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篇帖子。
(轉載知乎)冰島有獨立的語言、文字嗎?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2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3
作者:Pacemul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57034/answer/25135899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恰好問到了全歐洲數一數二最牛逼的現代語言

放眼歐洲望去,有幾個語言「政治」和「數學」這兩個詞不用希臘語 πολιτικος 和 μαθηματικος ?

冰島語做到了

政治 是 stjórnmál

數學 是 stærðfræði

看看「數學」這個條目的維基百科裡,不同語言的稱呼

這張圖恰好包含了西歐的羅曼語族、日耳曼語族和凱爾特語族三個典型。羅曼語族,如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它們用希臘詞很正常,畢竟是拉丁語直接傳進去的,沒什麼好指摘。但是德語作為日耳曼語卻用的 Mathematik 寄了,丹麥語 matematik 也寄了。凱爾特語如威爾斯語 mathemateg 也沒能抵抗歷史洪流,至於東歐的斯拉夫語族和波羅的語族,不用想了,全部失守

別說印歐語系的語言都用μαθηματικος,烏拉爾語系也是涼透了(芬蘭語、匈牙利語)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79c44c39579a72f8df70dabc7e5c65dc_720w.jpg?source=2c26e567" data-rawwidth="1282" data-rawheight="201"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79c44c39579a72f8df70dabc7e5c65d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2"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79c44c39579a72f8df70dabc7e5c65dc_r.jpg?source=2c26e567"/>

突厥綠綠也不甘示弱(土耳其語)

閃含也淪陷了(現代希伯來語,但鑒於是近代人造語言,也正常,阿語至少保持獨立)

難道說,在古希臘人發明數學前,其它地方都沒有「數學」這個詞嗎?固然不是,古英語的數學就叫rīmcræft,直譯成現代英語應該叫 rimecraft (rime是數字的意思),但是英語卻被mathematics取代了

唯有冰島語,它真的,我哭死

冰島語幾乎完整保留了維京人的古諾爾斯語全貌,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到書面互通。雖然大家對維京的印象主要是圍繞挪威和丹麥兩個國家,但是可惜,這倆國家語言已經被拉希英三種語言強暴得體無完膚了。確實也有像法羅語這種小語種存古也不錯,但是使用人數太少,且沒有獨立國家作後台,影響力太低了,自己啥時候滅絕都不知道。

智能手機 snjallsími

電腦 tölva

電視 sjórnvarp 

電影 kvikmynd

軟件 hugbúnaður

程序 forrit

程序語言 forritunarmál

微型處理器 örgjörvi 

電容器 rafþéttir 

策略遊戲 herkænskuleikur

遊戲主機 leikjatölva

政治宣傳 áróður

音樂 tónlist

........

還是那句話

冰島語,它真的,我哭死

推薦大佬 

@Naiefjongen

的專業回答

冰島有獨立的語言、文字嗎?578 贊同 · 16 評論回答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3

作者:呦呦鹿鳴荷葉浮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57034/answer/25140980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當然啦~

其他答主已經提到了,冰島語屬於北日耳曼語支,它和挪威語、瑞典語和丹麥語都來自更古老的」魔法語言「(其實是因為使用如尼文這種自帶魔法屬性的文字所以我戲稱為魔法語言),有好多個名字,比如Old Norse(古諾爾斯語、古挪威語)、Old Icelandic(古冰島語,嚴格來說他是古諾爾斯語的一個方言)等等。

由於古代北歐人對英格蘭的殖民活動十分頻繁,比如武德充沛的克努特大帝(Cnute the Great)等等,古英語收到古冰島語的移民和語言雙重演變,連很多基礎詞都被洗掉了,比如」他們「,在西日耳曼語言中是這樣:德語 Sie,荷蘭語 zij,古英語 hie,而現代英語的 they 則來自北歐的古冰島語的 þeir,首字母 þ 在英文中叫做 thorn,是一個被遺棄的古英語字母,它相當於現代英語的 th,因此 þeir 你也可以看做是 their,而這個 -r 是古冰島語/古諾爾斯語的主格標記。更別提英語be動詞變位中的北歐痕迹了:thou art,德語 du bist,荷蘭語 jij bent;we are,德語 wir sind,荷蘭語 wij zijn。

古代北歐日耳曼人的殖民路線

克努特大帝牛逼時的」北海帝國「,時間是公元1016-1035,無奈只是曇花一現

這個古諾爾斯語/古挪威語/古冰島語,在日耳曼文學史中即便不是獨領風騷,那也是最重要的語言之一。《古英語和他的親戚們》(Old English and His Closest Relatives)一書中認為,現存古典文獻最豐富的日耳曼語言就是古冰島語了。它光靠兩部艾達(Edda,該詞的意思根據一種假設是」祖母「,可能是指文獻內容的古老性)都可以躋身世界文學之林了,更別提眾多其他類型的文本了,比如舉世聞名的薩迦傳奇(saga)。薩迦一詞的意思是」說「,和英語的 say,德語的 sagen,荷蘭語的 zegen同源。

就這樣一門優美而傳奇的語言,難免如同名人一樣被爭奪所有權,就像我們可以想像目前仍然有很多個自稱」李白故里「的地方。而古冰島語的起源地不在冰島,而在挪威。當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也堪稱是日耳曼人的」龍興之地「,最早一批出海討生活的是哥德人,他們的出發地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南部和今天丹麥的北部。公元前1世紀早期,哥德人就離開哥德蘭(Götland,在今天的瑞典南部)向東歐的維斯杜拉河(Vistula,在今天波蘭)遷徙了。到了874年,挪威人才首次在冰島建立定居點。然而,大概是因為位置偏僻,現在的冰島語在各方面都頗有先祖遺風,有英文互聯網網友做了幾個對比圖如下。因此在爭奪誰最」存古「的事情上,其他北日耳曼語言就都歇息了。

這裡提到的威克利夫聖經(Wycliffe's Bible)。約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 1328-1384)是最早將聖經翻譯成現代英語(區別於古英語)的人。他的譯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大名鼎鼎的《詹姆士國王欽定本聖經》的譯文。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古英語-古冰島語-現代冰島語的相似。

關於古冰島語的語法(這裡用古諾爾斯語的語法為例)它的特點如下,通過對比它和現代冰島語的語法就能看出兩者到底有多相似:

系動詞變位:

古冰島語的系動詞 vera

現代冰島語的系動詞 vera 直陳式

人稱代詞:

古冰島語人稱代詞變格表

現代冰島語人稱代詞變格表

名詞的變格法:

古冰島語a-stem名詞變格

現代冰島語名詞變格表

從中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古冰島語特徵以及一些原始日耳曼語的特徵:

原始日耳曼語的名詞單數主格後綴:*-az保留在了古挪威語,變成了-r,在如尼文字里是:-aR:

古冰島語、哥德語、古高地德語,英文意思
armr, arms, arm, 「arm」
góðr, gôþs, guot, 「good」

一個比較顯著的區別是變格詞尾 -r 在現代冰島語中被加上了元音u,變成:-ur,表中的 fiskur 在古冰島語中應該是 fiskr。

a-stem名詞的複數在古挪威語中是後綴:-ar。

古冰島語、哥德語、古高地德語,英文意思
armar, armôs, arma, 「arms」
fuglar, fuglôs, fogala, 「birds」

從這兩個對比中可以看出,古冰島語的變格系統在現代冰島語中幾乎被保留了下來。如果參考現代諸羅曼語那潰不成軍的變格詞尾,我們就更能體會到這份堅持的可貴(大霧)。在詞彙上,冰島語的純潔性一直是人們(至少是我和我的朋友

@Pacemulo

關於這方面的細節可以參照他在本問題下的回答)津津樂道的話題,它已經到了德國人看了會沉默,英國人看了會流淚的地步。


冰島語的傳統文學: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中國人你並不孤獨:冰島人也是不需要學習就能讀懂本民族古代文獻的民族(逃)。那麼冰島的古典文學(這裡主要說史詩)究竟包含了那些部分呢?(一下內容非原創,來自《北歐文學論》,石琴蛾,2015,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1 埃達(Edda)

瑞典大百科全書所介紹:「中古時代的冰島是一個貧窮的農業社會,人口不足七萬,然而多才多藝的冰島人竟創造出了世界等級的文學珍品冰島《埃達》,這不能不被視為奇蹟。」這樣說並不過分,因為冰島《埃達》這朵文學奇葩不僅被後世譽為同希臘赫西俄德的《神譜》、羅馬奧維德的《變形記》和印度的《摩訶婆羅多》等比肩的著作,而且對中古時代的歐洲文學產生過重要影響——尤其是對英國和德意志文學。如德國中世紀的著名英雄史詩《尼伯龍人之歌》即是從冰島《埃達》脫胎衍生,它的內容和風格都和冰島《埃達》如出一轍,人物和情節亦大同小異。

何謂「埃達」?「埃達」一詞在古代斯堪的納維亞語里原義是「太姥姥」或是「古老傳統」,後來轉化為「神的啟示」或「運用智慧」。12世紀末,冰島詩人斯諾里·斯圖拉松從拉丁語「Edo」一詞變化創造出冰島語單詞「埃達」,意思是詩作或者寫詩。這種詩體的「埃達」是公元9世紀從挪威遷到這裡來的定居者將流傳已久的北歐神話和英雄傳奇帶到了剛剛拓殖的處女地,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繁榮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有詩的體裁、格律和韻律,可供吟唱。這些作品大多在民間流傳了數百年之久,然後在13世紀前由佚名的冰島行吟詩人寫定成篇,它們被稱為「老埃達」、「詩體埃達」或「塞黑恩德埃達」。 斯諾里·斯圖拉松在13世紀寫定的無韻體散文神話故事和英雄傳奇則被稱為「新埃達」、「散文埃達」、「斯諾里埃達」。

簡言之,冰島詩體埃達就是中古時代的冰島民間史詩。這些敘事詩歌和歌謠在北歐地區輾轉流傳了幾百年,內容和形式都漸臻完美,然而在北歐其他地區這些口頭文學已經失傳,唯獨在冰島得以保存下來,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民間史詩,不是後人仿作的文人史詩。

公元8世紀末9世紀初,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區處于氏族社會的後期階段,集體公有的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封建模式的國家雛形開始出現。北歐居民是剽悍的海洋民族,正如北歐英雄史詩中所說:「大海是他們的後院,戰船便是他們的長靴」。在公元8至11世紀的三百多年時間裡他們橫行於波羅的海和大西洋海面上,他們以北歐海盜之名著稱於世,而這段時期亦被史籍稱為「北歐海盜時代」。

北歐海盜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海盜,他們自稱是「維京人」,即居住在海岬上的人。由於北歐氣候條件差、耕地狹小、耕作方式粗放,農業產量低下,北歐居民為了生存和追求財富便出海冒險,往往是由部落首領組織,整個部落青壯都出動的經常性掠劫,後來發展成為動輒上百艘戰船一起出動的侵略戰爭。正如恩格斯所說:「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開始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攫奪家畜、奴隸和財寶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

自公元793年北歐海盜在英格蘭登陸騷擾得手後,每年夏天他們都去而復來並且侵佔了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大片土地。公元845年北歐海盜洗劫了巴黎,並在塞納河入海口建立了諾曼第公國。公元1013年丹麥卡努特大帝建立起「北海大帝國」,版圖包括斯堪的納維業地區和英倫三島的大部分。公元1066年諾曼第王國征服英格蘭並且攻佔了意大利部分土地。至此,北歐海盜進入了鼎盛時期。他們東進到基輔,南進到拜占庭,西進到冰島甚至北美洲東海岸。然而北歐海盜稱霸歐洲並不像羅馬帝國那樣長久,到11世紀末他們的勢力便土崩瓦解了。

《埃達》就是這幾百年里流傳在北歐地區的口頭文學作品的筆錄和集成,它所記載敘述的不外乎海盜和海盜生活。這部英雄史詩中的主人公從君主到奴隸無一不是海盜;神話故事裡的神祇,從主神奧丁到他手下的大小神靈亦都是海盜的形象。因而,《埃達》詩篇里崇尚的是兇狠剽悍,吹噓的是兵刃的鋒利,讚美的是武功本領。如果說古希臘、羅馬的英雄史詩以藝術和哲理的方式反映出古希臘、羅馬氏族社會生活最本質的面貌和塑造出氏族社會所需要和為之謳歌的英雄人物和殉道者,冰島埃達就是北歐海盜時代的文學,反映出北歐海盜社會生活面貌並且塑造出一批值得被當時社會讚美謳歌的海盜神靈和英英雄形象。

2 薩迦

「薩迦」這個名詞是從動詞衍生而來,源出於古日耳曼語,其本意是「說」和「講」,也就是講故事的意思。公元13世紀前後冰島人和挪威人用散文把過去敘述祖先們英雄業績的口頭文學記載下來,加工整理就成了《薩迦》。流傳至今的《薩迦》不下於一百五十種,主要反映了冰島和北歐氏族社會的英雄人物的戰鬥生活經歷和人民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與精神面貌,也兼有人物傳記、家族譜系和地方志的內容。

著名的五篇薩迦:《埃吉爾薩迦》、《伏爾松薩迦》、《鮭魚河谷薩迦》、《尼亞爾薩迦》、《貢恩勞格薩迦》中,除了前兩者外,其餘三篇都屬於「冰島人薩迦」,即冰島的家族薩迦,以有別於根據日耳曼英雄史詩改編的故事。這幾篇都是薩迦中最有價值的珍品,通過它們我們可以一窺全部《薩迦》的面貌。以下分別作一簡析。

《埃吉爾薩迦》成篇於約1200年,是「冰島人薩迦」由興起走向鼎盛過程中的一部傑作,家族薩迦發展到此時寫作技巧已趨成熟,因而它儘管在結構上尚不緊湊,有些地方過於枝蔓,情節安排上斧鑿痕迹也還斑斑可見,有些細節鋪墊牽強粗糙等,但是它卻是薩迦里少見的力作。這是因為它噴湧出一股磅礴的氣勢,一股霸道的陽剛氣勢,正是這股陽剛之氣才使人活得尊嚴,活得痛快。人們可以喜歡或者不喜歡這股氣勢,然而卻無法不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享有盛譽的《尼亞爾薩迦》或者工筆細膩的《鮭魚河谷薩迦》,或者是以浪漫主義見長的《吉斯列·索爾松薩迦》和《強者格雷蒂爾薩迦》都難以與它相比。

這部薩迦描述的是詩人埃吉爾·斯卡拉格里姆松(約910-990)的生平傳說。埃吉爾是當時冰島首屈一指的行吟詩人,曾奔走於北歐諸國和英格蘭的宮廷,成為在挪威和丹麥最有名的宮廷詩人。故事是嚴格按照薩迦的程式分成兩部分展開。前半部分敘述埃吉爾的祖父克維爾德烏爾弗(?-約891)和父親斯卡拉格里姆(約863-946)因不堪金髮王哈拉爾德剪滅異己的血腥而逃離挪威來到冰島定居。有的家族成員,如埃吉爾的伯父托羅爾夫(約858-890)投靠了王室但終究招忌被戮。第二部分敘述埃吉爾又當詩人又當海盜,漂泊於挪威、丹麥、英格蘭等地宮廷,並參與了北歐海盜時期歷史上有名的幾次戰役。他承繼祖先遺願,矢志不渝地同哈拉爾德的後人血斧王埃里克周旋鬥爭,終於全身而歸,返回冰島。

《埃吉爾薩迦》從故事內容上看講述的是埃吉爾和他的祖先從9世紀末到10世紀末長達百年的反抗王權的鬥爭,他們一家三代同挪威兩朝君主進行了多次較量,而無論哈拉爾德也好、埃里克也好,挪威王室始終未能佔到上風。這樣的故事題材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

最後附上一個《古英語和他的親戚們》中選的小故事,摘自埃達:
在最後再附上詞彙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着自行翻譯。(友情提示:冰島語的冠詞是後置的~)

Thor and the Giant Skrymir (from Snorri』s Edda)

Þá mælti Skrýmir til Þórs at hann vill legg-

jask niðr at sofa, 「en þér takið nestbaggann

ok búið til náttverðar yðr.」 Því næst sofnar

Skrýmir ok hraut fast, en Þórr tók nestbag-

gann ok skal leysa. En svá er at segja sem ótrú-

ligt mun þykkja, at engan knút fekk hann

leyst, ok engan álarendann hreyft svá at þá

væri má eigi nýtask, þá varð hann reiðr, greip

þá hamarinn Mjållni tveim håndum ok steig

fram åðrum fœti at, þar er Skrýmir lá, ok

lýst í håfuð honum; en Skrýmir vaknar ok

spyrr hvárt laufsblað nåkkut felli í håfuð

honum, eða hvárt þeir hefði þá matazk ok sé

búnir til rekkna. Þórr segir at þeir munu þá

sofa ganga. Ganga þau þá undir aðra eik. Er

þat þér satt at segja, at ekki var þá ótralaust

at sofa. En at miðri nótt, þá heyrir Þórr at

Skrýmir hrýtr svá at dunar í skóginum. Þá

stendr hann upp ok gengr til hans, reiðir

hamarinn títt ok hart ok lýstr ofan í miðjan

hvirfil honum; hann kennir at hamarsmuð-

rinn søkkr djúpt í håfuðit. En í því bili

vaknar Skrýmir ok mælti: 「Hvat er nú? Fell

akarn nåkkut í håfuð mér? Eða hvat er títt

um þik, Þórr?」 En Þórr gekk aptr skyndiliga

ok svarar at hann var þá nývaknaðr, sagði at

þá var mið nótt ok enn væri mál at sofa. Þá

hugsaði Þórr þat, ef hann kvæmi svá í fœri

at slá hann it þriðja hågg, at aldri skyldi hann

sjá sik síðan; liggr nú ok gætir ef Skrýmir

sofnaði fast. Ok litlu fyrir dagan þá heyrir

hann at Skrýmir mun sofnat hafa; stendr þá

upp ok hleypr at honum, reiðir þá hamarinn

af ållu afli ok lýstr á þunnvangann þann er

upp vissi; søkkr þá hamarrinn upp at skapt-

inu. En Skrýmir settisk upp ok strauk of

vangann ok mælti: 「Hvárt munu fuglar nåk-

kurir sitja í trénu yfir mér? Mik grunaði, er

ek vaknaða, at tros nåkkut af kvistunum felli

í håfuð mér. Hvárt vakir þú, Þórr? Mál mun

vera upp at standa ok klæðask. En ekki eigu

þér nú langa leið fram til borgarinnar er

kålluð er Útgarðr.」

譯文:

詞彙表:

A

á 「on, at, to」

áðr 「before」

aðra, see 「annarr」

af 「from, with」

afl 「strength」, afli (dat sg)

akarn 「acorn」

álarendi 「strap-end」, álarenda (acc sg), álarendann = álarenda + -inn

aldri 「never」

allr 「all」, ållu (neut dat sg)

annarr 「other, another, second, one (of two)」, åðrum (masc dat sg), aðra (fem acc sg)

aþtr 「back」

at 「to, at」

at 「that」 (conj)

ávåxtr 「yield」, ávåxti (dat sg)

B

bil 「moment」, bili (dat sg)

borg 「fortress」, borgar (gen sg); borgarinnar = borgar + -innar (see 「in」)

brátt 「soon」

búa 「prepare」, búið (2 pl pres ind); búnir 「ready」 (pret part masc nom pl)

D

dagan 「dawn」, dagan (acc sg)

djupr 「deep」, djúpt (neut nom sg)

duna 「resound」, dunar (3 sg pres ind)

E

eða 「or」

ef 「if」

eiga 「have」, eiguð (2 pl pres ind); eigu þér = eiguð þér (see þú)

eigi 「not」

eigu, eiguð, see eiga

eik 「oak」, eik (acc sg)

ek 「I」, mik (acc sg), mér (dat sg)

ekki 「not」

en 「and, but」

en 「than」 (in comparisons)

engi 「no」 (adj), engan (masc acc sg)

enn 「still」

er (rel. particle)

er see vera

er 「when」

eta 「eat」, eta (3 pl pres ind)

F

fá 「get」, fekk (3 sg pret ind)

falla 「fall」, fellr (3 sg pres ind), fell (3 sg pret ind), felli (3 sg pret subj)

fara 「go」, ferr (3 sg pres ind)

fast 「hard, fast」

fekk see fá

fell, felli, fellr, see falla

ferr see fara

fótr 「foot, side」, fœti (dat sg)

fram 「forward」

fugl 「bird」, fuglar (nom pl)

fyrir 「before」

fyrirfarask 「perish」, fyrirfersk (acc sg pres ind)

fœri 「opportunity」, fœri (acc sg)

fœti, see fótr

G

ganga 「go」, gengr (3 sg pres ind), ganga (3 pl pres ind), gekk (3 sg pret ind)

góðr 「good」, góða (fem acc sg)

grípa 「grip」, greip (3 sg pret ind)

grjótugr 「stony」, grjótuga (fem acc sg)

gruna 「suspect」, grunaði (3 sg pret ind)

grunnlendi 「shallow soil」

gæta 「watch」, gætir (3 sg pres ind)

H

hafa 「have」, hefði (3 pl pret subj)

hagþyrnir 「hawthorn」, hagþyrna (gen pl)

hamarr 「hammer」, hamar (acc sg); hamarinn = hamar + -inn, hamarrinn = hamarr + -inn

hamarsmuðr 「end of hammerhead」; hamarsmuðrinn = hamarsmuðr + -inn

hann 「he」, hann (acc sg), hans (gen sg), honum (dat sg), þeir (nom pl)

hart 「hard」

hefði see hafa

heyra 「hear」, heyrir (3 sg pres ind)

hinn 「that one, the one」 (masc dem pro)

hjá 「next to」

hlaupa 「run, leap」, hleypr (3 sg pres ind)

hlutr 「part」, hlutum (dat pl)

honum see hann

hrátt 「raw」

hraut see hrjóta

hreyfa 「move」, hreyft (pret part)

hrjóta 「snore」, hrýtr (3 sg pres ind), hraut (3 sg pret ind)

hugsa 「consider」, hugsaði (3 sg pret ind)

hundrað 「hundred」

hvárt 「whether」 (also introduces direct questions)

hvassleiki 「sharpness」, hvassleika (dat sg)

hvat 「what?」 (neut interr pro)

hvirfill 「crown of the head」, hvirfil (acc sg)

håfuð 「head」, håfuð (acc sg); håfuðit = håfuð + -it

hågg 「blow」, hågg (acc sg)

hånd 「hand」, håndum (dat pl)

I

í 「in, on, into」; í millum 「in the middle of」

in 「the」 (fem art), -innar, -nnar (gen sg suffixed to its noun)

inn 「the」 (masc art), -inn, -and (nom sg suffixed to its noun), -inum, -num (dat sg and pl)

it 「the」 (neut art), it (acc sg), -it, -t (acc sg suffixed to its noun), -inu, -nu (dat sg)

J

jårð 「eart」, jårð (acc sg), jarðar (gen sg)

K

kalla 「call」, kålluð (pret part)

kenna 「perceive, see」, kennir (3 sg pres ind)

klungr 「thorn, bush」, klungra (gen pl)

klæðask 「get dressed」

knútr 「knot」, knút (acc sg)

koma 「come」, koma (3 pl pres ind), kom (3 sg pret ind), kvæmi (3 sg pret subj)

kvistr 「branch」, kvistum (dat pl); kvistunum = kvistum + -inum

kvæmi see koma

kålluð see kalla

L

lá see liggja

langr 「long」, langa (fem acc sg)

laufsblað 「leaf」

lauss 「loose」, lausari (comp masc nom sg)

leggjask 「lie down」

leið 「journey」, leið (acc sg)

leysa 「untie」, leyst (pret part)

liggja 「lie」, liggr (3 sg pres ind), lá (3 sg pret ind)

litlu 「a little」

ljósta 「strike」, lýstr (3 sg pres ind)

M

má see mega

mál 「time」

matask 「eat」, matazk (pret part)

með því at 「because」

meðan 「while」

mega 「be able, can」, má (3 sg pres ind)

meira 「more」

mér see ek

miðr 「mid, the middle of」, miðjan (masc acc sg), mið (fem nom sg), miðri (fem dat sg)

mik see ek

millum see í

Mjållnir (name of Thors hammer), Mjållni (acc sg)

munu 「will, must may」, mun (3 sg pres ind), munu (3 pl pres ind)

mæla 「speak」, mælti (3 sg pret ind)

N

náttverðr 「dinner」, náttverðar (gen sg)

nestbaggi 「supplies bag」, nestbagga (acc sg); nestbaggann = bestbagga + -inn

niðr 「down」

nótt 「night」, nótt (dat sg)

nu 「now」

nytask 「be of use」

nývaknaðr 「newly woke」

næst see því næst

nåkkurr 「a, any, some」, nåkkut (neut nom sg), nåkkurir (masc nom pl)

O

of 「over」

ofan 「from above」

ofhiti 「over-warmth」, ofhita (dat sg)

ok 「and」

ótrúligr 「unbelievable」, ótrúligt (neut nom sg)

óttalauss 「fearless」, óttalaust (neut nom sg)

R

rann see renna

reiða 「swing」, reiðir (3 sg pres ind)

reiðr 「angry」

rekkja 「bed」, rekkna (gen pl)

renna 「run」, rann (3 sg pret ind)

S

sá 「that, he」 (masc dem pro), þann (acc sg)

sá 「sow」, sáði (3 sg pret ind)

saðr 「true」, satt (neut nom sg)

sagði see segja

satt see saðr

sé see vera

segja 「say」, segir (3 sg pres ind), sagði (3 sg pret ind)

sem 「as」

sér see sjá

setjask 「set」, settisk (3 sg pret ind); setjask upp 「sit up」

siðan 「afterwards」

sik (refl pro acc sg)

sitja 「sit」

sjá 「see」, sér (3 sg pres ind)

skal see skulu

skapt 「handle」, skapti (dat sg); skaptinu = skapti + -inu (see it)

skjótt 「quickly」

skógr 「wood(s)」, skógi (dat sg); skóginum = skógi + -inum (see inn)

Skrýmir (name of a giant, Thors enemy)

skulu 「shall」, skal (3 sg pres ind), skyldi (3 sg pret subj)

skyndiliga 「quickly」

slá 「hit」

sofa 「sleep」 v.

sofna 「go to sleep」, sofnar (3 sg pres ind), sofnaði (3 sg pret subj), sofnat (pret part)

sól 「sun」, sólar (gen sg)

spyrja 「ask」, spyrr (3 sg pres ind)

standa 「stand」, stendr (3 sg pres ind)

stíga 「walk」, steig (3 sg pret ind)

strjúka 「stroke」, strauk (3 sg pret ind)

sumr 「some, one」, sumt (neut nom sg)

svá 「so, thus」

svara 「answer」, svarar (3 sg pres ind)

sæði 「seed」, sæði (dat sg)

søkkva 「sink」, søkkr (3 sg pres ind)

T

taka 「take」, takið (2 pl pres ind), tók (3 sg pret ind)

til 「to, for」 (also adverbial particle appearing with verbs)

títt 「quickly」

títt 「the matter, going on」

tók see taka

tré 「tree」, tré (dat sg); trénu = tré + -inu (see it)

tros 「droppings」

tveir 「two」 (masc), tveim (dat)

U

um 「concerning, with」

undir 「under」

upp 「up」

út 「out」

Útgarðr 「Utgard」 (a home of giants)

V

vaka 「be awake」, vakir (2 sg pres ind)

vakna 「wake up」, vaknar (3 sg pres ind), vaknaða (1 sg pret ind)

vangi 「cheek」, vanga (acc sg); vangann = vanga + -inn

var see vera

varð see verða

vegr 「way」, vegi (dat sg); veginum = vegi + -inum (see inn)

vera 「be」, er (3 sg pres ind), sé (3 pl pres subj), var (3 sg pret ind), væri (3 sg pret subj)

verða 「become」, varð (3 sg pret ind)

verk 「work」

vilja 「want, intend」, vill (3 sg pres ind)

vita 「be turned」, vissi (3 sg pret ind)

væri see vera

våkvi 「moisture」

Y

yðr see þú

yfir 「over」

Þ

þá 「then」

þann see sá (pro)

þar 「there」

þat 「it」, þat (acc sg), því (dat sg), þau (nom pl, also used for groups of both sexes)

þegar 「immediately」

þeir see hann

þeirra 「their」 (all cases)

þér see þú

þetta 「that」 (neut dem pro)

þik see þú

þorna 「dry up」, þornaði (3 sg pret ind)

Þórr 「Thor」, Þórs (gen sg)

þriði 「third」, þriðja (neut acc sg)

þú 「thou」, þik (acc sg), þér (dat sg; nom pl), yðr (dat pl)

þunnvangi 「temple」, þunnvanga (acc sg); þunnvangann = þunnvanga + -inn

þurr 「dry」, þurra (fem acc sg)

því see þat

því næst 「next」

þykkja 「seem, appear」

Å

åðrum see annarr

ållu see allr


約翰·威克里夫生平:約翰威克利夫 - 開創性的聖經翻譯

現代冰島語語法:Icelandic grammar

古冰島語/古挪威語/古諾爾斯語的簡介:https://zhuanlan.zhihu.com/p/16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4

pw384:


問一個冰島人(其實是半個)電腦在冰島語里是不是數字女巫or something like that,他花了差不多5秒鐘反應了過來,表示之前從來沒注意過

...然後我才意識到電腦在中文裡是電子大腦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4

作者:多鄰國Duoling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57034/answer/270363859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有自己的語言,沒有單獨的文字系統。

冰島語和歐洲西部大多數語言一樣,採用拉丁字母來書寫。

在書面的冰島語中,可以看到二合字母 æ,加符字母 á é í ó ö ú ý,特殊字母 ð þ。

其中,



æ 在北歐西部的丹麥語、挪威語、法羅語中也有出現。
ö 在德語、瑞典語、羅曼什語中也有出現。
á é í ó ú 常見於多種語言,例如西班牙語。
ý 也應用在法羅語,以及捷克語、斯洛伐克語中。
ð 在現代語言里僅出現在冰島語、法羅語中,乍看有點像希臘字母 δ,但寫法並不相同;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它的大寫形式 Ð 和越南語、克羅地亞語里的 Đ 幾乎一模一樣,但小寫形態迥異(後兩者小寫為 đ),不能當成同個字母。
þ 在現代語言里僅出現在冰島語中,可以算是冰島語的標誌字母了。

æ ð þ 這幾個字母在古英語中也很常見

冰島人使用的語言是怎樣的?

絕大多數冰島人都掌握至少三門語言:冰島語、英語、丹麥語,也有不少人學習過其它外語,通常是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中的一兩門。



冰島語是冰島的官方語言,也是多數人的第一語言。
英語和丹麥語在學校里是必修的語言。

至於鄰近的瑞典語和挪威語,冰島人反倒很少專門花時間進行系統學習。因為他們學習的丹麥語本身已經是高度「斯堪的那維亞化」的變體,某種程度上算是帶有挪威、瑞典的發音特徵和說話習慣,只是書面上還遵循着丹麥語的規範。冰島人習慣稱這種融合的語言為「斯堪的那維亞語」skandinavíska。

以「這家很好的烘培店在雷克雅未克」這句話為例,展示下這幾種語言的樣子:



冰島語:Hið góða bakarí er í Reykjavík.
丹麥語:Det gode bageri er i Reykjavík.
德語:Die gute Bäckerei ist in Reykjavík.
英語:The good bakery is in Reykjavík.

在這個典型例句中,這四種日耳曼語言用到的詞彙句式幾乎都是類似的。

甚至連構詞方式也類似,比如「烘培店」都是由「烘培」派生而來:



冰島語:bakarí(由 baka - bakari 派生而來)
丹麥語:bageri(由 bage - bager 派生而來)
德語:Bäckerei(由 backen - Bäcker 派生而來)
英語:bakery(由 bake - baker 派生而來)

不過在語法上,差別就比較大了。比如



冰島語和德語名詞分三種性別,丹麥語名詞只有兩種性別,而英語早已不再區分性別。
冰島語和德語名詞有四種變格,丹麥語、英語幾乎不用變格。

名詞的性、數、格以及有無定指,會直接影響到前面修飾詞的形式。

例如冰島語 góður,對應丹麥語 god,德語 gut,英語 good,在無定指單數主格名詞前變化如下:



冰島語:góður(陽性)góð(陰性)gott(中性)
丹麥語:god(通性)god(通性)godt(中性)
德語:guter(陽性)gute(陰性)gutes(中性)
英語:只有 good 一種形式

即使拋開複雜的語法,單看詞彙,在真實語境中,同個含義用同源詞的情況也只佔一小部分。

許多日常用詞都是有差別的。

例如,冰島語里的 húsbóndi,看着和英語 husband 很像,來源也確實相同,都是古諾斯語húsbóndi 演變而來。但在現代冰島語里,húsbóndi 基本上還是沿襲原意,指「家的主人」,並非特指「丈夫」。

比如說「我是這個家的主人」



冰島語:Ég er húsbóndinn á þessu heimili.
丹麥語:Jeg er herre over dette hjem.
德語:Ich bin der Herr dieses Hauses.
英語:I am the master of this home.

而如果要表示「丈夫」,



冰島語常說成 eiginmaður(自己的男人)
丹麥語常說成 ægtemand(結婚的男人)
德語更多時候直接說成 Mann(男人)
英語採用從古諾斯語借來的 husband(房子居住者)

從借用外來詞和使用外來語素構詞的數量佔比來看,冰島語遠低於德語,當然更低于丹麥語和英語。例如:



「電影」冰島語是 kvikmynd = kvikur(活的)+ mynd(圖像)
「相機」冰島語是 myndavél = mynd(圖像)+ vél(機器)

同時,冰島語還有個和德語類似的特徵,包含兩三個甚至更多完整語素的複合構詞,經常連寫在一起,而不是以中間空格的短語形式,這就導致有些詞看起來特別長。

但只要認得其中的每個小詞,其實就和看一串短語差不多了。

很多看起來非常難記的地名,也是如此。例如



Eyjafjallajökull = eyja(島)+ fjall(山)+ jökull(冰川)
Jökulsárgljúfur = jökull(冰川)+ á(河流)+ gljúfur(峽谷)


延伸閱讀:

丹麥語和挪威語有多像?

為什麼英語里常常不翻譯法語,直接用法語原文?

日語學久了真的會影響英語發音嗎?

《間諜過家家》場景中的文本是什麼語言?

為什麼《新•奧特曼》片名中間有個圓點?

阿拉伯語對西班牙語的影響有多大?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5
作者:啊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57034/answer/15741619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雖然「冰島語」聽起來怪怪的,但這個還真有

由於冰島遠離歐洲大陸,冰島語始終保持古代挪威語

西部方言的特點,詞彙很少受外來語的影響,並且現代冰島語與古冰島語

相比並無太大變化。

也就是說,現代人仍能讀懂一千年前的冰島語史詩。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5

章德旺:


有的,只不過現在的冰島年輕人更喜歡英語的表達方式,因為一切周遭的發達事物都是英文標註的,所以由冰島教育部牽頭,整了一個拯救冰島語的行動,目前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很多的冰島年輕人通過學習自己的語言,找到了國家歸屬感。

冰島的語言是很古老的,你能夠想像在21世紀,他們還在用方言來對話嗎?

那麼如果一個冰島人要要用冰島語,如何表達手機的意思呢?

手機=會發光可以交流的盒子

這就是冰島語的表達邏輯!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5

摘自百度:冰島語是冰島的官方語言,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北支(又稱斯堪的納維亞語支)。主要分布於冰島本土,使用人口超過20萬。由於冰島遠離歐洲大陸,冰島語始終保持古代挪威語西部方言的特點,詞彙很少受外來語的影響。有的語言學家稱它為歐洲「最保守的」語言之一。冰島語曾經吸收丹麥語、凱爾特語、拉丁語和羅曼語族的詞語,但19世紀以後,由於純語主義運動的開展,這些外來詞已讓位給冰島語詞。,文字是冰島文。




作者:天亮請睜眼ech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57034/answer/4247487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6

知乎用戶rikbBj:


有,冰島因為與世隔絕,保留了古代的挪威語(或者古諾爾斯語)。在挪威的古諾爾斯語演化為現代挪威語之後,冰島的古挪威語成為了獨立的冰島語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12 18:46

馬七戒:


不了解冰島歷史,突然很想知道,冰島被外族征服過嗎?會有人想征服這種破地方嗎?沒有外部文化入侵,自己獨立的語言文字才會保留的原汁原味。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