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篇帖子。
(轉載知乎)歐洲哪些國家的phd是畢業了可以申請永居的?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1

請問歐洲有哪些國家的PHD在畢業後或者畢業一兩年可以申請永居呢

特別是法國和德國政策是怎麼樣的呢?還有學金融在當地好找工作嗎?如果語言能力過關的話。

博士畢業了申請做講師的工作可行性高嗎? 當地做講師的合同一般是什麼類型的合同呢,大概知道英國的是永久合同。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1

荷蘭的規定是這樣:

在荷蘭居住且ID卡不間斷超過5年時間(讀博時間全部計算)+ 通過荷蘭語融入考試 + 申請永居卡時有一份一年以上的工作合同,就可以申請荷蘭永居卡,達到以上標準申請永居的通過率很高。

小CM看到的很多情況是,大部分博士拿到學位的時間是4-6年。博士畢業後荷蘭還會給所有荷蘭留學生一年的找工作簽證,所以只要在這期間在學校找到博後職位或在企業找到工作,就可以很容易拿到荷蘭永居卡了。

小TIP:融入考試雖然不難,但耗時很久,從開始準備到拿到證書,平均半年時間,所以融入考試可以儘早準備,不耽誤申請永居的時間。



作者:橙夢留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7410608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2

法國是人才居留,3種情況:

1.如果博士期間FUNDING是法國政府或者法國企業給的,根據你讀博這3-4年期間交稅情況和工資單失業局會給你計算失業居留的長度,3年的博士大概可以申請到一年的失業居留。這種好處是可以拿着失業金一邊找工作,不好的是不能在找工作期間長期離開法國境內。

2.博士畢業後可以申請一年APS找工作,這個好處是可以回國但沒有失業金拿。

3.畢業以後就找到工作或者博士後續長居,一般PHD工資都不會低於2倍的SMIC,可以繼續保留人才居留,第一次是給4年卡,之後再給10年卡就是所謂的歐洲永居。



作者:留法小助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7416149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2

作者:周勤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33826721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幫妹妹搞定了法國留學,目標也是拿永居,使用了一些魔法通道。但沒有違背原則的問題,大家研究永居需要看問題的核心。

核心為:永居獲得的方法,就是合法地待夠幾年,且能找到正常的工作。

乾脆把之前調研的西北歐的永居情況都說說,只考慮西北歐發達國家。其他歐洲國家不是特別清楚。

荷蘭

大致搜了一下,看到的是:

實際上,荷蘭的永居還是很複雜的,他們有7種永居,都是永居,但是是不同類型。為了不把大家繞暈,我結合上面這張截圖,講一下咱普通人通過留學/工作/生活獲得荷蘭永居的幾個關鍵點:

1)讀書的居住和工作的居住都是合法居住,時間都可以算,不過留學的時間需要折半。所以,假設你在荷蘭讀研,那麼讀研兩年(1)+工作四年(4),總共六年可以申請永居;

2)不間斷居住,不是說不可以離開荷蘭,只是每次離開不能超過半年;

3)需要BRP註冊,也就是市政廳要有你的個人信息;

4)通過融入考試(中國人最不怕的就是考試);

5)申請時要有一年以上工作合同;

6)申請時的工作收入要達標,這個地方規則非常多,看了一下大致不低於1500歐左右(裡面有很多檔,但大致在這個附近)。


把上面的關鍵點再總結一下就是兩點:1)合法居住時間夠;2)收入能養活自己。


額外說一下,上面提到申請永居的這個收入要求和我之前在其他帖子裡面的高技術簽證要求不是一回事:

高技術簽證的特點在於,無所謂你原本在哪兒,它是面向全球的。手續簡單,沒有語言、學歷、資產背景要求,辦理時間也快,全家一次性給五年簽證。再換籤證的時候就是永居了(當然您也可以申請國籍)。而我剛剛之前有篇帖子提到,荷蘭今年提升了高技術移民的薪資要求,具體如下:

年齡30以上的,由5008歐提升至5331歐;

年齡30以下的,由3672歐提升至3909歐。


這裡我想多說兩句,很多人去荷蘭工作移民都是先通過留學過去的,需要提醒的是,荷蘭的學費還是挺貴的,趕上英語國家了都快,然後租房也很難。而且荷蘭的留學生的配偶是不可以工作的。對於經濟實力不太行的朋友,可以考慮去隔壁德國、比利時等地讀書,因為求職嘛,這麼近都可以求的。

比利時

公開信息:

可以看出本質還是居住時間,我再往裡面細扒了一下,大致可以總結為:

1)合法居住時間滿五年(跟荷蘭一樣,留學時間算一半);

2)不間斷居住,即每次離境不能超過半年,且五年內累計不能超過10個月;

3)申請永居前的兩年一直居住在比利時(這真的是移民監啊);

4)月收入不低於967歐(不查不知道,原來比利時的薪資要求這麼低);

5)已經買了保險的。

與荷蘭相比,似乎比利時的條件更加寬鬆一些,你幾乎可以認為在比利時就是一個條件,給我待夠五年。


想特別說的是,上面我已經提到,比利時讀書要比荷蘭便宜的多(雖然荷蘭就業機會比比利時多),每年的學費大概在2萬RMB~6萬RMB之間(因專業的不同而不同)。

德國

有很多種獲得德國永居的路徑,我翻了好幾個網頁才翻明白。大致可以總結為如下:

路徑一,通過藍卡轉永居:

1,德語A1後27個月,或者

2,德語B1後21個月


路徑二,通過工簽轉永居:

1,連續工作五年

2,德語B1


路徑三,留學+工作再轉永居:

1,工作滿兩年


另外還有個路徑四,自己開公司或者做個體戶,那個三年就可以轉永居。考慮到大部分人不會走這條路,我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那麼,藍卡的申請要求是什麼呢?

1,收入要求:一般職業年薪43800歐,特殊職業年薪39682歐(特殊職業一般就是理工科那些帶技術的、以及醫生之類的);

2,德國認可的本科及以上學歷(有經驗的IT專業人才可以免除這個限制)

3,工作穩定

4,工作與你學歷相匹配。


然後,德國的普通工簽申請要求又是什麼呢?

1,不符合藍卡申請標準但是又是正規工作的人。合法的工作,但比如薪資不達標等。


想特彆強調的是,德國作為歐盟經濟發動機,失業率差不多是最低的。德國而且大部分州的公立大學讀書是不收費的,目前德國依然是最佳留學移民目的地。

丹麥

谷歌上一搜丹麥的永居要求,就感覺到一陣窒息,要求真的有點多。

我來個省流版的吧。


丹麥是另一種玩法,它的要求分為基本要求和補充要求。滿足哪些條件可以拿永居,這個邏輯非常繞。總結起來就是:

1,滿足所有基本條件+滿足四個補充條件中的兩個+居住滿八年,可以申請永居;

2,假如滿足所有四個補充條件,那麼8年可以縮短為4年(玩我呢?)


那麼基本要求有哪些呢?

1,申請者滿18周歲

2,申請永居期間是合法居留

3,已經居住八年(上面說了,如果補充條件都滿足可以縮為四年)

4,無犯罪記錄

5,沒有任何逾期的債務

6,申請永居的前四年,沒有領過救濟金;

7,有合法居住地址和自給自足聲明

8,在工作

9,不能提供虛假的申請信息和身份

10,通過丹麥語考試PD2

11,提交永居申請的前四年內至少工作了3年半。


然後,補充條件是:

1,通過丹麥語考試PD3

2,最近四年半中至少工作了四年

3,通過丹麥社會歷史文化考試

4,最近兩年內收入達到稅前31萬丹麥克朗。


挪威

谷歌上初步檢索,時間上看起來很nice:

廢話不多說,直接列舉一下申請永居的條件:

1,連續居住三年

2,過去三年,您沒有居留許可的總時長不超過三個月

3,過去三年,您離開挪威不超過七個月

4,留學不算時間(但讀博算,因為讀博是工作)

5,申請期間有合法居留

6,在過去一年內,總收入至少為296550挪威克朗;

7,通過語言考和社會知識考試

8,無犯罪證明。


挪威其實我不太推薦了說實話,因為挪威的工作機會少,而且很排外,跟隔壁瑞典都是完全兩種感覺。在挪威找個IT工作,你都得會挪威語,而且看病更是慢得很。重要的是,以前挪威留學是免費的,現在挪威收費了,還不低,你想想,一年花個十幾萬學費,我去個荷蘭不香嗎?我幹嘛去挪威呢,對吧?不過有一說一,挪威讀博倒是可以考慮,畢業要求低+薪資高。


瑞典

瑞典的永居核心申請就兩條:

1,過去7年中工作了四年(讀博也算)

2,申請提交到審核,會有時間,等審核到你的申請時,你的勞動合同還剩18個月(學術人員可以寬限為1年,例如博後的短合同);

沒有語言要求、沒有無犯罪證明要求、沒有出生證明要求(當然現在右翼上台了,後續會增加語言要求)。


目前來說,瑞典還算是可以推薦的國家,現在槽點有一些,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治安問題(我個人居住體驗其實還好,我感覺挺安全的),其次就是失業率很高,大部分專業,對於外國人來講畢業即失業。另外就是工資很低。瑞典的優勢是移民政策算是寬鬆,留學成本也不高,學費不高、消費不高。


芬蘭

芬蘭的永居申請總結起來就這麼幾條:

1,連續四年持有A簽(工作和留學都是A簽)

2,四年結束的時候,不能還是在讀書或者在求職,得是在工作

3,犯罪可能會申請不通過

4,人在芬蘭。

目前沒有語言要求。可見芬蘭目前的移民政策其實還是很寬鬆,當然現在右翼上台了,據說後續會變得嚴苛,拭目以待吧。


芬蘭目前也不是太推薦,它的情況和瑞典相似,現在失業率很高,外國人很不好就業,工資也像瑞典一樣很低。芬蘭的優勢是讀書成本不高,全獎的覆蓋率還是挺高的,哪怕沒拿到全獎,很多學校會給early bird獎學金(也就是付一半學費),這樣一年下來,學費可能也就是四五萬RMB。然後重要的是,芬蘭的房租便宜,像圖爾庫之類的地方一個月兩千多RMB估計就能租到合適的住房了。


奧地利

網上公開信息,似乎要求不多:

來好好總結一下:

奧地利的永居,他們叫長居。核心要求跟其他歐盟國家類似,就是不間斷的合法定居五年(本碩留學時間折半算,但讀博時間不折半)。德語B1(相當於雅思4分)。

這麼看,奧地利還真是一個冷門的好去處。只要正常留學+工作,肯定可以拿到永居。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3

作者:小曼話博士申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67187343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於拿到歐洲國家博士學位的同學們來說,申請歐洲國家永居是比較容易的,特別是瑞典、德國等國家。

小曼就來給大家介紹下這些歐洲國家的具體永居申請政策是怎樣的。

1、瑞典博士移民政策

第一,需要申請人滿足:在過去的7年間,在瑞典居住4年,並持有有效的博士學位。這條要求基本上博士生們都可以滿足,因為瑞典博士學制大多都是4年的。

第二,需要同學們有一份至少18個月的工作合同。這樣在移民局審核申請的時候,才會認定你是有能力在瑞典養活自己。


瑞典名校推薦

皇家理工學院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簡稱:KTH),坐落於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理工院校,為北歐五校聯盟成員之一。

KTH強大的研究聲譽鞏固了該校作為歐洲最著名的技術大學之一的地位,與歐洲大陸其他理工院校一樣,不設置綜合院校的文、法、醫等學院,只專註於工程與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

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1577位教職中,有185人進入2021年斯坦福大學發佈的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之列。


卡羅林斯卡學院

Karolinska Institute建立於1810年,坐落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是瑞典著名的醫學院。

卡羅林斯卡學院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單一醫學院之一,也是世界醫學排名前十的醫學院,承擔了全國43%的醫藥類學術研究,並擁有一個附屬的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同時,學院有一個諾貝爾委員會而聞名於世,每年負責評審和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斯德哥爾摩大學

Stockholm Universit創建於1878年,位於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學府,Mirai、歐洲大學協會、歐洲首都大學聯盟成員。

大學下屬有四個大的科系:法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為學生求學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

斯德哥爾摩大學擁有超過70,000名學生和5,000名教職員工,是瑞典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在歐洲享有廣泛盛譽和高度評價。


2、德國博士移民政策

歐盟藍卡是歐盟於2007年出台的一項制度,旨在吸引全球範圍的技術移民來歐盟工作,以彌補巨大的高技術人才缺口。

接受申請歐盟藍卡的國家有奧地利、捷克、愛沙尼亞、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荷蘭、斯洛伐克。

小曼特意在德國博士永居申請中提到歐盟藍卡,是因為德國在23年11月發佈了《新技術移民法》,降低了歐盟藍卡的申請條件、縮短了申請時間,所以通過歐盟藍卡申請德國永居的人數增加,德國也是接受歐盟藍卡國家中,發放藍卡數量最多的國家。

如果同學們拿到了德國崗位制博士offer,崗位制博士階段是算工作經驗的,所以大部分同學們在崗位制博士畢業之後,就符合申請歐盟藍卡的條件。

拿到藍卡之後同學們還需要滿足德語要求,就可以申請永居;如果想要從藍卡申請入籍,需要同學們在德國待滿5年左右。


德國名校推薦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TUM,位於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市慕尼黑。TUM是一所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被認為是德國大學在當今世界上的標誌,常年排名德國大學榜首。

TUM以卓越的創新精神和科教質量,成為首批三所德國精英大學,國際科技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歐洲卓越理工大學聯盟、歐洲頂尖工科大學聯盟等成員,被德國政府列為重點資助對象,享有德國最高科研經費。

TUM已培養出18位諾貝爾獎,23位萊布尼茨獎,29位IEEE Fellow。TUM擁有歐洲最早成立的心臟醫學中心—德意志心臟研究中心。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簡稱KIT,創建於1825年,在理工界具有極高的聲譽。歐洲頂尖理工大學之一,並在工程技術領域常年位居德國前三。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自建校以來培養了6位諾貝爾獎、10位萊布尼茨獎 [46]以及眾多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大學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德文: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慕尼黑大學(LMU)自15世紀建校以來便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具聲望綜合性大學之一,也是首批入選德國精英大學的三所之一,德國U15大學聯盟、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和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成員 。其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及物理、化學、醫學、數學、計算機語言學等領域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3、荷蘭博士移民政策

荷蘭有兩個和同學們比較相關的移民政策,一個是高學歷人才移民,位於全球排名前200所大學的畢業生,可以無條件獲得荷蘭為期一年的居留許可,以供這些高學歷人才在荷蘭尋找工作或籌建企業。

還有一個是知識移民,攻讀博士學位者,可以被認為具有知識移民資格,不受年齡和收入限制。博士後或大學老師,不管收入多少,都被視為知識移民。


荷蘭名校推薦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簡寫TU Delft)始建於1842年,歐洲頂尖工科聯盟IDEA聯盟戰略成員,僅專註於工程技術領域,是荷蘭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工科院校。

TU Delft是世界上頂尖的理工大學之一,也是荷蘭規模最大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它多門理工類學科位列全球前五十。

知名校友包括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巴基斯坦核計劃之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和飛利浦集團創始人傑拉德·飛利浦等。


萊頓大學

Leiden University,是一所研究型大學。成立於公元1575年,是荷蘭第一所國立大學。在過去近五個世紀,萊頓大學培養了眾多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傑出人才,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及學術影響力,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此任教長達26年。

截至2017年,該校共誕生過16位諾貝爾獎得主,如洛倫茲、愛因斯坦、費米等;培養了笛卡爾、惠更斯、倫勃朗等科學文藝巨匠;9位國家元首及皇室成員都曾在此求學、任教,如美國總統亞當斯、英國首相丘吉爾、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南非總統曼德拉、兩任北約秘書長等。


烏得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簡稱:UU,是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世界百強大學,同時也是荷蘭最好的三所「U類大學」之一,多次被U.S. News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為荷蘭第一。

迄今為止,烏得勒支大學共培養出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15位斯賓諾莎獎獲得者。UU現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和世界大學聯盟等組織成員

烏得勒支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頗負盛譽,涵蓋幾乎所有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幾乎所有相關學科都普遍位列世界top50的名次。在藥理與毒理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地球科學及公共衛生領域尤其享有盛名。

不僅如此,烏得勒支大學的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專業和自然地理學專業,都曾被各大榜單排名世界第一。


如果同學拿到了歐洲崗位制博士offer,崗位制是被視為工作,也就是說同學們可以既滿足工作年限和薪資要求,也可以滿足學歷要求。在申請移民時是非常便利的。

如果同學們想要了解更多歐洲移民信息,或者想要申請歐洲崗位制博士項目,都可以來諮詢小曼哦~幫你解答疑惑,掃清申博阻礙!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3

如果同學們想要留在歐洲,崗位制博士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崗位制博士一般都是三到四年,而歐洲國家例如荷蘭,或者歐盟永居的申請要求是居住滿5年。所以也就是說,在崗位制博士畢業之後,同學們在歐洲待滿一到兩年就可以申請永居或者歐盟永居。

(不同的歐洲國家綠卡申請的要求不同,具體還是以歐洲各國的移民要求為準)

在荷蘭待滿五年,就可以申請歐盟永居,二三十個歐盟國家「隨你挑」,工作生活都可以。

德國的永居和移民政策相對於其他國家比較寬鬆,在成功拿到德國的學位之後,在當地找到工作,並且繳納2年的社保,就可以申請德國永居(同時也需要滿足德語要求)。

在瑞典博士畢業即享受永居政策,其他幾國也有針對博士的永居和工簽政策,所以即使畢業一時間沒有找到工作,也不擔心需要立即被趕走。又因為是工資,博士生享受所有福利體系和帶薪休假(大部分是25~30個工作日)。這部分帶薪休假,理論上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休息而受法律保護,教授無權讓你工作。

如果同學們想要了解更多博士留學相關資訊,或者對博士申請有什麼疑問,歡迎來找小曼哦!



作者:曼漢教育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33957713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3

德國師爺德國法律:


德國畢業生,畢業後工作24個月,可以申請永居。但是德國生活比較無聊,華人在職業上也容易遇到天花板,而且德國讀博士時間較長。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4

作者:MSSW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673242/answer/1101196047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後台有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他們都是在英國讀了本科、本科加研究生、或者直接先去英國讀研究生,然後想通過讀博拿英國永居。因為我本身是在英國讀的碩士和phd,然後留校做了博後。所以我個人對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但也僅代表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在英國讀本科、本科加研究生、或者只是讀了研究生後,想通過讀博拿永居這條路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般來說,本科3年或者本科+研究生1年,剩下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湊夠:

1. 讀博一般4-5年,然後畢業順利找到博後或者講師的工作。整體簽證時間超過10年,就可以申請永居了。

2. 如果畢業了,但是沒有找到博後的話,還可以申請psw。讀書期間的簽證加起來是可以超過7年,加上3年的psw,通過這個方式,合法居留10年,然後拿永居也是可行的。

3. 畢業後申請global talent visa,根據具體要求,三年或者五年後可以拿永居。這個適用於只讀了研究生,本科或者本科+碩士,不需要湊10年,只需要滿足gtv的簽證要求就行。

4. 如果讀博時間超過24個月,找到提供工簽的崗位,可以放棄或者轉part time phd去工作。通過5年工簽或者10年申請永居,看哪個更快。

但是我想說,雖然讀博拿永居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可行的。但是讀博期間的壓力是很大的。首先第一年結束,要通過transfer viva,才能正式成為phd candidate,這個是第一個壓力。然後就是這幾年無所不在的科研壓力,能不能出成果,成果夠不夠發paper,paper多少也關係到博士畢業的容易程度。雖然說英國讀博沒有強制發paper,但是畢竟文章多,也是科研能力的一種體現。然後在CRS階段,還要寫論文改論文,同時也要考慮找教職還是找博後,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和崗位。所以讀博期間的壓力真的是貫穿始終的。

我自己讀博得時候,由於我做的東西比較新,我需要從理論到實驗設計全部都要自己做。通過理論進行仿真,仿真以後,再選擇不同的方法來做硬件,接着再去檢測,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做。基本上讀博的前一年半,我都在理順所有的步驟,這期間是沒有什麼大成果的。所以當時壓力真的很大,感覺都快抑鬱了。還好自己堅持了下來,後來也出了很不錯的結果,一作發了幾篇一區的文章。

我也有看到身邊一起讀博的同學,有因為壓力,第一年結束就退學的。也有沒有通過最後的viva,只拿到MRes的。也有到最後放棄畢業,去工作了。所以讀博不是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的。我還是希望大家如果是想通過這條路,那一定是要深思熟慮真正想好了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4

匈牙利大學聯盟:


在匈牙利讀博期間可以工作,基本從博2開始就可以工作了,在匈牙利納稅滿3年就可以申請永居了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4 16:24

免中介費Helen姐:


瑞典。荷蘭博士畢業(4年)再工作一年可以申請。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