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uillem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157166/answer/27904203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自己的语言?那他们交流靠什么?吹口哨么?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不过是怎么称呼罢了。德语本身就有一堆大小变体,即使德国境内的方言也很多,互通性各有不同,只是统称德语。实际上,奥地利把他们说的语言称作奥地利语,瑞士说自己说的是瑞士语,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要真这么做了,不懂内情的人也就觉得这几个语言并不相同了。
类似的情况可参考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它们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互通,部分学者也赞成它们是方言关系。但它们都用国名来命名了自己的官方语言。
斯拉夫语族还有著名的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等等。后两个的拼写使用不同的字母,但口头的互通性还是可以的。
往南走还有罗曼语族的一串,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互通性不低,尤其书面互通性,但都以国家命名。西班牙境内还有各自治区命名的语言,比如加泰罗尼亚语和瓦伦西亚语,它俩基本无障碍沟通,加利西亚语和葡萄牙语也没什么沟通障碍,但他们不在一个国家。还有那天听了听所谓的阿斯图里亚斯语,我这个外国人反正没听出来它跟“西班牙语”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命名问题是表面的,根源还是一个身份认同的事。人的身份认同可以是多重的,可以很明确,也可以宽松。比如某人可以认同自己是奥地利人同时认为自己的母语是德语,和德国的德语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是语言内部的。某人也可以很为自己是斯洛伐克人,说的是斯洛伐克语,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邻居捷克人的语言互通,但他们的语言差异不是语言内部的,需要区别开来。也有可能一个人在这些问题上的标准很宽松,他可能认为自己是挪威人,说挪威语,但同时认可自己的语言和瑞典语是一个系统,区别不大。如果一个瑞典人在挪威上学,考试答题采用瑞典语,挪威老师也是可以接受的。当这些个体意见汇集到一起形成主流意见时,就会反映在对本国或者本地区语言的命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