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篇帖子。
(转载Yahoo新闻)输个资、上传脸孔!中国推数位身分证 打造全世界最缜密网络监控网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7

中国政府将于15日启动“数位身分证”制度,宣称能强化资讯安全并保护用户隐私。根据《经济学人》1日报道,推行数位身分证后,使用者登入各式网站与App时,将不再需向业者提供个人资料,只需透过此身分验证,此举将线上身分验证的责任从私人企业转移到政府,强化中国管理和监控公民数位生活的方式。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上传个资防诈骗?官媒:就像政府送我们防弹背心

根据这项新计划,使用者只需要透过应用程式,向警方提交大量个人资讯(包括人脸扫描),即可获得数位身分证。中国政府强调,此举是为了杜绝垃圾短信、电信诈骗及资料外泄问题,试营运计划于一年前启动,目前已有超过600万人响应并完成注册。这项计划目前属自愿性质,但官方媒体与公安系统正积极正以“资讯安全”的名义,敦促11亿网络用户注册。

该计划旨在防止消费者受到骚扰。许多中国人被垃圾电话淹没,因为他们的个资被出售给第三方,大量数据也遭泄漏给诈骗集团,这些电话诈骗每年造成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一名官方记者兴奋地说: “这就像政府给我们送了一件防弹背心,保护我们的个人资讯!”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全面监控诡计!批评:中国监控强度再升级

尽管政府大力推动,质疑声浪仍未平息。批评人士担心,该身分证将加深国家对人民的监控,警方得以有效收集每个人使用的所有网站、应用程式。数位身分证的数据未来可能会被连接到一个全新的、更全面的线上监控系统,该计划去年首次公布时,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弹,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微博上称之为“诡计”,随后,她的评论被删除,帐号也被暂时封锁。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更令人忧心的是,中国官方的资料安全纪录本身并不可靠。2022年,一名黑客自上海公安数据库窃得10亿笔个人资料,至今仍是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资安外泄事件之一。尽管该事件在国内媒体几乎未曾公开报道,但此类丑闻使中国民众对政府集权控管个资抱持疑虑。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网络数据控制权 收编至极权国家手中

数位身分证为中国的野心勃勃的愿景的一部分,国家将对经济创造的大量资料流进行更牢固、更集中的控制,期望避免个人资料落入不法之徒手中,也蕴含着经济机会。地方政府已建立了数据交易所,允许数据在政府部门、国有和私营企业间进行交易,在深圳,企业已经可以向政府购买消费者使用国家电网电力的资料。

原则上,数位身分证损害了私部门网络平台的利益。近年来,中国的数据公司受重创,例如中国监管机关2021年重罚叫车公司“滴滴出行”,因其未经授权收集数据并在美上市,最终被以“非法收集数百万用户资讯”威胁“国家安全”的罪刑,处以80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360亿元)罚锾。如今,中国网络数据的控制权正迅速收编至国家机关手中。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靠海量数据发展AI 也帮监控网更加缜密

集中式资料流可能会增强中国的人工智能计划。中国企业被禁止购买美国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但正如台湾科技投资者李开复所说,中国仍可尝试透过为其算法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数据来寻找竞争优势。由于中国官方在各个城市设置的数百万个监视器,海量数据已经帮助中国企业在人脸辨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尽管中国政府对数据技术抱持乐观态度,但其数据管理记录却并不让人安心。收入微薄官员总想方设法牟取暴利,透过出售高价值资讯谋取利益;此外,管理工作有时也会出现疏失, 2022年,一名黑客窃取从上海警方数据库中窃取10亿笔个人记录。政府以安全名义推动数位身分证,然而,当政府掌控所有人的数据,谁来监督政府?《经济学人》在文中结语提到,此类丑闻或许会让中国人对数位身分证等政府计划更加警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 19:58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