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六四”36周年:家乡市集继续挤掉维园烛光晚会,记者目睹持白花者被警察带离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8

今日是“六四事件”36周年,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连续第六年没有烛光悼念晚会,取而代之的仍是规模越见盛大的家乡巿集。

有受访者表示,这种转变某程度是一种变相提醒,“反而会让他人想起有这件事情”;有到场者形容,巿集的城墙装饰与天安门相似,感觉讽刺。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六四前强调,任何活动不能违法。

早在六四前夕,悼念的人们纷纷被关顾。

去年在街头被记下资料者,已遭警方预先查问行程;与六四相关的车牌已不见于大街,有人从街头被警员护送离场。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9

图像来源,PHOEBE KONG/BBC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6月4日,一名身穿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眼的男子在维园被警方包围。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9

六月四日晚上,穿着“平反六四”上衣的男子、手持白花的人被警员带走。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0

图像来源,PHOEBE KONG/BBC

图像加注文字,光辉(化名)形容,巿集的城墙装饰与天安门相似,感觉讽刺,同时也是一种提醒。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0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1990年,1999年,2004年,2011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六四的香港维园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1

六四街头:被警方带走的人

六月四日入夜后,警方持续在维园、铜锣湾一带戒备巡逻,不时搜查及带走巿民,气氛越见紧张。

BBC中文记者现场所见,一名身穿“平反六四 越走越近”字样及“民主女神”图像上衣的男子在维园被警方带上警车离开,记者一度查询警方是否拘捕,但未获回应。

另有一名身穿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眼的男子在维园被警方包围,他高声质疑为何要离场、是否被捕,又指要回家,有警员一度声称对方情绪激动,要召唤救护车,其后该男子被带到维园网球场位置调查。

一名女子身穿黑衣、手持白花步行至铜锣湾街头,旋即被警员截查,其后护送对方至铜锣湾地铁站入闸离开。

另据报道,有身穿校服的中学女生及同行便服女子,手持白花在维园被拦截带上警车。昨日在铜锣湾街头被带走的艺术家陈美彤亦有现身铜锣湾,声称到维园泳池游水,其后被带上警车。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1

图像来源,PHOEBE KONG/BBC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6月4日,一名身穿“平反六四 越走越近”字样及“民主女神”图像上衣的男子在维园被警方带上警车离开。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2

任职律师的光辉(化名)向BBC中文表示,今日特意与友人相伴到访维园悼念六四。他认为场地由烛光集会变成巿集是一种“新时代的做法”,一方面质疑为何政府不容许简单悼念,“最大的感受是香港好可怜,沦落到如此田地”;另一方面,他形容巿集门前的“城墙”装饰,与天安门设计相似,感觉讽刺,笑言“Thanks for the reminder”(多谢提醒)。

光辉分析,在街头站立、手持白花的人们被警方包围带走,是国安法实施前未曾出现的极端情况。“有常识的人也会明白,到底这些行为如何危害一个拥有几乎世界最强大军队的国家的安全?我也很想知道,或者他可以进一步解释。”他强调,2019年前国家安全也是重要议题,“但为何多年前政府会批准十几万名巿民在维园聚集举行烛光晚会?难道不影响国家安全吗?这样很奇怪。”

其友人阿诗(化名)说,维园近年的变化反映香港自由,以往能够“说自己想说的话”,现在只能有一种声音摆在维园。她认为,失去悼念地方在于“无法一群人聚在一起”,但相信“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方式纪念”。

阿强晚上则在维园跑步,他表示过去多年的六月四日,只要人在香港也会来维园集会,按其观察,现场很多人穿着黑色衣服,其姿态也不是到场参与巿集活动,当中更有很多熟悉的脸孔。他形容巿集“明显是霸著这个场地,人心不在那个场地”。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3

图像来源,AFP/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6月4日,警方在香港铜锣湾包围一名手持小白花的女士。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3

六四前夕被关顾的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被问及,六四悼念在维园、铜锣湾一带点蜡烛或者穿着有标语的衣服悼念会否有问题?去年六四被记下资料人士,遭警方查问今年行程,是否代表他们夜晚在那一带现身亦违法风险?

李家超表示,“无论在哪日,任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例要求,不能违反法律”,并强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严重罪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怎样才是违法的行为?红线似乎并不清楚。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