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Urvi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10099513941374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名校學生考研向下兼容,我覺得並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雖然不能武斷地說他們是逃避就業困難的現實,但至少也可以說他們是一種被動的選擇。
一、名校畢業生考研向下兼容並沒有把就業問題解決
近幾年經濟形勢不好,就業難度加大,大家都擠上了考研的通道,於是導致考研難度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以前向上跨層考研的慣例逐步被打破。以前普通985
考清北華五
,211
考985,雙非
考211,沒有碩士點和博士點的考雙非碩博是普遍現象,有些甚至能跨2個層次跳到一個更高的平台,比如雙非直接考985,普通211考清北的也不是非常稀罕。
但在考研通道十分擁擠的今天,雖然大部分考生仍然追求向上跳躍,但難度越來越大了,甚至報考同一層次的考生也大範圍落榜。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考生在工作難找,又面臨無學可上的窘境下,選擇向下調劑的道路。985調劑到211,211調節到雙非……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逃避,無非是把就業的時間再向後推遲,但並沒有解決問題。
對於碩士三年、博士四年或五年後再次走向就業市場的時候,可能再面臨一次挑戰。
不可否認,當今就業市場對高校的鄙視鏈是客觀存在的。即使那些好一點的招聘單位不明着寫要哪些學校,但他們心目中就盯着那些名校,雙非高校的簡歷直接過不了第一關。
所以,985本科讀了個普通211,名校本科畢業讀了個雙非碩士,學歷雖然升上去了,但並沒有獲得多少就業砝碼的加成。
二、名校畢業生如果求上岸也應當尋找一個其它可供助力未來就業的台階加成
我這篇回答的第一部分可能會讓已經走上或想走這條道路的同學產生一些焦慮。那麼如果你已經走上這條路了,或者不得不選擇這條路的話,我有一些建議。總的原則是,以高校層次下降為代價,但至少要能獲得學歷提升以外的其它台階加成。
第一, 東部985如果考不上東部的985,東部的211考不上東部的211,是否可以考慮中西部。不可否認,中西部的同層次高校在生源上比東部地區要弱不少。西部考東部的難度遠大於東部考西部。甚至東部的211考西部的某些985也很受歡迎。
第二, 普通城市考省城或超大城市。如果你犧牲了向上跨越高校層次,那至少要考慮換來未來找工作的某些優勢。毫無疑問的是,在大城市找工作比在中小城市找工作容易得多,因為那裡的企業和機構多,就業就會多。像京滬的畢業生通常百分之七八十都能留在本市。而這些城市的高校畢業生在實習和求職中就具有天然的優勢。我覺得西部某些比較差的城市裡的211能考上東部大城市的雙非,也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中央財經大學是211,但它比身為985的蘭州大學
在很多地區的錄取分數都要高。這不就是城市的差別嗎?
第三, 差一點的專業轉到稍微好一點的專業。比如有些冷門的專業,名校畢業也比較難找工作,如果考研考到比原來學校層次低一些,但專業好很多的學校,那也是可以考慮的。
第四, 如果我上面說的三點都沒有辦法獲得,那你在考研時最好謹慎選擇向下兼容。如果你就是一心要讀研,不管什麼學校都可以接受。那只能在讀研期間加倍地努力,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比如你是985碩士畢業,到一個211高校讀博士,那要儘可能選一個比較厲害的導師,並儘可能發表更多更好的文章,畢業時拿這些硬通貨去高校求職。比如發幾篇頂刊,那人家也是認的。當然這很不容易,不然,那還有什麼辦法呢?
最後,祝大家都能如願上岸,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和專業。

向上跨越

前程似錦-1

前程似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