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EGBUL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653970/answer/34555495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於
@朝長雅各伯
的回答,是徹頭徹尾的西方輿論陷阱。
哦,他現在對答案進行了大改,也算是被我揭穿了下不來台。知乎要是有答案歷史版本回溯功能就好了。
他只給你說蘇聯吞了比薩拉比亞,在那裡推廣俄語,派俄羅斯人定居,卻不告訴你為什麼。他最開始說,一定會回到羅馬尼亞,現在又變成了機會渺茫。笑死。
他給你搞切片原因很簡單,要是說清楚了,他的立論就塌了。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很簡單,以色列不也只是說去年10月7號之後的事,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嗎?烏克蘭不也只是說前年2.24之後的事嗎?
這是一種敘事手法,叫做重置因果,通過選取時間切片,可以顛倒黑白。新聞學還是有用的。至於他說我是親俄派,這也是敘事手法,叫貼標籤,我從來都是從事實出發,只不過因為跟他觀點相左,就成了親俄派。
敘事,可以塑造/改造世界觀,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邏輯。俄羅斯是不是好東西我不管,但是現階段,反俄就是反華,這沒得商量。
以下正經回答
這塊地歷史上是大國博弈的通道,自羅馬帝國時期就是戰亂之地,歷史上,凱爾特人,希臘人,羅馬人,哥德人,匈人,保加爾人,馬扎爾人,蒙古人來了又走。最後兩個穩定控制這裡的,是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
奧斯曼帝國於1812年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後,把這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帝國,十月革命後,1918年1月,羅馬尼亞軍隊進入比薩拉比亞,4月,宣布併入羅馬尼亞。但是蘇聯並不承認。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規定,比薩拉比亞地區是蘇聯勢力範圍,蘇聯據此重新進入該地區。問題在這,蘇德之間的條約,為什麼要分割第三國?因為當時德國決定這麼做的。同時德國和意大利還指示羅馬尼亞根據第二次維也納仲裁,割讓北特蘭西瓦尼亞給匈牙利,割讓南多布羅加給保加利亞。所以啊,要追責找德國去,天天追着蘇聯咬等於是拋開事實不談。
羅馬尼亞在二戰期間屬於軸心國,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羅馬尼亞派出22個師作為僕從軍參戰,是所有德國小弟裡面最多的。
二戰後,比薩拉比亞作為戰爭賠款再次被交給蘇聯。然後蘇聯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摩爾多瓦加盟共和國。
那麼問題來了,
帝俄—十月革命—羅馬尼亞—二戰—蘇聯這個鏈條中,算得上是蘇聯佔領並分裂羅馬尼亞領土嗎?
這個過程中,比薩拉比亞地區的人口比例如何變化?如果羅馬尼亞人占多數,那是不是我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州縣也可以獨立?
作為蘇聯的一部分,蘇聯中央有沒有在其國內推廣通用語的權利?有沒有在地方搞建設的權利?蘇聯人有沒有在國內遷徙的權利?
他無法回答,甚至不敢提這些細節。這就跟他的歷史記錄,在俄烏問題上,只說2022年以後的事,不說之前矛盾怎麼積累,怎麼演化的行為一脈相承。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拉黑了我,這麼懼怕真相,只能說明他心虛。
關於問題,摩爾多瓦有一定幾率跟羅馬尼亞合併,但是取決於國際形勢和其國內問題。
摩爾多瓦的民情,變化比較快,2015-2021年,支持合併的從20%漲到44%,2021年10月進行的民調顯示,43.8%的支持合併,11月是41.2%,22年1月是38.4%,到了22年3月,驟降至11%支持馬上合併,42%支持再議。變化這麼快,只有可能是外部勢力或者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的。上漲可能是跟歐盟和北約的東擴有關,下降可能是跟俄烏衝突有關。畢竟,像烏克蘭那麼頭鐵的,不好找。
國內他們面臨德左的問題。德左現在是自治狀態,如果和羅馬尼亞合併,德左肯定不幹,要獨立,而為了挽留德左,就難以與羅馬尼亞合併。
所以單獨地說什麼有沒有可能合併,太簡單粗暴了,最後看的是各方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