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篇帖子。
(轉載知乎)职场中,安静的辞职成为离职人群的主流。不争取、不反抗,甚至完全不表态就悄悄离开,为什么会这样呢?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8

导致员工安静辞职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员工感到报酬过低;
员工感到工作过多;
员工感到始终未被认可;
员工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
员工感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安静离职呢?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8

老叔杂货铺: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罗列了他认为导致安静离职的原因:

员工感到报酬过低;
员工感到工作过多;
员工感到始终未被认可;
员工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
员工感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

我完全认同这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但却与“安静地离开”没有直接的关系。

与“老一辈”截然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更“拎得清”,更超然一些。打工者更多的态度是,公司就是一个挣取生活费和锻炼挣取更多生活费能力的一个临时场所。

它不是家、不是学校,不是朋友圈,在这里只遵循最基本的社交基本准则,没有亲情、友情、爱情…只有一起共事的关系。

当员工决定离开时,那仅剩的共事关系也即将消失。这时,安静地离开是最优选,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最舒服的过程。

走的人不留恋原来的公司,说实话公司和留下来的人对走的人也没什么留恋的。就像一对互相无感的相亲对象,一拍两散。

在九零后的打工人中,这样的安静离职者格外地普遍。前一段时间,公司部门里有三位九零后离职,都是几天后听同事说:“唉,你知道那谁谁辞职了么?”

就算在外企里标配的Farewell email,也没有见他们发一个。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9


月光穿池水无声曲则全:


安静辞职,不争取、不反抗,这说明是一切正常,都是常态。

辞职者心态好,没有太多的要求,所辞单位看来也不错,一切按制度执行。

有人说恋人分手,告别恋情,一旦一方有所求,那就把恋情搞变味了。辞职也同样,不必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49


听风语者:


1 不被认可

2.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且提出的意见得不到采纳。

3.对公司的未来没有信心。

4.对老板的做事方法,做人方法不认可,动不动就拿考核说事。感觉别人就是为了赚着点底薪,拿了刀子杀了他一眼滴。

5.可能是岗位不匹配,或许真的是能力不足,这也是离职的必然之路。

安静辞职很正常,谁辞职会大张旗鼓的呢?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呢,离职大闹办公室或者离职抱头痛哭互诉衷肠么?如果本身团队和管理造成的氛围和能力素质问题就是你离职的原因,这种时候你不快速安静地离开,你要怎么阐述清楚这种原因呢,而且真的有必要么

多经历几家公司你就知道了,有些公司能从小到大成长起来是真的有他强悍的地方,不仅仅是业务,有些公司一直稳定的弱鸡也是真的有它强悍的地方,不仅仅是垃圾

别在工作里放感情,你想说的别人未必不知道,想叫醒装睡的人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呗

挣钱糊口而已,拎得清比较重要



作者:知乎用户mterjB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9803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爱笑的王阿哥:


自己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程序员,已经成功离职很多次,也算得上“离职小能手”了啊。

每一次选择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1.是工资涨不上去,被吊打严重。2.是在公司进步太慢,在待下去就要废掉了,只能通过离职倒逼自己成长与进步。

职场中离职的人,大多数都是选择安安静静的走,很多人只有在走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他要离职,甚至有些人突然退群了,你才会翻找是谁有不吭声的走了。

人在职场,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比较成熟,也没有太多情感牵扯。

关系好的自然会知道你要走,关系一般的同事,又何必告诉他呢。

说白了,对很多同事来说,当你离开的那一刻,就是你们的永别。

关系要好的同事,可能还会联系一下,说道说道各自最近的情况。但是时间久了,联系也会少了,慢慢也就淡了。

所以,能不打扰就不打扰吧,安安静静的来,安安静静的走吧!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0

无盐不上西楼:


《肖申克的救赎》 里说:“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

所以,离开一个让自己痛苦的环境就是自我救赎。

1.争取和反抗,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争取和沟通的前提是对这个环境还抱有期望。

2.不争取,不反抗,是因为发现争取和反抗,不仅不能改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

3.争取和抗争,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是这个环境值得。如果不值得,那就没有必要沟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应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1

一般来说你入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离职的时候大差不差也就是那个样子。

如果你入职的时候有一个很正式的欢迎仪式,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也会有的。比如入职的时候HR把你带到你领导的工位或者办公室把你移交给你的新领导,你的新领导立刻召集团队成员把你介绍给我大家,对你的加入表示欢迎。那么等你离职的时候你的领导估计也会利用早会或者别的场合正式宣告一下你的事情,同时给你一些祝福的客套话。如果你刚入职的时候有人给你很温馨体贴的帮助,让你顺利过渡并进入工作状态的话,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也会有人给你一些温馨难忘的记忆。

如果你入职的时候冷冷清清,HR把你交给新领导,新领导给你指指新工位,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发挥了。你傍边工位的同事甚至都不好奇傍边来了个新人。如果是这种情况,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就是默默办完手续然后自己离开了。

很多时候其实这只是企业文化,跟你在公司的处境没有太大的关系。走得很安静并不代表关系很好的同事以后就联系不上了。走得很热闹也不代表之前不怎么说话的同事以后会经常唠嗑。



作者:微风小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973461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3

狐狸君:


安静地选择离职,或许只是失望过去归于平淡的选择罢了。

公司差的时候,员工也会变得爱吐槽。有一次我们部门几个人出去聚餐,吃完饭的话题不外乎就是吐槽公司,一边吐槽公司越来越不赚钱,一边吐槽自己的绩效多么多么低。

而我们其中一个女生,她一声不吭,默默地喝着饮料,听着我们吐槽。

第二天回办公室,我们其余几个人又继续正常工作。虽然嘴上骂着公司,但骂归骂,行情不好还是得苟着继续干活。

然而那个星期最后一天,那个在聚餐不怎么说话的女生,提了离职。

当时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点意外。我们拉着她到茶水间问原因。后面才知道,原来是聚餐那天听到我们吐槽后,她觉得自己的绩效已经是垫底的了,再看我们那些高提成的还在吐槽钱少,回去之后就坚定了离职的想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边吐槽公司一边喊着离职,可能只是为了心理进行宣泄,情绪过了之后还是得好好工作。但对于一些本就已经有意离开的人来说,可能内心正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不知道是否应该马上提离职,也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多时候,这类人缺的就是一个契机,或者一个给自己离开的理由,当有了这样一个契机或理由的时候,就会毅然选择离开,任何人都劝不动。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嘴上喊离职的,往往只是为了发泄下情绪;而已经有意向想离职的人,往往不愿意主动把想法说出来,一旦听到别人话语里某个引起他共鸣的吐槽点,就会坚定自己离职的决心,然后安静地选择离开。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6-17 20:56

生死看淡,命运由天。

多说无益,且行且珍惜!

有两种人最无奈吧?

第一 刚进企业,血气方刚。

发现了很多问题,彻夜无眠写解决方案,一心想让企业好,结果被漠视;

出了很多好主意,各方佐证,数据收集,可行性报告一大堆,结果不被采纳;

挣了很多钱,为了证明自己,不断突破业绩,明明比老员工优秀,结果被排挤。

没人替自己说话,失落无助,一颗赤诚之心,被磕碰的稀碎。

好吧,我这么拼命,都得不到重视,你们就这样吧,老子不陪了...

第二 资深老员工,想实现个人理想。

等了好久,该是自己的还是没得到;

努力了好久,该出头还是没出头;

忍耐了好久,该来的还是会来。

在企业越长,越容易看得清,心如明镜,火眼金睛。

慢慢发现,说了也没用,做了也无果。

小人依然得志,好人持续凋零。

也该为自己想想了...

为什么公司永远都问不到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3 赞同 · 0 评论回答



作者:餐饮掌门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6834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