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色青年马斯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68758523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录取率还不能这样对比,因为韩国是12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也是义务教育,基本上人人都能上高中,而中国义务教育毕业生只有一半人上高中,真实情况是韩国SKY录取率比中国985录取率高三倍左右

总而言之,就是韩国的内卷是为了阶级跃迁,而中国的内卷是为了生存,中国学生卷到985电气本硕也是一群人去四线城市电网当个蓝领工人,哪儿怕头部钢厂都不缺985和211的,而在韩国无论什么性质的蓝领工人都吸引不到韩国大学生(至少知名学府的毕业生肯定吸引不到),浦项和釜山的钢厂可能薪资也不逊色韩国白领,也能达到韩国平均水平,但是几乎没有多少本地大学生愿意去,很多都是由东北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来承担了,同样日本也是如此,丰田本田的工厂每个月加班到月休四天也能年入四五百万日元,其实比很多院卒起薪都高了,但是还是没有本地学部卒去干,所以说发达国家的内卷和中国就不要相提并论了,别说北美,就算是韩国人家想获得中国人卷到硕士学位才换来的工作那也是轻而易举的,我这可不是夸张,国内很多国企工厂的工人不乏211硕士了,本质上就是薪水高点的操作工罢了,同样薪资的工人在日韩也不过是高中生或者短大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干的,也不要提生活成本,觉得发达地区生活成本高所以生活质量低的大概率没出过县城,哪儿怕不出国去一线城市看看也不至于下这个结论,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只要关税不是很高,注定享受的工业品物价不会远超中国的,日韩本土农产品贵但是他们跟中国一样,也能进口阿根廷和澳洲的牛肉,这意味着他们想过上廉价的低质量生活也不难,只要住单间不买房,然后吃饭吃进口肉类,用Made in China的工业品就行(因为中国鼓励出口整个出口退税政策,可能同样工业品在海外售价还没在本土高呢),人家看上去卷但是人家也能选择不内卷的佛系生活,韩国随便找一家制造业工厂当工人月入300万韩元也不难,韩国非首尔地区40万韩币完全可以租一个20平的人才公寓,平时吃吃喝喝最多也就60万韩元,工厂往往还包吃住,可能这点成本都省下去了,反观中国,对于一线城市以外的人来说,有得选吗?年轻人回安徽四线城市家门口工厂月入三四千这叫躺平?只能称之为苟活罢了,很多中国年轻人被躺平文学荼毒忽悠了,以为小城市能躺平,事实上只有小城市婆罗门能躺平,没背景没资源没家底还是“穷则走他乡”,就算奔着955工作制也是越发达的城市越容易提供双休的工作
说点题外话,评论区割裂感比较浓,争执的声音很激烈,其实我也能理解,中国很大,大到你在中国能看到世界上最富裕的群体和堪比东南亚的穷人,有的人觉得发达经济体不过如此,生活也就那样,我也能理解,你们可能并不是牵强附会,因为很多内地二线城市的婆罗门刹帝利家庭也就觉得上海生活也就那样,一套房600万,买套房得拿他们在二线城市名下的三套房来换,划不来,回二线城市他们父母给他们安排月薪七千的闲职,跑上海自己打拼也就月入一万出头还没有任何靠山,父母人脉用不上一切还都得从头再来,就算在上海月薪又如何,两万那还没自己父母俩公务员个人退休金高,不如回家躺平,但是,上海对于从内地农业县出来的穷人来说,已经好太多了,房租再高跟他们也没关系,来沪打工一个月包吃住,大学生月薪上万包吃住一年还能省一点钱,还能保证双休,如果回到内地老家农业县呢?父母没资源自己没背景,有的农村出来的连县城都房子都没法给孩子留下,去县城找工作发现连个民营化工厂的操作工大家都趋之若鹜,因为全县除了体制内只有这个单位给员工缴纳五险(没有一金),别看这个民营化工厂副操作一个月到手4500块,近两年来入职的本科生都不胜枚举,大学生进去清一色得四班三倒,熬到头了终于混个常日班也是月休四天而已(单休都悬双休更无法保障),一看工资熬了十几年才到手七千块,还没大学毕业去上海攒得多.
这还是有学历的前提下,没大学学历的贫困县农村中年更惨,40岁在县城工作,大概率只能打零工,小县城的服务员一个月2500块全年无休无社保,8107工作制,年龄大找关系都没法进县城的民营化工厂,哪儿怕是操作工对于他们都是香饽饽,不当服务员只能进小作坊,小县城小作坊别看工资一个月就2700块(无休息日,日薪90块),但是就这工资都不能按月发放,月结都做不到只能年结,我家里亲戚年龄大了回老家县里打零工一年半,能按时月结工资的工作只有中通快递,每份工作都是一个月两千来块,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去上海工地干小工日薪都280块了,还包吃住,他们眼里的上海和合肥长沙双公务员家庭眼里的上海自然有差别
以上就是为何评论区如此割裂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阶级与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评论区觉得韩国差劲的极大概率是中国一线城市出身,再不济也是二线城市中产,对她们来说看待韩国就像内地二线城市婆罗门看一线城市一样,而穷人看待韩国就像贫困县的农村户籍青年看待一线城市,反正在哪儿里都是一无所有,不如选择一个挣钱多的地方
------------更新分割线-------------
随手写的回答没想到火了,评论区争执依旧很激烈,也不难理解,我梳理一下我的观点,回归一下主题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韩国高中并没有中国卷,如果你拿韩国成堆补习班来跟安徽四线城市从不补习比较论证,那不如说上海比安徽上大学难(尽管安徽高考不限制户籍,也没见上海人跑安徽高考),课外补习班多前提是你有课外时间,上海补习班多的前提上海的中学生周末双休且周一到周五晚上5点就放学了,内地像安徽普遍8107工作制,很多高中也就周六放一个晚自习,根本不可能也没时间补课
其次,韩国就业也并没有中国卷,日韩的公务员考试报录比都是网上可查,另外韩国九级公务员(对应中国乡镇街道办公务员)是允许高中学历报考的,考虑到韩国人人都能读高中,基本上可以推出结论,韩国公务员考试所有年轻人均有机会参加,即便如此,2023年首尔地区的九级公务员报录比为20.5比1,2019年全韩国公务员考试据传报考人数近20万人,录取人数仅仅4954人,约等于50比1,但是对应的是中国2019年国考报录比63比1,2024年为86比1,此数据还有上升的趋势
至于当一名医生,韩国确实比中国卷很多,那是因为韩国医生是工薪阶层收入的10倍,人家年薪3亿韩元,妥妥是阶级跃迁,跟中国的医生性质不同,中国医学院上岸难度也远低于韩国,网上很多人说韩国人进财阀企业多么多么不容易,其实韩国财阀企业就相当于中国的烟草电网(准确说是烟草电网中上梯队,比如云南的烟草系统和江浙鲁冀北的电网),只是垄断的制造业供应业企业罢了,薪水高一些稳定一些罢了,真正人上人还是医生和检察官
最后,我觉得发达经济体老百姓下限比较高这句话并不难理解,韩国躺平确实是比国内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容易,中国经济体量大高薪人才比韩国多很正常,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卷不能只看高端岗位,中国现在就业市场已经是从高端竞争转入中低端竞争了,我以前读书时没人看得上电厂运行值的工作的(倒班的蓝领),现在211本甚至211硕都涌入电厂生产一线了,几年前兴许我会说中国内卷低于韩国,现在我只能讲两国殊途同归,不愧都是儒家文化圈,都是一个样子,只是韩国步入发达经济体了躺平相对更容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