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
富士山很奇葩, 「山頭」是否為「私產」一直存在爭議。
這件事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代。
當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後,於1606年曾經將富士山贈予淺間神社,以鞏固宗教勢力對民眾的教化作用。因為當時的富士山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神道教信仰的核心。
後來1871年明治維新日本開始土地國有化政策。 富士山被強行收歸國有,神社失去所有權。此後近80年,富士山成為國家資產,但民間對「神山私有」的爭議從未平息。
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根據新憲法規定,曾經強制國有化的土地需歸還原主。
此時淺間神社通過長達26年的訴訟,於1974年勝訴,表示已經重新獲得富士山海拔3250米至山頂(3776米)區域的所有權(但一直到目前,依然有爭議)。
在旅遊開發中,淺間神社主張「富士山是神靈居所」,反對過度商業化開發;政府則希望擴大旅遊規模。例如,神社曾抵制山頂修建纜車計劃,認為會破壞「神性」。
2013年富士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時,申報主體為日本政府,但實際管理涉及神社、地方政府等多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因此質疑其權屬複雜性。
目前,日本通過《宗教法人法》承認神社對富士山的法定所有權,同時以租賃協議(具體支付的租金保密不詳)保障公共旅遊和開發的利益。
目前,富士山每年吸引超30萬登山者,旅遊收入高達數百億日元。其中,淺間神社則負責山頂祭祀活動,而防災設施建設、遊客安全管理則由政府承擔。
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4條常用登山路線的登山費,但之前因為分散在不同的地區,並沒有統一。
好像最高是2000日元,最低為1000日元,但因為開發程度、登山難度、基礎設置不同,所以大家也理解。
其中一條是吉田線,位於山梨縣,坡度較緩,為多數遊客所選擇,另外3條位於靜岡縣。
這次,則是準備4條路線統一收費標準4000日元(約合194元人民幣),同時限制入口開放時間。
最後說下。
我自己當年旅遊也去了富士山,山上面景色很差,都是黑色的玄武岩,而且霧氣很大,看不到什麼山下的景色。
建議如果去旅遊的話,觀賞還是在山下的淺間公園、忍野八海、山中湖、天梯小鎮、東京晴空塔、箱根蘆之湖這幾個地方,也是跟團游基本都會去的地點。
整體來說沒啥可看的,不如咱們國家西部的幾個雪山,不順路沒必要非去。
注也說,閱讀更多有趣的思想。
目前國內的經濟到底是屬於什麼狀況呢?3895 贊同 · 516 評論回答

當年石油工人可以「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連996都不願意?3037 贊同 · 552 評論回答

為什麼現在的人類不怎麼戴帽子了?2640 贊同 · 166 評論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