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
非洲猪瘟:世界经验与中国疫情
文/张田勘
本文首发于总第868期《中国新闻周刊》
进入8月以来,辽宁沈阳沈北新区、河南郑州经济开发区、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浙江温州乐清市、安徽芜湖南陵县等地先后发生5起非洲猪瘟(ASF)疫情。这5起养殖业疫情不仅是非洲猪瘟首次传入中国,而且显示出有大范围传播的趋势。尽管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果能够提前、科学地予以防控,有望以最小的代价控制其在中国的传播。
是否来自俄罗斯
此次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在于,瘟疫的来源和传播链尚不明确。无论是动物、人,还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只有堵住源头、切断传播链,才有可能终结疫情。但在这一点上,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此次在中国发生的非洲猪瘟很可能来自俄罗斯。俄罗斯自2007年发现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持续爆发并向周边国家扩散,不断向东挺进。至2017年3月27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州又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博士戈胜强等人在《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12期上发表的《非洲猪瘟在俄罗斯的流行与研究现状》显示,2007年俄罗斯发现非洲猪瘟不过是某一地区的一簇星点,但到了2017年就呈燎原之势了。
在2017年伊尔库茨克州发现的非洲猪瘟疫情中,共有40只家猪感染并全部死亡。从地理距离来看,伊尔库茨克州距离蒙古国只有约100公里,距中国边境满洲里有约1000公里。
基因测试显示,中国的非洲猪瘟疫情的病毒株部分基因序列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2017株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但是,即便基因追踪能确认在中国沈阳最先发现的非洲猪瘟与俄罗斯的非洲猪瘟有渊源关系,但它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最大的可能是贸易。一个证据是,今年8月,中国从俄罗斯疫区的一家养猪企业进口少量猪副产品。
实际上,由于俄罗斯的非洲猪瘟持续不断,中国在2015年出台了俄畜牧产品进口禁令,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猪的所有产品。然而,2016年5月初,在俄中动植物产品相互进入对方市场工作组的第二次会议上,俄罗斯方面再次请求中国取消对俄猪牛肉产品进口的限制。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消息:“关于猪牛肉,以及大型长角牲畜和猪类副产品对华出口,俄方已经多次请求取消该类产品的禁令。”
2016年7月15日,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又称,已和中国政府达成关于解除俄罗斯肉制品进口中国的禁令。禁令解除后,预计到2020年,俄罗斯仅一年就可从中国单一市场赚取5亿~10亿美元。而这些产品多是俄罗斯人不吃的屠宰副产品,如猪头、猪蹄、猪肚、猪肝、猪肠、猪耳朵、猪舌头和鸡爪等。
在中国对俄猪产品的进口禁令尚未解除之前,2016年6月中旬以来,在黑龙江的东宁局口岸,检疫人员在对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连续多日查获禁止入境物猪蹄总计140余千克,检疫人员依法截留销毁。这些被查获物,为在外务工人员因猪蹄脚便宜而在回国时顺路买回家食用。
尽管有不少禁止进口的猪产品被查获,但是否有一些私下流入中国,并不知晓。中国对俄罗斯的猪产品于2018年8月解禁后,当月6日,西伯利亚农业集团就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开始向中国出口猪副产品。首批24吨产品由集团下属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养猪企业发出,该集团计划未来对华出口规模达每月30吨。
你们这些给俄国洗地的人,真的是中国人吗?
对得起赔的倾家荡产的猪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