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貍:
多圖!多圖!
可以的。實在不行出國之後就下載谷歌翻譯咯。谷歌翻譯最近可以實時鏡頭翻譯,我見過有人直接掃描博物館的介紹翻譯成中文,炫酷極了。
旅遊從業者、大部分的公共服務部門的人(我親身經歷告訴我,部分城市公交司機不在此列)英語交流無壓力。
英語流利的人包括不限於:海關工作人員;機場工作人員;賣火車票、汽車票、地鐵票、船票的工作人員;機場大巴司機;火車站地鐵站工作的,船上工作的;青旅/酒店前台,景點售票的,博物館美術館工作的;娛樂場所的所有人;飯店服務生;商店裡的所有人。
挪威是唯一一個把我弄崩潰、懵比、懷疑人生的城市,因為半夜從斯塔萬格
機場出發,坐城市公交車(非機場大巴)的司機不講英語。後來我想他其實是想說他的車走另一個路線。事情是這樣的: 我跟他講英語,他只跟我說挪威語。我覺得我說的他都能聽懂,他說的我一個字都聽不懂,只能猜他的手勢。最後他放棄了,直接向另外一輛車的司機打手勢,要求她靠邊停下,然後示意我去坐她的車。
好消息是,斯塔萬格城市公交系統有個app,只要用信用卡就可以買票,比現金買票價格低一點(因為我去時還是個窮學生嚶嚶嚶)(需要名字可以查窮游的攻略或者問我要)
其他時候都是英語交流無壓力,包括半夜等車跟法國妹子聊天1小時,問青旅小哥怎麼買船票,路邊的工作人員這邊跟我說英語,那邊說義大利語,內心有一丟丟羨慕她……

瑞典:全程英語!發音標準。一句瑞典語都沒學到,竟然還有點小憂傷怎麼回事。
火車上的看不出哪國的小哥哥英語搭訕:「打擾一下,我就想確認一下,這個火車是開往xx地方的吧?好的,謝謝。」

總結一下:北歐打招呼說嗨嗨,第一次聽到時我是{wt hell?}聽空姐說了一次之後就開始跟她學。不過hello /thank you 這種絕對沒問題的。
法國:法國巴黎和多佛的海關人員能聽懂你的英語,但是他們就是不喜歡說thank you, 於是沉默待人。這毛病無傷大雅,不理就不理咯。 你想要他回應你的話,跟他說MERCI (法語:謝謝),他會回你一句merci的。發音:霾喝C.

公交酒店餐廳咖啡廳博物館美術館商店的人都可以說英語的,沒問題的。 小心不要亂撞到圖書館裡去。我全程靠一個學生樣子的非洲小哥哥把我的英語翻譯成法語給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才能交流……【 Σ( ° △ °|||)︴】
建議查一下自己想吃的法餐的單詞……因為我發現我可能不認識食物的任何詞彙……
我走進藥妝店要隱形眼鏡藥水,店員聽到我的英語明顯愣了一下,然後用英語回答我。非常萌的事是:我能從他的口氣和表情里看出,他對自己的英語技能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噗哈哈。
走在街上也有人跟你說英語的,同學在咖啡廳前看菜單,被大叔一口英語「我給你推薦一個我特喜歡的咖啡廳,不遠,帶你去」,拐出去一條街……【請盆友們不要學習她這種咩有警惕性的行為╭(╯^╰)╮】
德國:全程英語。發音標準。

西班牙:全程英語。我去的餐廳直接西語英語雙語菜單……

義大利:口音超級重,有一個義大利人還認為terrific是terrible的意思。餐廳里的菜單可能需要向服務員要求英語的。不過義大利語的pasta
, pizza, spegetti(卷意麵,披薩,直意麵)都是普及相當廣泛……可能最後發現自己食物詞彙最豐富了。
青旅day1:比利時大哥跟我抱怨羅馬機場賊拉不靠譜,工作人員連機場大巴站都不知道在哪,還瞎指路。
青旅day2:小哥問我哪兒來的,我尋思外國人知道的中國城市估計有限,就隨口說北京。然後小哥張大嘴巴到可以塞個橙子的那種驚訝,說,太遠了啊。我追問一下他是哪兒來的,他說,阿根廷。好吧,我說,在把地球刨個洞,咱倆就不遠了……
青旅day3:前台小哥哥小姐姐閒聊。
小姐姐:剛才那個女生好像義大利人哦。
小哥哥:哪有,護照上寫著美國人,somehow聽起來像義大利口音……
青旅day4:房間里的小哥哥口音非常標準,一問,德國人。他說:因為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練習上~~


英國 各地口音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或者說我這種不看英劇只看美劇的沒見識的才嚇一跳……
至於福克斯篝火節/新年煙火/驕傲大遊行+大本鐘下面,常年的世界各國各地人士歡聚一堂……聽個七八國語言都不是事兒,太世界大融合了……

彩蛋:
而且你有很大可能性被用中文搭訕哦~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邊有個飯店,門口的迎賓西裝革履,字正腔圓的說「晚上好」;
我在超市拿盒藍莓在端詳,有個老先生說「你好」,然後用英語巴拉巴拉說藍莓多麼健康……
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廣場上,大衛雕像下面,一家子三個義大利小孩,遙遠的沖我瘋狂揮手,挨個地喊你好。老大喊完老二喊,老二喊完老三喊,非常親切,簡直是我在義大利發生的最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