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偏离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488691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拼凑”痕迹比较严重的省:
河北:冀北热河文化(承德)、冀西晋绥文化(张家口、太行山区)、冀东冀中冀鲁文化、冀南中原文化(魏县、大名)
陕西:陕北晋绥文化、中部关中文化、陕南巴蜀文化
江苏:苏北中原文化、苏中江淮文化、苏南吴越文化
安徽:皖北中原文化、皖中江淮文化、皖南徽州文化、皖中南吴越文化(芜湖、铜陵等地)、皖西南赣文化(怀宁、岳西等县)
广东:珠三角及粤西北广府文化、粤东北客家文化、潮汕闽南文化、雷州半岛雷州文化
广西:桂东北桂柳文化、桂东南广府文化、桂西壮文化,另外还有间杂分布的平话区和客家地区
内蒙古:蒙东东北文化、赤峰热河文化、蒙中晋绥文化、蒙西兰银文化
甘肃:河西兰银文化、陇中陇东秦陇文化、甘南藏文化
青海:河湟地区汉回文化(接近秦陇文化)、海西蒙古文化、青海湖周边及青南高原藏文化
省内有文化隔阂,但融合得相对较好的省份:
辽宁:可分辽中北东北文化、辽西热河文化(朝阳等地)、辽东胶辽文化,但受东北文化符号强大影响,对东北这一共同体认同感很强
山东:有鲁西北冀鲁文化、鲁西南中原文化、半岛胶辽文化,但总体融合较好
河南:绝大部分属中原文化,另有豫北晋绥文化、豫南江淮文化(新县、商城等地),但总体对中原认同感较高
江西:总体“北赣南客”,北部赣文化、南部客家文化,另有九江江淮文化、婺源徽州文化、上饶吴越文化等,但总体融合较好,毕竟“赣”州也该认同“赣”文化的吧()
湖北:鄂中鄂西湖广文化、鄂东江淮文化、咸宁一带赣文化,总体融合较好,对湖广文化认同感很高
湖南:湘西北湖广文化、湘南桂柳文化(永州、郴州)、中部湘文化、湘东赣文化(浏阳等地)、间杂分布的客家文化和瓦乡文化等,但湖广片和湘语区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总体和湖北类似,对湖湘文化认同感较高
四川:四川盆地巴蜀文化、川西康藏文化、凉山彝族文化,但四川文化对川西地区影响较大,三州人民普遍认同四川共同体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彝、哈尼、壮、苗、白、傣、傈僳、藏、景颇等民族各有文化,但总体融合较好,对云南认同感较高
新疆:北疆汉文化属兰银文化、南疆维族文化,另有回、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文化,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域,认同感较高,与云南情况类似
宁夏:分为宁北兰银文化、宁南秦陇文化(西海固地区),总体融合较好
海南:面积虽小,却有七八种方言,闽、粤、西南、临高、黎等语言文化各据一方,但由于小省寡民、地理位置隔绝,总体认同感较强
西藏:大部分为卫藏文化,昌都一带为康巴文化,但总体都属于藏文化范畴,隔阂较少
基本上构成一个文化整体的省:
山西:以“山川形便”划分省份的典范,形成相对独立的晋绥文化,当然晋西南的运城、临汾等地属中原-关中文化区域,但毕竟晋西南是“晋”这个名字的发源地,晋文化不可能把晋西南排除
浙江:虽然方言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还是属于江南-吴越文化之下的不同分支,太湖文化、金衢文化、台州文化、处州文化、瓯江文化乃至徽严文化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密。东南部苍南等县有少量闽语区
福建:和浙江一样“十里不同音”,但大体处于闽语文化范围,闽西南部分地区为客家文化,但对福建总体认同感较强。浙闽两省的轮廓在唐朝时期即已形成,上千年来无较大变化,均属于“山川形便”形成的省份
贵州:虽然少数民族众多,但贵州的苗、侗、布依等民族汉化程度较深,贵州改土归流历史较悠久,基本属于统一的川黔文化区
属于统一文化区,但被划分为不同的省份:
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除赤峰、朝阳等热河地区和大连等胶辽文化区,其余地区都属于高度相近的东北文化区,东北地区在历史上行政区划经历过多次变化,使得东北人民对于“东北”这一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高于省份
川渝:四川(除川西高原)和重庆同属四川盆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四川盆地和今汉中、贵州地区都属于原川峡四路的范围,属于一体的巴蜀文化区。
江苏安徽:两省原为一省,即江南省,沿淮河、长江可将两省横向划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部分,苏北皖北为中原文化,苏中皖中为江淮文化,苏南皖南为吴越文化(及徽州文化),形成江苏、安徽两省横向文化相似、纵向文化分异的格局。
甘肃宁夏:宁夏原属甘肃省,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和宁夏中卫-中宁-同心-盐池一线以北地区文化较为接近,均属兰银文化区,甘肃河东地区和宁夏南部地区属相近的秦陇文化区,呈现类似江苏、安徽两省横向相似的情况。
福建台湾:台湾除少数客家民系和原住民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为闽文化区。台湾省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福建省的管辖,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分治。
三个直辖市:
北京: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京-热河文化,平谷属冀鲁文化。北部山区的怀柔、延庆等区与市区有一定区别,更接近塞北承德等地
(“热河文化”是我自己编的一个词,主要指北京官话区的承德、赤峰、朝阳等地,由于这个区域和原热河省范围重合度较高,就姑且称之为“热河文化”了)
天津:绝大部分地区属冀鲁文化,武清和北京、廊坊、北三县等同属北京文化区。天津市内部,北部宝坻、蓟州等区方言文化更接近唐山,南部静海更接近保定,中部主城区才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津话”。(北边赵丽蓉,南边手工耿,中间冯巩)
上海:全部属于吴越太湖文化,相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