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違心話:

現代伊比利亞半島地圖

由地圖可以看出半島北部海岸區多為山地,西部海岸多為平原

塞維亞可通過瓜達爾基維爾河與大西洋相聯
1580年西班牙對葡萄牙的佔領,似乎讓伊比利亞半島的統一看起來成了一件順水推舟的事情,畢竟卡斯提爾和阿拉貢、納瓦拉都是通過一個國王同時兼任數國國王的方式,成為一個統一國家的。

西班牙國徽,上面有卡斯提爾、萊昂、阿拉貢和納瓦拉四個王國的徽章
但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不能被忽略,此時的西班牙還是一個中世紀傳統的封建制國家,國家是由各級封建領主構成的,人們效忠的是自己的領主而非國家本身。
當卡斯提爾人取得了阿拉貢和納瓦拉的王位之後,只要能控制住高級的封建領主,對阿拉貢和納瓦拉的統治就是穩固的。
但葡萄牙則更像是一個早期的民族國家,中下層人民普遍對葡萄牙這個國家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而對外來的西班牙國王沒有什麼感情。城市的快速發展也打破了原來的封建體系,市民階層崛起使得普通民眾在國家事務中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這種根本上的差別,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就像油和水一樣,從根本上就無法調和。
另一方面,併入西班牙也沒能帶給葡萄牙多少實質上的好處,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社會的撕裂。貴族們全力靠攏卡斯提爾,在宮廷中開始使用卡斯提爾化的葡萄牙語,但在民間的民歌中,卡斯提爾人更多的還是被稱作強盜和入侵者。
而在更為實際的社會經濟層面,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僅沒能幫助葡萄牙解決經濟問題,甚至因為西班牙白銀
的大量流入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與此同時葡萄牙也被西班牙拖入了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之中,葡萄牙因為這兩場與自己毫無關聯的戰爭又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席捲全歐的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統治措施損害到了葡萄牙貴族的利益,導致這些原本親卡斯提爾的貴族們開始謀求葡萄牙的獨立,最終導致了1640年葡萄牙復國運動的爆發。
貴族們在市民的支持下趕走了西班牙派來的總督,推舉布拉干薩公爵成為新的葡萄牙國王。深陷對外戰爭的西班牙無力鎮壓葡萄牙的反抗,被強行統一了60年的葡萄牙重新取得了獨立。

布拉干薩公爵若昂一世
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這兩場戰爭的失利,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氣大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迎來了日落的時刻,而將要取而代之的,正是數次擊敗西班牙的英格蘭人。
重新獨立的葡萄牙也十分機敏地注意到了這一趨勢,幾乎是立刻就重新回到了英國的懷抱之中,堅定不移地當起了大英帝國的小跟班。而西班牙也沒能保住完全獨立的地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絕嗣,各列強間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根據戰後簽訂的條約,西班牙王位由來自法國波旁王朝
的腓力五世
繼承,而直布羅陀則由英國佔領,西班牙徹底失去了歐洲強國的地位,淪為了法國的跟班。
西葡關係,更多的成了英法關係的一個縮影。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的歐洲
到了19世紀美洲獨立浪潮後,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漸丟失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又在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英、法、德、美等國,逐漸離開了人類歷史的中心舞台。
而到了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處境更加糟糕,是歐洲經濟狀況最差的兩個國家,甚至被戲稱為「歐豬四國
」(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四國首字母合起來正是英語豬這一單詞——PIGS)
這一帶有輕蔑的綽號,實打實表現出了西葡兩國當今處境的困難。不知道往日的榮耀和恩怨情仇,還有多少沒被現實的壓力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