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讀書時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6 22:24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6 22:25

作者:倫敦資深孤獨患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5174922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兩年前的提問了,還是忍不住想來回答一下。在紐卡上了兩年學,而後又工作了幾年,總共加起來一共在紐卡生活過五年。如果有人問我在這世界上最愛的城市是哪裡,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紐卡。


先說城市,他並不是一座大城市,跟中國的城市相比,他很小,小到從機場出來打去市中心20分鐘就到了。紐卡的兩所大學紐卡斯爾和諾桑比亞都建在市中心,學生們選擇住宿也多數會在市中心,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日常交通基本靠走。上課,回家,逛街,吃飯,這一切只要靠走就能解決,對於在國內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心。他不大,卻也擁有了我日常生活娛樂所需的一切。我愛吃東北菜,所以常去hey market對面的雙喜樓;我喜歡吃海鮮,所以常去河邊的Big Mussel;我愛唱歌,中國城的紅館可以夜夜笙歌;我愛逛街購物,可以去Eldon Square,去Fenwick,去Gateshead的Metro Centre. 我愛看電影,可以去the gate里的Empire看主流電影,也能在市中心的獨立電影院看到宮崎駿的動畫片。


在紐卡上學的時候忙著泡圖書館,工作的時候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在紐卡的幾年並不常去酒吧夜店,但要說紐卡聞名全英的,那肯定是夜生活了,周五周六晚上8點之後市中心基本上全城都是醉鬼+歡聲笑語+大冬天也穿迷你裙。說到這很多小朋友可能要瑟瑟發抖,別怕,我不止一次跟不明真相的群眾解釋,紐卡的醉鬼都是自嗨,屬於很有節操的醉鬼了,挺多就是跟你打個招呼,不會對你怎麼樣,我也是時常夜間出沒的動物,但是五年里在紐卡從來沒有被任何醉鬼騷擾過。所謂白天一本正經,晚上紙醉金迷。後來我調職到倫敦,由於工作壓力變大和公司文化使然,也開始喝酒,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天天喝,周周吐,於是從對酒鬼無感變成有好感,周末晚上看到一個人吐的,會主動上前幫助,遞紙或水之類的。而在我醉或吐的時候,如果是一個人,也每每都能有好心人幫助。所以英國啊,是個我越住越不害怕,越住越放肆,越住越心大的地方,壞人確實是有,這哪都有,但是善良的好心人太多。


再說人文,紐卡是這樣一個地方,你拿著地圖在市中心四處張望露困惑狀,不出1分鐘定會有好心人上前詢問你是否需要幫助,如果這個人沒有很趕時間的話,很可能會直接把你帶到你想去的地方。開學的第一天典禮上,老師的一句話我記憶深刻,他說:孩子們這裡安全又善良,這裡不是倫敦。對,英國北部的居民明顯比南部尤其是倫敦人要友善很多,不怪倫敦人,是因為他們太忙太累壓力太大,所以很多時候無暇顧及別人。作為從紐卡移居到倫敦的人,我從自身的變化上就能體會。某天我急匆匆的走在kings cross里,要趕火車。前面拉箱子的人走的慢擋路了,我急匆匆的超過去,順便翻了個白眼心想走這麼慢真討厭。但是當我做出這個舉動後的幾秒鐘我馬上就反思了,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冷漠了,跟之前在紐卡的心態完全不同。在紐卡時,生活節奏本身很慢,人們稍微在路上碰到一下,都會馬上微笑道歉,也不會心存不爽。倫敦的話,看情況吧,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走慢了或擋路了被翻白眼很正常,即使沒翻白眼,估計也在心裡罵呢。當然我現在非常能理解這種現象,因為我也變成了其中一員,但我會時刻用紐卡來警醒自己,溫柔和包容一些。


最後說說學校,對於讀研究生之前從來沒出過國的孩子來說,在紐卡的預科+研究生課程學習顛覆了我的人生,真的這麼說不誇張。在國內的我什麼樣呢,上了全省最好的小學,對接到最好的初中,寄讀到最好的高中,可以說一路靠關係和運氣。俗話說輕而易舉能得到的東西根本不會珍惜,我就是如此,所以大家可想而知我學習成績一直不咋地。我爸媽對我的教育趨向於「自由式」,這源於他們生我之前去聽過的一場講座,大概內容就是說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給她足夠的自由。臨高考時,父母為了不給我壓力,跟我說了考多少分都行,都有學上的這種不著邊兒的話。現在想想真不能這麼教育孩子,小孩兒不懂事兒,自制力差,還是需要有人強制的。


所以不出所料,我考上了一所大家都沒聽說過的大學,選了一個自認為應該比較簡單的專業。更不出所料我時常包夜打遊戲,談戀愛,出去旅遊,參加社團,讓男同學幫我寫作業,反正就沒學過習。四年就這麼混過去了。說了這麼多廢話,其實是想對比我來紐卡讀書後的改變。至於為什麼學成這樣還能出國,主要是因為雖然我學習一直不咋地,但是語言天賦還可以,小學和初中一直在上英文課外班和請家教,初中班主任又是教英語的,所以從小英語底子打的還算湊合吧。大四拖拖拉拉的學了一年雅思,就出來讀預科了。


出國後是我人第一次經歷獨立,就是那種這下真沒靠山了,靠誰都不行,只能靠自己的體驗。「如果我不努力學習,預科就過不了,我就沒學上」,這個信念就像刻在腦子裡,天天在眼前飄。所以讀預科的這一年,我幾乎沒放過假,復活節一個月呆在圖書館學習,按照老師要求改論文。每天中午很多中國女生同學要去中國城吃飯,我都不去,自己在學校食堂吃個快餐,然後馬上開始學習。晚上也是,困了就喝咖啡,有時晚上回宿舍做個飯,吃完了在床上躺一下真不想起來,困得已經要睡著了,還是逼自己爬起來,叫車,去圖書館學習。值得慶幸的是讀書的兩年家裡在經濟上還是對我非常支持,想買什麼買什麼,雖然紐卡很小,走路都是半小時能解決的事兒,但我還是堅持打車。。畢竟學習已經這麼累了,不想在經濟上再被束縛。第一次因為這事兒被人訓也是紐卡預科的老師,我特別感謝她,點醒了我很多,教我怎麼做人。課上我們班的同學打趣說我打車上學,那位德國裔的女老師就怒了,教訓我怎麼這麼浪費,讓我去學自行車;她知道我有兩個手機,一個打電話,一個當鬧鐘後也訓斥我;看見我在校園裡走路走的慢了,也說我,讓我快點走,珍惜時間,有這慢悠悠的時間快去學習。她教訓我的當下,我其實並不能非常深刻的體會和理解,但隨著閱歷增加,她成了我今生最感激的老師。老師老師,不只是教書,真的還要育人。


另一位是紐卡研究生階段的老師,畢業典禮散場後,大冬天的他老人家穿著長袍在禮堂外站著不走,為了等我們這些大老遠來的國際生和家長們合影,把我爸爸媽媽介紹給教授,媽媽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跟教授問好,最後我們一家合完影走了,他還沒走,還在等,生怕漏下誰似的,生怕給誰留了遺憾似的。我對工作的熱忱大概是受了這位教授的影響,所以畢業後我成了工作狂:)做一份工作,就努力去愛它,要有責任心,要做到極致。


這就是在紐卡上學的感受,你會覺得生活很舒適快樂,人們很溫柔善良,教授總能給你很多有益的指引。在這裡呆過,你會成為更溫柔的人,平常心,自由,你會對人生和世界有更多有益和美好的看法,這種心境會讓你受益終身。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6 22:27

作者:眼花繚亂了吧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562746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一波照片吧,這樣對紐卡的認識更加直觀

學校old library門口的草坪,第一次去的時候簡直美cry

紐卡市中心的步行街,據傳言右邊這家MS很多麵包啊烘焙之類的很好吃,聞起來確實很香,但我沒吃過


Gateshead stadium那邊的生活小區,我有個好基友住那,於是我經常去蹭住



號稱諾桑比亞步行街的一條路,雖然我知道偷拍別人不對,但是溜孩子真的是第一次見……



紐卡某個海灘,以及海灘邊上賣的炸魚薯條,feel很好但是吃的嘛……你懂

七月底的時候桑德蘭那邊的海灘有一個國際航空展,很開心的看到了一個optimus prime 還有跟他合影的白衣服妹子

一個K字開頭的,是我這個專業field trip時候去的。這哪裡是水庫,簡直就是度假區好麼!離市中心一小時車程(不要問我怎麼去,我不知道,跟著學院車去的



迷之板書



紐卡最著名的千禧橋,可美可美了

這是我這個攝影渣自己拍的最喜歡的一張,紐卡的千禧橋,顏色帶變的。現在筆記本背景就是這張。


最後放一張搜集到的硬幣。一磅兩磅50p背後都有很多不同樣子的,特別好玩。以至於現在拿到一塊錢我還喜歡翻過來看下背面……當然別忘了大盾牌

------------------------------------------------華麗的圖文分割線------------------------------------------------------

隨手一搜看到。既然沒人回答,那就我來吧。

來紐卡一年,即將畢業走了。印象最深的體驗就是人。

紐卡斯爾的人真的好。不管是當地同學還是路人,只要你問問題的話,他們都會很熱情的跟你講解。偶爾有同學朋友從別的城市來紐卡,也都說紐卡的人非常nice。有時候去郵局去銀行辦一些業務,工作人員都會很耐心,而且考慮到語言差異會用一些簡單的詞或者寫在紙上讓你看並解釋。而且不會有不耐煩地感覺。

按面積算,據傳言紐卡是英國第五大城市(我不是很確定)但其實也沒那麼大……市中心那點地方花上一小時能轉好幾圈了。不過紐卡有個中國城,春節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也算是在異國他鄉能找點精神慰藉。我就參加過2015年紐卡中國城春節的舞龍表演,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地理位置上紐卡也是很不錯的,北上能去天空島,南下可看倫敦橋。要是在南方城市讀書的筒子們想去天空島玩,那坐火車時間可就挺長的了。

至於氣候。我不知道英國是不是都差不多,就是颳風下雨唄。冬天尤為嚴重,說放人鳶都不為過。反正我走路是不敢靠著馬路牙子。但太陽出來的時候,景色還是很美的。隨手拍都能當桌面的那種。

回過頭來說說學校。

學校里有很多古建築,也有現代建築。某種意義上說有種古代現代結合的氣息。坐落於市中心,分分鐘放了學就能去shopping的節奏,然而我並不shopping。離球場也很近,喜歡足球的筒子們可以經常去看球,然而,我也不看球。很多專業都有很多中國人,然而,我的專業只有仨中國人,還是第一屆召,滿屏都是淚懂麼。其實紐卡的國人還是很多的,因為除了紐卡斯爾大學,還有諾桑比亞大學。然後,我又不熱衷於社交……

即便如此,按時上課,完成coursework,努力備考,有空了就去游個泳(去諾大的sport centre,紐大的沒有游泳池),鍛煉鍛煉,研究研究菜譜,跟同學打打遊戲,對我來說,生活挺好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6 22:28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2377486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來紐卡,回答比較少,我來添加一些比較實際的廢話吧。文科專業,只能從自己視角答題。

到達第一天:19號到的紐卡機場,學校可以安排接機,在來之前,學校會給你發郵件,告知你有新生接機服務,你可以提前和學校聯繫,學生會的英國小姐姐超大力,幫新生從大巴上扛行李,如果是學校宿舍,學生會同學會帶你拿行李,帶你去reception拿鑰匙,reception還很貼心的準備了一些吃的,茶包,水之類的給你,我住的是公用衛生間和洗澡間的屋子,學校有準備齊全的鍋,一個平底鍋,好幾個湯鍋,外加給每個房間同學單獨的一個碗,兩個碟子,一個杯子,刀叉勺子。房間枕頭,被褥都有。

第二天:去學校,先去郵局領BRP卡

,然後學校註冊,領學生卡,辦銀行信,註冊GP。

學校開學的前一周會有early arrival,學生會組織新生活動,第一周會有freshers week

,如果想參加,需要買一個wristband,65胖次,每天都有很多活動,是針對全校新生,中國學生參加可以多練練口語和聽力,這裡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地,各種口音都有,你需要聽的絕不僅僅是雅思聽力。

--------------------------得空再更,記得有些瑣碎,希望給後來的同學一些參考

目前在教育學院,班級外國同學比較多,上課老師也要求一個桌子至少有兩個國家的同學,這樣討論的時候肯定用英語

—————————————-2017.12.06

這段時間感受最大的各種關於assignment的幫助,在國內幾乎沒有機會寫很正式的assignment,在這邊剛進行學習不可否認有些迷茫,這次在正式作業提交前,其中一門課的老師讓我們寫一篇2500字文章,算是一個嘗試,按照正式作業提交方式要求,交紙質版和電子版,電子版上傳blackboard上的turnitin系統,會顯示你的文章重複率,老師會給反饋,但此次不評分。在寫文章前,需要進行大量閱讀,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還是很辛苦的,讀的很慢。想在這裡提的是,在這個節點中,此門課老師,學校into語言的免費英文補充課程的老師,額外workshop課的老師,圖書館的老師都給我們反覆教授了如何引用,怎麼樣算抄襲,使用endnote,同時學校在11月開始在圖書館中設置了ask諮詢,可以進行一對一預約溝通期末學習作業相關問題。平日圖書館會有writing center,可以進行一對一預約諮詢如何查找資料,如何進行group work,如何寫不同要求的文章report,critique,essay。

文章寫完後,可以拜託英文母語同學幫你proof-reading。

紐大的圖書館是我在紐卡的最愛,沒有之一


Robinson library是24小時圖書館,不管你學到多晚,總會有人還在學習,設施也非常完善,24小時有工作人員值班。library的網站已經不能再滿意了,資料庫很強大,進國內知網下載文章也可以。

————————————-1225——————-

聖誕節學校給我們這些回不了家的人準備了Christmas dinner,吃了英式聖誕節的傳統食物,遵循傳統,看了女王的聖誕講話,知道了本科生二等一學位可以直接考慮升博士(取決於導師和專業,不能一概而論),哈哈,這個以前真不知道~

———————————————2018.06.20---------------------------------------------

沒有想到都16個贊了,繼續寫一些

我們有一個4天的field work是在當地中學,在第一學期的時候,老師會在班上統計你想去小學還是中學,想教授什麼學科,我選的是英文,中學,然後被分到紐卡當地的一所初高中一體的男校聽英文課,這部分真的是非常感謝學校給這樣的機會讓我能實際體驗英國孩子們是怎麼教英文怎麼學英文的。這個學校的每層樓對應的不同學科,比如英語在2樓,計算機在1樓,等等,我就是一直待在英語那層樓,這幾天都是跟著初中生一起上英文課,另外因為很想了解英國的高考,負責我的老師給我安排了和a-level的幾個優秀班的高中學生進行了一次interview,收穫很多。另外初中生的英文課堂,分兩種課,一種教語言( 無教材,比如分析一篇bbc新聞的用詞好壞,我的那一節課,分析的是美國校園槍擊案後川普的反應,老師讓學生思考文章怎麼用詞來引導讀者觀點),一種較文學,初中這塊兒都是分析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十四行詩,學生課下看書,老師上課自己做ppt分析片段,無教材,我聽的第一節課就是老師讓學生思考仲夏夜之夢中能得出的結論 the course of tur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很驚訝7年級的孩子老師已經有正面引導他們思考這個了,當然也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但不迴避的態度還是很棒的)。上了一節a-level的文學課,3個學生,1個老師,在類似小會議室上的課,學生課下看完書後,課上邊討論學生邊在白板上畫整體的邏輯圖譜,老師在下面引導)。他們的英語學科,也是有好班,差班,孩子們作業寫出來的句子的水平也不同,就和我們國內,大家的中文口語表達水平不同,邏輯思辨能力不同,寫作水平不同一樣。仔細看了孩子們的作業就是寫一個段落這種,老師會注重你的表達+邏輯思辨,兩部分評分。感覺和雅思寫作是一樣的要求,當然他們的要求更高。

想提一下學校的工作兼職,可以從學校的官網jobs on campus/ vacancies online看,學校的兼職都挺輕鬆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

----------------------------------2019.5.21---------------------------

早就畢業了,現在在另外一個半球的國家讀第二個研究生,覺得可以有個對比,之前在紐卡老師給推送的要讀的文章太少了,現在幾乎每天要讀至少40~60頁的文章或者書籍,可能也是因為看在我們當時國際生很多的原因,因為讀的文章少,所以寫出來的文章寫出來也會弱一些,另外深深的感覺到當時應該每周好好閱讀學校的圖書館裡面的電子期刊,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情況。雖然現在的學校提供的學術資源也很豐富,但離開紐卡,還是會覺得查找學術資源很受限制。 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一塊需要仔細的看相關的書,之前在學校這塊兒課時安排很少,其實不能夠很好的學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區別,表述的方法,分析的方法,這塊兒的圖書館有書需要仔細看。

---------------------------------2019.7.14------------------------------

在新學校的第二學期結束,對比在紐卡的學習生活,更加體會到上課主動發言,小組配合的重要性,在紐卡時候,因為英語不好,有些自卑,不敢上課發言,現在發現語言真的不是問題,你的思想才是問題,不是要在紐卡學最好的英語發音,而是要學怎麼提問,怎麼critical thinking,怎麼在小組作業中培養自己的leadership,講起來有些虛,但目前做的小組作業讓我感覺到打配合戰,有核心領導力安全整體作業更為重要。希望大家能多在課堂發言,不要擔心自己的發音,而是表達你的想法,沒有問題是stupid的,只要你提問,只要教授能給你解答,有的時候會打開另外一扇門。

-----------------------------2019.11.22--------------------------------

斷斷續續還有人在關注這個答案,謝謝大家,除了一張圖書館的丑圖,剩下的都是碎碎念。第四學期快要結束了,這一年同學說增加了不少白頭髮,最近學校請了很多校友過來給我們做職場和consulting這塊兒的講座,我是我們班唯一一個沒有linkedin的人,覺得被全班同學鄙視了。回頭看,班上來的歐美的交換生同學,基本都是linkedin有主頁介紹,斷斷續續參加各種實習。職業發展的課也強調可以讓校友refer增加獲得工作的機會。 給校友買杯咖啡,諮詢下怎麼找工作,找實習,如果有意在這一年多做一些事情的話,其實踏入英國的時候,就可以去找internship的機會,看看自己將來想去的工作招聘的是什麼樣的人,紐卡的career center其實做的很好,包括改簡歷,提供workshop,四大的過來做宣講(好像pwc經常來,常年掛在校內career search上)這個中國學生去聽的少,但其實是能找到有用的點,真的可以好好利用。

--------------------------2022.09.23---------------------------------------------------------

時隔快3年,又來更新這個答案,在更新到19年年底的時間線後,經歷了疫情回國,找工作,就職,跳槽,入職。回頭想想,紐卡是我重新看問題看世界的一個起點,從這裡見識到了很多不同的有意思的人,開始用另外一種語言探尋未知,也思考了我讀書是想要什麼,好像生活不是按部就班完成的,一直在跳躍,但是每次做選擇後,都想著要努力過好這段日子,最後都是有收穫的,沒有什麼是白做的,現在又回到了校園裡工作,很開心。身邊的一些原本專業的朋友也很多去了校園工作。紐卡的時光的確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