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9篇帖子。
(转载知乎)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太精英主义了?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3

周围一些朋友对新加坡的教育有很高评价,都愿意花钱送去参加它们的假期培训,我上网了解了一些资料,发现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很早就开始分流,孩子的压力也很大,似乎是一条输送精英阶层的教育通道,但是也看到一些信息,提到这是让穷人获得晋升的公平模式。

我感觉很困惑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3

桑桑桑:


新加坡以前是很沉迷这些东西的,但是近年来政府意识到这么玩是错的,已经陆陆续续改革了,08年小四分流已经没了,虽然SBB还是有点“前朝遗毒”,但是也没有说很糟糕。离校会考PSLE仍然是个灾难,但是同行衬托下也还行(隔壁香港也喜欢搞小升中,还搞TSA,不知道是谁教他们的,总是要折磨小朋友),到了大学,NUS NTU每年都收了超过一万本地生,他本地适龄儿童才三万多,快30%了,在东亚算好的了。

我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一种居民福利,根本就不应该搞筛选,他毕业之后工资低或者被辞退,是市场去惩罚他合情合理,但是没有理由你政府去惩罚他。

我认为分流的问题是给小孩带来了巨大的无意义负担,第一不应该搞太多轮,第二不应该年纪太小搞,15岁考一次,然后直接上大学,就够了,不要再搞了。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6

何止,新加坡一整个建国模式都是在奉行精英主义,说难听点,新加坡就是在玩披着一层好看皮囊的种族主义。

禁止低学历妇女生育,鼓励支持高学历妇女生育这招在新加坡能用到快90年代,已经够逆天的了。精英主义在欧洲打完一战就破产了,牢李抱着硬是玩到80年代,也是顶级抽象。

普惠性的教育才真正能筛选和提供人才,精英主义反而只会养出一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物,东西方奉行精英主义的老贵族们养出来的重量级贵物还少吗?笑死了

说难听点,李家坡的国际地位还没有韩国高,朴卡卡、全卡卡出身底层,这两个反而是相当不错的总统,反倒是朴卡卡这个社会精英的子女朴槿惠是个重量级。李明博一辈子没接受过精英教育,一样为底层发声,揍的财阀哭爹喊娘,全卡卡再逆天也没把韩国变成自己的“私产”。



作者:RainBow丶雷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919726366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6

第一,2024年新加坡小六会考后分流已经完全取消,不再有快捷班、普通班和工艺班的区分,所有孩子全部编入混合班。

第二,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叫全科目分级制度。每个科目,所有孩子可以按照小六会考成绩和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难中易三种课程。比较像国内大学英语分班教学,然后推广到全科目。有人会说这不还是分流么?这里面最大的区别是学生自己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一个成绩到中班的学生,但觉得自己没考好/想挑战一下自己/自己偏科,可以申请到难班去学习。一个成绩到难班的学生,也可以不想学的太累,自己去中班学习。

第三,新加坡从来就没有在制度上彻底封死一个人的上升路径。我有朋友在新加坡念的就是poly(相当于国内大专),但是大专毕业后,有通道到nus念本科,本科后他又念了研究生,他想继续读博士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唯一的代价,不过是比直接上本科的学生慢个2-3年罢了。



作者:mom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408418651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6

你们理解的精英教育,让普通人消沉,让精英的孩子努力享受教育资源

实际上的精英教育是建立在优厚福利的基础之上。普通人不认字在优越的社会保障下也能体面的活着,教育资料向真正的有志向有能力的孩子倾斜。哪怕这孩子穷也有各种各样的资助机构帮着这孩子读完书。前提是这孩子是这块料。普通人可以躺平,让有天赋的孩子去努力。

这才是精英教育的真谛,普通人可以躺平,精英有途径奋斗!



作者:大相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916892904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58
作者:知乎用户zw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385478957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加坡孩子差不多三成(也有说5成以上的)可以进国立或南洋,相当于清北的水平,你和我说这是精英主义?学习最好的精英都出国去牛剑常春藤了。

中国考清北可是千分之一,985不到3%,一本10%左右,二本20%左右……

有人拿分流说事,新加坡被分流不能上大学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已,中国分流不能上高中参加高考的可是一半左右,所以上面说的大学录取率,相对当年出生人口要再除以2…….

有人说nus、ntu有的毕业生水平不怎么样,没法和清北比,这个我相信。毕竟清北的生源是在十几亿人国家之中每年掐尖千分之一,而nus、ntu是当年出生人口比例百分之三十多的都能上,排名靠后的那些在中国可能专科都考不上。有两个铁匠,一个背靠大国,每次都可以用最极品的天外玄铁打造宝剑;另一个背靠小国,只能用杂质参半的凡铁打造宝剑。不过江湖上公认,两个铁匠打造出的宝剑质量差不多,每年兵器榜排名不分伯仲。那么问题来了,请问这两个铁匠哪个水平高?[大笑]


非要说精英主义,我觉得新加坡还是有的,但不是教育方面而是移民政策方面。新加坡公民中有百分之二十多出生地不是新加坡,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移民过来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移民新加坡呢?美国也是移民大国,但移民中良莠不齐,甚至相当一部分是走线过去的低学历穷人。新加坡有大量外国劳工干低端工作,但这些拿wp的人基本没可能成功新加坡永居,别提公民了。高一等的拿sp的技术工人虽然有可能成为永居,但机会很小,可能呆一二十年才能拿到。只有最高级的外国精英,拿几千起步,一般上万甚至更高工资ep卡的外国人申请永居成功率才比较高,时间也会比较短。这样,每年新加坡都会从国外挑几万精英加入进来。我觉得能拿到新加坡永居的一代中国移民,基本在国内都至少是超过99%的人才或成功人士。这种移民政策是真的精英主义。

————————————————

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新加坡的升学率,因为没想到新加坡去国外上大学的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十几,其中一大半是看不上国立和南洋,要去更好的牛剑常春藤等学校。也就是清北及超清北学校录取率,还要再加百分之十左右,达到出生人口的50%左右。相当于中国高中生几乎全部上清北级别学校的比例……我就问,这种升学率,还有谁有脸继续说新加坡学生卷?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8:01

linyu:


人家可不就是靠着精英主义才混成功的。

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新加坡统治阶层的意义就是变异出精英来通过筛选补充进国家管理层的,讲白了就是群育种用的猪。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因。即便像新加坡这种在现阶段算是做的最顶尖的,依然摆脱不了市场经济下把人当牲畜的结局。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8:03
作者:工业党人浯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435330708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说结论:全世界几乎除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和新加坡都差不多,新加坡并这个现象不特别突出,只是在中国人眼里特殊,而已!

当代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这个特殊是指和全世界大都数是国家不同的:

一、封建残余

几乎没有,被好多人诟病的封建迷信和其他封建思想残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二、妻子不随夫姓,这一点再全世界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建国前,妻子连名字都是没有的,称XX氏,现在竟然还有人“崇尚”国外的“先进经验”。

三、没有小费

,小费是表象,根本是“系统性”植入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让“仆人”、“下人”这些概念中国人彻底抛弃。

表现一:中国的保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贵的(收入水平)。

表现二:给领导打个伞、打个杂也会被主流舆论诟病。

四、全世界按中国标准中国只有封建国家(泰国、朝鲜、中东)、半封建国家(欧洲有王室的国家)、三分之一封建国家(剩下的)。

团结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平等哪来的团结!

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观念,起于清末民初,成熟与抗日时期。这之前没有团结的基础,八国联军时期,中国老百姓为侵略军提供后勤保障;抗战时期,老百姓自发劫杀汤恩伯的残兵,也没什么可以吐槽的。

二,抗日战争之后,虽然有了民族观念,但是阶级矛盾突出,教育不普及。也谈不上什么团结。

三,建国后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一辈子没有出过山的孩子,也知道了天安门、长城、中华民族、国家,知道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概念才真正普及到大多数人。

四,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华人又分国内华人和海外华人、两岸四地。海外华人又分前清余孽,民国军阀残渣,果党丧家犬,高华润人,团结?开玩笑!

五,关于华人聚居地的两旗之争(五星红旗与青天白日满地红),到现在才有个眉目。这也没什么可吐槽的,人家好多在清末时期都开始出钱出人出力支持孙中山推翻满清,也是革命的旗帜。

六,国内的团结,在49年建国,或者说,50年代教育普及后,才真真正正有了。

七,全世界范围内各华人团结,伴随的改革开放,国力的增强,红旗下成长的新一代留学,出国工作。大约在最近十年有了。

最后:

一,无论是共同民族意识还是全世界华人的团结最大推动者就是中国共产党。

二,包括现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无论海内外,没有共产党领导、或者影响到的人群,都没有什么团结可言!

请珍惜我们来之不易幸福生活!要誓死保卫我们世界领先的现代化生活!

………………

请鼓励我,点了赞呗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8:03

我看了一眼问题,我认为应当注重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一、新加坡政府有没有垄断精英的【定义权】。

二、新加坡政府有没有剥夺非精英【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然后,我看了一眼问题下的所有回答,结合我搜索得到的知识:

一、新加坡的大学是独立招生的,不受新加坡政府的控制。

二、被分流的学生依然可以接受继续教育,直到获得自己想要的学历。

综上,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没有什么问题,精英主义是一个客观现象,非精英要学会接受,除非,它是披着精英制度的奴隶制度,例如:政府垄断了精英的定义权,将政见不合的人定义为非精英,然后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作者:Happy Fac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919167819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8:03

新加坡这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身份认同以及国家战略上的迷失。


只要是个人,都面临终极三问:你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


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祖先都是中国人,那他们认自己是中国人吗?不可能,几十年的去中国化,早让他们对“中国”很生疏了,他们宁愿认自己是“新加坡人”,也不愿认自己是中国人或者华人;那他们认为自己是欧美白人吗?他们自己可能是很愿意的,但是白皮们不认啊。


于是乎,新加坡人就这样落入了身份迷失,客观上是中国人的后代,但是主观上不认自己是中国人;主观上愿意加上欧美社会,但是客观上欧美白人社会不接纳他们。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来,要到哪去,于是乎,国家失去战略导向,失去战略导向,这时候,那就只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补了。



作者:skywalk00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936721533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