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4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瑞士的雙語能穩定,新加坡的雙語不行?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1

德語、法語、意大利語都是瑞士的國語。

新加坡也開展雙語教育 ,但卻形成了獨特的 Singlish,很多年輕人漢語能力退化。

https://www.sohu.com/a/213432227_100028279

www.sohu.com/a/213432227_100028279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1

作者:伊村小魔術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4653197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見「瑞士雙語穩定「跟我整樂了。。。

看了一圈回答就沒幾個達到點上的,先說結論:別的地區我不知道,瑞士德語區的年輕人雙語使用情況可以說跟新加坡沒區別,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瑞士德語區跟新加坡神相似:

瑞士德語區本地人之間交談用本州的瑞士德語方言

新加坡本地人之間交談講singlish

瑞士德語區本地人學校教學,公共廣播,正式場合使用標準德語

新加坡本地人學校教學,公共廣播,正式場合使用標準英語

瑞士德語區本地人跟外國人聊天時也儘力講他們自己認為的「標準德語」,但這種德語類似於廣州普通話,帶着濃濃的瑞士腔。

新加坡本地人跟外國人聊天也儘力講他們自己認為的「標準英語」,但這種英語類似於廣州普通話,帶着濃濃的新加坡腔。

但是由於大量接觸德國媒體,瑞士德語區本地人聽懂標準德語是沒問題的,由於在學校使用標準德語,他們讀寫能力也是沒問題的。

但是由於大量接觸英國,美國媒體,新加坡本地人聽懂主流的英音美音澳音是沒問題的,由於在學校使用標準英語,他們讀寫能力也是沒問題的。

瑞士德語區本地人在學校必修法語,並且學習強度不低,但是走上社會以後真正能說好的不怎麼多,大多數人也就是去飯店點個菜,跟遊客指個路的水平。

新加坡本地人在學校必修中文,並且學習強度不低,但是走上社會以後真正能說好的不怎麼多,大多數人也就是去hawker centre點個菜,跟遊客指個路的水平。


說白了瑞士人又不是個個骨骼驚奇自帶多語種的本事,是什麼給了你「瑞士人多語言能力強於新加坡人」的錯覺?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2
作者:多鄰國Duoling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5065494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無論新加坡還是瑞士,都不是「雙語」,至少是「四語」。



新加坡的四種語言分別是馬來語、英語、漢語、泰米爾語
瑞士的四種語言分別是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羅曼什語

不過,羅曼什語事實上處於瀕危狀態,相比其它三種語言,使用人數很少,在國家行政層面也不具備完全同等的地位。

另一方面,英語對於瑞士人而言屬於外語。然而瑞士人英語水平普遍較高,甚至高於許多將英語定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看,在瑞士實際上最常出現的「四語」更像是: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英語。

雖然都是「四語」並行,但新加坡和瑞士的「四語」狀況區別非常明顯。

從語言本身來看,新加坡的四種語言,分屬不同語系,源流迥異,相互間學習難度較大:



馬來語屬於南島語系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


華語(漢語普通話)屬於漢藏語系
淡米爾語(泰米爾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

以新加坡國歌歌詞「(讓我們)共同向幸福邁進」為例,漢語、馬來語、英語、泰米爾語依次是:

瑞士的四種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

其中法語、意大利語、羅曼什語甚至同屬羅曼語族,可類比為粵語、客家話、潮汕話間的關係。

以瑞士聯邦國家格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例,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羅曼什語依次是:

這句話對應的英語是:one for all, all for one

相對而言,瑞士人掌握本國的兩到三門語言,甚至掌握英語這門「外語」,註定比新加坡人掌握本國的兩到三門語言更容易。

從社會環境來看,新加坡地域狹小,多民族混居;瑞士地域相對較大,各民族分區而居。而且兩國語言政策導向截然不同,更是造成現狀差別主要原因。

新加坡的四種語言,各有不同定位。



英語是行政、社會事務以及公共場合最通用的「第一語言」。
馬來語是當地最強勢的「本土語言」,被定為「國語」,代表馬來裔群體。
華語(漢語普通話)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民族語言」標準語,代表華裔群體。
淡米爾語(泰米爾語)也是使用人口較多的「民族語言」,代表印度裔群體。

定位不同,也決定了現實生活中各語言地位不同。

如今在新加坡,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和「族際通用語」的地位不斷被強化。

很多新加坡人可能不會講其他民族的語言,甚至也可能不會講本民族的語言,但幾乎不可能不會講英語,否則就難以正常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瑞士的情況與此迥異。至少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在法律、行政層面是完全平等的,定位沒有任何不同,都屬於「本土語言」,各有自己的基本盤,分別在各自的文化區內相對強勢。

比如上面提到的國家格言,正式場合是用拉丁語寫的: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

雖然以德語為官方語言的行政州數量最多,但在整個聯邦層面上,德語並不具有任何凌駕於其它語言之上的特殊地位。綜觀近十年的語言使用趨勢,反倒是法語人數佔比有所上升。

瑞士聯邦各州從政策制定實施和基礎教育安排上,都是以所在地區的官方語言為先,在此基礎上兼顧英語和聯邦內的其它語言。

受過基礎教育的瑞士人,普遍能熟練使用英語。但除了外來移民以外,幾乎沒有人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無論在哪片文化區,英語對當地強勢語言都不足以形成根本性的衝擊。

延伸閱讀:

西班牙語和英語哪個更簡單?

德語的SO和英語的SO有哪些區別?

表示「撒謊」和「躺」的 lie 是同一個英文單詞嗎?

如何評價夢工廠動畫《壞蛋聯盟》(The Bad Guys)?

如何評價《愛,死亡和機械人》第三季第九集《吉巴羅》(Jibaro)?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2

作者:龜雖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81551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一樣,瑞士的話,基本上德語區的大多數人不說法語,法語區的大多數不說德語。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而且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

法語使用情況:德語為母語的瑞士人,只有20%的人經常使用法語;意大利語為母語的,只有12%的人常用法語。

德語:法語為母語的瑞士人,19%常用德語;意大利語為母語的,11%經常使用德語。

而兩個瑞士人見面,很可能用英語溝通。德語為母語者的瑞士人,43%常常使用英語,法語的為38%,意大利語的則為30%。

也就是說,在特定的區域里,當地的語言佔主導地位,他們不會說另一種官方語言在本地也能非常正常地生活。當然了,多會幾門語言對他們的職業肯定有所裨益。

瑞士是一個聯邦國家,各州享有很高的獨立性和自治性。各州平等,且有各自的憲法、議會、法院。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獨立性,語言不統一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文獻:

https://www.swissinfo.ch/eng/multilingualism_how-many-swiss-regularly-use-at-least-four-languages/42495614


www.swissinfo.ch/eng/multilingualism_how-many-swiss-r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2

靜chikn食peanut:


07:30






要祭出這個來了

(轉 https://b23.tv/xOLWRZS)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2

孫程程:


不了解瑞士。新加坡,除去一些精英不談,大部分人的語言水平,與其說是雙語,我覺得更貼切的說法是大家其實只講一種語言,只不過這個語言一部分是英文一部分是中文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3

在新加坡和瑞士都居住過,我認為瑞士和新加坡的語言情況在題主提到的點上並沒有本質區別。

瑞士也有瑞士德語,它跟標準德語的關係就類似於新加坡英語跟標準英語之間的關係。在不同場合切換使用標準英語和新加坡英語是很普遍的一個現象,這一點對於瑞士德語區也一樣。

以上不保證百分之百沒有錯漏,當然更專業的語言學內容我就不懂了,題主還應該另請高明。



作者:盧健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029834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3
作者:綠熊思想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957656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知道,是因為我的學校的原因還是什麼,我覺得新加坡同學的雙語很好。和我用純中文交流基本沒有問題,只要你不涉及什麼複雜的名詞;純英上課也沒有障礙。學校很注重雙語,經常有雙文化藝術節,同時還提供很多其他的項目,來幫助同學提升相對薄弱的語言。

當地中學的華語課程分三個:普通華文,高級華文,和中華文學。普華較為簡單,詞語,基本對話和寫作。高華難度就上來了,閱讀理解相當於國內初一初二水平,成語使用,朗讀和演講,以及論文和應用文寫作(一篇電郵要求800字以上,一篇作文要求1000字以上),題目的話,給3種選項 ,一種是議論文,一種是記敘文還有一種是材料作文寫作。舉一個議論文的題目:請論證新加坡是亞洲最宜居的國家。中華文學是最難的,難道讓我們一群中國同學都感到迷茫,並尊其為玄學。裡面有很多東南亞的優秀華文作品,這在國內是不常見的,比如說《拉子婦》講的是馬來西亞華人對當地土著的壓迫和歧視,香港作家西西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神奇的意識流小說,讓我對生死愛情有了深刻的思考,還有魯迅先生的《孔乙己》,現代詩《彩窗》想必大家都熟知;除此之外,還有新加坡本土小說《放逐與追逐》,記錄了新加坡建國50多年的來,人們觀念的變遷和對華文文化的掙扎。學的過程很有意思,但考試就涉及文學賞析了,需要背大量資料 感覺有點像國內要把整本王后雄學案背下來,非常悲慘。

綜上所述,新加坡的華文教育是非常通透且深刻的。(當然這裡可以選科,不是所有人都會學中華文學,有人選英語文學的)

除此之外各類活動數不勝數,向幼苗計劃啊(一個學術論文比賽),創新作文大賽相聲比賽啊,一年沒有斷過。在文化方面,每逢大型節日都會有舞獅舞龍表演,中華戲曲戲劇表演,華族樂器表演,書法大賽。在英語方面也是如此。(此處添加個人觀點:我覺得在國內的學校,我是找不到這麼多同學會吹嗩吶,踩高蹺,拉二胡,寫毛筆字的)所以,他們的雙語真的很好(✪▽✪)

還有一點就是,新加坡並沒有強調雙語,他強調的是每個同學都應該熟悉並欣賞她/他的母語。馬來同學會有專門的馬來課程,印度同學有泰米爾語課程,我們學校會說三四種語言的人很多。這可能以為李顯龍說的不想讓新加坡變為民族大熔爐,希望人們能保持自己獨特的種族文化。

大概就是這樣,來自於我對身邊同學的觀察和日常生活經歷。對瑞士所知甚少,對不起無法作評論。附上一張幼苗計劃的論文冊的圖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3

作者:打鐵燒磚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36216637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瑞士自古以來是一個山地國家。當地居民是山民。山民的特點是什麼?不喜歡與外界有過多的交流。世界上有這麼個地方叫新畿內亞島。是一個高山島(還有沼澤)。因此會造成哪怕隔開10公里的兩個村子語言就沒法交流的現象。

瑞士就是一幫子不願意當德國人的德國人,一幫子不願意當法國人的法國人和一幫子不願意當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拼起來的國家。從古代,日內瓦和蘇黎世本身就是兩個自治城邦共和國。

瑞士是「聯邦自治」的範例。中國歷史上其實沒有這種東西。可能也就蘭芳共和國有點像。


另外,歷史上的日內瓦曾經一度是被加爾文宗的教士統治的。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在那個時代,日內瓦就是一個基督教版本的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整個城市非常的清真。沒有酒吧,沒有妓女,沒有賭博,沒有任何娛樂。估計穿越回去,像我這種天天在知乎上吹牛逼,平時就知道喝酒吹牛逼打遊戲的小知識分子多半也是個驅逐出城起步的刑罰。然後因為信飛天拉麵教弄不好就被株連九族了。如果違反了加爾文派教士的命令,要麼被榮譽處決,要麼就會被逐出城市(但實際上這幫宗教狂熱分子基本都是外國人,從法國尤其是巴黎潤過來的)。


另外,我不知道你跟新一代的新加坡人接觸過沒有。普遍普通話都非常好,尤其是中產及以上的家庭普遍都非常重視普通話教學。我和新加坡的合作夥伴連麥基本都直接講中文的。他們自己說平時在家裡也是中文為主。不過打字,寫郵件傾向於英語。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4

wshhhh:


瑞士不是人均德法意羅四語大佬…

人家是這塊德語區,這塊法語區,這塊意大利語區…大多數人都是在自己的區域里說自己的主語…

而且,瑞士的德法意語也和德國法國意大利不完全一樣。類似於巴西有,加拿大有魁北克法語,等等。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