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宫崎县附近海域于1月13日晚上发生6.8级地震,虽然日本气象厅随后公布,此地震未有对南海海槽地震的发生机率造成影响,但却再次引起国际关注“南海海沟特大地震”。最新的地震评估报告显示,日本南海海槽于30年内遭遇里氏地震规模8至9级大地震的发生机率由去年的“约70%至80%”已上调至“约80%”,当局呼吁市民不要掉以轻心,并需持续关注防震对策。
南海海槽地震|日本地震2025年评估:南海大地震发生概率升至80% 即睇波及地区范围
最新的地震评估报告显示,日本南海海槽于30年内遭遇里氏地震规模8至9级大地震的发生机率由去年的“约70%至80%”已上调至“约80%”。(相片来源:Getty Images)
根据日本传媒报道,地震调查委员会每年1月1日都会公布“南海海沟特大地震”于未来30年内发生里氏地震规模8至9级地震的机率,今年1月1日就由去年的“约70%至80%”已上调至“约80%”,当局重申机率提升并非因为今次九州宫崎县日向滩发生的6.8级地震,由于距离对上一次南海大地震至今已有好一段时间,相信大地震再度发生的日子将至,如今最重要是做好随时可能发生地震的准备。除了“30年内”的发生概率外,10年内发生概率约为30%,20年内约为60%,均与上年保持一致。
当局重申机率提升并非因为今次九州宫崎县日向滩发生的6.8级地震。(相片来源:ANNnewsCH @youtube)
针对日本南海区域,地震调查委员会自2013年起开始推算未来30年内发生巨大地震的机率,当年预测机率为“60%至70%”、2014年提升至70%、2018年升至70%至80%、今年则提升至80%。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主席平田直指出“概率提升是因为四舍五入所致,并非真正增加了10%。另一方面,无论地震何时发生,这些数字都不足为奇。我希望人们可以做好随时可能发生地震的准备。”
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南海トラフ)是指日本静冈县对开的骏河湾,伸延至九州以东、四国以南的海面之海槽,长度逾700公里,深度达4,000 至4,800米,日本灾害专家指出南海海槽强烈地震具备周期性,每90年至147年发生一次,对上一次是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距离现今已超过70年。按照早前内阁府的模疑影片所见,一旦南海大地震发生,波及地区范围广泛至大阪、和歌山、三重、静冈、宫崎、爱知、德岛等地,海啸高度可逾30米,死亡人数预计可达32.3万人,是311“东日本大地震”罹难人数的14倍,旅游人士都应该加强防灾意识。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