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一個窮小子在東亞三國中哪一個國家考上本國no.1大學(清北,東大,首爾大)本科後階級晉陞最容易?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3

窮小子定義為家庭僅僅只能提供上述這些大學學費及住宿費(在中國就是父母能提供學費6k+住宿費2k,在日本方面能提供學費2w等)

原先的階級與翻身後的階級用算社會前百分之幾來描述

可按照王牌專業(清北cs/金融,東大理三,首爾醫)

普通專業,應該是非cs的理工科

沒前途的莫名其妙的專業

這三類分別闡述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4
作者:如月千早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67423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韓國上首爾國立大學,大概和在中國上普通的一流A類大學差不多。

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中國都不一樣,韓國的高等教育率世界第一,15歲以上的高等教育率高達30.04%,年輕世代的本科率更是已經接近70%。因為網上的統計數據也比較舊了,當今的實際本科率很可能已經超過70%了。

中國的15歲以上高等教育率是2.75%,年輕世代高等教育率在50%左右。這是因為中國1977年才恢復高考,1999年大學才擴招,在這之前沒多少人能上大學。中國年輕世代高等教育率50%這個數字是包含了大量的大專學生的,而韓國的70%只包含本科及以上學生。


接近70%是什麼概念?我們拿中國高考來看一下。使用全國一卷的安徽省,只要考440分(理科)就可以排到前30%,這個分數鐵定大專,在人均985的「知乎精英」的眼裡,這些人可是妥妥的學渣。30%就已經這麼低了,那70%呢?

(表格來自知乎答主Zpuzzle的答案,河南和安徽均使用全國一卷)

這就意味着在韓國,只要智力正常,人人躺着都能上本科。上本科只能說明你接受了最基本的教育,根本不算什麼稀罕事,大街上隨便揪個人都至少是本科,掃地的大媽、送外賣的快遞員、你身邊能想像到的任何人,他們都至少有本科學歷。

而本科學歷人口過剩,就意味着在韓國即使考進名牌大學,也只是能走到韓國社會的中游、中上游位置。放在中國大概相當於下圖所示的橙色部分,連紅色都還達不到。

(此處指的是在人群之中的百分比位置,和收入數字無關,收入數字韓國是遠超中國的)

韓國就職會用「SKY(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卡人,有這些學校的學歷,也只是說明能去個相對體面的企業而已,想直接進入中產階級走向人生巔峰那真是想多了(人上人專業除外)。另外,韓國比較重視專業,即使在同一個學校,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之間的地位也是天淵之別(畢業收入越高越熱門),不像中國有一堆人前仆後繼地往生化環材里跳。

國內這類相對體面的企業是什麼呢?華為,國內211及以上學校任何一所每年都有好多去的;阿里騰訊,985或強211的CS出身想進去也不算太困難;各種國企央企,一般有個末流985就基本能過學歷關了,如果被刷了也不是因為學歷。首爾國立大學在韓國發揮的也是類似的作用,所以它雖然是朝鮮民族最高學府,但也是沒辦法直接對標北清的。

國內上個地方大學,起碼在地方能找到工作。像河北大學,雖然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更不是一流大學,但是在保定、石家莊、唐山這種河北本地的城市找工作已經足夠了。韓國上個地方大學,在地方都很難找到工作,哪怕小城市的就業市場都不缺SKY出身的畢業生。

更加難受的一點是,韓國就職的時候,連你在哪個高中都要看,相當於中國這邊看「第一學歷」,只不過中國只追溯到本科,韓國則要追溯到高中。如果出身於名門外國語高中,就比出身於下賤的偏遠公立高中要高貴得多,找到工作的機率也會更大。而好的高中,往往學費也不菲,這就導致窮人幾乎上不了好高中,而且即使從垃圾高中考到頂尖大學,仍然會遭遇相當的歧視。

EBS有系列紀錄片,講述了韓國的教育體制,可以在B站搜索觀看。

日本和韓國的區別在於日本的大學總數更多,大概是韓國的2.5倍左右(包括短期大學),所以東京大學

在日本的地位要比首爾國立大學在韓國的地位相對更高一些,起碼你在日本說自己是東大畢業生,周圍的人肯定是要讚歎一番的。再加上東京大學赤門會營造的校友圈子在社會各界的影響力,它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北京大學在中國的地位。(但是用京都大學

對標清華大學就不算特別合適,因為校風差異比較大;用東工大

對標清華又顯得清華地位不夠,畢竟清華能和北大並肩,東工大卻不能和東大同列)

由於日本的高等教育率也不比韓國低多少(由上圖可知只低9%),所以如果讀了偏差值很低的大學,像日經大什麼的,照樣完犢子。

日本和韓國的共同特點是極端推崇臨床醫學,醫學院的學生都是人上人上人,錄取難度也遠遠凌駕於其它的專業,畢業以後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也對其它職業有壓倒性優勢。韓國的這種風氣是在日本侵略朝鮮之後受到了日本的影響,同理,台灣也極度推崇臨床醫學。

日韓醫生高收入的來源是嚴格管控准入門檻,把醫生的總數量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彰顯其稀缺價值。

中國如果能考上北京大學或者清華大學(非定向生),幾乎是必定能階級晉陞(如果你考上之前是社會底層的話),不說出人頭地,至少能找到一份相當體面的工作,有些特定崗位是只有北清本科出身才有資格應聘的。而且北清5000-5300元/年的學費,750-1200元/年的住宿費,可以說是極其低廉。哪怕這點錢也負擔不起,還有貧困助學金等項目,反正只要能考上就不會讓你上不起學。

韓國和日本的國立大學也有類似的助學項目,就是確保考生能考上就能上得起學,但前提是你得先考上。

看上去是不是覺得中國這邊晉陞的幅度更大一些?但是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在韓國或日本,哪怕階級不晉陞,一直在底層做最低收入的工作,其生活水準仍然要高於中國。

韓國最貧困的道——全羅南道,其人均收入也遠遠凌駕於中國最富裕的縣——北京市西城區。而相比於中國的貧困縣,更是有十倍以上的壓倒性差距。



前面提到了,韓國和日本如果不讀好大學的話,很難找到像樣的工作。但是他們「不像樣的工作」收入都比中國「像樣的工作」的收入更高,哪怕在便利店打工都有60-70元(人民幣)的時薪,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5

作者:知乎用戶Fc2zE1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82924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毫無疑問東大。

從日本教育壓力來說,在社會上的看法是「能上大學很好、不能上大學也行」。因此,學生的壓力不算特別大。像早大裡面浪了三四年才讀本科的大有人在,但是在國內復讀三四年的壓力大家可以腦補體會一下。在這種條件之下即便一戰東大沒有成功,二戰、三戰周圍的壓力和自身壓力也不會像國內這麼大,對於考試的心態來說會更加輕鬆一些。

準備就職的的時候,在國內,即便你是清北畢業,你還得面臨來自top級美本、英本的競爭壓力。東大在整個日本的就業市場上是碾壓級別的。除開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基本上好好準備、投了簡歷就會有後續。最重要的一點,日本就業市場是不看GPA的,不會讓你提交GPA報告。

在日本就職,除了能被稱作「先生」的職業需要完全對口的專業以外,其他的專業在就職的時候都是被簡單粗暴地劃分成了「文系」和「理系」。而真正需要專業對口的還是「理系」裡面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只要你能進東大,你極大機率不會在就職的時候被卡專業。

同時,日本就職的時候有一個OB·OG交流制度,且在日本越大的企業裡面越容易通過學校派系進入公司。因此,這個也是為什麼早慶雖然排名不高,但是就業力極強的原因。東大生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學校聲譽,基本上在各種規模的公司裡面都會有校友。一旦能進到OB·OG環節,找對關係找對人,基本就穩了。

———2020.10.10.更新———

有朋友在說日本下限不會太低,這一點我認同。因為這個不低的下限,日本人即便碌碌無為也不至於過得很慘。東京大學畢業相當於給你在這個不低的下限上又兜了一個更高的底,保證你能夠進一個大公司。如果這個公司是日本公司,那基本上你還能被終身僱傭,這可是日本派遣員工(合同工/外包員工)羨慕不來的。

———2020.10.18.更新———

不要再告訴我在日本打工會讓你過上很好的生活了。日本均時薪最高的東京也就才1100JPY,但是四大卒(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月均薪是300K JPY。按照標準工作時間180hrs/mth的來算,四大卒的時薪是1.7K,1.1K的就不要碰瓷了。如果覺得這0.6K的差距不多,得再想一下正式員工和派遣員工誰會拿到每年都會有的bonus。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5

彈結他的胖達:


東大。

其他大學你進入是獲取一個可能提升自身階級的學習機會,然而學得好不好還得考慮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準確來說是內卷化的進程決定了你爬升階級的相對位置。

但是東大是獲取一個直接提升階級的身份(生態位)。

以東大的法務部舉例


《日本官吏與公務員制度史 1868-2005》

日本選拔高等文官考試

中,東大合格人數佔總人數的62.5%,超過了半壁江山,其他國家湊在一起也打不過東大。

感謝

@輕萌小說

的資料提供。

為什麼日劇中很多精英會帖上東大的標籤,而國產劇精英一般是虛構的大學?6331 贊同 · 385 評論回答

請看《日本官吏與公務員制度史 1868-2005》第159頁

正如前面所說,截至1981年,在高等文官行政科考試或外交科考試合格,後來任過各省大臣或內閣總理大臣的148人中,東大法學部出身者124人,加上東大經濟學部出身者5人,東大文學部出身者2人,三者合計共131人,約佔合格者總人數的88%。


請看《日本官吏與公務員制度史 1868-2005》第161頁

日本學者松村岐夫

在《戰後日本的官僚制度》一書中,在談到高級官僚的出身學校時說:任何的國家都有培養高級官僚的「尖子學校」存在,因此特定的大學補給大部分高級官僚的實例並不少見。

但即使像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其畢業生在高級官僚中所佔的比率,按照某種方法計算共佔68.5%,然而東京大學則佔79.3%,可見其就職高級官僚的比率是特別高的。

日本的高級文官類似於《是,大臣》里的公務員。漢弗萊爵士 !

廣告

日本官吏與公務員制度史(1868-2005)

京東

¥71.50

去購買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5

那必然是東大

窮小子就算在國內考上了清北你卷的過卷王們嗎。進了清北你的GPA能拼過學霸學神嗎?就算成績好點,富裕家庭子弟靠社會關係大一大二就能找到實習,畢業就甩別人一條街了,窮小子能嗎?

相比之下在日本,至少沒有內卷壓力,有了東大本科學歷就夠找好工作了,你的GPA甚至都不重要。


人在清北你不努努力畢業都不容易呢。而日本大學的學業壓力比國內小多了,即使是東大也是只要不太混都能輕鬆畢業的程度,找工作也不太看你的GPA,等於你有文憑會交流就行了,而且是本科!本科文憑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了。不僅省力還省時,這跟國內比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了好嗎。

而且日本現在人口減少,大學生數量也在減少,比起國內大學生不斷增多越來越不值錢的現狀比起來壓力是真的小得多。

再說說收入差距的問題,日本中產階級以上的收入比國內中產以上階級的平均收入要高太多了,很多人以為日本物價貴,實際上東京物價再高也就最多是國內大城市的兩倍左右,甚至跟某些一線城市差不多(平均收入卻能差個三四倍),關鍵國內一線城市房價居然比東京還高啊,這算下來日本就比國內消費能力強太多了。就算你是清北的學生畢業,要是你在一線城市工作又沒有房的話你還不是得成為房奴。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79670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6

作者:艾享實驗室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566705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目中的」窮小子「,」東大「,」翻身「等關鍵詞讓我想到了辣個男人——本山勝寛

圖源:Youtube

畢竟本山勝寛就是憑藉這三個標籤成為日本知名暢銷書作家的。

本山勝寛正是題主描述的那種窮小子,甚至比題主所說的還要窮一點:沒有錢上補習班、沒有錢請家教,甚至家庭無法為他cover大學學費及住宿費,保守估計是日本社會的後10%。但也就是這樣一個窮小子,先是在貧窮到需要自己打工的生活境態下,憑藉超強的自學能力從模擬考試E判定(合格可能性為零)到一舉考上東大!簡直就是現實版・單人模式・」龍櫻「!

從東大工學部システム創成學科(屬於題主定義的普通專業)畢業之後,又進了哈佛攻讀國際教育政策學,拿下碩士學位。最後回到日本就職於日本最大的非營利性機構日本財団,同時基於自己的經歷和學習方法出版了好幾本暢銷書。目前以慈善界精英和暢銷書作家的雙重身份活躍於各界,保守估計是日本社會的前20%,應該算是實現題主所說的階級晉陞了。

圖源:Study Hacker

雖說本山勝寛的書籍也有被翻譯成中文出版,但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還是比較陌生的。以下我通過時間順序簡單整理一下他」窮小子翻身「的經歷:

1981年 出生

1993年 母親去世,經歷貧窮而自卑的青春期

1996年 從事慈善工作的父親以志願者身份出國(發展中國家);不久後生活費中斷,哥哥也高中退學離開了家

1997年 在烏冬店打工維持自己和妹妹的生活,臨近高三決定考東大,放棄了打工

1998年 東大模擬考試得到E判定(合格可能性為零)憑藉打工積蓄和高中的貸款型獎學金(1w4000日元每月)維持生活。沒有錢上補習班或者參加函授教育,但憑藉超強的規劃意識和自學能力,成績開始飛速提升

1999年 考入東大理科一類,卻付不起入學金

1999~ 2003年 在東大就讀於工學部システム創成學科,靠着獎學金和打夜工支持生活

2003~2006年 gap year,探尋自我,留學遊歷韓國、美國,獲得神學碩士。期間,還將托福CBT(滿分300)成績從180提升到273,考過了韓語六級,西班牙語五級

2006年 考入哈佛,攻讀國際教育政策學碩士

2007年 哈佛畢業回到日本,就職於日本財団。同年出版『お金がなくても東大合格、英語がダメでもハーバード留學、僕の獨學戦記』一書

2008年 出版『16倍速勉強法―「東大」「ハーバード」ダブル合格』一書

2009年 出版『マンガで鍛える読書力』一書

2010年 出版『「東大」「ハーバード」流・16倍速仕事術 「掛け算」で成果を伸ばす』一書

2011年 出版『YouTube英語勉強法』一書

2012年 出版『頭がよくなる! マンガ勉強法』一書

2015年 出版『ハーバード合格 16倍速英語勉強法』一書

2016年 出版『一生伸び続ける人の學び方』一書,同年多次出境TBS綜藝NEWSな2人

2017年 出版『最強の獨學術~自力であらゆる目標を達成する「勝利のバイブル」 』一書

2018年 出版『今こそ「奨學金」の本當の話をしよう』,『最強の暗記術』兩本書

2019年 出版『そうゾウくんとえほんづくり』一書

2020年 作為暢銷書作家、博主以及日本財団子どもサポートチーム和人材開発チーム的leader,活躍於日本各界

* 以上內容主要基於本山勝寛的博客:まなブロ by 教育イノベーター本山勝寛 ,以及維基百科。

這裡解釋一下大家可能疑惑的幾個點(如果有其他疑惑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日本的獎學金分為給與型和貸與型(貸款型),後者是需要領受者在具備經濟能力的時候償還的,本山在高中時期接受的獎學金就是後者;
日本大學有入學金,一般金額相當於半年的學費,貧困且成績優異的同學可以申請學費減免和入學金減免,但是日本學生申請成功的機率很低(留學生會比較高)
日本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打工都非常普遍的,餐飲或者便利店的時薪一般在900-1200日元

無論是在中日韓哪個國家,通過大學四年實現階級晉陞都是很難的。但考上名校仍然是小鎮做題家們最好的出路。

今天只舉了一個東大‧普通專業的例子,可能有一點點跑題了,之後想到其他的例子我也會再補充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6

100%日本。

甚至不用東大,但必須學醫。

有東大的實力地方國立醫學部隨便上吧?

日本所有大學的醫學部,醫師執照考試通過率都在95%以上,也就是說只要別太墮落成為執照醫師板上釘釘。

然後再做幾年研修醫,有一定臨床經驗以後就可以瘋狂撈錢了。

我目前在東大醫學系研究課讀博,和研究室里的幾位醫生聊過,他們去診所出診的時薪是15000日元(750元人民幣),年收入接近100萬人民幣輕輕鬆鬆。有了一定本金自己開診所後,這個收入年薪還能翻倍。而且這幾位醫生還都不是排名特別靠前的醫學部畢業的,博士才來的東大。

退一步講,哪怕不提工資,只要你在日本是醫生,日本人就會默認你和政客,律師,公司社長是一個階級的,都是超級精英。

這算是跨越階級了吧?



作者:Ryumeishi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8969247735079177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6

作者:知乎用戶9hejaq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23857171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無聊的人暢享着這幾個頂大學生的未來。頂大的學生忙着升學run歐美。

這幾個大學裡run歐美最少的就是東大了。run的比率不說百分百和學校自身實力硬相關,至少東大去首爾和清北的很少吧。因為自己本校就有諾獎級別的在也沒必要出去。而且國內一直面臨的問題都是頂尖企業太少,sky加上韓國那個科技大學叫啥忘了姑且叫kt,這幫人畢業出來找工作還得看社會資本厚不厚(當然了說的是好工作,勉強加個成均館)東大京大出來的能選擇的好企業太多了。而且東大和清北首爾大不同的是東大不依賴醫科一樣有好前程的更多。東大歷史系讀博士到最後run到地方帝大或者本校留着也沒問題,但是清北首爾大這類專業的面對的競爭壓力幾乎難以想像。清北本校本碩博除極個別專業以外面對海外頂大牛劍哈佛mit的人都在抖(現代科學大多都是這幾所,有點誇張其實不抖但是還是難)

就說個笑話就好了,東大的女生聯誼很少說自己是東大的,說自己在東京讀大學的多。你說自己是東大的除了一橋慶應京大的以外都沒法和你沒有心裡隔閡地對談了(特色)。上交復旦的總不至於和清北的聯誼會自卑吧?但是日本和東大女生聯誼你不是頂大或者地方國立的醫生之類的那是真的矮一頭。

清北的要麼畢業直接國子監奔體制內要麼升學要麼奔私企,國內其實機會還是很大的你不至於動不動就撞見。這也給清北遠好於首爾大的體驗。

這幾所大學裡首爾大相對最慘,因為國情不同。但不是說他慘就說明他菜啊,他慘是因為韓國國內市場小,能提供的優質崗位就那些,司法考試過了你總不能因為他是延世的就把他槍斃了給你崗位吧?

國內醫生屬於特殊國情,日韓醫生和司法考試合格者人上人。國內人太多加上人太少,較真吧有特色做不到按規矩來,人均資源很低,人又多,所以待遇不如日韓。不較真吧,你會發現頂大畢業的人哪哪都能去。

本科後晉陞最容易的一定是清北,題目已經說了考進以後。事實上清北首爾大東大考進本身只要是窮人就已經階級躍升了,區別是你想爬多高。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7

偶們:


感覺日本普通人和精英的工資差別沒有很大 很難說是兩個階級啊

普通人年薪500萬日幣 精英們也就1000萬日幣 這算兩個階級嗎

除非你是醫生或者律師 東大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醫學部法學部的

在中國一個5000 一個50000 那麼看上去就不是一個階級的了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7

Chrm:


我當年算過。本科的話,以考生中比例計算,在日本考東大難度和在中國考一所中下游985差不多,也和在北京考清北差不多。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