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uillem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157166/answer/27904203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自己的語言?那他們交流靠什麼?吹口哨麼?
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不過是怎麼稱呼罷了。德語本身就有一堆大小變體,即使德國境內的方言也很多,互通性各有不同,只是統稱德語。實際上,奧地利把他們說的語言稱作奧地利語,瑞士說自己說的是瑞士語,是沒有問題的。他們要真這麼做了,不懂內情的人也就覺得這幾個語言並不相同了。
類似的情況可參考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它們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互通,部分學者也贊成它們是方言關係。但它們都用國名來命名了自己的官方語言。
斯拉夫語族還有著名的捷克語和斯洛伐克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等等。後兩個的拼寫使用不同的字母,但口頭的互通性還是可以的。
往南走還有羅曼語族的一串,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互通性不低,尤其書面互通性,但都以國家命名。西班牙境內還有各自治區命名的語言,比如加泰羅尼亞語和華倫西亞語,它倆基本無障礙溝通,加利西亞語和葡萄牙語也沒什麼溝通障礙,但他們不在一個國家。還有那天聽了聽所謂的阿斯圖里亞斯語,我這個外國人反正沒聽出來它跟「西班牙語」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命名問題是表面的,根源還是一個身份認同的事。人的身份認同可以是多重的,可以很明確,也可以寬鬆。比如某人可以認同自己是奧地利人同時認為自己的母語是德語,和德國的德語有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是語言內部的。某人也可以很為自己是斯洛伐克人,說的是斯洛伐克語,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鄰居捷克人的語言互通,但他們的語言差異不是語言內部的,需要區別開來。也有可能一個人在這些問題上的標準很寬鬆,他可能認為自己是挪威人,說挪威語,但同時認可自己的語言和瑞典語是一個系統,區別不大。如果一個瑞典人在挪威上學,考試答題採用瑞典語,挪威老師也是可以接受的。當這些個體意見彙集到一起形成主流意見時,就會反映在對本國或者本地區語言的命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