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同为全球避险货币的日圆,瑞士法郎的表现显然更为强劲,并拥有多项支撑因素,包括货币政策差异、经济基本面优良、避险资金流向,以及地缘政治影响。
瑞士向来以政治中立和稳定的金融体系享誉全球,而瑞士法郎则被视为“避险货币”。市场上普遍认为,瑞士法郎兼具避险特性及高品质基本面2大优点。但日圆却因结构性问题和信心不足,而影响其避险功能。
专家指出,瑞士地处欧洲中心,长年维持0.2%低通膨,加上低利率环境、与欧盟经济紧密联系,尽管并未加入欧盟,却避免了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风险,成为欧洲、乃至于全球动荡局势中的资金避风港。
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及2024至2025年的地缘政治及贸易战,这些事件期间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的升值趋势,都见证了瑞士法郎的地位。
瑞士央行曾经被形容为“最被讨厌的成功者”,因为其坚守不透过印钞票刺激经济的政策,导致瑞士法郎太强,让出口业者备感压力,甚至连瑞士的观光业也深受其害。
不过,瑞士央行的“信誉”已成为国家级的资产。市场深信,瑞士法郎并非贬值的货币,而是“逃命时可抱住的大石头”。尽管瑞士的经济规模不大,但其货币影响力却远超出预期。这种“稀有的高品质”,反倒让瑞士法郎在金融市场中别具一格。
瑞士法郎作为“避险货币界的天花板”,更是“货币界的奢侈品”。分析师指出,瑞士人早已习惯高物价,尽管在日内瓦购买1块巧克力,价格可能比在巴黎、米兰高出许多,但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瑞士法郎犹如奢侈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其他货币所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