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岡:

2032奧運城市南岸地標
SB,現在通常指的是澳洲奧運會城市的地標標誌。
但這裡因為說的是英國,那麼就用英國劍橋字典自己的Meaning,
SB=Somebody(以下全文皆用'SB'來簡稱'Somebody')
十幾年前,一提英國留學,
就如看到日不落,
金到眼睛都睜不開,
但實際數據是

英國躺平近20年
十幾年前,英國已經完全喪失了生產效率的改進能力。
Why ? 大學不行肯定是一個主要原因。
那麼是否西方世界都不行呢?

英國被美德法吊打
答案是不是,
全西方世界估計只有英國在「躺平」。

英國出軌
如果UK
十幾年前能繼續過去的Trend,
也就是說如果英國的科研能跟得上,
現在UK政府的收入應該是綠線,即不用破產。

英國科研水平低下導致國家破產

01:36
一位日本遊客到了倫敦後得知現在倫敦白人只佔人口的1/3,
回答到:這真是一個悲劇~
主持人追到:WHY?
日本人立刻黑人問號:WHY?

如果真的較真UK這幾十年的人模,
英國真的數不出什麼大卡,
最牛什麼奧斯卡演員其實就是黑幫特色(痞)的二線演員,

英國一哥
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線明星。
Quality和任何澳洲隨便一個二線演員都沒法比

00:34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十年前曾經報導過英國和澳洲大學學術的高低。

報導採訪了兩位人士,
一位是倫敦大學轉澳洲鄉下科廷的教授,
一位澳洲鄉下轉牛津的教授,
第一個(英轉澳)說到,英國那些人根本屁不懂,
Perth比英國Egham(離倫敦市中心19公里)好太多了。
另外的一位(澳轉英)說到,

因為這人是牛津大學的法律教授,我直接QUOTE
Emily Hudson:
'I have found that the UK's size makes it far easier to maintain connections with the broader academic community.'
但在最後牛津大學教授沒忘了補刀
Finally, and although it may be crass to discuss this in polite company, the issue of salary has to be mentioned. To put it bluntly, academic salaries in Australia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UK. In my field, staff in permanent positions can earn twice as much by working in Australia, especially those in mid-level and senior positions.
不懂英文的話,我就轉一下碼,
牛津大學教授說到,
英國比澳洲好的就是更容易建立學術圈的關係,
但牛津大學教授的工資還不如澳洲鄉下大學如昆士蘭大學
的一半,
為啥她又懂了?
因為她就是全墨爾本大學土澳學歷,
然後在昆士蘭大學副教授時被挖去UK做正教授的,
所以你說UK不給錢能否還能維持大學的Quality輸出?
上面就是現世報的例子,
當然這個例子可能也不是那麼恰當,
因為澳洲人還真的是白人。
最近,中國第一個留學視頻博主超哥又發新作
裡面說的雖然不是英國不如澳洲,
但聰明人應該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因為哈佛全面吊打UK,

01:09
但我的意思還是只想說UK留學裝SB裝了至少二十年,
這樣,你不用和我掰,
To Test英國中介是否是SB,
你直接問你的英國中介,
英國教授工資高還是澳洲教授工資高?
答不出來的話,可以直接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