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Urvi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10099513941374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名校学生考研向下兼容,我觉得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虽然不能武断地说他们是逃避就业困难的现实,但至少也可以说他们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一、名校毕业生考研向下兼容并没有把就业问题解决
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就业难度加大,大家都挤上了考研的通道,于是导致考研难度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向上跨层考研的惯例逐步被打破。以前普通985
考清北华五
,211
考985,双非
考211,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考双非硕博是普遍现象,有些甚至能跨2个层次跳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比如双非直接考985,普通211考清北的也不是非常稀罕。
但在考研通道十分拥挤的今天,虽然大部分考生仍然追求向上跳跃,但难度越来越大了,甚至报考同一层次的考生也大范围落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考生在工作难找,又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下,选择向下调剂的道路。985调剂到211,211调节到双非……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逃避,无非是把就业的时间再向后推迟,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对于硕士三年、博士四年或五年后再次走向就业市场的时候,可能再面临一次挑战。
不可否认,当今就业市场对高校的鄙视链是客观存在的。即使那些好一点的招聘单位不明着写要哪些学校,但他们心目中就盯着那些名校,双非高校的简历直接过不了第一关。
所以,985本科读了个普通211,名校本科毕业读了个双非硕士,学历虽然升上去了,但并没有获得多少就业砝码的加成。
二、名校毕业生如果求上岸也应当寻找一个其它可供助力未来就业的台阶加成
我这篇回答的第一部分可能会让已经走上或想走这条道路的同学产生一些焦虑。那么如果你已经走上这条路了,或者不得不选择这条路的话,我有一些建议。总的原则是,以高校层次下降为代价,但至少要能获得学历提升以外的其它台阶加成。
第一, 东部985如果考不上东部的985,东部的211考不上东部的211,是否可以考虑中西部。不可否认,中西部的同层次高校在生源上比东部地区要弱不少。西部考东部的难度远大于东部考西部。甚至东部的211考西部的某些985也很受欢迎。
第二, 普通城市考省城或超大城市。如果你牺牲了向上跨越高校层次,那至少要考虑换来未来找工作的某些优势。毫无疑问的是,在大城市找工作比在中小城市找工作容易得多,因为那里的企业和机构多,就业就会多。像京沪的毕业生通常百分之七八十都能留在本市。而这些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在实习和求职中就具有天然的优势。我觉得西部某些比较差的城市里的211能考上东部大城市的双非,也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中央财经大学是211,但它比身为985的兰州大学
在很多地区的录取分数都要高。这不就是城市的差别吗?
第三, 差一点的专业转到稍微好一点的专业。比如有些冷门的专业,名校毕业也比较难找工作,如果考研考到比原来学校层次低一些,但专业好很多的学校,那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四, 如果我上面说的三点都没有办法获得,那你在考研时最好谨慎选择向下兼容。如果你就是一心要读研,不管什么学校都可以接受。那只能在读研期间加倍地努力,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比如你是985硕士毕业,到一个211高校读博士,那要尽可能选一个比较厉害的导师,并尽可能发表更多更好的文章,毕业时拿这些硬通货去高校求职。比如发几篇顶刊,那人家也是认的。当然这很不容易,不然,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最后,祝大家都能如愿上岸,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

向上跨越

前程似锦-1

前程似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