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3篇帖子。
(轉載知乎)和日本人一起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7

和日本同事容易打成一片,在工作上能互相幫助嗎?聽說很多日本人工作完後都去喝酒,還有天天加班是真的嗎?日本人對待工作態度怎麼樣?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勇武的加蘭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087582503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多數回答是作為同事,我來加一個作為管理者而言,其實管日本人其實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是一個有跨文化背景管理經驗的人,歐洲人,印度人,美國人和中國人我都管理過面試過,但管理日本人確實是非常的不一樣。

一般來說在緊湊架構的公司,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給予文化關懷是有助於提升管理效率的。這一點在之前的工作中都非常work,但是在日本人身上就不行。

在反覆的拉扯中,我意識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日本人在管理上最高效的關係位置在於高出陌生人,卻又不進入朋友的階段。如果你完全以那種美式丁是丁卯是卯的管理手段,日本人會表現的士氣低落;但如果像一些國內公司那樣上感情,上價值,日本人會立即被嚇到,開始「不安」。這一點還是蠻不一樣的,我管理的團隊從來都是5-20人的小規模團隊,屬於是每一個人我都非常了解,接觸非常緊密的,按照我的過往風格,對每個人實施一些關懷一般都是有利於團隊士氣的。但是日本團隊不同,我得把握一個度。
要有封建主思維。在一段時間後,我理解到了日本很多企業運營思維其實高度類似那種封君-封臣的關係,因為如果用這種關係去解釋管理效率的問題其實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在這種體制下,團隊的領導是要有表率模範作用的,並且要能鎮住場子,有人格魅力,這和西方的leadership不同的是這種文化對非現代的管理手段容忍度更高。比如我驚訝的發現,日本人是可以被「訓服「的,我在瑞典,一個人搞砸了工作我可以跟他1 on 1說不滿意甚至可以直接送他去見HR,但我不能在大庭廣眾下訓斥他,挖苦他,但這種文化日本人實質上可以接受,只要不太出格。另一方面你也要有恩威並施的感覺,比如員工工作做得好,你不能直接像美式那麼誇誇誇,顯得你沒氣場,你應該繼續端著,然後淡淡說一句」嗯,還不錯嘛。」

我現在就覺得我不是在當經理,是在當TMD的大名。這種關係下,每個員工是有自己的嚴格底線的,我不能侵犯,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對我也可以有超出合同的配合。這種配合程度不取決於我們的私人關係,而是取決於我的威嚴。比如,我要求項目進度加速,歐洲人可能會給我找理由怠工拖拖拉拉的,但這幫日本人服我,就能開始加班配合,雖然我們彼此都非常清楚我對他們沒有任何直接的威脅,人事權力始終不在我這裡。但就因為我因為一些事情,鎮得住他們,他們就服我。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一點是。日本人喜歡搞小團體但是卻同時搞雙標,你比如印度人的小團體是一致對外的,進去了之後就是利益共同體。但日本人的小團體我感覺像是折磨團體內部人的一種非常迷的整合方式。當你在團體外的時候,他們對你不會有過多要求,覺得你犯錯,失禮,不懂規矩可以理解;可你要一旦表現出你要加入他們,成為受認可的一份子,好了,規矩來了,開始各種」指教「。然而,如果你最終最終最終證明了自己能當他非常牢靠的大哥,他們又會向你靠攏,以你為中心建立新的小圈子,這個時候你對他們講什麼又都可以了。

就比如說的最多的「年功序列」這回事。我帶他們聚會的時候,曾經用日語謙虛地表示過自己喜歡日本文化也敬佩日本人的成就,都客套嘛。然後在祝酒後就有老登提醒我,祝酒要先從老到年輕,再從資歷深淺,尤其是男女裡面同條件要先男後女,否則就是しつれい。

我:「你在教我做事?」 當然,我沒有那麼說。後來我就不動聲色的改為英語進行交流,日本人英語本來就結巴,他們一局促我就更好控場,也就沒有人再來提這一回事,要我總結的話就是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在自己的主場。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日本人的「責任感」非常的迷,他們對責任的理解是很機械的,在於具體的某一事務而不是「指令式」的責任。在聯繫供應商這個問題上,我驚訝地發現,有時候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電話或者這種聯絡方式無法達到目的,但他們還是在繁重且低效地執行這一工作,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但在我看來,作為銷售人員,真正的責任應當是實質性的,目的導向的,但處於某種文化差異,他們並不願意發揮這種主觀能動性。如果我不去查,他們就會滿懷歉意但其實一點都不自責地告訴我,我們儘力了,但完不成。

還有包括在垮小組的責任劃分上,更是沒有任何擔責意識。如果一開始的職權範圍劃分有問題的話,沒有人會主動去妥協,只能是無盡的扯皮。我之前在另一個回答里說過,在小型團隊里做扁平化管理是一件很迷的事情,但是在這裡,我真的只有盡量減少彙報,爭取讓我了解到每個人的工作處境好像常凱申一樣進行微操,比如「今天你打這個電話再試試。」

那有沒有好的方面呢?當然是有的。

對於工作流非常明確的事情,他們的執行力是很強的。比如我們的銷售和市場人員,在工作方法明確的情況下,彙報上來的細節信息豐富程度時常讓我驚訝。比如,我曾經看到彙報上寫我們某供應商社長在中午喜歡去的若干家餐廳甚至是用餐時間長短,他寫這個的理由是方便後來的銷售準確定位找到他。。

忠誠。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可笑,但是我發覺日本人至少在我們這種企業裡面,長期工作的意願是很強的。這當然一是因為我們待遇是非常好的,二是因為這些人明顯沒有西方人那麼喜歡跳槽,並且自豪自己在某家企業工作過N年。像之前那個老登經常跟我說:」我在豐田工作了30年,如果不是XX非要請我出山我想我一定會在那裡退休的。「 我內心:」又不是我請的你我可希望你不來。「 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希望自己長遠幹下去,不是很計較短期的得失,也比西方人在長期計劃中更配合一點。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底層文化相通,交流起來更容易。我雖然對豐田老登非常不爽,但是還是要承認他確實有很多人脈和資源,去談一些業務就跟中國一樣,白天在商務場合可能沒法談得很理想,但你要是有一個中間人朋友,線下一頓操作,很多事情會簡單很多。這樣的事情當然也發生在西方,但與此不同的是你很難在西方找到一個團隊願意在非正常工作時間去執行這種任務,而日本人覺得這很正常。

大概就是這些吧,我總體來說還是挺喜歡管理日本團隊的,雖然他們的創造力明顯不如西方/中國團隊,但是管理他們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枕流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707742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竟然破了10!謝謝大家!補充了關於喝酒的部分在下面


好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工作環境。我現在的工作是在店鋪里,每天的主要任務有奔跑著搬貨卸貨,奔跑著給顧客找貨,收收銀掃掃地。當然,由於我還是公司的正社員,還要領導(其實主要還是被領導)パートナー和バイト努力打造一個更棒的店,把銷售量搞上去~

1.心遣い

這個詞我一直沒有找到對應的中文,差不多就是換位思考的意思。比如有客人來問問這個商品的尺寸,我們會給寫好內寸外寸,附加組件的大小,組裝方式不同可能會有的變化,然後寫上聯繫方式和自己的名字,方便顧客下一次諮詢不用再回顧一遍前情。要知道我們不是什麼量身訂做的奢侈品牌,我們是大眾零售業好嗎…買個不到100日元的鉛筆芯也是這個服務水準。

2.工作原動力

加班是日企永遠繞不過去的命題。我沒工作之前接受到的信息基本都是集團主義啦前輩不走不能走之類的,但是很多時候我發現日本人真的是很熱愛工作這件事。也就是說,不論我是研究宇宙飛船的還是收垃圾的,工作是人存在的意義。我之前有段時間因為工作又累錢又少還沒朋友,心情特別down,就問我的前輩小姐姐,她名牌大學(日本挺有名的私立)畢業做這份工會不會很不甘心。小姐姐說做什麼工是自己在能力範圍內的選擇,但是做工是社會給你的角色,不管選擇怎麼樣角色一定要扮演好。

說實話,在日本社會生活非常安心,因為你知道一切都會有人細心的去保障。而且從和同事的互動中,我感覺大家都是發自內心地認為做這些是有意義和必須認真負責的。我有時候深夜12點還在關門了的店裡給所有貨架一個一個上防止掉落的螺絲,在高腳架上看著外面無人的馬路真的想哭,但是同時,有人在一米一米地檢查我每天乘坐的地鐵線路,有人在超市確認每一瓶飲料的保質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3.同事素質

我是從國內某985大學本科畢業後直接來的日本工作。日本強調現場教育,就是所有社員必須從一線店鋪開始做,所以當我被分配到都外的一個完全沒有外國人會去的店時,內心也是崩潰的。

雖然說日本社會不太有職業歧視,但是高學歷名門大學的畢業生肯定也是傾向選擇銀行,大手企業office,外資。在店鋪主要分三種,本社員(相當於店鋪領導人),合同工(高中或者大學畢業後就職失敗的人),打工者(工作時長短,主要是大學生和主婦)。

大家學歷水平都非常不同,有早稻田經濟科的學生,也有高中畢業就嫁人的主婦;有拎LV來打工的少女,也有一年只穿一雙鞋的大叔。但是!大家都非常地!靠譜!

工作能力,對事情的理解能力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件改賣場的事交給早稻田做,2小時搞定還會出個改進方案。交給大叔雖然出不了好點子,但是三小時也絕對會搞成你想要的樣子。工作最怕的就是甩手掌柜,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因為開店和別的工作不一樣,坐辦公室一件事沒做好可以等明天,可以check一遍又一遍,店是每天早上都要開門的,貨架是空的簡直是要天崩地裂。所以有一群負責的小夥伴真的很感激。

4.人際關係

因為我屬於和底層人民混跡在一起,對日系正統的那種辦公室作風不熟悉也不喜歡,每次去總部開會都渾身不自在,出了大門簡直是腳底生風。

我們店員工的平均年齡很小,基本合同工也是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平均不超過三十歲,所以氣氛很歡樂,經常互幫互助開開玩笑。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主婦們自己是一個圈子,每次和她們吃飯都聊的兒子的運動會啊女兒的託兒所,和國內的年輕媽媽沒什麼兩樣。但是關係好歸好!大家都非常客氣!超客氣!

對!就是那種日本式客氣!比如每個人中間會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用來吃吃飯休息休息,回來了一點會說謝謝!謝謝大家讓我休息!我回來了!客氣是對的但是休息不是法定的嗎不讓休息我要報警了好嗎!出去旅遊或者回老家一點會給大家帶吃的,還要一個個確認吃了沒有,好不好吃。哈哈哪有不是おいしい的答案嘛!如果讓我幫忙報銷或者改個錯這種社員才能做的事,那一定會道謝並道歉好幾次…我好想大家都不要這麼客氣,因為我自己就是個不靠譜的惹禍精,基本是大家給我收拾爛攤子的多…

5.發現自己沒認真審題,有關於喝酒的部分沒說。

首先要說店鋪的勞動性質比較特殊,我經歷的飲み會性質和大部分的日本サラリーマン(工薪階層)不一樣。店鋪從早到晚都需要有人,所以飲み會比較少,主要是忘年會,歡迎會送別會,慰勞會,還有休館日出去BBQ。我們店的主要バイト人員是大學生和主婦,主婦一般都只干到下午四點以前,所以不會參加飲み會。大學生中大一大二的學生因為未滿二十歲,在日本法律中也是不允許喝酒的。

我自己有輕微的酒精過敏,而且規定自己從來不和家人以外的任何人喝酒,所以來了日本在飲み會上也是滴酒不沾的。就自身而言我從來沒有被所謂「勸酒」過,沒有人對我說這個酒精度低你可以喝,不喝不給面子。畢竟大家工作了一天都很累,飲み會本來就是讓大家放鬆減壓的事情嘛~

飲み會非常吵!非常非常吵!!!你會發現日本人聲音大起來會讓你完全聽不見自己在講什麼。當然其實吵的人平時也多是張揚的性格,而平時比較安靜的人被迫不得不大聲說話因為實在是聽不見。並沒有平時道貌岸然,到了飲み會就整個變一個人的。(要有大概就是我,飲み會時候日語會莫名變好噼里啪啦講很多…)

說了這麼多,其實除了人累錢少沒朋友以外也沒什麼缺點。日本社會尤其是職場,特別適合磨練世界以我為中心不想負責任的玻璃心病嬌女(就是我!)。覺得在成為一個靠譜的自己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加油!

還有就是重申我的情況和很多office里的白領不一樣,我只不過告訴大家,哦日本還有這樣的存在…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又多一隻雷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3653491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畢業到現在一直都是在日企工作。尤其是在第一個部門工作的時候,整個部門除了自己全是日本人。與日本人一起工作,最大的感觸就在於,日本人真是一群特別從眾,特別從上的群體。無論是小組,部門或是公司,甚至社會,都是以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帶著一大群聽話的日本人形式在順暢地運行著。

1.看不見的規矩

與日本人一起工作,一開始最讓人感到挑戰的,是學習日本人的規矩。因為在明面的規章制度以外,有很多看不見的規矩在約束著,引導著,左右著人的行動。

例如,對細節的在意,對形式的要求。

每個新員工進入公司,都可能要干一些雜活。其中,就包括會議準備。與日本人共事,會議準備中少不了對會議資料的準備。於是,資料怎麼列印,如何裝訂,如何擺放,何時擺放,何時處理,都是規規矩矩的。資料本身的格式,大到排版,小到大小寫,都必須嚴格照以前的規矩執行。所以,每周的工作中,必然跑不掉的部分,就是對會議資料的核對了。

有時候,這種對形式的追求讓人實在難以理解其意義在哪裡,後與個別日本人混熟了,在酒足飯飽之餘,吐露真言,才感觸到,其實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也是一種權力和威嚴的體現,一種規則和紀律的要求,從每天的細節中,讓個體能服從集體,讓下級能服從上級。而這種行為習慣的教育,從幼兒園的時候已經開始。

2.溫馨而森嚴的等級體系

不得不說,日本人為主的職場中,工作氛圍和同事之間相處的模式,大多都是比較融洽的,面子上都很過得去。我一個朋友回國工作後,一開始最不習慣的地方就是在辦公室里會時不時出現吵架甚至干仗。在日本工作了好幾年,從來沒有在辦公室裡面見過直接的吵架干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被嚇壞了。

確實,日本的職場安靜和看似文明,但並非意味著真的溫馨。畢竟是職場,該有的辦公室政治,該有的等級森嚴的體系,不會缺席。

我回國後感到最為舒服的一點,應該就是職場環境了吧。雖然依然是在日企,但是比起在日本的時候,職場氛圍變得輕鬆愉悅起來。在日本工作的時候,無論是寫email時候的措辭,還是在做幹事時候的座位安排,還是在平時工作時候所感受到的前輩和後輩之間明顯的尊卑關係,應屆畢業後開始在公司里工作的員工對那些從其他公司跳槽過來的員工的優越感,無一不在提醒著我,這是在日本,這是個日本人的職場。回國以後,雖然還是有上司和下屬之間的距離感,但是這種距離感更多是基於公司權力上的上下級關係,對有能力有魅力的上級的欽佩,而非一種「尊卑有別」的感受。另外,在國內,完全沒有任何前輩和後輩的概念,有能者上,有關係者上,有資源者上等觀點為大家所廣泛接受。如果誰僅僅是因為早進公司兩三年,就對那些剛進公司的員工們指手畫腳,只會被人笑話,而新員工們也不會對這種「前輩」在說話和工作交流有任何顧慮。

3.以和為貴的利益交換原則

所謂的以和為貴的利益交換原則,主要體現在薪酬福利,升職加薪,教育和外派等機會的分配等上面。

雖然企業界的薪酬改革等叫了這麼多年,但是在日本的很多傳統日企,年功序列依然在較大程度上被延續了下來。可能直到管理職(一般是課長)晉陞的競爭為止,從二十幾歲進公司,到三十四五歲,整整十年的時間,自己無論是否努力,怎麼努力,自己的薪酬福利水平可能跟其他與自己一起進入公司的「同期」都拉不開明顯的差距。沒有差距,就沒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衝突,所以就和諧了。

即使進入了管理職晉陞的競爭,自己到底能否得到晉陞,很有可能不是基於自己的功勞,能力或苦勞,而有可能是基於「政治交換「。即A部門晉陞3人,那麼B部門也要對等地晉陞3人。於是,兩個部門之間實現了利益交換,情況一片和諧。

4.從上和責任分化

在日本的日企工作的久的人,或者與日企有很多接觸的乙方公司,與日本人一起工作時,多少會發現這麼幾個特點,第一,會議特別多,而且一開會就要拉著一堆部門一起開,但是會議結束後不一定能得出個明確的結論,於是又有可能再開一次。第二,會議的時候大家都不發言,等著老大發言以後,每個人應和幾句。然後其他人進行一下最近情況的彙報,極少甚至沒有討論環節,會議就結束了。第三,對某項事情進行審批,需要走很長的流程,N個部門的領導,甚至明顯與該事情不相干的部門的領導,都需要進行批准。第四,寫個email抄送一大堆人。

我認為這是日本人工作上的很重要的習慣,即從上和責任分化的合二為一。

從上,是人作為一個群居動物的基本習性。因此,從上不僅在日企,在其他企業和組織中,都廣泛地存在。不過,以日本人為主體的日企中,將從上和責任分化完美結合,於是就出現了上面提到的各種現象。正如我在本文一開始所言,日本社會,感覺就是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帶著一大群聽話的日本人形式在順暢地運行著。作為一個小社會,公司里也大概如此。作為精英的領導,需要帶領著下面一大群聽話的員工。員工需要從上,如果是上級的提議,那麼把決策權交給上級的同時,意味著把責任也都交給了上級,自己只是執行者,實在是美差。但是自己不得不進行決策,要在某件事情,某個項目等裡面扮演「上級」的角色時,就必須通過拉著一大堆部門來開會,討論,會簽等,來分擔責任。

當然,既然下屬會用這一招,上司當然也可以用這一招,於是,在一群日本人的職場環境下,一次次打ち合わせ就這樣完美地開始,完美地收官。整個公司,也依靠這種方式,上傳下達,很好地運作了起來。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Royx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962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渋谷某小規模IT公司, 有我和突尼斯小哥兩枚外國人 1. 加班 加班比較嚴重, 每天規定6點半下班, (突尼斯小哥一般在七點之前走, 他走了之後我就能緊隨他腳步早下班了.) 日本同事一般到9點都還沒有人(我待得最晚時間). 某次晚上十一點吃晚飯的時候, 同事還發消息說訪問量blablabla, 也就是還沒下班... 周末每天最少加班3小時... 專門問過同事你為什麼這麼拼, 她說她下班後也沒什麼約, 而且工作很有意思, 喜歡工作, 哎...說得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墮落了... 2. 禮貌: 講禮貌就不細說了, 反正每天都是那麼幾句話. 3. 做事情很死板 連突尼斯小哥都被同化了, 基本上按要求說的做就行, 不要多想. 曾經試圖用semantic-ui更新一下頁面的設計, 結果被駁回了, 理由是, 現在的頁面也很好(丑的我都受不了), 每天那麼多人看也能賺錢就夠了. 4. 交流 感覺沒什麼交流, 坐在辦公室聽鍵盤聲就可以了. 會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した、就可以了... 5. 喝酒 不少日本人的日常就是下班-喝酒-回家, 和日本人喝酒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人喝完酒能傻逼到什麼樣子. 6. 吃飯 一般來說午飯比較悠閒, 工作狂或者有事的話會去買便當. 一般的話就是去公司周圍的飯館, 一般吃西餐比較多, 沙拉, 主餐, 甜點, 每天吃午飯差不多就一個小時, 價錢還可以?我覺得小貴. 至於晚飯嗎, 呵呵呵呵, 誰知道幾點呢. 7. 娛樂 下班後搬個凳子坐在渋谷大十字路口看妹子算嗎?

=- =感覺和國內比, 報銷交通費還是很良心的, 於是就有了渋谷-原宿-新宿的teki, 一路購物聖地, 可惜我只買優衣庫...

PS:

我們公司還是很有意思的

每天早上開早會, 分享公司精神(專門印了可以放在錢包里的小手卡, 我還有幸拿到了日英平假版本), 開完會去渋谷站撿一圈垃圾(對, 你沒有看錯, 而且我們好像是唯一一家這麼乾的, 說實話, 街上煙頭還是不少的)再開始工作...


============================ 分割線

第二次實習

在樂天的Front End.

感覺樂天的待遇不錯, 食堂的伙食是真的好, 二子玉川的樓也是很漂亮, HR小姐姐也是很漂亮. Follow一下前半部分的格式好啦哈哈

1. 加班

我沒有一天加過班, 大概是因為team lead 是西班牙人, 所以帶著大家從來不加班, 不能遲到, 但是下班幾乎天天準備走, 上班的時候活兒也不多... 每天一兩個小時就能幹完, 所以有時候要去廁所娛樂度日...

2. 禮貌

幾乎沒有任何禮節活動, 大概是因為team構成是2西班牙人2日本人1印度人+我. 所以基本能省的交流都省了. 基本是西班牙語交流團體, 日語交流團體, 和沒什麼好說就自己玩的團體.

3. 死板...

樂天感覺流程化很嚴重, 各個部分搞得很麻煩, 而且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其實並不是很順暢.

4. 交流

作為實行英語化的公司, 交流還是沒有太大障礙的.

5. 喝酒

沒什麼喝酒的活動...和team構成有關係吧

6. 吃飯

吃飯很好, 食堂一日三餐質量︿( ̄︶ ̄)︿

7. 娛樂

二子玉川好像沒什麼好玩的. 我的座位在CEO正前方, 經常看回報開會算是福利吧. 再就是花火大會可以在公司樓上看. 然後有些莫名其妙像是旅遊觀光的Hackathon. 其他的感覺有很多有意思的社團, 但是實在是懶得去...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Ga Ou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6155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畢業直接來的日本。派遣社員。工作地點是豐田系的關聯集團的下屬公司。最近正在整理來到日本之後的所見所聞所感。剛好看到了這個問題。

我過來日本剛剛半年,其實還處於看什麼都很新鮮的時期。

我所在的團隊是自動化測試組,團隊構成是14個日本人,3個中國人。

除了我和其中的一個中國人前輩始終沒有辦法和諧相處以外,算是和他們關係還不錯的。

在這裡我要說,日語是你唯一的武器,沒有人願意忍受你憋的面紅耳赤都說不完一句話。也沒有人會原諒已經清楚的傳達給了你,只是因為你沒聽明白而做錯了的事。

我所在的團隊裡面,大家貌似都挺宅,開早會也會說哪裡哪裡又出了新的特典什麼的。然後一個一個也都是吐槽小能手,所以和他們在一起工作我覺得非常開心,也願意學習更多的東西。

當然我的前輩就會說你看這些日本人每天開會都在閒聊就是為了耗點騙工資。

---------------------------------------

和日本人關係好,在工作會不會互相幫助,這個要看題主問的是什麼。

來日本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說,不要過分的幫助別人做事,在我們看來是伸出援手,在對方可能會有「你是不是覺得以我的能力沒有辦法完成工作才來幫助我的」這樣的誤解。有一次我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和負責這個的人說了,他認真的聽完了感謝了我之後說,我就確認一下,這個工作沒安排給你對吧。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心想不好管了不該管的事了,就說有這個想法,可是實現不了,因為都不會做。只能當一個建議提給您看看。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是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互相不影響,在需要配合的地方極力配合。這樣的工作夥伴應該是最值得信賴的。也都喜歡和他一起共事。

比如一個沒聽明白,別人都做完了發現你做錯了,還要讓別人給你掃尾,這樣的話就不好了。

說到幫助的話,我確實受到了很多照顧,比如大家會給我講各種器械怎麼用,我有不會的問他們他們也會認真的給我解答,如果他們也不會的話會一起搜...但要注意別在他忙的時候尋求幫助,那樣會很添麻煩。這是工作上的。

生活上的大家會提醒我最近要開櫻花了哪哪哪比較好看,突然加班的話倒班的人會拎一袋吃的和維他命水或者咖啡過來。下雨了還會借給我傘。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之前都會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 - Ga Ou 的回答

這個是借傘的故事。

在日本的 IT 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 Ga Ou 的回答

同樣的體驗類問題。但寫這個答案的時候被中國人前輩影響很深有點負能量。

現在說感覺的話,我確實是覺得是在被大家支持著幫助著走過來的,就有一種現在會的知識都是「吃百家飯」攢出來的一樣。也願意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搭一把手。

---------------------------------------------

關於喝酒這個事

我所在的團隊動不動就加班到9點半,所以相對而言酒局會少很多。

題主你問的我覺得應該是兩類人,

如果下班早沒什麼事,可能也就一塊吃個飯喝喝小酒。

如果9點半才下班,趕末班電車都要小跑了,喝啥酒啊。

在來日本之前,聽老師講,如果日本這邊的男人天天回家很早,妻子可能會被街坊鄰居的太太們瞧不起。(是不是老師講的啊。。。)所以可能會去喝酒到晚上再回來。

在我的團隊里,有真的喜歡喝的,每次都要二次會三次會喝多了讓媳婦開車來接才過癮的,也有把一次會當做加班來做,完全就不想多呆又不好意思欠席的。

加班,我倒是挺喜歡的...

加班工資高,我掙得又少,當然喜歡加班。我在的是IT公司,所以軟體的交貨期定得很死,如果到點了交不出貨很不好。測試又總在最後,所以加班也很多,如果趕上明天就要交貨那真是不幹完不能走的那種程度。

但是不會每天都是交貨期的,所以我們是高峰的時候加班,低谷的時候就早些走。

另外還有那種基本工資中就已經包括了幾十小時加班的,比如40,這樣的如果想要加班費一定要先加到40小時,多出來的才給錢。

-------------------------------------------------------------------

日本人對待工作的態度。

這個見仁見智。

上一個前輩辭職時和我說他想真正的去開發一些東西,而不是明知道可以優化卻不能優化(因為和接到的訂單要求不符)以及每天都在寫萬一出了什麼事用來推卸責任的文檔。

我在這邊也看到每天昏昏欲睡的,得過且過的,瞎扯淡的。

但是他們對於做出來的東西要求很高。

在很多精細的地方。

那天我幫忙整理資料,測試設計書,修改格式,審查。

來來回回審了三遍。

所有的空格裡面都要有"-"

字體大小都要統一,顏色要統一。

連")"和單元格的線有沒有湊在一起顯示不全都查過了。

我覺得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結果被安排了最後一項任務。

把這些設計書的Excel電子稿,裡面每一個表的當前選定的單元格都調整到最左上角。

為了不讓對方打開的時候每頁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位置。

這時候我才真的感覺到精細。

但也覺得這樣的資料整理出來就是漂亮而怒點一贊。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Maxine xu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447294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NTT DATA相關人員,只是相關。我只能講講在華日企的感受。

首先個體化差異是很大的,和中國人一樣。

有人喜歡加班奮鬥不止,對公司每一點不精細吹毛求疵認真監督,這是原公司運行部經理兼副總。

有人最喜歡回家陪兒子玩兒,組織春遊都安排周四周五,因為「不能佔用和家人團聚的周末」過年去中國丈母娘家幹活做飯,這是原公司綜合部經理。

有人是個死宅,Akb48死忠粉,年會上唱她們的歌和跳她們的舞,在公司待了三年我都不是完全知道他做什麼的,被稱為幫忙梳理制度的顧問,每天早上十點半來裝做加班的樣子晚上七點走。最後回日本的時候開歡送會時候說「我來中國顧問的集團下屬公司都黃了,希望你們加油。」

年輕的外派工程師因為中華小當家(中華一番)每次都要吃青椒肉絲…忠厚的長者業餘時間喜歡拼高達。在日本惡魔臉的大領導每次來中國都要裝溫和臉,還問我「小姑娘這樣工作有趣嗎?我想應該很有趣哦。要加油」…我當時真是好想吐槽…哈佛畢業的未婚財務超嚴格到變態大叔,幾個跟他的翻譯都受不了。

扣題主的問題,有什麼體驗和直屬領導什麼人完全相關。

其次就企業文化來說,總結來看是善於製造和運維因為精細,真的精細。我是經常用excel工作的人,把excel的第一格調過來這件事情到後期已經成為順手的習慣了。申請各項資質真的是實打實的達到相關標準。

非常不善於短期研發和面對新興多變的市場,在我們的領域,中國市場的發展是非常的快的,十幾年前用電腦產品都是先進的,現在用手機上的才是標配,提供整體運營諮詢才能發展。整體決策鏈條非常長,決策滯後。我離開該公司已經近三年,目前五年前我在公司時候的想法都好沒有實現,目前公司業務已經接近崩潰邊緣。

最後,在日企養成的習慣,尤其是前排某個答案中所說的「只是為了讓文檔更好看一點」的技能,對我目前在國企的工作幫助很大。日企協助我養成的「從用戶(領導)的體驗出發,遵守規則,高職業化程度,敬業(比國企關係戶同事)」在我們這樣的國企里顯得還是比較特別的。還是需要感謝的。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日語不夠好,那麼給你最大負體驗的絕對是你的同胞同事。日企工作日語太重要。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0

現在在日企工作,簡單談幾點:

1、工作態度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現在的日本總工,翻譯說深夜2-3點都接到過他的郵件,真的是工作狂一樣的存在。另外就是執行力非常好,譬如掃描列印都是總工自己做。如果執行一個新的IT管理制度,總工也會自己拿個小本本,把步驟仔細的記錄下來。

2、筆記本電腦

我這裡來過2個日方人員,40歲左右,基本上都是一個筆記本配上一個顯示器那樣的工作方式,可能和研發工作也有關係。日本人好像都比較喜歡11-12左右的小筆記本。

3、用餐

日本人員吃飯非常少,恐怕都會說「一點點」這樣子,就是工作餐的時候,這樣告訴工作人員。

4、會議

會議還是比較多的,各種反覆確認。

5、家人

以前的日方總工,總是諮詢IT部門,給他老婆寫Email沒有問題吧這樣子的。還有個日本老頭,因為常駐在中國,還讓我們幫忙安裝過暴風影音,播放孫子的錄像,感覺還是非常有家庭觀念的。

6、娛樂

日本人喝了酒以後,就變了一個人一樣,各種跳舞、唱歌,非常的可愛,還有點好笑!

接觸的日本人不算很多,上面僅僅是我個人的片面感覺!



作者:yang yi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6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0

我的經歷,和日本同事不容易打成一片,工作氣氛壓抑。工作完後很少去喝酒,但是加班確實很普遍,即使不加班也會裝逼拖時間晚點回去。日本人對待工作態度是很認真的,每天都很忙,至少看起來很忙。稍微年長點的日本人都比較好為人師。

以前我也覺得日本人虛偽,後來我感覺每個人都挺虛偽的,與日本人無關,只是虛偽的方式和方面不同罷了。

另外,日本人特別喜歡定規則,按規則辦事,也特別守規則。不犯規不犯錯是大多數日本人的工作綱領,而大多數中國人是以工作成果和達成目標為導向的。



作者:續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75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1

我曾經在夏普工作1年,

說下感受

1,比較認真。我提交的文檔,有一個錯別字都會被打回來讓你改正下重新提交。

2,加班比較多,但工作效率低。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日本員工,基本上都是慢慢悠悠的幹活,把活拖到加班的時候完成。

3,交流不足。我工作的項目是和國內的一個企業合作完成的,時不時會有國內來的文檔來讓我翻譯,但有時候國內企業文檔做的馬虎,意思表達不清的時候,這些日本人寧願自己慢慢琢磨是什麼意思,也不願意馬上發個郵件問問。

4,下班活動多,經常有組團去喝酒了什麼的,上次還一起去了一家台灣料理店,老闆會中文。我問了問,老闆偷偷告訴我,他們其實是四川人。。。。

沒注意題主說的好不好相處的問題,補充一下。

我個人認為是比較容易相處的,沒有所謂的歧視了等等的問題,我也經常跟他們介紹一些國內的習俗了什麼的。私下裡也一起經常去打桌球和保齡球了什麼。

當然夏普工廠的地方在鄉下,這裡的人性格上也比較質樸一點,估計到了東京這種地方會難相處一點也說不定。



作者:幽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8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