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篇帖子。
(轉載知乎)職場中,安靜的辭職成為離職人群的主流。不爭取、不反抗,甚至完全不表態就悄悄離開,為什麼會這樣呢?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8

導致員工安靜辭職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員工感到報酬過低;
員工感到工作過多;
員工感到始終未被認可;
員工感到他們在工作中找不到樂趣;
員工感到他們犧牲了太多的個人生活;

你會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安靜離職呢?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8

老叔雜貨鋪:


題主在問題描述中,羅列了他認為導致安靜離職的原因:

員工感到報酬過低;
員工感到工作過多;
員工感到始終未被認可;
員工感到他們在工作中找不到樂趣;
員工感到他們犧牲了太多的個人生活;

我完全認同這是導致員工離職的原因,但卻與「安靜地離開」沒有直接的關係。

與「老一輩」截然不同,現在的年輕人更「拎得清」,更超然一些。打工者更多的態度是,公司就是一個掙取生活費和鍛煉掙取更多生活費能力的一個臨時場所。

它不是家、不是學校,不是朋友圈,在這裡只遵循最基本的社交基本準則,沒有親情、友情、愛情…只有一起共事的關係。

當員工決定離開時,那僅剩的共事關係也即將消失。這時,安靜地離開是最優選,對自己和他人來說,都是最舒服的過程。

走的人不留戀原來的公司,說實話公司和留下來的人對走的人也沒什麼留戀的。就像一對互相無感的相親對象,一拍兩散。

在九零後的打工人中,這樣的安靜離職者格外地普遍。前一段時間,公司部門裡有三位九零後離職,都是幾天後聽同事說:「唉,你知道那誰誰辭職了麼?」

就算在外企里標配的Farewell email,也沒有見他們發一個。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9


月光穿池水無聲曲則全:


安靜辭職,不爭取、不反抗,這說明是一切正常,都是常態。

辭職者心態好,沒有太多的要求,所辭單位看來也不錯,一切按制度執行。

有人說戀人分手,告別戀情,一旦一方有所求,那就把戀情搞變味了。辭職也同樣,不必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9


聽風語者:


1 不被認可

2.在工作中找不到樂趣,且提出的意見得不到採納。

3.對公司的未來沒有信心。

4.對老闆的做事方法,做人方法不認可,動不動就拿考核說事。感覺別人就是為了賺著點底薪,拿了刀子殺了他一眼滴。

5.可能是崗位不匹配,或許真的是能力不足,這也是離職的必然之路。

安靜辭職很正常,誰辭職會大張旗鼓的呢?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樣呢,離職大鬧辦公室或者離職抱頭痛哭互訴衷腸麼?如果本身團隊和管理造成的氛圍和能力素質問題就是你離職的原因,這種時候你不快速安靜地離開,你要怎麼闡述清楚這種原因呢,而且真的有必要麼

多經歷幾家公司你就知道了,有些公司能從小到大成長起來是真的有他強悍的地方,不僅僅是業務,有些公司一直穩定的弱雞也是真的有它強悍的地方,不僅僅是垃圾

別在工作里放感情,你想說的別人未必不知道,想叫醒裝睡的人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資格唄

掙錢糊口而已,拎得清比較重要



作者:知乎用戶mterjB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98039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愛笑的王阿哥:


自己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程式設計師,已經成功離職很多次,也算得上「離職小能手」了啊。

每一次選擇離職無外乎兩個原因:1.是工資漲不上去,被吊打嚴重。2.是在公司進步太慢,在待下去就要廢掉了,只能通過離職倒逼自己成長與進步。

職場中離職的人,大多數都是選擇安安靜靜的走,很多人只有在走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他要離職,甚至有些人突然退群了,你才會翻找是誰有不吭聲的走了。

人在職場,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比較成熟,也沒有太多情感牽扯。

關係好的自然會知道你要走,關係一般的同事,又何必告訴他呢。

說白了,對很多同事來說,當你離開的那一刻,就是你們的永別。

關係要好的同事,可能還會聯繫一下,說道說道各自最近的情況。但是時間久了,聯繫也會少了,慢慢也就淡了。

所以,能不打擾就不打擾吧,安安靜靜的來,安安靜靜的走吧!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無鹽不上西樓:


《肖申克的救贖》 里說:「任何一個你不喜歡又離不開的地方,任何一種你不喜歡又擺脫不了的生活,就是監獄」

所以,離開一個讓自己痛苦的環境就是自我救贖。

1.爭取和反抗,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質量。爭取和溝通的前提是對這個環境還抱有期望。

2.不爭取,不反抗,是因為發現爭取和反抗,不僅不能改善,反而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糟。

3.爭取和抗爭,也是一種交流和溝通,交流和溝通的前提是這個環境值得。如果不值得,那就沒有必要溝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應。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應0 贊同 · 0 評論文章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1

一般來說你入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離職的時候大差不差也就是那個樣子。

如果你入職的時候有一個很正式的歡迎儀式,你離職的時候大機率也會有的。比如入職的時候HR把你帶到你領導的工位或者辦公室把你移交給你的新領導,你的新領導立刻召集團隊成員把你介紹給我大家,對你的加入表示歡迎。那麼等你離職的時候你的領導估計也會利用早會或者別的場合正式宣告一下你的事情,同時給你一些祝福的客套話。如果你剛入職的時候有人給你很溫馨體貼的幫助,讓你順利過渡並進入工作狀態的話,你離職的時候大機率也會有人給你一些溫馨難忘的記憶。

如果你入職的時候冷冷清清,HR把你交給新領導,新領導給你指指新工位,剩下的就靠你自己發揮了。你傍邊工位的同事甚至都不好奇傍邊來了個新人。如果是這種情況,你離職的時候大機率就是默默辦完手續然後自己離開了。

很多時候其實這只是企業文化,跟你在公司的處境沒有太大的關係。走得很安靜並不代表關係很好的同事以後就聯繫不上了。走得很熱鬧也不代表之前不怎麼說話的同事以後會經常嘮嗑。



作者:微風小鎮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973461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3

狐狸君:


安靜地選擇離職,或許只是失望過去歸於平淡的選擇罷了。

公司差的時候,員工也會變得愛吐槽。有一次我們部門幾個人出去聚餐,吃完飯的話題不外乎就是吐槽公司,一邊吐槽公司越來越不賺錢,一邊吐槽自己的績效多麼多麼低。

而我們其中一個女生,她一聲不吭,默默地喝著飲料,聽著我們吐槽。

第二天回辦公室,我們其餘幾個人又繼續正常工作。雖然嘴上罵著公司,但罵歸罵,行情不好還是得苟著繼續幹活。

然而那個星期最後一天,那個在聚餐不怎麼說話的女生,提了離職。

當時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有點意外。我們拉著她到茶水間問原因。後面才知道,原來是聚餐那天聽到我們吐槽後,她覺得自己的績效已經是墊底的了,再看我們那些高提成的還在吐槽錢少,回去之後就堅定了離職的想法。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邊吐槽公司一邊喊著離職,可能只是為了心理進行宣洩,情緒過了之後還是得好好工作。但對於一些本就已經有意離開的人來說,可能內心正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不知道是否應該馬上提離職,也不喜歡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很多時候,這類人缺的就是一個契機,或者一個給自己離開的理由,當有了這樣一個契機或理由的時候,就會毅然選擇離開,任何人都勸不動。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嘴上喊離職的,往往只是為了發泄下情緒;而已經有意向想離職的人,往往不願意主動把想法說出來,一旦聽到別人話語里某個引起他共鳴的吐槽點,就會堅定自己離職的決心,然後安靜地選擇離開。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6

生死看淡,命運由天。

多說無益,且行且珍惜!

有兩種人最無奈吧?

第一 剛進企業,血氣方剛。

發現了很多問題,徹夜無眠寫解決方案,一心想讓企業好,結果被漠視;

出了很多好主意,各方佐證,數據收集,可行性報告一大堆,結果不被採納;

掙了很多錢,為了證明自己,不斷突破業績,明明比老員工優秀,結果被排擠。

沒人替自己說話,失落無助,一顆赤誠之心,被磕碰的稀碎。

好吧,我這麼拚命,都得不到重視,你們就這樣吧,老子不陪了...

第二 資深老員工,想實現個人理想。

等了好久,該是自己的還是沒得到;

努力了好久,該出頭還是沒出頭;

忍耐了好久,該來的還是會來。

在企業越長,越容易看得清,心如明鏡,火眼金睛。

慢慢發現,說了也沒用,做了也無果。

小人依然得志,好人持續凋零。

也該為自己想想了...

為什麼公司永遠都問不到員工離職的真實原因?3 贊同 · 0 評論回答



作者:餐飲掌門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6834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