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新加坡中文是怎樣的一種現狀,有幾個問題比較好奇?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4
新加坡年輕人(1980年左右出生)在家和孩子說中文嗎?比例是怎樣?

中文在新加坡小學、中學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是必修課嗎?課時是多少?對升學有怎樣的影響?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全英文教育?

如果家長在家沒怎麼和孩子說中文,那他上一年級時面對中文是不是和我們面對英文差不多?中文完全是當外語在教?當一個新加坡人高中畢業時他的中文詞彙量大概有多少?

新加坡的主流電視台有哪些?分別講什麼語言?年輕人看嗎?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4

作者:kelkel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668489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典型的新加坡家庭用語是這樣的:

夫妻(40歲左右)之間講普通話, 他們和父母講方言(福建話為主, 也有一定比例的廣東話), 他們和子女講英文. 20歲左右的小孩基本不是必要的話, 己經很少主動講中文了, 但也並不抗拒.

新加坡年輕人(1980年左右出生)在家和孩子說中文嗎?比例是怎樣?

80後還是有不少講中文的, 家庭用語第一語言是中文(普通話+福建話+廣東話)的大約有超過一半的家庭.

中文在新加坡小學、中學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是必修課嗎?課時是多少?對升學有怎樣的影響?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全英文教育?

英文在新加坡就跟普通話在國內差不多. 每個本地人都會必修一門母語課, 華人就是選中文了, 對升學也有影響. 具體課時我就不清楚了.

如果家長在家沒怎麼和孩子說中文,那他上一年級時面對中文是不是和我們面對英文差不多?中文完全是當外語在教?當一個新加坡人高中畢業時他的中文詞彙量大概有多少?

新加坡的中文在日常應用中還是相當廣泛的, 一般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小孩, 中文口語在日常交流並沒有什麼問題, 頂多口音和用詞與中國大陸不同. 不同的是涉及到一些專業詞彙或者二戰後出現的新生事物, 相應的中文詞彙可能流傳並不廣, 比如大陸叫自行車, 新加坡人即使是全中文和你聊天, 也是叫bicycle, 並不懂自行車是個什麼鬼. 然後這種詞又實在太多, 所以有時候反倒是聽起來英文為主.

新加坡的主流電視台有哪些?分別講什麼語言?年輕人看嗎?

新加坡免費的電視台, 兩個中文(channel U, channel 8), 三個英文(channel newsasia, media 5, oktv), 一個印度話, 一個馬來話, 這其中收視最好的是兩個中文頻道. 然而, 絕大部分家庭都有買收費頻道, 所以免費頻道的收視率並不能說明什麼.

以上說的是口語, 書寫方面基本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可以看成文盲.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4

作者:Nino張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710777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幾年中文在新加坡的情況簡直是太慘烈了!

新加坡年輕人(1980年左右出生)在家和孩子說中文嗎?比例是怎樣?

我感覺新加坡80左右出生的還真不一定有孩子了,結婚晚生孩子晚已成常態,但就目前3-8歲的兒童來說說華文的還是不少,畢竟在幼稚園很多老師講的還是中文,但是方言可以不用考慮了。就算是我這一代(90初的)已經沒什麼人會講方言了,很多人只是會聽,dan'sh

中文在新加坡小學、中學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是必修課嗎?課時是多少?對升學有怎樣的影響?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全英文教育?

不能說中文是必修課,母語(mother tongue)才是必修課,新加坡政府認為新加坡是有不同種族組成的,所以學習母語是必須的,最普遍的母語為三種,華文,馬來語,泰米爾語。還有小語種,就看你是哪裡人了。母語在新加坡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必修課,具體課時很難說清楚,一個星期至少2-3個小時吧,高中比較少,基本在2個小時。對升學,小升初,和初中升高中有影響,但是只有在小升初的佔比比較大,至於初中升高中只要幾個就好了,具體沒什麼大的影響。新加坡是從小學就開始全英文教育,應該說從幼稚園就開始了,只不過幼稚園可能比較平均,5:5吧

如果家長在家沒怎麼和孩子說中文,那他上一年級時面對中文是不是和我們面對英文差不多?中文完全是當外語在教?當一個新加坡人高中畢業時他的中文詞彙量大概有多少?

如果家長在家沒怎麼和孩子說中文,那他上一年級時面對中文的確和我們面對英文差不多,甚至更差,我曾經有一個同學,在家不被允許說華文,導致後來上初中的時候華文說的坑坑絆絆,好像老外開始學中文的樣子,十分彆扭。但是中文不完全是當作外語來教,因為新加坡華人種族平常用中文很多,雖說可能讀寫不好,但是一定會說,但是說的時候會夾雜著各種英文單詞,好像香港人說話一樣,俗稱新加坡中文。詞彙量很難講,畢竟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有些人能說的和國人一樣好,而有些人還是說的像xi'fang'ren

新加坡的主流電視台有哪些?分別講什麼語言?年輕人看嗎?

新加坡免費的電視台太少,其中有兩個中文台,3個英文台,馬來語和印度語各一個,中文台平常播的幾乎都是新聞或者電視劇,或者就是娛樂秀,年輕人看的也不少,多數是娛樂秀。但近幾年新加坡付費電視台越來越便宜,網路也越來越發達,看的人也少了。不過轉戰網路後,多數人還是會追中國電視劇或者娛樂節目,什麼中國好聲音啦,我是歌手啦,連花千骨都有人看……

新加坡這幾年中文教育慘淡,新一代年輕人多數認為學中文沒用,只要會說就好了,不想學讀寫。其實新加坡人在高中畢業後如果不是中文系,根本沒有機會讀寫中文,過個3,5年,幾乎就忘記怎麼寫中文了,也就是能看懂,會說。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4

作者:賈臻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2483346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年輕人(1980年左右出生)在家和孩子說中文嗎?比例是怎樣?

從去年的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15來看,英文(36.9%)首次超過中文(34.9%)成為更廣泛被應用的家庭語言。社會階層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很明顯,除非有明確的家庭語言政策,但實際上中產家庭普遍以英文作為家庭語言,低收入華人家庭或新移民家庭以中文為家庭語言居多。中文開始和當年方言一樣,成為標識階層的一個特點。

2. 中文在新加坡小學、中學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是必修課嗎?課時是多少?對升學有怎樣的影響?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全英文教育?

中文在新加坡的小學(primary school)和中學(secondary school)算是華人的必修課,因為新加坡有Mother Tongue Policy(既華裔學華語,馬來裔學馬來語,印度裔學泰米爾語,以父親的族裔為準),越來越多的其他族裔也開始學習華語。但是到了JC(junior college)華文開始成為選修課,因為在Olevel(類似中考)考試的時候華文考得好的可以選修高級華文(更多關於中華典籍,古詩詞一類,中國歷史)。如果題主的全英文教育是指英文作為教學媒介語的話,那新加坡應該算是全英文教育,除了華文課,其他科目都是英語。但是在大多數childcare center和preschool裡面,基本上是半天華文半天英文。

3. 如果家長在家沒怎麼和孩子說中文,那他上一年級時面對中文是不是和我們面對英文差不多?中文完全是當外語在教?當一個新加坡人高中畢業時他的中文詞彙量大概有多少?

和我們面對英文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因為無論是Singlish(新加坡英語)還是日常的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還是有很多中文的存在的,祖父母一輩也會講華文。至少我接觸的很多孩子是可以聽得懂絕大部分的日常用語,但是自己不會說,也不想說華語。華文也並不是完全以外語的態度在教,因為新加坡的華文教材會教一些在新加坡用的華文詞彙(比如我們講bus是「公共汽車」,但是新加坡的教材上是「巴士」),所以新加坡華文和我們的普通話有一定的差異。

4. 新加坡的主流電視台有哪些?分別講什麼語言?年輕人看嗎?

電視台這一塊不是非常了解,我只知道Channel 8(八頻道)是華文頻道。以我們班學生的反饋和我做家庭調研的經驗來說,現在大多數人很少看電視或者甚至開電視了吧。中國難道不也是一樣的麼?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5

裁夢殘垣:


在新加坡,「高級華文」課程的小學老師會在教「准」字時強調「是兩點水,如果寫成三點水就不是字了」。

淮:??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5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19351583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是中國地區以外唯一一個中文(這裡稱華語)是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因為華人佔新加坡人口70%以上,在街上和日常生活中,你都能聽到新加坡人使用華語以及其他方言。

新加坡的其他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其中英語作為各種族之間的通用語,也是學校教學語言,官方工作語言。馬來語則定為國語(national language),俱有特殊儀式性,比如新加坡國歌以及軍隊口號均使用馬來語。

政府出台的公告文件,甚至地鐵上的通告,大都會用四種官方語言書寫/宣講。比如我去打疫苗收到的一本資訊小冊子,就以英文,中文,馬來文,淡米爾文這個順序寫的,讓各種族民眾都能了解重要信息。





馬來語是新加坡的國語,也是新加坡鄰國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


淡米爾語(新加坡印度人交流的語言)

所有小孩上學時必須學習英語和自己母語,母語在新加坡被定為和你種族相對應的語言,所以華人小孩從小就得接受英文和中文教育,不像中國人學習英語那樣當外語學,在新加坡是把它當作第二甚至第一語言來學習。

當然,按照學生天生資質和生活環境,本地學生之間的中文水平差距不小,但是官方對於中文教育絕對是重視的。前幾年甚至有部長提出降低母語在小學畢業考試中的佔比,結果引起來極大的異議,李顯龍總理還得親自出面安撫民眾的情緒,保證政府不會這麼做。

這四種語言都有自己的電視台以及電台頻道。其中8頻道主要播的是本地出品的華語電視劇,比較受老年人喜愛,U頻道則播的較多是國外引進的韓劇、泰劇、港劇等(均有華語配音和字幕)。近年來也經常播出中國大陸的歌唱綜藝(歌手、好聲音、夢聲等),人氣特別高。本地娛樂圈個人感覺是逐年退步,我小學的時候還有好多同學關注本地明星和每年舉辦的"紅星大獎",但是網路普及之後現在大家更多看的是國外的娛樂節目,包括中國大陸的綜藝。像一些本地明星後開也到中國發展了這,包括李銘順和范文芳等等。你可能聽說過一部叫《小娘惹》的電視劇,原版也是新加坡電視台出品的。

新加坡的華語電台還是挺多的,自己能說比較標準的華語(去中國旅遊時導遊評價的)也得益於小時候幾乎天天聽華語資訊電台958。在知乎上還看過有人驚訝新加坡電台DJ口音居然是標準普通話,我想說這難道很奇怪嗎??

當然最讓我們驕傲的就是從新加坡走出來的華語歌手。其中包括"冷門歌手"孫燕姿、"我去春晚唱首歌"的林俊傑還有蔡健雅、陳潔儀都是新加坡土生土長,後到國外發展的歌手,為華語樂壇添加了不少好作品。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5

海嗔:


新加坡教育以及政府體系是英語,英語就是第一語言。華語逐漸衰退。但以他們功利化教育的取向,既失去中文的深厚根基,也無法深入英文體系。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7
作者:小坡島留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26432771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國家,眾所周知,新加坡人創造出了生動形象的「Singlish」,既然坡式英語能被創造出來,新加坡當然也將能夠創造出具有濃厚本土風味的華語。今天小助手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坡式華語的有趣知識。


坡式華語「前世今生」


新加坡的華人多是在明清時期下的南洋,早期的私塾以方言為教學用語。1919年五四運動後,當地私塾紛紛跟隨中國維新派的教育改革,開始把教學語言由方言改為「國語」(即普通話、華語)。


新加坡華語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地域﹑環境﹑政治、種族、文化、網路和科技的影響,成為了非常奇特的語言!通常加雜了大量的英語、其他閩粵方言和馬來語詞彙句子。


來源:language council.sg


在各種因素長期影響下,新加坡華語發展至今,有別於其他地區的華語,姑且稱之為「現代新加坡華語」!

現今的新加坡華語仍在自己基礎環境下繼續發展,其主要影響來自普通話和英語。


日常高頻詞彙


新加坡式華語沒有輕音和捲舌音,大部分人分不清前後鼻音,也沒有兒化音。重音和說話節奏與大陸北方的普通話完全不同,因此北方的人在新加坡會遇到相對更大的交流障礙。

除了發音方式,最大的挑戰是一些和字面意思大相徑庭的日常高頻詞彙!


來源:guojijiaoyu.com


青菜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

例如:「沒關係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玩臭

「玩臭」在我們看來是個很奇怪的詞,其實這是本地人表達作弊,欺詐的一種的說法!


來源:dreamstime.com


小弟

小弟在新加坡華語里是年輕男子的意思,只要你長得年輕,即便是60歲也可能會被人叫做小弟哦~


來源:wenqu.com


蘇東

很多人都知道蘇東在新加坡是魷魚的意思,但是如果用來形容人的話,就是說這個人比較迷糊的意思了。


來源:radiofreeasia


打火

在新加坡「打火」就是滅火的意思,可千萬別理解錯了!


來源:kimmwi.com


水草

水草?是生長在水中的草本植物嗎?

坡式華語里的水草是吸管的意思哦!是不是又沒猜對~


來源:wihd.com


紅青火

在新加坡會把綠色叫做青色,所以他們口中所說的「紅青火」,其實說的就是紅綠燈,也會有人把它叫做紅青燈。


來源:cathid.com


馬達

坡式華語里的「馬達」是在說發動機的馬達嗎?

非也非也,馬達是馬來語里警察(Mata)的意思,原本是「眼睛」的意思,引申為「看守的人」,後來就成了「警察」的俗稱。


來源:qqoo.com


特有詞語

新加坡式華語特有詞語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八類:

1) 反映新加坡本土特有事物的詞語。

例如:5C、擁車證。


2 )與中國的普通話異名同實的詞語。

例如:樂齡、愛之病。


3 )與中國的普通話名同實異的詞語。

例如:財路、大字報。


4 )新馬港台通用而普通話尚未吸收的詞語。

例如:垃圾蟲、狗仔隊。


來源:聯合早報



5 )新馬港台通用而普通話近年吸收的詞語。

例如:峰會、負增長。


6 )新加坡一直使用而普通話已消亡的詞語。

例如:郵差、得直。


7 )閩粵方言詞語。例如:爽、大耳窿。


8 )高頻的國名、地名、人名或景點、建築物、法定機構、政黨、社團的名稱。

例如:澳洲、烏節路、萊佛士、聖淘沙、百勝樓、建屋局、行動黨、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


語法特色


1)語序差異:新加坡華語通常說「你吃先」,而普通話會說「你先吃」。


2)重疊詞 :新加坡華語通常說「跑快快、吃好好、坐直直」等,也是普通話里所沒有的。


3)省略用法:普通話說「一塊三」,「聽懂了嗎?」新加坡華語能省則省,習慣說「塊三」,「聽懂嗎?」


來源:language council.sg


4)搭配差異:新加坡華語把所有球狀或近似球狀的東西稱作「粒」,大到地球,小到芝麻,都可以稱作「粒」,如:一粒球、一粒西瓜。


5) 比較句式:新加坡華語的比較句式很特別,普通話通常會說「你比我好」,而在新加坡比較句式通常沒有主語,如「好過我」、「強過我」。


6)雙賓句式:新加坡華語里常常出現特別的雙賓句式。例如「我給錢他」、「我給書你」,「錢和他」、「書和你」同時作了句子的賓語。


日常生活中,我們和新加坡人用華語/普通話交談時,溝通並沒有太大問題,此外,某些新加坡獨創詞語體現出來的創意性,不但反映了新加坡華人的生活智慧,也豐富了現代漢語的構詞。


通過這些奇妙的坡式華語去認識新加坡,了解新加坡,不失為一種妙趣盎然的方法。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幫助有同類疑問的你,更多留學問題歡迎留言交流。

@小坡島留學

我們的專業留學老師將給到您一對一免費的留學評估!

請小夥伴們贊同、喜歡、收藏三連~有動力,就可以常常更新啦~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19
作者:Micky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30217437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人均GDP位列東南亞第一位,科技和教育都排在全球前列。

新加坡採用精英教育體制,目前東南亞蠻多SPKschool國際學校都是採用的新加坡教學體制,由於歷史問題,新加坡將英文和中文同時作為本國通用語言來使用,華文的發展也是新加坡教育中的一環。

那麼在新加坡做華文教師是什麼體驗呢?

先來看看新加坡的一個大致情況,總體上是一個乾淨,安全的國家,能夠提供雙語環境,所以學習語言是可以過來的,由於這邊華人比較多,所以文化環境很容易融入,沒有很大的差異,飲食方面新加坡菜以廣東和福建菜係為根源,所以基本都是吃得慣的。地理位置上看,新加坡跟我國的距離5個小時飛機左右,回來很方便,很多地區新加坡也是直飛,旅遊也比較方便。

再來講講教學。教學方面主要教學HSK中文考級課程為主,作為中國人,一般只要具備一定教學能力,上手是很快的,教學並不難,他們的中文基礎其實也並不差,大部分還是採用中文教學。我們作為老師,雖然可以用翻譯軟體上課,但英語口語還是不要太差。

工資方面目前新加坡華文教師一般新來的老師是在2400到2800新加坡元之間,後面會根據教學能力和在新加坡的時長漲薪,漲薪幅度兩到三百,換算成人民幣是非常可觀的,不過新加坡的物價也比較高,合租公寓主人房是900新幣左右,基本都在800到1000新幣,吃的話每個月400到600,食閣,500機動消費,每個月還是能存到不少錢,但做中文教師不足以在新加坡養家糊口買房,對比國內教師,新加坡還是非常不錯的。

關於新加坡華文老師的職業發展規劃:1存錢回國或者進行語言提升還是很不錯的;2職業晉陞: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3讀書:後續可以考慮在新加坡留學做長期發展規劃;4累計教學經驗往國際學校方向發展;5回國高端私立幼兒園。

想去新加坡教中文的知友們,歡迎評論,扣6帶你體驗!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1:20
作者:考拉愛考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7073/answer/29272971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華人的祖先來自中國,有外國網民在美版問答Quora上問:「新加坡人對普通話有什麼看法?」提供答案的全部都是新加坡網民,沒有中國人回答。


「我的普通話很不錯,會寫也會說,但在新加坡,我更像一個例外。新加坡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部都用英語授課,唯一接觸普通話的機會是在中文課上。中學畢業後,如果選擇了多元路線,你基本用不到普通話。而且,在新加坡,無論你遇到誰,都是用英語開始交談,為什麼?因為和普通話相比,你用英語理解別人的機會更大,因此,漢語在新加坡已經過時了。」

「任何一種語言,如果沒有被連續的使用,就會變得陌生,普通話沒有什麼不同,要想掌握它,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使用它,讓你的思想進入普通話模式。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文化,我們必須儘力保存並記住它。」

「我是新加坡人,我真的不會說我的母語。我只會一些簡單的漢語,『我如何從X到Y?』,『請問廁所在哪裡?』,但幸運的是,在假期期間,我竟然在中國生存下來了。但是別試著和我說普通話,這對於我來說是個小小的災難,我們的談話會生硬、很慢、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我在中學畢業後沒有進行過任何一種普通話口語練習,但有趣的是,在中國兩個星期,我的普通話大大提高,我甚至開始用普通話思考,太有趣了!」

「在我的公司,我的大多數同事只會蹩腳的說普通話,至於寫作,沒人會……」

「新加坡大多數華人一般會說一點普通話,漢語水平相比較老一輩,下降了很多。」

「新加坡華人的普通話為什麼無法與中國相比?主要原因是:英語是學校和企業的主要語言。雖然新加坡一直在討論通過開展活動來推廣漢語,但我認為沒有按計劃進行。可能只有少數新加坡華人掌握漢語,是那些從事中文媒體、新聞以及漢語言學家的少數人,其餘的新加坡華人講的都是夾雜英語單詞的普通話,有些人則完全用英語交談。」

「雙語是不容易的,尤其一個是西方語言,一個是東方語言。」

「如果你問的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華人,從我的經驗來看,即使受過良好教育的新加坡人,結果也是差強人意的,畢竟,英語是官方語言。」

================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聞言聞聲 世界見聞,這裡見!歡迎關注!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