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aron航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163493943555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創設的目的而言,SPRING
這個項目其實已經背離它設立的初衷:鼓勵日本人讀博。而SPRING這個項目其實從一開始就很難實現它的初衷,只是現在這點坐實了之後,需要有人為這一現狀負責(背鍋),外國留學生的大小長短正合適,那就決定是外國人留學生了。
一、SPRING設立的初衷
首先來看SPRING設立的初衷,新聞里其實也寫了,2000年時日本的博士升學率還有16.7%,到SPRING項目啟動的2021年已經降到10%都不到了。

文部科學省統計的日本碩士升學率,從H3(平成3年,1991年)到H28(平成28年,2016年)
根據當時JST的調查,日本7萬5千人的博士生里,有拿到國家出錢支援的(學振,jst和fellowship之類)也就1萬6千人左右。當時文部科學省那邊就覺得是因為博士生活沒保障所以才沒人讀博的,這也成為SPRING項目成立的初衷之一。

JST當年的統計,這個網站現在找不到了,只能用當年的截圖
科學振興機構JST的報告里也寫了SPRING創立的初衷,是想通過改善博士的收入待遇來挽救不斷下探的升學率,吸引留學生其實並沒有提到。不過SPRING一開始沒有限定國籍,這點來看應該還是有點吸引留學生的意思在裡邊。

二、SPRING執行的現狀與其背後的原因
那這個初衷現在實現了多少呢?SPRING是2021年開始的,看下文部科學省今年的「學校基本調查」,從2021年開始到現在,碩士的博士升學率可以說是紋絲不動,基本是在10%左右的低點徘徊。

碩士的去向調查,右下角的令2.3是指令和2年3月(2020年3月)
為什麼我說SPRING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很難實現它的初衷呢?因為日本整個社會對博士有著系統性的隱性歧視。我甚至覺得,就算文部科學省把給留學生的這部分生活費全部拿去提高日本人博士生的生活費(大概能提高50%吧),日本人也不會想去讀博。
像是我所在的情報學
方向,日本人的博士升學率是非常低的,研究室里的博士生全是外國人(甚至全是中國人)的情況可以說比比皆是。我之前也和研究室的日本人討論過這個話題,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人讀博的收益基本為0。
如果要去工業界的話,日本企業的研究崗其實更傾向於招碩士而不是博士。招碩士的話,只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經歷(比如學會或者期刊的論文發表)即可;而招博士的話,則需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企業完全契合才行。但日本的老師又普遍鼓勵你去做企業不會做的研究,像我之前選題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被指導和副指導說這種改善性能和效率的研究企業會做,大學需要做一些更開創性的工作。結果就是,在日本讀完博士之後反而更難進企業的研究崗。
而非研究崗的一般技術崗呢?這些崗位一般給博士開的工資都不高,一般給博士應屆生開的工資也就比碩士開的高3-5w日元(大約1500到2500)左右,但等碩士做了三年之後,其工資漲幅早就遠超5w日元了。也就是說,讀完博士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拿著更低的工資,在講究年功序列的日本企業里的地位反而更低了。
另外,日本企業的招聘都開始得非常早,基本博二下學期就必須要開始就職了。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在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畢業的情況下就開始找工作,如果等到博三上學期才開始找工作那基本大企業的招聘都已經結束了。
如果不去工業界去學術界呢?日本的大學在早年的法人化之後,政府撥款普遍降低,大學其實也沒多少錢去大量吸收博士。研究所我體感下來也是在不斷收緊的(因為日本的幾大國立研究所產綜研
、理研
、nims
、農研
、防災研
等都在筑波,所以多少能接觸到一些)。而且這些機構普遍都不是給博士提供永久性職位(正社員),需要定期更新合同的職位(契約社員)要更多,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是一種非升即走。而修士能找到的日本企業的工作普遍都是正社員。也就是說,讀完博士之後,生活其實是更不安定的。
而這些問題,靠SPRING發的每月18w到20w的生活費(其實比應屆碩士生低很多,而且不會漲)都沒法解決,就算再漲個50%也很難吸引日本人去讀博。
三、為什麼說外國留學生是背鍋的
扯遠了,發展成現在這個局面(SPRING的40%的名額被外國人拿了),外國人在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背鍋的,因為主要原因我前面也說了,是日本人自己不讀博。
要知道,這個項目的申請書主要都是要拿日語寫的(英語也可以但是被接受的機率要比用日語寫低),日本人本身就有天然優勢。而且審核的時候體感對日本人的業績要求也更低(這點只是個人體感,無數據支撐),我就見過有日本人碩士沒有任何發表就通過了SPRING的審核,而有中國人即使有兩篇學會論文卻拿不到SPRING的情況。這樣都能被外國人拿掉40%的名額,只能說確實沒有那麼多日本人需要資助。
而且跟國內花重金請留學生來刷國際性評分不一樣,日本的外國人博士有不少是真的在支撐著日本的科研的,和國內的情況不能直接類比,參考我之前的另一個回答↓
日媒稱東京大學擠滿中國留學生,中國留學生在東京大學的學術表現如何?
至少在我所在的情報學這個方向,取消外國人的生活費對研究水平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少研究室甚至只有外國人博士。一些大的組靠老師申請的預算還能以RA的名義發錢留住留學生,對於一些預算不怎麼高的小組來說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