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3篇帖子。
(轉載知乎)和日本人一起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7

和日本同事容易打成一片,在工作上能互相帮助吗?听说很多日本人工作完后都去喝酒,还有天天加班是真的吗?日本人对待工作态度怎么样?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勇武的加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08758250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数回答是作为同事,我来加一个作为管理者而言,其实管日本人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是一个有跨文化背景管理经验的人,欧洲人,印度人,美国人和中国人我都管理过面试过,但管理日本人确实是非常的不一样。

一般来说在紧凑架构的公司,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给予文化关怀是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的。这一点在之前的工作中都非常work,但是在日本人身上就不行。

在反复的拉扯中,我意识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日本人在管理上最高效的关系位置在于高出陌生人,却又不进入朋友的阶段。如果你完全以那种美式丁是丁卯是卯的管理手段,日本人会表现的士气低落;但如果像一些国内公司那样上感情,上价值,日本人会立即被吓到,开始“不安”。这一点还是蛮不一样的,我管理的团队从来都是5-20人的小规模团队,属于是每一个人我都非常了解,接触非常紧密的,按照我的过往风格,对每个人实施一些关怀一般都是有利于团队士气的。但是日本团队不同,我得把握一个度。
要有封建主思维。在一段时间后,我理解到了日本很多企业运营思维其实高度类似那种封君-封臣的关系,因为如果用这种关系去解释管理效率的问题其实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在这种体制下,团队的领导是要有表率模范作用的,并且要能镇住场子,有人格魅力,这和西方的leadership不同的是这种文化对非现代的管理手段容忍度更高。比如我惊讶的发现,日本人是可以被“训服“的,我在瑞典,一个人搞砸了工作我可以跟他1 on 1说不满意甚至可以直接送他去见HR,但我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训斥他,挖苦他,但这种文化日本人实质上可以接受,只要不太出格。另一方面你也要有恩威并施的感觉,比如员工工作做得好,你不能直接像美式那么夸夸夸,显得你没气场,你应该继续端着,然后淡淡说一句”嗯,还不错嘛。”

我现在就觉得我不是在当经理,是在当TMD的大名。这种关系下,每个员工是有自己的严格底线的,我不能侵犯,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我也可以有超出合同的配合。这种配合程度不取决于我们的私人关系,而是取决于我的威严。比如,我要求项目进度加速,欧洲人可能会给我找理由怠工拖拖拉拉的,但这帮日本人服我,就能开始加班配合,虽然我们彼此都非常清楚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直接的威胁,人事权力始终不在我这里。但就因为我因为一些事情,镇得住他们,他们就服我。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一点是。日本人喜欢搞小团体但是却同时搞双标,你比如印度人的小团体是一致对外的,进去了之后就是利益共同体。但日本人的小团体我感觉像是折磨团体内部人的一种非常迷的整合方式。当你在团体外的时候,他们对你不会有过多要求,觉得你犯错,失礼,不懂规矩可以理解;可你要一旦表现出你要加入他们,成为受认可的一份子,好了,规矩来了,开始各种”指教“。然而,如果你最终最终最终证明了自己能当他非常牢靠的大哥,他们又会向你靠拢,以你为中心建立新的小圈子,这个时候你对他们讲什么又都可以了。

就比如说的最多的“年功序列”这回事。我带他们聚会的时候,曾经用日语谦虚地表示过自己喜欢日本文化也敬佩日本人的成就,都客套嘛。然后在祝酒后就有老登提醒我,祝酒要先从老到年轻,再从资历深浅,尤其是男女里面同条件要先男后女,否则就是しつれい。

我:“你在教我做事?” 当然,我没有那么说。后来我就不动声色的改为英语进行交流,日本人英语本来就结巴,他们一局促我就更好控场,也就没有人再来提这一回事,要我总结的话就是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自己的主场。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日本人的“责任感”非常的迷,他们对责任的理解是很机械的,在于具体的某一事务而不是“指令式”的责任。在联系供应商这个问题上,我惊讶地发现,有时候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电话或者这种联络方式无法达到目的,但他们还是在繁重且低效地执行这一工作,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但在我看来,作为销售人员,真正的责任应当是实质性的,目的导向的,但处于某种文化差异,他们并不愿意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不去查,他们就会满怀歉意但其实一点都不自责地告诉我,我们尽力了,但完不成。

还有包括在垮小组的责任划分上,更是没有任何担责意识。如果一开始的职权范围划分有问题的话,没有人会主动去妥协,只能是无尽的扯皮。我之前在另一个回答里说过,在小型团队里做扁平化管理是一件很迷的事情,但是在这里,我真的只有尽量减少汇报,争取让我了解到每个人的工作处境好像常凯申一样进行微操,比如“今天你打这个电话再试试。”

那有没有好的方面呢?当然是有的。

对于工作流非常明确的事情,他们的执行力是很强的。比如我们的销售和市场人员,在工作方法明确的情况下,汇报上来的细节信息丰富程度时常让我惊讶。比如,我曾经看到汇报上写我们某供应商社长在中午喜欢去的若干家餐厅甚至是用餐时间长短,他写这个的理由是方便后来的销售准确定位找到他。。

忠诚。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我发觉日本人至少在我们这种企业里面,长期工作的意愿是很强的。这当然一是因为我们待遇是非常好的,二是因为这些人明显没有西方人那么喜欢跳槽,并且自豪自己在某家企业工作过N年。像之前那个老登经常跟我说:”我在丰田工作了30年,如果不是XX非要请我出山我想我一定会在那里退休的。“ 我内心:”又不是我请的你我可希望你不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希望自己长远干下去,不是很计较短期的得失,也比西方人在长期计划中更配合一点。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底层文化相通,交流起来更容易。我虽然对丰田老登非常不爽,但是还是要承认他确实有很多人脉和资源,去谈一些业务就跟中国一样,白天在商务场合可能没法谈得很理想,但你要是有一个中间人朋友,线下一顿操作,很多事情会简单很多。这样的事情当然也发生在西方,但与此不同的是你很难在西方找到一个团队愿意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去执行这种任务,而日本人觉得这很正常。

大概就是这些吧,我总体来说还是挺喜欢管理日本团队的,虽然他们的创造力明显不如西方/中国团队,但是管理他们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枕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707742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然破了10!谢谢大家!补充了关于喝酒的部分在下面


好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工作环境。我现在的工作是在店铺里,每天的主要任务有奔跑着搬货卸货,奔跑着给顾客找货,收收银扫扫地。当然,由于我还是公司的正社员,还要领导(其实主要还是被领导)パートナー和バイト努力打造一个更棒的店,把销售量搞上去~

1.心遣い

这个词我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中文,差不多就是换位思考的意思。比如有客人来问问这个商品的尺寸,我们会给写好内寸外寸,附加组件的大小,组装方式不同可能会有的变化,然后写上联系方式和自己的名字,方便顾客下一次咨询不用再回顾一遍前情。要知道我们不是什么量身订做的奢侈品牌,我们是大众零售业好吗…买个不到100日元的铅笔芯也是这个服务水准。

2.工作原动力

加班是日企永远绕不过去的命题。我没工作之前接受到的信息基本都是集团主义啦前辈不走不能走之类的,但是很多时候我发现日本人真的是很热爱工作这件事。也就是说,不论我是研究宇宙飞船的还是收垃圾的,工作是人存在的意义。我之前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又累钱又少还没朋友,心情特别down,就问我的前辈小姐姐,她名牌大学(日本挺有名的私立)毕业做这份工会不会很不甘心。小姐姐说做什么工是自己在能力范围内的选择,但是做工是社会给你的角色,不管选择怎么样角色一定要扮演好。

说实话,在日本社会生活非常安心,因为你知道一切都会有人细心的去保障。而且从和同事的互动中,我感觉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做这些是有意义和必须认真负责的。我有时候深夜12点还在关门了的店里给所有货架一个一个上防止掉落的螺丝,在高脚架上看着外面无人的马路真的想哭,但是同时,有人在一米一米地检查我每天乘坐的地铁线路,有人在超市确认每一瓶饮料的保质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同事素质

我是从国内某985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来的日本工作。日本强调现场教育,就是所有社员必须从一线店铺开始做,所以当我被分配到都外的一个完全没有外国人会去的店时,内心也是崩溃的。

虽然说日本社会不太有职业歧视,但是高学历名门大学的毕业生肯定也是倾向选择银行,大手企业office,外资。在店铺主要分三种,本社员(相当于店铺领导人),合同工(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就职失败的人),打工者(工作时长短,主要是大学生和主妇)。

大家学历水平都非常不同,有早稻田经济科的学生,也有高中毕业就嫁人的主妇;有拎LV来打工的少女,也有一年只穿一双鞋的大叔。但是!大家都非常地!靠谱!

工作能力,对事情的理解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件改卖场的事交给早稻田做,2小时搞定还会出个改进方案。交给大叔虽然出不了好点子,但是三小时也绝对会搞成你想要的样子。工作最怕的就是甩手掌柜,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因为开店和别的工作不一样,坐办公室一件事没做好可以等明天,可以check一遍又一遍,店是每天早上都要开门的,货架是空的简直是要天崩地裂。所以有一群负责的小伙伴真的很感激。

4.人际关系

因为我属于和底层人民混迹在一起,对日系正统的那种办公室作风不熟悉也不喜欢,每次去总部开会都浑身不自在,出了大门简直是脚底生风。

我们店员工的平均年龄很小,基本合同工也是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平均不超过三十岁,所以气氛很欢乐,经常互帮互助开开玩笑。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主妇们自己是一个圈子,每次和她们吃饭都聊的儿子的运动会啊女儿的托儿所,和国内的年轻妈妈没什么两样。但是关系好归好!大家都非常客气!超客气!

对!就是那种日本式客气!比如每个人中间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用来吃吃饭休息休息,回来了一点会说谢谢!谢谢大家让我休息!我回来了!客气是对的但是休息不是法定的吗不让休息我要报警了好吗!出去旅游或者回老家一点会给大家带吃的,还要一个个确认吃了没有,好不好吃。哈哈哪有不是おいしい的答案嘛!如果让我帮忙报销或者改个错这种社员才能做的事,那一定会道谢并道歉好几次…我好想大家都不要这么客气,因为我自己就是个不靠谱的惹祸精,基本是大家给我收拾烂摊子的多…

5.发现自己没认真审题,有关于喝酒的部分没说。

首先要说店铺的劳动性质比较特殊,我经历的飲み会性质和大部分的日本サラリーマン(工薪阶层)不一样。店铺从早到晚都需要有人,所以飲み会比较少,主要是忘年会,欢迎会送别会,慰劳会,还有休馆日出去BBQ。我们店的主要バイト人员是大学生和主妇,主妇一般都只干到下午四点以前,所以不会参加飲み会。大学生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未满二十岁,在日本法律中也是不允许喝酒的。

我自己有轻微的酒精过敏,而且规定自己从来不和家人以外的任何人喝酒,所以来了日本在飲み会上也是滴酒不沾的。就自身而言我从来没有被所谓“劝酒”过,没有人对我说这个酒精度低你可以喝,不喝不给面子。毕竟大家工作了一天都很累,飲み会本来就是让大家放松减压的事情嘛~

飲み会非常吵!非常非常吵!!!你会发现日本人声音大起来会让你完全听不见自己在讲什么。当然其实吵的人平时也多是张扬的性格,而平时比较安静的人被迫不得不大声说话因为实在是听不见。并没有平时道貌岸然,到了飲み会就整个变一个人的。(要有大概就是我,飲み会时候日语会莫名变好噼里啪啦讲很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除了人累钱少没朋友以外也没什么缺点。日本社会尤其是职场,特别适合磨练世界以我为中心不想负责任的玻璃心病娇女(就是我!)。觉得在成为一个靠谱的自己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加油!

还有就是重申我的情况和很多office里的白领不一样,我只不过告诉大家,哦日本还有这样的存在…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8

作者:又多一只雷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3653491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日企工作。尤其是在第一个部门工作的时候,整个部门除了自己全是日本人。与日本人一起工作,最大的感触就在于,日本人真是一群特别从众,特别从上的群体。无论是小组,部门或是公司,甚至社会,都是以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带着一大群听话的日本人形式在顺畅地运行着。

1.看不见的规矩

与日本人一起工作,一开始最让人感到挑战的,是学习日本人的规矩。因为在明面的规章制度以外,有很多看不见的规矩在约束着,引导着,左右着人的行动。

例如,对细节的在意,对形式的要求。

每个新员工进入公司,都可能要干一些杂活。其中,就包括会议准备。与日本人共事,会议准备中少不了对会议资料的准备。于是,资料怎么打印,如何装订,如何摆放,何时摆放,何时处理,都是规规矩矩的。资料本身的格式,大到排版,小到大小写,都必须严格照以前的规矩执行。所以,每周的工作中,必然跑不掉的部分,就是对会议资料的核对了。

有时候,这种对形式的追求让人实在难以理解其意义在哪里,后与个别日本人混熟了,在酒足饭饱之余,吐露真言,才感触到,其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是一种权力和威严的体现,一种规则和纪律的要求,从每天的细节中,让个体能服从集体,让下级能服从上级。而这种行为习惯的教育,从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开始。

2.温馨而森严的等级体系

不得不说,日本人为主的职场中,工作氛围和同事之间相处的模式,大多都是比较融洽的,面子上都很过得去。我一个朋友回国工作后,一开始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在办公室里会时不时出现吵架甚至干仗。在日本工作了好几年,从来没有在办公室里面见过直接的吵架干仗,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被吓坏了。

确实,日本的职场安静和看似文明,但并非意味着真的温馨。毕竟是职场,该有的办公室政治,该有的等级森严的体系,不会缺席。

我回国后感到最为舒服的一点,应该就是职场环境了吧。虽然依然是在日企,但是比起在日本的时候,职场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在日本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写email时候的措辞,还是在做干事时候的座位安排,还是在平时工作时候所感受到的前辈和后辈之间明显的尊卑关系,应届毕业后开始在公司里工作的员工对那些从其他公司跳槽过来的员工的优越感,无一不在提醒着我,这是在日本,这是个日本人的职场。回国以后,虽然还是有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距离感,但是这种距离感更多是基于公司权力上的上下级关系,对有能力有魅力的上级的钦佩,而非一种“尊卑有别”的感受。另外,在国内,完全没有任何前辈和后辈的概念,有能者上,有关系者上,有资源者上等观点为大家所广泛接受。如果谁仅仅是因为早进公司两三年,就对那些刚进公司的员工们指手画脚,只会被人笑话,而新员工们也不会对这种“前辈”在说话和工作交流有任何顾虑。

3.以和为贵的利益交换原则

所谓的以和为贵的利益交换原则,主要体现在薪酬福利,升职加薪,教育和外派等机会的分配等上面。

虽然企业界的薪酬改革等叫了这么多年,但是在日本的很多传统日企,年功序列依然在较大程度上被延续了下来。可能直到管理职(一般是课长)晋升的竞争为止,从二十几岁进公司,到三十四五岁,整整十年的时间,自己无论是否努力,怎么努力,自己的薪酬福利水平可能跟其他与自己一起进入公司的“同期”都拉不开明显的差距。没有差距,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冲突,所以就和谐了。

即使进入了管理职晋升的竞争,自己到底能否得到晋升,很有可能不是基于自己的功劳,能力或苦劳,而有可能是基于“政治交换“。即A部门晋升3人,那么B部门也要对等地晋升3人。于是,两个部门之间实现了利益交换,情况一片和谐。

4.从上和责任分化

在日本的日企工作的久的人,或者与日企有很多接触的乙方公司,与日本人一起工作时,多少会发现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会议特别多,而且一开会就要拉着一堆部门一起开,但是会议结束后不一定能得出个明确的结论,于是又有可能再开一次。第二,会议的时候大家都不发言,等着老大发言以后,每个人应和几句。然后其他人进行一下最近情况的汇报,极少甚至没有讨论环节,会议就结束了。第三,对某项事情进行审批,需要走很长的流程,N个部门的领导,甚至明显与该事情不相干的部门的领导,都需要进行批准。第四,写个email抄送一大堆人。

我认为这是日本人工作上的很重要的习惯,即从上和责任分化的合二为一。

从上,是人作为一个群居动物的基本习性。因此,从上不仅在日企,在其他企业和组织中,都广泛地存在。不过,以日本人为主体的日企中,将从上和责任分化完美结合,于是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现象。正如我在本文一开始所言,日本社会,感觉就是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带着一大群听话的日本人形式在顺畅地运行着。作为一个小社会,公司里也大概如此。作为精英的领导,需要带领着下面一大群听话的员工。员工需要从上,如果是上级的提议,那么把决策权交给上级的同时,意味着把责任也都交给了上级,自己只是执行者,实在是美差。但是自己不得不进行决策,要在某件事情,某个项目等里面扮演“上级”的角色时,就必须通过拉着一大堆部门来开会,讨论,会签等,来分担责任。

当然,既然下属会用这一招,上司当然也可以用这一招,于是,在一群日本人的职场环境下,一次次打ち合わせ就这样完美地开始,完美地收官。整个公司,也依靠这种方式,上传下达,很好地运作了起来。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Roy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962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渋谷某小规模IT公司, 有我和突尼斯小哥两枚外国人 1. 加班 加班比较严重, 每天规定6点半下班, (突尼斯小哥一般在七点之前走, 他走了之后我就能紧随他脚步早下班了.) 日本同事一般到9点都还没有人(我待得最晚时间). 某次晚上十一点吃晚饭的时候, 同事还发消息说访问量blablabla, 也就是还没下班... 周末每天最少加班3小时... 专门问过同事你为什么这么拼, 她说她下班后也没什么约, 而且工作很有意思, 喜欢工作, 哎...说得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堕落了... 2. 礼貌: 讲礼貌就不细说了, 反正每天都是那么几句话. 3. 做事情很死板 连突尼斯小哥都被同化了, 基本上按要求说的做就行, 不要多想. 曾经试图用semantic-ui更新一下页面的设计, 结果被驳回了, 理由是, 现在的页面也很好(丑的我都受不了), 每天那么多人看也能赚钱就够了. 4. 交流 感觉没什么交流, 坐在办公室听键盘声就可以了. 会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した、就可以了... 5. 喝酒 不少日本人的日常就是下班-喝酒-回家, 和日本人喝酒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人喝完酒能傻逼到什么样子. 6. 吃饭 一般来说午饭比较悠闲, 工作狂或者有事的话会去买便当. 一般的话就是去公司周围的饭馆, 一般吃西餐比较多, 沙拉, 主餐, 甜点, 每天吃午饭差不多就一个小时, 价钱还可以?我觉得小贵. 至于晚饭吗, 呵呵呵呵, 谁知道几点呢. 7. 娱乐 下班后搬个凳子坐在渋谷大十字路口看妹子算吗?

=- =感觉和国内比, 报销交通费还是很良心的, 于是就有了渋谷-原宿-新宿的teki, 一路购物圣地, 可惜我只买优衣库...

PS:

我们公司还是很有意思的

每天早上开早会, 分享公司精神(专门印了可以放在钱包里的小手卡, 我还有幸拿到了日英平假版本), 开完会去渋谷站捡一圈垃圾(对, 你没有看错, 而且我们好像是唯一一家这么干的, 说实话, 街上烟头还是不少的)再开始工作...


============================ 分割线

第二次实习

在乐天的Front End.

感觉乐天的待遇不错, 食堂的伙食是真的好, 二子玉川的楼也是很漂亮, HR小姐姐也是很漂亮. Follow一下前半部分的格式好啦哈哈

1. 加班

我没有一天加过班, 大概是因为team lead 是西班牙人, 所以带着大家从来不加班, 不能迟到, 但是下班几乎天天准备走, 上班的时候活儿也不多... 每天一两个小时就能干完, 所以有时候要去厕所娱乐度日...

2. 礼貌

几乎没有任何礼节活动, 大概是因为team构成是2西班牙人2日本人1印度人+我. 所以基本能省的交流都省了. 基本是西班牙语交流团体, 日语交流团体, 和没什么好说就自己玩的团体.

3. 死板...

乐天感觉流程化很严重, 各个部分搞得很麻烦, 而且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其实并不是很顺畅.

4. 交流

作为实行英语化的公司, 交流还是没有太大障碍的.

5. 喝酒

没什么喝酒的活动...和team构成有关系吧

6. 吃饭

吃饭很好, 食堂一日三餐质量︿( ̄︶ ̄)︿

7. 娱乐

二子玉川好像没什么好玩的. 我的座位在CEO正前方, 经常看回报开会算是福利吧. 再就是花火大会可以在公司楼上看. 然后有些莫名其妙像是旅游观光的Hackathon. 其他的感觉有很多有意思的社团, 但是实在是懒得去...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Ga O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6155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毕业直接来的日本。派遣社员。工作地点是丰田系的关联集团的下属公司。最近正在整理来到日本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刚好看到了这个问题。

我过来日本刚刚半年,其实还处于看什么都很新鲜的时期。

我所在的团队是自动化测试组,团队构成是14个日本人,3个中国人。

除了我和其中的一个中国人前辈始终没有办法和谐相处以外,算是和他们关系还不错的。

在这里我要说,日语是你唯一的武器,没有人愿意忍受你憋的面红耳赤都说不完一句话。也没有人会原谅已经清楚的传达给了你,只是因为你没听明白而做错了的事。

我所在的团队里面,大家貌似都挺宅,开早会也会说哪里哪里又出了新的特典什么的。然后一个一个也都是吐槽小能手,所以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非常开心,也愿意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然我的前辈就会说你看这些日本人每天开会都在闲聊就是为了耗点骗工资。

---------------------------------------

和日本人关系好,在工作会不会互相帮助,这个要看题主问的是什么。

来日本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说,不要过分的帮助别人做事,在我们看来是伸出援手,在对方可能会有“你是不是觉得以我的能力没有办法完成工作才来帮助我的”这样的误解。有一次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和负责这个的人说了,他认真的听完了感谢了我之后说,我就确认一下,这个工作没安排给你对吧。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好管了不该管的事了,就说有这个想法,可是实现不了,因为都不会做。只能当一个建议提给您看看。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是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互相不影响,在需要配合的地方极力配合。这样的工作伙伴应该是最值得信赖的。也都喜欢和他一起共事。

比如一个没听明白,别人都做完了发现你做错了,还要让别人给你扫尾,这样的话就不好了。

说到帮助的话,我确实受到了很多照顾,比如大家会给我讲各种器械怎么用,我有不会的问他们他们也会认真的给我解答,如果他们也不会的话会一起搜...但要注意别在他忙的时候寻求帮助,那样会很添麻烦。这是工作上的。

生活上的大家会提醒我最近要开樱花了哪哪哪比较好看,突然加班的话倒班的人会拎一袋吃的和维他命水或者咖啡过来。下雨了还会借给我伞。

为什么日本人吃饭之前都会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 - Ga Ou 的回答

这个是借伞的故事。

在日本的 IT 公司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 Ga Ou 的回答

同样的体验类问题。但写这个答案的时候被中国人前辈影响很深有点负能量。

现在说感觉的话,我确实是觉得是在被大家支持着帮助着走过来的,就有一种现在会的知识都是“吃百家饭”攒出来的一样。也愿意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搭一把手。

---------------------------------------------

关于喝酒这个事

我所在的团队动不动就加班到9点半,所以相对而言酒局会少很多。

题主你问的我觉得应该是两类人,

如果下班早没什么事,可能也就一块吃个饭喝喝小酒。

如果9点半才下班,赶末班电车都要小跑了,喝啥酒啊。

在来日本之前,听老师讲,如果日本这边的男人天天回家很早,妻子可能会被街坊邻居的太太们瞧不起。(是不是老师讲的啊。。。)所以可能会去喝酒到晚上再回来。

在我的团队里,有真的喜欢喝的,每次都要二次会三次会喝多了让媳妇开车来接才过瘾的,也有把一次会当做加班来做,完全就不想多呆又不好意思欠席的。

加班,我倒是挺喜欢的...

加班工资高,我挣得又少,当然喜欢加班。我在的是IT公司,所以软件的交货期定得很死,如果到点了交不出货很不好。测试又总在最后,所以加班也很多,如果赶上明天就要交货那真是不干完不能走的那种程度。

但是不会每天都是交货期的,所以我们是高峰的时候加班,低谷的时候就早些走。

另外还有那种基本工资中就已经包括了几十小时加班的,比如40,这样的如果想要加班费一定要先加到40小时,多出来的才给钱。

-------------------------------------------------------------------

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这个见仁见智。

上一个前辈辞职时和我说他想真正的去开发一些东西,而不是明知道可以优化却不能优化(因为和接到的订单要求不符)以及每天都在写万一出了什么事用来推卸责任的文档。

我在这边也看到每天昏昏欲睡的,得过且过的,瞎扯淡的。

但是他们对于做出来的东西要求很高。

在很多精细的地方。

那天我帮忙整理资料,测试设计书,修改格式,审查。

来来回回审了三遍。

所有的空格里面都要有"-"

字体大小都要统一,颜色要统一。

连")"和单元格的线有没有凑在一起显示不全都查过了。

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结果被安排了最后一项任务。

把这些设计书的Excel电子稿,里面每一个表的当前选定的单元格都调整到最左上角。

为了不让对方打开的时候每页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位置。

这时候我才真的感觉到精细。

但也觉得这样的资料整理出来就是漂亮而怒点一赞。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1:59

作者:Maxine x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44729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NTT DATA相关人员,只是相关。我只能讲讲在华日企的感受。

首先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和中国人一样。

有人喜欢加班奋斗不止,对公司每一点不精细吹毛求疵认真监督,这是原公司运行部经理兼副总。

有人最喜欢回家陪儿子玩儿,组织春游都安排周四周五,因为“不能占用和家人团聚的周末”过年去中国丈母娘家干活做饭,这是原公司综合部经理。

有人是个死宅,Akb48死忠粉,年会上唱她们的歌和跳她们的舞,在公司待了三年我都不是完全知道他做什么的,被称为帮忙梳理制度的顾问,每天早上十点半来装做加班的样子晚上七点走。最后回日本的时候开欢送会时候说“我来中国顾问的集团下属公司都黄了,希望你们加油。”

年轻的外派工程师因为中华小当家(中华一番)每次都要吃青椒肉丝…忠厚的长者业余时间喜欢拼高达。在日本恶魔脸的大领导每次来中国都要装温和脸,还问我“小姑娘这样工作有趣吗?我想应该很有趣哦。要加油”…我当时真是好想吐槽…哈佛毕业的未婚财务超严格到变态大叔,几个跟他的翻译都受不了。

扣题主的问题,有什么体验和直属领导什么人完全相关。

其次就企业文化来说,总结来看是善于制造和运维因为精细,真的精细。我是经常用excel工作的人,把excel的第一格调过来这件事情到后期已经成为顺手的习惯了。申请各项资质真的是实打实的达到相关标准。

非常不善于短期研发和面对新兴多变的市场,在我们的领域,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的快的,十几年前用电脑产品都是先进的,现在用手机上的才是标配,提供整体运营咨询才能发展。整体决策链条非常长,决策滞后。我离开该公司已经近三年,目前五年前我在公司时候的想法都好没有实现,目前公司业务已经接近崩溃边缘。

最后,在日企养成的习惯,尤其是前排某个答案中所说的“只是为了让文档更好看一点”的技能,对我目前在国企的工作帮助很大。日企协助我养成的“从用户(领导)的体验出发,遵守规则,高职业化程度,敬业(比国企关系户同事)”在我们这样的国企里显得还是比较特别的。还是需要感谢的。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日语不够好,那么给你最大负体验的绝对是你的同胞同事。日企工作日语太重要。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0

现在在日企工作,简单谈几点:

1、工作态度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现在的日本总工,翻译说深夜2-3点都接到过他的邮件,真的是工作狂一样的存在。另外就是执行力非常好,譬如扫描打印都是总工自己做。如果执行一个新的IT管理制度,总工也会自己拿个小本本,把步骤仔细的记录下来。

2、笔记本电脑

我这里来过2个日方人员,40岁左右,基本上都是一个笔记本配上一个显示器那样的工作方式,可能和研发工作也有关系。日本人好像都比较喜欢11-12左右的小笔记本。

3、用餐

日本人员吃饭非常少,恐怕都会说“一点点”这样子,就是工作餐的时候,这样告诉工作人员。

4、会议

会议还是比较多的,各种反复确认。

5、家人

以前的日方总工,总是咨询IT部门,给他老婆写Email没有问题吧这样子的。还有个日本老头,因为常驻在中国,还让我们帮忙安装过暴风影音,播放孙子的录像,感觉还是非常有家庭观念的。

6、娱乐

日本人喝了酒以后,就变了一个人一样,各种跳舞、唱歌,非常的可爱,还有点好笑!

接触的日本人不算很多,上面仅仅是我个人的片面感觉!



作者:yang y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0

我的经历,和日本同事不容易打成一片,工作气氛压抑。工作完后很少去喝酒,但是加班确实很普遍,即使不加班也会装逼拖时间晚点回去。日本人对待工作态度是很认真的,每天都很忙,至少看起来很忙。稍微年长点的日本人都比较好为人师。

以前我也觉得日本人虚伪,后来我感觉每个人都挺虚伪的,与日本人无关,只是虚伪的方式和方面不同罢了。

另外,日本人特别喜欢定规则,按规则办事,也特别守规则。不犯规不犯错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工作纲领,而大多数中国人是以工作成果和达成目标为导向的。



作者:续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75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4 22:01

我曾经在夏普工作1年,

说下感受

1,比较认真。我提交的文档,有一个错别字都会被打回来让你改正下重新提交。

2,加班比较多,但工作效率低。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日本员工,基本上都是慢慢悠悠的干活,把活拖到加班的时候完成。

3,交流不足。我工作的项目是和国内的一个企业合作完成的,时不时会有国内来的文档来让我翻译,但有时候国内企业文档做的马虎,意思表达不清的时候,这些日本人宁愿自己慢慢琢磨是什么意思,也不愿意马上发个邮件问问。

4,下班活动多,经常有组团去喝酒了什么的,上次还一起去了一家台湾料理店,老板会中文。我问了问,老板偷偷告诉我,他们其实是四川人。。。。

没注意题主说的好不好相处的问题,补充一下。

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容易相处的,没有所谓的歧视了等等的问题,我也经常跟他们介绍一些国内的习俗了什么的。私下里也一起经常去打乒乓和保龄球了什么。

当然夏普工厂的地方在乡下,这里的人性格上也比较质朴一点,估计到了东京这种地方会难相处一点也说不定。



作者:幽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8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