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 92 岁的老人警告说:“核武器威胁甚至在气候变化产生破坏性影响之前,人类就可能因之消失。”
1945 年 8 月 6 日至 9 日,美国对这两个日本城市进行轰炸,造成约 214,000 人死亡,并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田中照美 (Terumi Tanaka) 13 岁时,他所居住的长崎被炸弹摧毁,导致他的 5 名家人丧生。周一,他对核威胁的死灰复燃表示震惊,并敦促俄罗斯总统普京停止在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煽动核威胁。
普京最近通过法令修改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他的军队在该领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武库。
11 月 21 日,莫斯科明显使用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袭击了乌克兰一座城市,这是一种旨在携带核武器的装置,但此次发射并未使用该装置。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尔根·沃特纳·弗里德内斯 (Jørgen Watne Frydnes) 周一评论道:“人类必须维护核禁忌,将这些武器视为道德上不可接受的。”
法新社称,对于西方人来说,威胁还来自正在增加弹道导弹发射的朝鲜和涉嫌想要获得原子武器的伊朗,但德黑兰对此予以否认。目前有九个国家拥有原子武器: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及非正式的以色列。
2017年,122个国家的政府在联合国谈判并通过了历史性的《禁止核武器条约》(TIAN),但该文本的范围本质上是象征性的,因为没有任何有核国家签署该条约。
其他学科(文学、化学、医学、物理学、经济学)的诺贝尔奖也将于当天在斯德哥尔摩颁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将出席。
据共同社,日本首相石破茂10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对“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被团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致敬称:“长年为废除核武器而进行的宣传与努力获得了回报。”他表示“希望此后也开展活动”,有意今后也安排进行倾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