫助,同專業的學姐跟我說有任何不愉快隨時找她傾訴,還有許許多多微小卻溫暖的瞬間。無論之前是否熟悉,是否認識,只要同是匯文人,所有的距離感就會在頃刻之間全部消失。

這樣自然而然的信任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前幾天趁著開學典禮的空隙去北航找朋友吃飯,鄰座兩位老先生看到我身上的北大校徽就詢問了兩句。得知我們是高中同學以後,一位先生問起我們來自哪裡。因為之前聽多了「匯文在哪個區」的問題,我便自嘲地說匯文中學,您可能不知道。不曾想,另一位先生立刻同我說學過五四運動的都該知道匯文,一瞬間我與朋友下意識地對視,然後一整天心情都特別好。

匯文被稱讚永遠比自己得任何榮譽都開心。

3

在我看來,匯文給予我最珍貴的東西是不被同質化的能力。

在匯文成長,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的權力,老師會關心,會引導,更會尊重我們的選擇。包括那未曾聽說過的月考,高三才有的晚自習,自主選擇完成的作業,寬鬆的環境是因為老師充分信任我們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於是,渴望自由的孩子學著在與規矩和平相處的前提下追求自由;鑽研學問的孩子不再錯過路邊的風景而後接著投入學海;享受生活的孩子開始懂得承擔和奮鬥但仍然精彩。我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優秀的複製品。

我不過是萬千匯文人中平凡的一個,感嘆著匯文的新樓真漂亮,不用跑步的時候400米大操場真可愛。

泱泱乎我匯文,浩浩乎我匯文。

未完待續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8

又是體驗啊!

我就是覺得老師們都非常好。

當時我們班加上我有五個上北大或者清華的。分別是我、我高一高二的時候的后座(那時候坐第一排)、我高三時候的左邊同桌和前座(那時候坐最後一排),以及另一個大神。每次想到這裡都想在自己身後打個手電筒。

在匯文機會其實很多的,有好多好多地方可以施展拳腳。畢竟百年老校,不會教大家讀死書、死讀書。以及在高中養成早起早睡不睡懶覺的習慣啊、記筆記啊讀書(精讀)的習慣啊,這些都是相當有用的。

所以當時人大附中的劉奶奶跑過來問我家長:您的孩子怎麼不來我們人大附中?哈哈哈當然不去啦。

以及在國外的大街上遇到匯文的同學還是感覺很親切的。我在倫敦遇到過一次同學,在費城遇到過一個同學。都是偶遇,不知道對方在國外。真是一個大家庭啊。

希望匯文可以重振雄風哇。



作者:楊瘋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437501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8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435222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北京匯文中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記2010級初中畢業生及2013級高中畢業生


前幾天,類似的文章火了一把,有很多老同學都在想要不要也寫一篇我們這屆的。想了想,要不就我寫吧,最近正好也有餘裕,況且心情也不是很順暢,寫一些也沒有壞處。

或許,就我來說,寫這個東西不太合適,畢竟不是當時最受老師喜歡的,也不是成績最好的,更不是文筆最好的,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成就。但是,思來想去,畢竟讀了六年,雖然近來沒怎麼回去,甚至有很多人覺得我變了,不過,寫寫總沒什麼壞處,哪怕是一筆流水賬……更何況,現在當初的新校區也變成了老校區,感慨良多啊……

(原諒我這段碎碎念,最好還是交代一下。)

說是就讀,還是從校園環境開始說吧。剛開始的時候,非常開心,有幸來一所這麼大的學校上中學,很多知情人應該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怨念學校的佔地面積,這與我的大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學校很大,環境也很好,培新街6號,下雪天什麼的做8路上下學也還算方便。

有一個在當時的崇文區來說相當不錯的體育場,還有體育館,這應該是最值得自豪的了吧,當然這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體育場吧,經常看見那些不知道為何精力旺盛的人在打籃球,一年四季,哦,還有足球,還偶爾會有班級對抗賽什麼的,至於霸場大家什麼的,也不是太稀奇,我記得我初中時就有人因此開打,也可能不是,但終究噼里啪啦來了一場,A和B開打,A還和我們感嘆,他玩了命的踹B的要害,結果B跟沒事人一樣壓著他揍,唉……也是醉了。最令人難受的就是冬季長跑,唉,不過在體育場跑還好,不用跑太多,在足球場跑就看老師心情,不一定,繞著體育館的肯定是初三的中考生為了體育而奮鬥,也是苦得不得了,當然初幾來著是繞著教學樓跑,時間太久了不記得了。然後就是體育館,說到體育館,羽毛球課還是十分令人哈皮的,畢竟不用跑步,不過黑底兒鞋不讓進這個坑爹的規定總讓我很頭疼,不過後來年紀大了就不在乎了,他們說我就下,他們走我再上。再有游泳課,呃……原諒我只能說一半,畢竟我只進過男更衣室,裡面嘛,環境有待改善,還有蟑螂,不過嘛,估計被我當時的同學搞死了…至於搞死的方式,還是不說了吧…游泳池不錯,聽說每周一下午清理一次,我們班當時是周五下午,應該還好,不過一班是周一上午,哈哈~~哦,對了,作為一個正常的青春期男性,游泳課畢竟是一種享受,雖然我並不會游……

接下來,說說其他,教室,恩,都差不多,沒太大區別,當時我們沒有空調,只有幾個壁掛的電扇,有時候還不搖頭,然後每次大掃除我們還要自己把電扇拆下來打掃,好麻煩。每一層樓中間有個階梯教室,偶爾會去那裡開個會,不過畢竟中學,沒什麼大事。一樓西側是會議室貴賓室校長室學生處什麼的,還記得初中和狐朋狗友經常敲當時校長室的門然後快速逃跑,想來當初真是單純。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舞蹈教室、地理教室、團支部書記辦公室和心理諮詢室都在教學樓里,音樂美術經常去,舞蹈教室只有當時初中班主任帶我們去過一次,好像請了個老師來叫我們跳舞,不過嘛,我也沒啥天分。心理諮詢室我應該是沒去過,貌似很溫馨,還叫什麼知心小屋,不過我唯一一點就是心理健康,精神強大。恩,地理教室我是真的除了取地球儀貌似一次都沒去過,為啥有教室不用呢?可能地理老師都懶得去吧。此外還有若干長期鎖門的屋子,有一間在某一次打掃時進去過,好像是和我當時很喜歡的一個女生去的,裡面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書籍文章詩集什麼的,還有很多檔案資料,估計是我們爺爺輩的校友留下的,當時還是邊打掃邊看這些解解悶,不亦樂乎~

小白樓,也就是教室辦公樓,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一大堆老師辦公室,而且沒什麼規律,不是很好找,不過夏天去蹭空調還是不錯的選擇。緊挨著它是一個人氣爆棚的小賣部,現在有沒有我也不知道了,不過還記得那裡的奧爾良~

小白樓對面是另一棟白樓,一直不太清楚用途,後來知道是他們合唱隊排練的地方,當然他們偶爾也在教學樓里的音樂教室排練,還有就是技術課的教室,什麼車刀電鋸什麼的,我記得我技術課成績還不錯,而且我是在技術課上第一次接觸的Ted的。

再往西是一片平房,最早是韓餐+麵館+開水+復讀生教室。韓餐那時候8塊一份,不過我不喜歡泡菜,晚上那裡可以點小炒,還不錯,我們學校之所以有韓餐,主要是因為有大量的韓國留學生,記得我們班曾經前後來過兩個,第一個和我們關係很融洽,第二個差了一些,不提也罷。麵館裡面一開始都是5塊一份,後來變6塊,以牛肉麵為例,面可以無限續,肉不行。裡面還有煎餅,我記得當時煎餅是提前在第三節課課間就去預定,第四節課課間再去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都相繼消失了,後來再吃煎餅只能越過護欄買外邊阿姨的,當然還要小心值班的值周生和神出鬼沒的老甲。

車庫,一個單調的地方,就是按年級和師生停了一大堆自行車。然後有很大的空地兒,偶爾下雨天體育場用不了就到地下去做一大堆不知道啥的訓練。當然,還有很多少男少女在車庫幽會,不過嘛,正直的我不會點出來的。

學生宿舍,恩,也沒什麼內容,我又不是住校生,或許你們可以指望一個住校的人來寫。比較了解的是食堂,在學生宿舍地下,當時中間口只能老師進,兩邊口要男女分時間進,為了防止人過多沒地兒…唉…而且居然還真的每周安排值周生來看著,不知道誰想的這麼奇葩的主意,你想一個下課晚了的女生就要在一群荷爾蒙分泌過剩的男生眼皮子底下進食堂…呃…畫面太美不敢想。食堂也分為高中區和初中區,初中區飯少菜少,經常是在高中區吃的,高中區我記得還有魚排雞腿饅頭什麼的,然後食堂的早餐也還不錯,包子油條什麼的,不過我最喜歡門釘肉餅~那是有一年冬天每天很早上學,然後跑步鍛煉身體,所以每天都比較早,會去吃早餐,晚餐嘛,和午餐一樣。教師食堂應該和我們吃的差不多,不過還是比我們好的。當然絕對不能忘的是食堂的雞丁!絕對招牌菜,辣子雞丁。除了咸,沒什麼缺點了。初中和高中食堂中間是小賣部,恩,又一個小賣部,賣的東西差不多,不過記得當初有一個周末這兒沒人看著,所以大家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自己拿東西然後放下合適的錢,最後老師還是嚴肅的一遍又一遍的確認,還用攝像頭恐嚇我們,心理piapia的。還有飯卡充錢的地方,那個大叔相當好,相當多才多藝,牆上都是他自己用碎紙拼的畫,同時陡然想起我曾經的美術作業…呃,汗顏吶…

實驗樓,沒記錯應該是叫這個,恩,最神秘的一棟樓,匯文中學鬼故事的搖籃。一樓是化學實驗室吧,也可能不是,二樓是物理實驗室和禮堂,三樓是生物實驗室,四樓是機房,大概是這個順序,記不太清了。樓頂有天文望遠鏡,還有個天文劇場,其他也沒有什麼。一樓比較神奇的是它的男衛,恩,實驗樓奇數層男衛,偶數層女衛。一層男衛號稱亞洲最大,是幾個大爺起的名字,還有,一層有兩個閱覽室,電子的和圖書的,電子閱覽室沒見它開過,圖書的經常去,因為某人曾在圖書館做志願者,還有某人長期在其中浸淫武俠小說,偶爾圖書館還客串閱讀課教室,英語老師會讓我們記筆記,語文老師會讓我們填一張大卷子,再偶爾還客串過打針地點,還記得可憐的暈針同學和暈血同學一進門或一出門就癱倒在地。二層禮堂偶爾去聽個講座,看個表演啥的,不是很好玩。三層生物實驗室經常傳說有鬼故事,而且我一向認為生物實驗室是全校規格最高的實驗室,還有那條生物走廊,是幽會嚇人的絕佳地點。四樓機房不怎麼好玩,後來上計算機課我連鞋套都不穿了,而且多半是在上課時間打遊戲,尤其是在那群狐朋狗友找到了屏蔽老師的辦法之後…至於天文方面的,作為非天文愛好者,果斷棄掉。還有地下一層,那個自習室,我雖然沒去過,不過聽說裡面各種精彩各種浪,曾經還著過一次火,然後就封閉了,不知道這之間有沒有聯繫。

還有,我是少有的非住校生對夜裡的校園環境很熟悉的,這一切都得益於高三晚自習閒來無事四處逛。實話說,排除蚊子這一點,校園晚上還是別有一番風味,不管是滿操場溜達,大聲吼叫還是偷偷摸摸逛小花園都是蠻不錯的選擇,當然沒什可以逗逗貓,不過後來聽說集體送走了,大黃倒是壽終正寢,並且迎來了小黃及六隻小小黃。山羊和大鵝就不用逗了,沒準兒會頂你咬你的。

對不起,囉嗦了太多…接下來是正經的屬於我們班的回憶了,想看的可以看,覺得肉麻的可以直接關掉了。我初中第一任班主任很好,胖胖噠萌萌噠,數學老師,還記得她剛開學就和我老媽談過我的未來發展,尤其對我以後找對象這件事抱有極大的憂慮,果然,她很有遠見,現在變成了個奔三的老大難。說上課,也沒有很多特殊的體驗,更多的是那些人,忘不了。語文老師,很美很年輕,我們經常要她給我們講她的羅曼史,在我們眼中,她,冰清玉潔(RP語)。數學老師經常換,一開始是班主任,後來是東哥,很逗很親民的一個老實,再後來是一個高三退下來的老師,班主任脾氣蠻好,不過也會發脾氣,後來的數學老師在我們眼中暴脾氣,而且對我們高標準嚴要求,可能是高三帶下來的風格吧,有一次我們班學霸不知為何招惹了她,然後她摔門就走,揮一揮粉筆,留下一地眼球,然後學霸卑躬屈膝負荊請罪,還有一次,班長居然睜著眼睡著了,然後她勃然大怒,噼里啪啦一頓教訓,唉……英語老師也是兩任,一開始的老師年齡比較大,不過很新潮,英語老師基本都很新潮,但是記憶力不好,不過多虧了我們有兩個優秀的課代表,後來換了年輕老師,不過可能我和她有些不對付,導致我英語成績一度不太好。唉…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老師,有一些沒有教我們很長時間,所以就漸漸忘記了,找一些印象深刻的吧。政治課,老師年紀不小了,不過是個很有氣質的老太太,上課主要是給我們放故宮紀錄片,大國崛起什麼的,課很輕鬆,不過最初讓我們每個人自我介紹,吉吉同學還一度開創了以琴棋書畫為出發點的自我介紹風格~後來的政治老師是老G,一個女老師,還有一個實習老師,後來實習老師留下了,當時對他們印象不是很深,後面還會再出現的。物理老師,是我們後來的班主任,因為我們原來的班主任好像調到高三去了,這個老師一般我們都叫姐姐,除了發脾氣時可怕,更多時候都很和藹,教的也好,住在學校附近的同學經常能看見她和她老公逛超市…化學老師,一開始是美美噠年輕女老師,後來換成了從文匯聘來的一個老太太,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她真名,只是一直叫她李斯特,她和我也很不對付…而且她還發現了我上課無聊時愛畫畫這個不良嗜好…最後,地理老師,可逗了,年輕男老師,我們叫他桂花,第一節課就和我們班一個同學杠上了,同學C上課睡著了,桂花把她叫醒然後吐槽她的電擊髮型,不過後來知道那是天生的,於是很尷尬…當然,桂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特愛放歌劇二,上課還給我們放過。不過後來他也走了,是因為女友在美國一個人不安全,唉,居家好男人啊~音樂老師,當時我們音樂老師,還是深受大家愛戴的奶奶,她第二節課還獎勵了我們糖吃。不過後來她也就退休了,於是換了一個不是特別好評價的老師來給我們上課,說他不好評價,其實就是特別感性,不過唱歌很好。美術老師,恩,保留意見,還會再說。體育老師,恩,人其實很好,男生這邊很好,女生那邊嘛,八百…啊!大!鍛!煉!這種坑爹的東西誰發明的,不想再提了。初中嘛,都還是一堆小屁孩兒,有些比較早的就和高一級的男的談戀愛,有些就僅僅是傳緋聞,有很多好玩的暱稱,托馬斯什麼的。恩,初三5班出去以後,AB班又分班以後,我可能是遭報應了吧,被一大堆螞蟻圍困了一波…唉…總而言之,初中生活就這麼糊裡糊塗的過去了,我也僥倖留下來繼續上了高中。不過嘛,有的人,還是去了其他學校,總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更多得,還是在同學錄上懷念吧~

接下來,高中生活,並不是單純的度過了。高中了,心智更成熟了,感覺高中的每天都有些混日子的感覺。似乎就是這樣一個流程:早起,上課(其實是聊天、看小說、寫作業),中午沒事就在教室發霉,有事就四處溜達,偶爾吃個飯,不過實話說,學校環境很好,找個沒人踢球的人工草坪躺下曬太陽,是一種至高的享受,下午上課(主要是睡覺),放學,高三時起,就是約上三五好友吃個飯,然後上晚自習(還是看小說,寫作業,睡覺,遛操場)。確實,有一種淡淡的混日子的感受。剛開始,軍訓的日子,很輕鬆,和大學比簡直兩個世界,早上稍微走走隊列站一站,拉拉歌兒,下午考個試。記得當時我在5班,東哥的班,還是臨時班長,不過呢,也就那麼幾天,後來稀里糊塗明明沒參加文科附加考試的去了8班,然後文理分科也是拋硬幣決定留在8班,就這樣,正式開始了高中生活。第一個最想說的是我們萌萌噠吊塔老師~人很呆萌,同樣,講的不是十分盡如人意,不過現在應該好很多吧,聽說調到了行政口兒。然後是我們班主任,一個女強人一樣的人物,符合語文老師的氣質,很欣賞柴靜,是個很文藝的人,上課還給我們放過李安和老人與海,是個很時尚的老師,衣服基本上沒有重樣的,不過貌似還沒結婚~體育老師,同樣的女強人,不過還是八百老師,不過大家玩得很開,經常一起打排球,還有就是學武術時帶我們的男老師,人也很好,不過口音是個問題。說到八百,想起了廣播台那期做的混響回聲的特效,當時我還在廣播台,和幾個美美噠學姐,一個技術宅,以及另外幾個逗比合作,經常熬得很晚,想起來經常孤男寡女共處一室還是蠻激動的。數學,大使夫人是我們老師誒~板書很多,雖然我從來不記,經常給我們看她出去玩時照的照片,不得不說,非常好看,我都自愧不如。英語嘛,還是換了幾個老師,戰神老師和另外一個年輕老師,後來年輕老師懷孕生子了,唉…時間過得真快啊。歷史老師啊,總覺得她說話飄飄的,聲音很輕,於是就很催眠,還經常說英語,所以就經常睡覺,再有,她記性也不太好,經常一個笑話講好幾遍,然後二狗他們愣了一會兒才笑,然後我們跟著笑。地理老師啊,咬人老師,總是呲著牙要咬我們…政治老師啊,就是老G咯,摸臉老師咯,話說我上大學也遇到一個老師和他笑起來一毛一樣,眯著眼,那個老師是教邊緣文學的吧,好像是,至於老G,絕對是學經濟出身的,我覺得他哲學文化政治啥的都是一語帶過,只有經濟深入淺出,延伸擴展。然後他動不動就找我們談心,唉…還總是笑眯眯地看著張大爺、得兒哥、二狗和棋聖他們…化學老師是當時6班的班主任,聯歡時還帶她女兒來過~生物老師,印象不是很深了,只有講生殖那段對她印象深一點,哦,後來生物老師也換了,換成了新老師,兼任9班的班主任。說到9班,我大學還有一個同院系的同學當初是9班的。再有,哦,音樂老師,蠻好的也,音樂課印象最深的是音樂劇,哈哈,甄嬛傳,我們還在舞蹈教室門口排練了一節課,後來嘛,演的也就那樣了,「我的炮如潮水~」「嬛兒~」唉…對那幾個主演真的是恨鐵不成鋼啊,還有輪迴版白雪公主、一大堆玫瑰、亮晶晶的日子、紅樓遺夢啥的,我還有視頻呢,有人想要咩,可以私信我~哦,還有,竇娥冤,也是醉了,竇娥太實誠了,說跪就跪,地砸的哐哐響。美術課,恩,那個被我保留的老師,不敢妄加評論,因為我的評論很客觀,他確實是個很有內涵的人,不過說多了會被一個戀師的變態追殺,所以算了。接著,就是那些各種逗比的同學們了,從地理課分組講課,山東的修學旅行,音樂劇的排演,竇娥冤,周口店,石林峽…有很多活動啊,說是說不完的啊,一一數起來,高中,真的很難忘。恩,最後,又是各種外號各種緋聞,或者說現在有好多都終成眷屬了,為了諸位著想,就不揭露出來了。

最後吧,首先向上述文中提到的各位致歉並致謝,我相信你們會原諒我的,謝謝~然後,我知道,任何一屆的生活都是多姿多樣的,一個人的視角寫不全,很多關於個人的不想寫也不能寫,很多關於同學的為了他們著想也都沒有寫,再有就是我語文成績不是很好,也就寫到這個程度了。或許這個玩意兒寫出來有很多人吐槽,但我還是認為,願意吐槽的人,起碼看過了,就會想起些來,才會吐槽,所以,噴就噴吧,自從開始玩擼啊擼之後,沒少被人噴過,已經習慣了。最後的最後,如果有什麼想到的,就加上吧,我不介意的。

套用一個句型:Last but not least, 祝各位匯文人,一切都好。謹記:「今日我以匯文而自豪,明日匯文因我而驕傲。」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4 16:39
作者:遲宬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2037/answer/584013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5屆畢業生,不答心裡痒痒…

簡單來說,我認為匯文是一所如私立文理學院一般精緻的小學校。匯文一直堅持的小規模招生使得學生平均可支配的資源和老師對每個人的關注,這為每個人都提供了獨特的發展空間。

先放幾個視頻。

第一個片子記錄的是匯文的同學們離開老校並適應周轉校新生活的過程。

校園記錄短片《我們的匯文》—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2OTk4MTk2.html

第二個片子記錄的是我們這屆一班和二班在蘇滬的。

一班二班江南—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yNTYyNDY4.html?from=y1.7-1.2

第三個片子記錄的是2014年的。

最後的運動會(精校)—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3OTk0MjAw.html?from=y1.7-1.2

看完之後對匯文的生活和同學、老師直接的關係有一些感性的認識。這些主要是對其他答主答案的補充。


然後:

這是我們的招新廣告


baidu.com 的頁面


這是我們的機器人底盤

baidu.com 的頁面


這是跟我們一起跑一千的化學老師

baidu.com 的頁面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