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史著作郎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189284/answer/17211461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答案啊
就是因為能力強所以才有資格發脾氣啊,而且別人還不敢把ta怎麼樣啊
不然嘞
能力差,還想發脾氣?估計只有爹媽才會忍你吧,社會只會教你做人。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靠實力說話的,人是這樣,國家更是這樣。
雅爾達會議期間,每次談判的時候,史達林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是來的最晚,這樣,羅斯福和邱吉爾就不得不站起來迎接他。(當然,羅斯福此時早已經坐輪椅,所以一般是邱吉爾起身,羅斯福揮手之類的。)

有一天,邱吉爾和羅斯福商量,不能再這樣下去,應該讓史達林也迎接我們。於是兩人商定,下次談判,故意遲到個十五分鐘。這樣史達林即使再晚到,也應該會比兩人先到,這樣,史達林就得站起來迎接兩人了。
商定好之後,自然是馬上行動。一貫紳士的羅斯福和邱吉爾,看著開會時間即將到來,依然不緊不慢的在整理著裝。待看看手錶,時間已經過了十五分鐘了。邱吉爾和羅斯福才有說有笑的走進會議室。
沒想到,進來一看,史達林竟然還沒有來,邱吉爾氣呼呼的抽著雪茄,性格溫和的羅斯福對此也表示無奈。於是兩人只好坐著等史達林來。
史達林來的時候,兩人假裝沒有看到史達林。史達林見兩人沒有站起來迎接的意思,便站在門口不進來,也絲毫沒有要去就坐的意思。接著又用那一貫冷酷威嚴的目光看著羅斯福和邱吉爾兩人,場面可以說是一度尷尬。

最後,邱吉爾沉不住氣了,像之前一樣,站起來向史達林問好,招呼他快進來坐。史達林的臉也立即晴轉多雲,笑著向兩人問好。
邱吉爾和史達林兩個人可以說是很不對脾氣,每次開會幾乎都是羅斯福做老好人,在中間調和。這其中自然是英蘇雙方的利益總有不可調和的地方。再加上邱吉爾出了名的強勢,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一來,他遇到比他更為強硬的史達林,兩人一交鋒,勢必就會擦出吵架的火花來。
不論是在開會,還是在賣平常的交流聯繫中,史達林似乎都不賣邱吉爾的賬。有一次,記者又採訪史達林,這個時候史達林正在和邱吉爾打電話,史達林對著電話,一直在說:「不、不、不、不、不、對······」說完,史達林連再見也沒有說,就把電話掛了。
記者知道,史達林肯定又和邱吉爾發生了矛盾,這可是個好素材,於是小心翼翼的問史達林:「能否告訴我,您說『對』的是什麼問題?」史達林淡淡的說:「邱吉爾問我是否聽清楚他說的話。」可見,電話內容,定是兩人在討論一個問題,然而史達林卻不肯讓步,所以便強勢的拒絕了邱吉爾。

在多數時候,邱吉爾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是沒有辦法的,除非是事先得到了羅斯福的支持。因為邱吉爾知道,英國自身的實力在那裡。歷次談判的結果,往往是與談判雙方的實力成正比的。
而史達林為何每次對邱吉爾都是那樣的強勢呢?一是因為邱吉爾的許多方案都不符合本國的利益。而是因為英國當時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別說實力了,能自保就不錯了。
史達林對羅斯福卻是客客氣氣的。這其中自然有因為羅斯福為人隨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史達林當時還需要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
所以在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和交流中,無論多小的事情,都能顯示出,國家實力在左右這國際關係的形成,這在二戰之中,表現的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