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头雾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493604/answer/7070555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对世界大学排名可以参考,但不能把排名当成是真实情况,尤其是当成排名靠后的大学的真实情况。其次,如果不同机构出来的排名可以差得很远,说明所谓排名计算取决各自所用的参数,因而没有绝对的权威排名。
正因为如此,如果非要以排名机构的打分来确定“世界级的大学“或“世界顶级学府”,那至少需要看看不同机构的打分情况之后再下判断比较合理。
总之,世界大学排名这事是需要分析和检验的。
如果最新的QS排名把清华(#17)排在宾大(#19),约翰.霍普金斯(#21),东京大学(#23),杜克(#26),伯克利(#27)之前,那我就要问了:凭什么?此外在QS排名中,北大(#30)远落后于清华(#17),但仍高于UCLA(#32),我仍然要问:凭什么?
同理,同一QS排名让浙大(#68)或南京大学(#122)高居希伯来大学(#154),特拉维夫大学(#230)之上,出人意料,难断其真。何况QS排名竟然不考虑以色列鼎鼎大名,排名总是以色列国内第1的研究型大学魏茨曼研究所(如US News或CWUR排名),这无法说服人。
如果用CWUR最新数据来检验以上排名,以色列的魏茨曼研究所(#41)希伯来大学(#61)特拉维夫大学(#85)远比任何一所中国大学的排名高:北大(#91)清华(#98)浙大(#157)南大(#200)。
作为一个交叉比较,我们看到上述用到的QS其他有关大学排名与CWUR的排名尽管大体相近,但除了中国几所大学外,有几个著名大学在二个排名间也差得比较远(如伯克利,东京大学和UCLA)。
QS:清华(#17)宾大(#19)约翰.霍普金斯(#21)东京大学(#23)杜克(#26)伯克利(#2北大(#30)UCLA(#32)浙大(#68)南京大学(#122)希伯来大学(#154)特拉维夫大学(#230)
CWUR:伯克利(#6)东京大学(#12)宾大(#13)UCLA(#15)约翰.霍普金斯(#16)杜克(#24)魏茨曼研究所(#41)希伯来大学(#61)特拉维夫大学(#85)北大(#91)清华(#98)浙大(#157)南京大学(#200)
如果用另二个机构US News和THE排名来检验上面两种排名出入也比较大:
US News:伯克利(#4)约翰.霍普金斯(#12)UCLA(#13)宾大(#16)杜克(#22)清华(#50)东京大学(#62)北大(#68)魏茨曼研究所(#112)浙大(#165)特拉维夫大学(#174)南京大学(#179)希伯来大学(#192)
THE:约翰.霍普金斯(#12)宾大(#12)伯克利(#15)UCLA(#17)杜克(#18)清华(#22)北大(#31)东京大学(#41)浙大(#101)南京大学(#134)
有好事者不妨比较和检验上述排名哪一个相对靠谱,或都不靠谱,但这不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本文要说的是,“世界级的大学”排名要看谁,用什么方法排的名。
最后,针对题主说的“以色列建国之后也只有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其他都是和平奖,文学奖这种)”的说法,我提供以下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和得奖年份供你参考: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Aaron Ciechanover,以色列理工;Avram Hershko,以色列理工)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Ada E. Yonath,魏茨曼研究所)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Dan Shechtman,以色列理工)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Michael Levitt,魏茨曼研究所/南加大;Arieh Warshel,魏茨曼研究所/斯坦福/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