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律師的光輝(化名)向BBC中文表示,今日特意與友人相伴到訪維園悼念六四。他認為場地由燭光集會變成巿集是一種「新時代的做法」,一方面質疑為何政府不容許簡單悼念,「最大的感受是香港好可憐,淪落到如此田地」;另一方面,他形容巿集門前的「城牆」裝飾,與天安門設計相似,感覺諷刺,笑言「Thanks for the reminder」(多謝提醒)。
光輝分析,在街頭站立、手持白花的人們被警方包圍帶走,是國安法實施前未曾出現的極端情況。「有常識的人也會明白,到底這些行為如何危害一個擁有幾乎世界最強大軍隊的國家的安全?我也很想知道,或者他可以進一步解釋。」他強調,2019年前國家安全也是重要議題,「但為何多年前政府會批准十幾萬名巿民在維園聚集舉行燭光晚會?難道不影響國家安全嗎?這樣很奇怪。」
其友人阿詩(化名)說,維園近年的變化反映香港自由,以往能夠「說自己想說的話」,現在只能有一種聲音擺在維園。她認為,失去悼念地方在於「無法一群人聚在一起」,但相信「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方式紀念」。
阿強晚上則在維園跑步,他表示過去多年的六月四日,只要人在香港也會來維園集會,按其觀察,現場很多人穿著黑色衣服,其姿態也不是到場參與巿集活動,當中更有很多熟悉的臉孔。他形容巿集「明顯是霸著這個場地,人心不在那個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