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法律定義的「奴隸般的條件」,包括債務奴役和違反人類尊嚴的工作。勞動部補充道,這種情況還構成「強迫勞動」,因為許多工人工資被扣押,若要解約需面臨高昂的費用。
週五,比亞迪和金匠集團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週四,金匠集團反駁巴西當局「類似奴隸制條件下工作」的評估。金匠集團在比亞迪發言人轉發的社交媒體帖子中表示,將工人描述為「奴隸」是不準確的,並且存在翻譯誤解。
比亞迪最初表示已切斷與金匠的聯繫,但比亞迪高管後來指責「外國勢力」和一些中國媒體「故意抹黑中國品牌和國家,破壞中巴關係」。
巴西檢察官表示,他們將於1月7日再次與這兩家公司代表會面,並提出一項協議。
這項協議可能會讓比亞迪和金匠免於勞工檢察官的調查,但他們仍可能面臨勞工監察員和聯邦檢察官的審查,後者要求分享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