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進一步剖析,美國之所以關於上述三個重點有其先後順序,是因為已事先展開重要的鋪陳。他分析,匯率的問題和美債的走勢息息相關,美國財政部也盤算到,弱勢美元恐怕會讓美債殖利率上升,進而使美國財政債息負擔更為嚴重,因此想到透過「穩定幣」來解決。由於穩定幣發行者在發行時,必須要將一定的部位放在現金或是公債,因此勢必會帶動這些發行者必須買進更多的美國公債,如此一來,就能抵銷弱勢美元對美元殖利率走高的影響。
穩定幣目前發行量為2300億美元,市場看好不久將破5千億美元,甚至美國政府目標為2030年達到4兆美元;李鎮宇指出,在穩定幣政策的搭配之下,美國政府對於「弱勢美元」造成債市的衝擊,已無後顧之憂,因此明年會更緊盯匯率,產業界都需要有應變對策。
日本廣場協議造成日本的失落30年,不過李鎮宇認為,主要仍和日本當時的資源錯配有關,並非和匯率直接相關,當時日本應該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實體的產業政策;他也示警,倘若台幣升值之際,資金僅流入台灣的股市或不動產,這是必須注意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