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蘭托公爵:
因為債務實際上已經被豁免了。
現在希臘負債雖然高,但還債壓力不大。主要是IMF和歐盟已經完成了希臘的債務重組,希臘現在欠的都是歐盟和IMF的錢。這些錢一是利息很低,大部分貸款才1%的利息,這點兒利息跟做慈善差別也不大。二是還錢期限很久,大部分貸款都是二十年以後才要還本金。二十年以後啊,鬼知道二十年以後世界是什麼鳥樣。希臘在新冠前財政相當健康,不算利息支出的話基本上是盈餘的,也就是說已經不需要借新還舊了,這是走出債務危機的標誌。
所以很多人說希臘債務佔GDP多高多高所以危險,其實沒意義,因為債務高不等於還錢壓力大。比如日本,日本債務高吧?但每年要還的錢是G7里最少的。利息佔總收入的比例——每年要還多少錢——才是爆不爆的關鍵,你按照世行那個利息占支出比例的表單從上往下拉,基本上可以看作今年的期貨死人名單:黎巴嫩、斯里蘭卡(這倆佔比50%以上,已經最先爆掉了),然後肯定是加納、贊比亞、安哥拉這些佔比30%左右的(不過他們爆掉了估計也沒人關心),然後再輪到埃及、印度、巴西這堆20%的……
至於為什麼能實質豁免,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希臘債務危機已經可以限制在希臘本國之內了。或者說,希臘欠錢導致的歐洲債務危機其實剛開始就被解決了。
希臘債務的真正危機不是在希臘。希臘人失業、取不出錢、天天街頭全武行,也就影響這一千萬人而已,對世界來說,無非是看歐盟丟臉的樂子。
真正的問題是:希臘欠了誰的錢?希臘欠的是德法兩家幾個大銀行的錢,差不多1600億歐元。而這幾家銀行沒這些錢真的要出事——這些銀行資本再大,能周轉的錢也就這麼多,少了一千億歐元真的要破產,連帶着整個歐洲經濟都藥丸。這個債要是收不回來才是大事。
所以歐洲很快就出錢救人,但救的不是希臘,而是德法的銀行,10年第一輪救援就趕緊地出了爐,到了12年底德法幾家大銀行1600億的壞賬基本就全搞定了。換句話說,這幾家銀行的損失是直接用全歐洲的財政收入填上的。
剩下的,就是IMF和其他歐洲國家問希臘討債的問題了。這樣一個還錢的問題就慢慢變成了政治/經濟問題,反正希臘也不敢脫歐,所以這就變成了債主揍老賴。希臘這八年基本就是在歐盟欺負人-希臘抵抗-抵抗無果挨揍的循環中度過——也不錯了,當初希臘人借錢發福利那麼爽,現在錢眼看是還不上了,讓債主出兩口惡氣總是應該的吧。至於十年里持續20個點的失業率,潤走的幾十萬年輕人,砍掉的福利,停發的養老金,說實話也是自業自得怪不得別人。
剛開始歐盟還指望希臘還錢,於是逼着希臘砍福利賣國企削減財政赤字,企圖讓希臘把錢還上。但錢都拿去還債了,希臘就沒錢去擴大再生產,越緊縮經濟越差,經濟蕭條了更還不上錢,結果一地雞毛。所以最後還是搞債務重組,用歐盟的低息貸款替換IMF和私人銀行家的高息貸款,實際上等於把債務免掉了。豁免之後希臘無債一身輕,再加上歐盟監督下把亂花錢的毛病改了不少(當然希臘人自己認為是侵犯主權),現在經濟發展已經慢慢回歸正軌,反而有償債能力了。至於這三千億歐元的債務,基本上也就只是數字了……
——其實你要說德國知不知道討債沒用,德國早就知道啊。希臘在16年之前這個越還債越窮的狀態,簡直跟一戰後的魏瑪德國一模一樣。德國知道沒用還一個勁兒地折騰希臘,其實只是債主討不到錢又氣不過所以想揍老賴一頓而已。畢竟魏瑪德國破產了還可以選出元首教英法做人,希臘這一千萬人怎麼折騰都翻不起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