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美日贸易谈判迟迟未能取得突破之际,公布6月出口额较去年同期萎缩0.5%,延续5月份1.7%的跌势,这已是连续第2个月呈现下滑,此降幅也与《路透社》调查经济学家预期的0.5%增长背道而驰。
据美媒《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日本6月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下降4.7%,而对美国的出口则较去年同期衰退11.4%,进一步扩大了5月份11%的跌幅。
对此,经济研究及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太区主管蒂里安特(Marcel Thieliant)指出,日本对美出口11.4%的降幅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2023年出口(含服务)占日本GDP比重近22%。
上述最新数据公布时,日本正面临美国即将于8月1日生效的25%对等关税,这比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24%税率还要高。川普稍早于美东时间16日重申将在8月1日对日本输美商品课征25%关税,并表示不预期能与该国达成广泛协议。
自4月3日起,日本进口至美国的汽车亦面临25%关税。海关数据显示,对美汽车出口是日本经济支柱,2024年占总出口额28.3%。但日本贸易部数据表明,6月对美汽车出口(含轿车、巴士与卡车)衰退26.7%,比5月份24.7%的暴跌进一步恶化。
蒂里安特分析,日本车企似乎正透过对美国市场的降价,来维持市占率。他强调,虽然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年增4.6%,但出口额却骤降25.3%:“部分原因是日圆升值,因为对美出口通常以美元计价。但主因仍是降价策略,日本车企似乎自行吸收了川普在4月课征的25%汽车关税中,几乎所有的成本。”
分析师先前向CNBC表示,追加关税可能令出口导向的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如今由于出口疲软,日本第1季经济已较前1季萎缩,若再出现负增长,将符合技术性衰退定义。
报道补充,日本首席谈判代表、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曾在8日发表声明称,双方的任何协议都必须包含对日本汽车业的关税减让。他同时淡化美方所施加的时间压力,强调不会为早日达成协议而牺牲日本的农业部门。
川普1日曾在Truth Social发文批评日本被美国宠坏了,“他们不愿采购我们的大米,尽管他们正面临严重米荒。”然而,事实是日本去年从美国进口了逾35万吨大米,使美国成为日本当年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高级经济顾问、三得利控股(Suntory Holdings)执行长新浪刚史(Takeshi Niinami)则坦言,日本可能在美日谈判中表现得过于强硬。
他在CNBC《亚洲财经论谈》节目中表示:“我认为日本从最初就拒绝接受10%关税,甚至连10%也不愿妥协。但实际上我们本该理解这10%是不可避免的谈判底线。”他所指的是川普政府对全球实施的基准关税,即使对美贸易逆差国也不能豁免,“若当时接受10%,如今就不必讨论25%关税了。”
新浪刚史还认为日本不应让美国课征25%税率:“我们应展现开放态度,例如解除汽车安全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同时协商如何扩大农产品进口。”不过他承认,此刻正面临日本参议院选举的敏感时机。
日经调查显示,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可能会失去参院多数席位,若现在又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恐得罪传统上支持自民党的农民群体。但新浪刚史强调:“至少在7月20日选举日前,日本仍必须展现出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意愿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