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篇帖子。
(轉載BBC中文網)「六四」36周年:家鄉市集繼續擠掉維園燭光晚會,記者目睹持白花者被警察帶離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8

今日是「六四事件」36周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連續第六年沒有燭光悼念晚會,取而代之的仍是規模越見盛大的家鄉巿集。

有受訪者表示,這種轉變某程度是一種變相提醒,「反而會讓他人想起有這件事情」;有到場者形容,巿集的城牆裝飾與天安門相似,感覺諷刺。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六四前強調,任何活動不能違法。

早在六四前夕,悼念的人們紛紛被關顧。

去年在街頭被記下資料者,已遭警方預先查問行程;與六四相關的車牌已不見於大街,有人從街頭被警員護送離場。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9

圖像來源,PHOEBE KONG/BBC

圖像加註文字,2025年6月4日,一名身穿印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字眼的男子在維園被警方包圍。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39

六月四日晚上,穿著「平反六四」上衣的男子、手持白花的人被警員帶走。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0

圖像來源,PHOEBE KONG/BBC

圖像加註文字,光輝(化名)形容,巿集的城牆裝飾與天安門相似,感覺諷刺,同時也是一種提醒。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0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1990年,1999年,2004年,2011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六四的香港維園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1

六四街頭:被警方帶走的人

六月四日入夜後,警方持續在維園、銅鑼灣一帶戒備巡邏,不時搜查及帶走巿民,氣氛越見緊張。

BBC中文記者現場所見,一名身穿「平反六四 越走越近」字樣及「民主女神」圖像上衣的男子在維園被警方帶上警車離開,記者一度查詢警方是否拘捕,但未獲回應。

另有一名身穿印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字眼的男子在維園被警方包圍,他高聲質疑為何要離場、是否被捕,又指要回家,有警員一度聲稱對方情緒激動,要召喚救護車,其後該男子被帶到維園網球場位置調查。

一名女子身穿黑衣、手持白花步行至銅鑼灣街頭,旋即被警員截查,其後護送對方至銅鑼灣地鐵站入閘離開。

另據報導,有身穿校服的中學女生及同行便服女子,手持白花在維園被攔截帶上警車。昨日在銅鑼灣街頭被帶走的藝術家陳美彤亦有現身銅鑼灣,聲稱到維園泳池游水,其後被帶上警車。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1

圖像來源,PHOEBE KONG/BBC

圖像加註文字,2025年6月4日,一名身穿「平反六四 越走越近」字樣及「民主女神」圖像上衣的男子在維園被警方帶上警車離開。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2

任職律師的光輝(化名)向BBC中文表示,今日特意與友人相伴到訪維園悼念六四。他認為場地由燭光集會變成巿集是一種「新時代的做法」,一方面質疑為何政府不容許簡單悼念,「最大的感受是香港好可憐,淪落到如此田地」;另一方面,他形容巿集門前的「城牆」裝飾,與天安門設計相似,感覺諷刺,笑言「Thanks for the reminder」(多謝提醒)。

光輝分析,在街頭站立、手持白花的人們被警方包圍帶走,是國安法實施前未曾出現的極端情況。「有常識的人也會明白,到底這些行為如何危害一個擁有幾乎世界最強大軍隊的國家的安全?我也很想知道,或者他可以進一步解釋。」他強調,2019年前國家安全也是重要議題,「但為何多年前政府會批准十幾萬名巿民在維園聚集舉行燭光晚會?難道不影響國家安全嗎?這樣很奇怪。」

其友人阿詩(化名)說,維園近年的變化反映香港自由,以往能夠「說自己想說的話」,現在只能有一種聲音擺在維園。她認為,失去悼念地方在於「無法一群人聚在一起」,但相信「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方式紀念」。

阿強晚上則在維園跑步,他表示過去多年的六月四日,只要人在香港也會來維園集會,按其觀察,現場很多人穿著黑色衣服,其姿態也不是到場參與巿集活動,當中更有很多熟悉的臉孔。他形容巿集「明顯是霸著這個場地,人心不在那個場地」。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3

圖像來源,AFP/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2025年6月4日,警方在香港銅鑼灣包圍一名手持小白花的女士。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3

六四前夕被關顧的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被問及,六四悼念在維園、銅鑼灣一帶點蠟燭或者穿着有標語的衣服悼念會否有問題?去年六四被記下資料人士,遭警方查問今年行程,是否代表他們夜晚在那一帶現身亦違法風險?

李家超表示,「無論在哪日,任何活動都必須符合法例要求,不能違反法律」,並強調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是嚴重罪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怎樣才是違法的行為?紅線似乎並不清楚。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