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1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評價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4

在KAIST就讀是什麼樣的的體驗?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5

ferriet:


KAIST2016級核工程碩士。


前言:

這個回答是好幾年前寫的,若與官網有出入,請以官網為準。


附:

學校申請主頁:KAIST INTERNATIONAL ADMISSION

百度百科連結:韓國科學技術院_百度百科




KAIST是大學,並不是研究院,因為學校里除了碩士、博士外,還有40%的本科生。不過在建校的前二十年多里,KAIST的確是研究院,那時候只招收碩士、博士。至於為什麼叫「韓國科學技術院」而不是「韓國科學技術大學」,可能是希望沿用傳統校名,或者是覺得「XXX院」逼格比較高吧(瞄一眼MIT)。KAIST在學校規模、專業設置、男女比例、國際排名等方面,都與中科大類似。

一些易弄混的機構:UST或者KUS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或者 Kore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技術聯合大學院大學),總部也在大田,是一個學位授予機構,為在韓國各個研究院求學的碩士博士生授予學位,組織結構上有點類似中科院;KIST(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總部在首爾,是一家相當厲害的研究院,歷史上跟KAIST分分合合,淵源頗深。KAIST、UST、KIST彼此各自獨立,並無從屬關係。

排名方面,雖然「SKY」聲名赫赫,但在國際四大排行榜中(QS,THE,ARWU,USNEWS),首爾國立大學、KAIST、浦項工大(POSTECH)基本穩居韓國前三。比如在2017年的QS排名里,KAIST位列世界第41名,在韓國僅次於首爾國立大學(第36名),身後是浦項工大(71名)、高麗大學(90名)。在韓國國內影響最大的中央日報大學排名中,KAIST和POSTECH曾經很長時間佔據前兩位,且分數遙遙領先,後來由於這兩位幾乎只有理工專業,純屬bug,於是近幾年這兩所學校就消失在中央日報綜合排名表裡。值得一提的是,KAIST建校距今還不到五十年(1971年建校),未來應該可以更進一步。當然,排名什麼的看看就是,沒必要太較真,我也從沒覺得KAIST是世界前五十的高校。

在韓國,KAIST是如同清華般的存在,每年招收的學生很少很嚴格。然而在中國,KAIST並沒有什麼存在感,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KAIST主要的專業是工科及理科,而中國的理工科學生出國的首選肯定是美帝,然後是腐國和德國等歐洲高校,或者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洲、中國香港等,很少有人會考慮來韓國學理工科,因此在KAIST就讀的中國學生很少,甚至比越南學生還少。校名也是原因之一。我回國開會時,遇到一些國內的參會人員,他們很疑惑地問,韓國科學技術院是做什麼的研究院?親戚們會問,你們學校是不是和中科院差不多啊。。。另外,作為理工科大學,KAIST並不出產大明星及政府高官,這大概也是KIAST在中國存在感不高的原因吧。但在學術界,KAIST還是有很高的聲譽,基本同領域的學者都知道。

總體上,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如果之後想去美帝或者其他地方讀博,KAIST是一個很好的跳板(KAIST有很多史丹福、MIT級別的 partner universities ,很多教授是美帝牛校畢業的);如果想在韓國工作,KAIST是相當好的選擇;如果想回國工作,相比於國內的上交、浙大等工科強校,KAIST並不算是最優選項,畢竟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在國內發展也欠缺校友、師長等人脈。當然如果你想去現代、三星之類的韓企的話肯定另說。不過今後的發展最主要還是看自身的實力,學校只是敲門磚而已。一家之言,僅作參考。




在KAIST的中國學生

在KAIST的中國人,本科生10位,碩士生15位,博士生15位,教授、訪問學者及博士後15位,交換生10位。來來走走,這僅僅是份很粗略的估計。其中哈工大畢業的學生相當多,因為KAIST與哈工大的交流很多。有次聚餐,有人提議哈工大的站起來喝一杯,刷刷刷一大半站起來了。




獎學金

在獎學金這一方面,KAIST很土豪:給絕大多數學生(包括幾乎所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生,不管是韓國人還是外國人)提供全額獎學金,大致是免學費,每個月給一定的補助。補助方面,學校會給30萬韓幣,導師也會額外給一部分(數額不一,與老闆的慷慨程度、實驗室項目的多少、學生的個人能力有關),對大多數人來說足夠日常開銷,在這邊的好些博士生都買了車。

獎學金跟績點掛鉤,績點低於某個值,獎學金就取消了,延期的話貌似也沒有獎學金。據說獎學金取消意味著每學期要交一千萬韓幣(6萬人民幣)的學費。所以成績還是相當重要的。




學習

可能是因為大多教授都是在美帝讀的博士吧,在學制方面KAIST總體上與美國高校類似。一般碩士1.5-2.5年,博士3.5-5年畢業。

KAIST絕大多數課程是英文授課。教授基本都是從美帝名校歸來,或者在美國的一些國家實驗室工作多年,英語大多都相當好。有次一位MIT的老教授來做講座,講座開始前對著下面坐著的我們學院的一些教授,說著他們學生時代的一些糗事。

貼一下我們學院部分教授的學歷。


簡單說說我接觸過的教授。我碩士階段的導師,絕對的工作狂,對我們也都很嚴格,有時早上一睜眼就看到他已經給我發了好幾封郵件,那酸爽。但是他在學術上給了我相當多的指導,獎學金完全足夠我生活,時常帶我們吃飯爬山滑雪,贊助我參加多個會議,從不卡學生畢業,幫忙推薦工作等等。有個巴基斯坦學生生病住院了,他一周往醫院跑了兩三次。在我眼中他是相當合格的導師,而他現在也僅僅是一位普通的副教授而已。

客觀來說,東亞文化圈挺講究尊卑、地位,大多數韓國教授不太可能像歐美的教授一樣跟你做朋友。KAIST的教授大多很PUSH,放羊的那種老闆很少見到。不知道是因為我抗壓能力太強還是臉皮太厚,我接觸的教授們(包括我畢業後工作時遇到的上司)感覺都挺好。當然我也聽說過KAIST有些教授,要求太高,帶的學生延期好久畢不了業。不過奇葩教授哪裡都有吧(此處省略八百字)。對於那類只是想水個留學經歷和文憑的學生,我的教授應該算是他們眼中的變態教授了,建議去讀授課型碩士(並沒有黑MSC的意思)。

(評論區喬姐 @李玉喬 的教授就特別坑。讀研讀博教授真的特別重要,大家務必擦亮眼。)


KAIST的韓國生源很好,除聲譽、教授水準、獎學金等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就是免兵役。之前工作的研究院里有位前輩是首爾大學本碩博,他告訴我KAIST免除兵役很容易,而首爾大、POSTECH等高校很困難。他讀到碩士時才知道這件事,挺後悔的,因為他覺得他服兵役白白浪費了兩年多的時間。

由於KAIST裡面的韓國學生大多都是韓國最頂尖的那部分,因而競爭激烈,通宵趕deadline是常有的事,學習壓力挺大,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網上搜搜KAIST的一些負面新聞(此處省略八百字)。強烈建議,如果壓力太大,一定要跟導師說說,導師肯定會理解並幫助你。也要多跟家人朋友同學多談談。學校開通的心理疏導熱線,也可以試試。不過據我所知出事的都是韓國人,貌似外國人普遍心態好,大概是因為跑到異國他鄉來念書的人抗壓能力都很強吧。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鑽牛角尖。




申請

以2018年的QS排名為例(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KAIST位於世界41名,身後有紐約大學、布朗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等。相比於那幾所學校,KAIST的申請難度要低很多。(在這份榜單中,雖然KAIST比那幾所大學排名高了些,但個人覺得KAIST整體上的實力及聲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還是那句話,排名看看即可,請不要較真。)

關於申請的一點建議:


教授決定權很大,套瓷是必須的(該怎麼陶瓷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建議在知乎上搜一下);

不要找中介(中介朋友轉發此回答時,記得刪除這句話);

無需韓語成績;

雅思6.5及以上;

GPA建議85分以上,80以下希望不大(除非生病等特殊原因,成績在80分以下的話,個人覺得不適合讀研);

申請截止時間大約是四月份(從時間的角度來說,如果申美帝失敗,KAIST是個不錯的備胎);

985加分(感覺KAIST還是有名校情結的,這邊的研究生大多是國內985高校畢業過來的);

競賽獲獎加分;

論文、專利加分;

會韓語加分;

有牛推加分;

一般來說,只要被錄取就有全額獎學金;

我當年沒有面試這一環節,但有些專業需要面試;

招生主頁:Admissions KAIST。

錄取與否也是要看運氣的,比如有些教授不願意招外國人,或者更傾向招歐美學生,又或者沒有funding等等。

  

以上僅針對研究僧,我對本科生招生情況不熟悉。這些是基於我六年前的申請經驗,若與官網的內容有出入,請以官網為準。

給個參考吧,因為問我的人太多了。個人覺得被錄取學生的平均水平大致是:985或者行業牛校,英語達線,績點、排名在保研邊緣,科研方面有一些亮點。如果與列出的這幾點都相差太多的話,不建議申請。當然凡事無絕對,可以試試。




生活

在韓國生活,很有安全感也挺舒服。食堂里,很多人直接把手機、錢包放在桌上上去拿飯(想起我當年上大學時被偷走的兩部手機);路上的汽車肯定會禮讓行人(想起有次在四牌樓旁的太平北路,一輛闖紅燈的大貨車擦著我的鼻子呼嘯而過);政府機構、銀行、學校、超市等地方的工作人員都很熱情且有禮貌,對比一下,哎,我就不對比了。這樣的對比還有很多。縱然如今中國的體量已遠非韓國可比,航空、軍事等硬實力更是甩開韓國一大截,但是若想得到類似的安全感、生活舒適度,可能還有好多年的路要走。

KAIST位於韓國中部的大田廣域市。大田是韓國第五大城市,也是韓國科技重鎮,坐落著數百家科研院所及學校。比如與我專業相關的韓國核安全局KINS、韓國原子能研究院KAERI、韓國核能協會KNS、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HNP、韓國電力公社KEPCO、韓國聚變研究院NFRI等等,都在附近,交流很方便。

韓國離山東很近,氣候也與之類似。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回家挺方便,仁川機場到青島一小時,到北京、上海兩小時,到廣州、香港三個半小時。答主江蘇人,差不多每年回國兩次,每次10-12天。

KAIST硬體絕對一流。校區很新,各類設施都很齊備。學校與市區隔河相望,挺安靜(學生基本上都鑽實驗室去了,路上見不到幾個人),節假日會有很多父母帶孩子來玩。旁邊幾條街都是吃的,學校里有免費的體育館、健身房、網球場等等,白菜價的游泳館(人民幣六塊錢一次,不限時,一般情況下人超少),宿舍單人間或雙人間,空調地暖都有,二十四小時的熱水,免費的洗衣機,免費的校車,遍地的WiFi並且速度超快不限流量,冬天水龍頭裡的水是溫的,學校買下了各種軟體,80%的課程是英語授課...總體來說,KAIST非常適合科研和生活。

KAIST規模挺小,本碩博加起來一萬人左右(跟國內一些一屆就招一萬人的大學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因而人均可利用的資源很豐富。比如,宿舍充足、便宜且多為單人間或者雙人間;健身房總是稀稀落落幾個人;去教務處辦事基本不用排隊;有時游泳池就我和管理員兩個人(偶爾管理員偷個懶,就剩我一個人就有點恐怖了);在食堂吃飯除了12點前後,人挺少(有時會碰到一大群來參觀的小朋友中學生,那就換家食堂好了,反正吃飯的地方多的是);學校裡面就有個計程車站。

消費方面,與國內二線城市南京相比,吃飯、交通略貴,其它基本沒有區別,對於比較宅的人來說,差不多一個月兩三千就夠了。獎學金比較多的同學可以自費飄去世界其它角落轉轉。多發幾篇論文的話,老闆或者學校會贊助你去世界各地開會。我在兩年期間去過北京、加拿大、濟州島等地開會,其中光濟州島就去了三四次。

雖然不會韓語並不會對學習有多大的影響,但還是建議多學一些韓語,以提高生活質量。




畢業去向

從KAIST畢業的中國人,畢業去向主要分繼續深造和工作兩種。有在韓國工作的,也有回國工作的,也有去日本、歐洲工作的;去牛津、新加坡國立、哈佛、杜克、康奈爾、KAIST本校等等都有。客觀地說,KAIST提供了足夠高的平台和資源,之後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

我畢業後在某原子能研究院工作了一段時間,補充些關於在韓國就業的介紹。KAIST的韓國學生幾乎不用擔心就業問題,韓國各大公司、科研院所遍布著KAIST的校友,KAIST跟他們的關係也相當緊密,好多學生在畢業之前就被預定了。朝鮮族學生的就業情況與之接近。然而對於韓語不好的中國學生來說,情況沒有那麼理想,韓語不好會四處受限,融不進他們的圈子。當然也有很成功的(據傳EE有位前輩去三星工作了幾年之後去了大疆,月薪五萬+)。另外對於CS、EE的學生來說,回國工作應該機會更多、前景更好吧。




附一些圖片

畢業典禮建議不要缺席。看著漫天的禮花飄落,真的特別有儀式感。


校園圖片

(來自學校官網)





-------------------------------------------------------------------



後記

出國留學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漂洋過海之後,我們永遠都是少數族群,孤獨、彷徨等等情緒始終伴隨左右揮之不去。家的距離不再是一張汽車票,需要面對的是陌生而無法融入的環境。大家都很忙,趕項目,忙作業,背英語,找工作,想找到三觀一致、興趣愛好吻合的小夥伴,很難。

有一次跟一位博士後姐姐一起吃飯,她說她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喜歡打開手機聽書,不然一個人呆在房間里靜悄悄的會感到壓抑、難受。我也常這樣做。這大概是所有漂泊在外的遊子的縮影吧。

離開韓國前,跟一些同學吃飯、道別。有人說我畢業很順利,有什麼技巧秘訣什麼的嗎?我苦笑著扯開了話題。我的畢業很順利嗎?二月初,也就是開題答辯前一個月,導師給我換了個課題,我一臉懵逼。之後各種翻文獻,向師兄們請教,實驗室人太多不得不跟有些鼻孔朝天的韓國人博士商量如何分配cluster的使用時間,調鬧鐘凌晨起來跑代碼。印象最深的是,答辯的那一周,剛好是我所修的一門課的課程設計截止時間,於是周四畢業答辯,周五課程設計答辯。那一周除了換衣服洗澡外就沒回過宿舍,睡在實驗樓下沙發上,五天加起來不到二十小時。很拼嗎?是的。但有些博士幾乎天天過著這樣的生活,而我僅僅是偶爾一兩周,何必自己感動自己?

我朋友圈裡都是一些歡快的吐槽或者放一些遊客照偶爾再秀一下恩愛,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浪得沒心沒肺、樂不思蜀、逍遙自在。然而那些負重前行的腳步,自己知道即可,況且好多人比我艱辛得多,也走得更遠。

那些你吃過的苦受過的委屈經歷過的失敗,從來都不會白費,它們都會化作養分,灌溉最初的夢想。但前提是,你不會被他們打倒。


朋友們,加油!



The end!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7

hhhh:


2023.10月更新

現在在北歐一個qs排名100開外的學校讀碩士,把現在的學校跟KAIST進行對比,感覺KAIST的教學有非常多優秀的地方,比我碩士學校和本科學校都好不少。(在KAIST僅僅上了4門課,樣本量較少,本人的評價僅僅基於這4門課)


KAIST的網路教學平台,比如Classum做的非常好。學生在這個平台上能跟教授和TA提問題,學生之間也能互相回答對方的問題,有個比較好的交流平台。在我本科學校,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在碩士學校,某些課會採用類似平台,但不多。

關於教授的授課水平(100%主觀意見,我上的課也不多,僅供參考)。就憑我自己的感受,KAIST的教授上課水平還算不錯的,課程內容也設置合理,基本能做到條理清晰,深入淺出,比我碩士學校好不少。

二十四小時圖書館,營業到晚上2點的便利店。

  

但對於國際學生來說,KAIST也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就是英語教學沒有100%落實。


上課的時候,學生可能會用韓語提問題,然後教授用英語回答,但教授不會對問題進行翻譯,導致我根本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當教授發現學生聽不懂的時候,有時候會用韓語解釋。不過KAIST作為韓國的學校,大多數學生也是韓國人,這情況也能理解。

有個別課程,雖然syllabus上寫的是英語授課,但老師卻會發郵件告知學生這門課講用韓語上,請不會韓語的國際學生退課。(本人沒經歷過,但我朋友遇到過這種事)

  

--------------------------------------------------------------------

2023.7月

不是KAIST的正式學生,但2022fall在KAIST交換了一個學期。

KAIST所在的位置真的偏僻,大田這城市就跟中國的縣城一樣,學校所在的位置交通也不方便,最近的地鐵站要走半個小時,出門基本靠打車。

KAIST對交換生真的不錯,分配的宿舍算是全校最好M6(兩人間+獨立衛浴)其他的宿舍很多都是澡堂,沒有獨立衛浴。來KAIST交換的國際學生挺多的,來自全世界各地,其中歐洲的特別多。學校也會有buddy program讓你認識新朋友(一個韓國學生帶三個外國學生)。每個學期都會有校慶,能免費聽明星的演唱會。22fall請來了臉紅的思春期,聽說23spring請了鳥叔來。食堂挺便宜的,一餐差不多25人民幣,但也真的難吃。上課的話,課上幾乎90%都是韓國學生,外國學生很少。

師資也是一流(跟國內的大多數學校相比),不少老師都是美帝名校畢業的博士,學術水平都挺高的。

論授課質量,KAIST也算還行(跟YouTube上名校的課程有一定差距,但比我本科學校好不少)。我在KAIST一共選了四門課。三門硬課Computer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Electronics Design Lab(Advanced Digital System Design)還有一門水課Korean History and Culture。

Computer Architecture這門課是John Kim上的,體系結構頂會的常客,算是體系結構這個領域的一個小牛。這門課的Lab還算不錯,內容是用Verilog實現單周期,多周期還有pipeline的CPU,有一定挑戰性但也不會太難,TA回復問題也非常及時。但lecture講的內容,跟考試考的難度差距巨大(期末卷子滿分250,平均分只有90多,難的離譜,相當於卷子一大半都不會寫)。還好這門課會curve,不然這考試肯定掛一堆人。不得不吐槽一下,Lab的兩個隊友(一個印度人,一個巴基斯坦人)幾乎一點力沒出,我一個人全部搞定。印度人的英語也真難頂啊,一開始我幾乎聽不懂,後面才稍微能理解。

Electronics Design Lab這門課是做FPGA,一共6個Lab。lecture時間很少,且幾乎沒幫助,純靠自學,有時候TA發通知還是全韓文的,要靠翻譯軟體才能看懂。Lab給的信息很少,難度特別大,TA也不會詳細回答,很多時候都要靠猜。某幾個Lab變態難,15個小組,最後只有兩三個組做完。還好有神一般的韓國隊友,一個人包攬大部分任務,不然我這門課死定了。

Information Theory這門課是線上課,老師錄製了視頻(可能是因為Covid),刷完就能拿到平時分。說實話我是有一點點小失望的,syllabus上並沒有註明這是網課,我大老遠跑來韓國上網課,總感覺少了很多留學體驗。這門課難度適中,不算特別變態。教授的英語韓國口音很重,聽著還挺可愛的。


00:09





說個題外話,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的陳伯寧教授的information theory網課講的是真的好,強推!!!

在KAIST學習壓力還是不小的,身邊是交換生也覺得KAIST學習壓力巨大。特別是做Lab期間,半夜熬到兩三點是經常事。我在交換期間也就旅遊了兩次,一次去了首爾,一次去了釜山。韓國的鐵路網路很方便,從大田到首爾只需要一個鍾,去釜山兩三個鐘左右。

在KAIST的這一個學期體驗還是不錯的,雖然授課質量沒有我預期的高,但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我的本科學校教的就是大便)。認識了若干朋友,提升了點英語水平,逃避了2022下半年國內的事情,真是讓我永生難忘了。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7

韓國的清北,真的不誇張。

在KAIST待過一學期,在Orientation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就用Genius來稱能來kaist讀書的學生。在韓國各地玩兒,聊起天來,當聽到我們是kaist的學生時,當地人表現出驚奇的樣子是常態。

在kaist打籃球,休息的時候和韓國學生聊到他們考kaist難不難,他們說kaist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從特定的科技中學招生,只剩下很小比例的學生從全國招生。(kaist學生規模相對還是蠻小的)

kaist是韓國唯一一所讀PhD可以免除兵役的學校。說到這點韓國的男生忿忿然,為什麼女生不用兵役(在以色列的時候得知以色列是真正不分性別的全民兵役)

其實當時選擇去kaist交換就是看kaist的QS排名高。。。(掩面)

去了發現學校地位最高的是學校的大鵝,畢竟都專門設有鵝行橫道。。。。

交換回來寫了一個小blog:

http://minfan.strikingly.com/b



作者:FAN Mi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1340550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7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19769901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科普通211,績點3.7/5.0,申請時無論文無專利(無科研經歷)。目前碩士生在讀,績點4.12/4.3。

我補充一些其他的內容

(1)申請難度比預計的要低,在同段位的學校中挺友善,同學有來自985,211,也有普通一本。985的比例要多一些。KAIST在QS排名上國際化程度得分較低,所以自然願意降低一些錄取標準。

(2)上課難度比預計要低,我多花時間的課都能拿A+,本地學生大佬還是很多的,可能都集中精力在做科研吧,一個班上課的學生也就10個左右,沒人和我爭。績點是按排名給的。

(3)學校經費很多,學費全免,我拿到的工資是100w韓元每個月,在實驗室200W韓元以內的實驗材料不用跟導師講,和實驗室秘書說,就可以拿實驗室的信用卡支付。平時一些幾十W韓元的工具,材料,直接發連結給agent,幾天內就會送到手裡。


(4)申請方面的經驗,如果你是985名校畢業,績點不是太低。申請通過的可能性比較大(主觀感受)。普通學校都可以試試。也不必太執著於績點,或者擔心自己沒有論文。套磁一定要去套。導師對一個學生的評價只能通過郵件或者面試。申請時候的材料(推薦信,文書)沒人會去認真去看的。千篇一律。亮眼的本科績點,或者各種獲獎經歷,並不能保證你可以勝任實驗室的工作。導師在招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一定是「招了你之後,你能不能正常工作」。你只能通過聯繫導師去展示你可以。

首先,你需要考慮匹配度的問題。專業不對口,導師還要培養你一段時間,還不如招一個專業對口,來了就能幹活。

其次,一定要展示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有些領域的科研其實也不需要專業知識多紮實,智商多高(數學物理之類是很需要的)。作為打工人,展示出自己可以有很多剩餘價值可以壓榨,老闆自然更願意收。

聯繫導師的時候,直接去翻實驗室官網,找他的簡歷,看他的論文,精讀幾篇,其他的看摘要,圖片。然後去發郵件聯繫他,交流的時候體現出你對他的研究領域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導師一般不會明確的承諾錄取你,如果能有來有回的正常交流,錄取的機率蠻大的。之後走一下申請流程。

聯繫導師之前也可以先找實驗室在讀的同學問一下,導師人品怎麼樣,實驗室氛圍怎麼樣。(也可以私信我,看到會回)。

(5)學校的實力賊強,但是韓國之外的知名度不高。學術圈內評價挺高的。和KAIST簽合同student exchange,research collaboration的學校有上百所,基本上是世界各國的一流學校,英國劍橋,美國哈佛,mit,國內的清華北大這種。學校有專門從工業界收集問題的機制,然後開展研究,然後把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中。這就是良性循環,而不是為了發論文所做的研究。學校的目標是成為global value creative university,為社會創造實際價值。學校注重培養有領導力,有創新力的人才。學校鼓勵學生創業,為社會創造就業崗位,改善人民生活。校長很有見識,非常看重這方面。學校有專門的Start-up center,為學生提供創業上的指導,也有項目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忘了多少錢,上次看了好像幾萬~幾十萬)。學校在論文方面的表現,目前已經發表8w篇左右的論文,總引用量大概180w左右,平均每篇引用24左右。考慮到學校體量比較小,算亞洲高校中的一流水平。我導師也賊強,我們實驗室三四個方向,這些研究方向的最活躍的大佬他都認識。

(6)學校的條件特別好,一流的硬體,實驗室的咖啡隨便喝。學校的中國人校友,有幾位在清華北大任教。(學術圈外沒太關注)。在韓國,韓國科學技術部的部長研究生畢業於此。Line的創始人,李海珍也研究生畢業於此。KAIST是韓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韓國人口少,韓國的兵役制度規定韓國男性公民必須服兵役,在KAIST碩博連讀的話可以免除兵役。KAIST是唯一一所有這個資格的高校。

(7)研究生的的教育感覺不如本科生嚴格。KAIST的本科生(我就讀的這個專業)必須修136個學分,他們沒有各種水課(或者特別少)而且必須有一個minor或者double major之類的東西。就是規定學生必須去選其他院系的課,double major的話要多上40個學分,也就是要多上其他專業的14門專業課。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7

作者:Tsi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3078824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比樓主早十多年從KAIST核能系畢業,也是先去了KAERI工作,然後回國了。補充一些想法。

樓主講的KAIST大部分還是實際情況,當然作為畢業生,文字內容里還是以褒獎韻味為多。實際情況下,雖然KAIST學生前景確實不錯,但是不會韓語的中國留學生還是比較尷尬的,會有對於前途的迷茫。所以去韓國留學,還是先考慮到自己後續發展,篤定了去學一門技術、要麼或者就直接當跳板,回頭申請去歐美日讀博,這樣會更有目標,也不會覺得煩躁。不過話說回來,去哪讀一樣,以後到哪裡去是留學生必須要面對的窘境,沒有很好的人生規劃,做事就會飄忽。

當然,也可以選擇遊戲人生了,學一點是一點,讀書期間好好感受一下韓國也是好的。回國後我就是覺得在韓國幾年沒能夠玩透,也是蠻遺憾的。獎學金能花完就花完,國內父母能贊助點更好,買好看的衣服、拍好看的照片、去好玩的地方。

韓國教授素質參差不齊,雖然學術水平都很強,但是個性太不一樣。核能系的教授貌似基本都還可以,但是計算機、化學之類,有些老闆好像不太近人情。申請留學前一定要看清楚,多查多問。

另外,樓主還漏了一條,KAIST校園內的吃飯和商店都是有政府補助的,買吃的用的價格都比外面便宜很多。比如說咖啡機的咖啡,外面是300、500貫,在KAIST只要100、150貫。(十年前價格,不知道漲價沒。0_0)

想在韓國找人談戀愛也是不容易的,別想了,一來留學生不多、二來KAIST妹子形體質量一般。好好享受單身獨處的快樂吧。(也有特例,當年也有深圳的一個留學生,被隔壁中南大學一個PP的韓國妹子倒追,然後結婚了)。

最後補充說一些,KAIST是一所好學校,理工科專業實力不差,但是就名氣和學校自豪感來說比清華北大還是差一截的,這也不用刻意抬高KAIST。能有歐美日等好學校的話,還是去更為已開發國家的好,畢竟學習有一大部分是吸收當地文化和素養,KAIST比較適合對於它專業比較了解而且有明確學習目的的學生。畢竟KAIST基本在韓國國內排名再靠前,回國後招牌也就僅限類似於某個重點大學畢業而已。

如果有KAIST畢業的校友看到我的回答,有興趣的話可以給我留言(備註一下專業、就學時間等信息),咱們校友也是可以拉個群聊聊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8

煉丹DH:


這個排名和我實際接觸的韓國教授心目中排名比較靠譜。

我研究生時指導教授直接給我說「首爾大,KAIST 和浦項科技大畢業出來的話,不用去找工作,工作自然會找到你的。」


再附上最近幾年韓國大學在世界整體的排名(QS大學排名和THE大學排名 )










[1]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2]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9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21016528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1級新生來湊個熱鬧

首先一個很重要的點,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全額獎學金加每月高額生活補貼,留學不要錢還能存錢的學校你見過?注意我說的是所有學生

然後世界排名的話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39

2020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大類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綜合排名16,其中Electrical Engineering排名17

2019QS建校未滿50周年的年輕大學排名世界第3,發展勢頭和潛力MAX

2018QS亞洲大學排名第4

2022THE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工學排名33

kaist是非常小眾的留學院校,整個學校學生加教職工總數還沒我本科學校一年招的新生多,在世界排名分數計算中的留學生比例欄,相比能拿滿分100分的熱門院校,kaist往往只能拿個位數,這也是我認為它排名相對於實力來說較低的一個原因,而且有的排名是按論文總數而不是人均來算的,對kaist這樣小而精的學校也很不利

但是kaist近些年世界排名還是持續上升,建校的前20年都只是研究院,現在本科生也只佔40%,非常重學術和研究,說kaist撐起了韓國科技半邊天也不為過,雖然在國內知名度低,但在北美的認可度非常高,歐洲也是,畢業生去北美基本都是錄取top10,這也是很多人把kaist當跳板的原因,每年向北美供應全韓最多的cs phd學生,mit錄取率大概亞洲第一

kaist是研究型大學,本院只有理工科,新開的首爾校區增加商科,雖然大家貫口叫sky綜合排名不帶kaist,但韓國人基本沒有不認kaist和首爾大是top2的,高考錄取分數也能證明這一點,作為一個在地方而非首爾圈的大學,而且是韓民眾票選最無聊的城市,高考分數線能和首爾大同坐第一檔,確實很能說明問題了吧(參考國內北上大學的分數線總是比二線城市相同實力的高很多,而且韓國人對首爾的崇尚比國內比北上廣深高得多的多,很多人高考的目標就是上首爾的大學,我還經常看到很多不了解的韓國留學生說首爾外根本沒有好學校。。心肌梗塞)

首爾大是綜合top沒得說,但kaist確實是理工類的天,是全韓唯一一個phd可以免兵役的學校,kaist的研究經費由政府全面承擔,所以可以說富得流油,這也是kaist能給所有學生全獎的原因,食堂之類的設施也是政府補貼,在校內生活還是相對便宜的(順便說一下,首爾大已經法人化了,相當於私立學校了,只是學費還沒漲,沒有說私立學校不好的意思!就是想起來感嘆一下確實沒想到第一國立大學會被收購。。韓國也是有夠離譜的)

kaist本科生中50-60%是競賽保送,大部分本科生來自科學高中,高中就會參與一些科研,聽說非科學高中來的本科生每年開學的時候都會聚在一起自我鼓勵我們做得到之類的。。而且眾所周知韓國高考

壓力非常大,甚至超過國內,被稱為亞洲卷王,而kaist集結了一群卷王之王,真正有一部分金字塔頂尖的天才,就確實學霸和學霸之間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在這裡可以認識非常多真的很優秀的同學

上個月我們出去旅遊的時候拿出了學生卡付錢,老闆真的就接過卡之後指著上面校標瞪大眼睛:「哦莫,kaist

學生嗎?真的嗎?哇——厲害啊,這是我們民族的自尊心啊」

這個月去了另一個地方旅遊,兩次打車都被司機問是在哪裡上學,我們只說大田,司機就問:該不會。。是kaist吧?我們說是之後兩位司機都是無限的感嘆誇讚,說那你們都是天才啊,那裡都是智商200以上的人啊,說kaist是韓國第二的學校,理工科的話是最強,我們開玩笑說難道不是第一的學校嗎,司機也說認證

說這些總之就是想表達kaist在韓國的地位真的是top級的,因為特殊性基本比首爾大還受到尊敬,不要被中介吹噓的sky洗腦,也不要信他們說kaist不收外國人不收中國人而被嚇跑,這有一百位左右中國在校生朋友等你來一起玩!

--------------以下是原回答------------------------

kaist入學一周了,先佔個坑,以後來編輯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9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31006060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別的領域不清楚。如果只看CV三大會和ML三大會,這個學校最近兩年有點厲害的。

仔細看的話,這兩個領域KAIST的faculty number比北大少很多,但總的頂會論文數卻和北大不相上下。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8 20:49

不太明確題主想要了解關於KAIST的哪些方便, 關於學校和專業介紹可以從官方網站上獲取, 如果是關於在韓國的留學生活的話可以從「奮鬥在韓國」這類的網站了解大概。 在kaist學習過一段時間, 就從校園生活, 科研這兩方面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可能主觀性比較強, 僅供參考。 

首先, KAIST在韓國人中口碑很高, 韓國學生進入到這裡讀本科基本上跟國內高考進清華的難度相當;其次, 校園硬體設施齊全, 留學生可以入住校園宿舍, 每個宿舍基本都有健身房,小賣部; 不好的一點是校園生活相對單調, 這裡基本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氛圍(跟旁邊不遠的忠南大學比較的話基本可以認為是寺廟), 韓國語不好的話走進韓國當地人生活有一定難度(當然一起吃飯喝酒這類活動沒問題)。 再說一下科研吧, 如果你是學術型的人, 並考慮將來做學術,可以考慮到kaist讀博士。 沒去過歐美國家不太清楚那邊的氛圍, 相比較韓國和新加坡, 個人認為kaist在培養博士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方面更勝一籌,kaist畢業的師兄很多人申請到歐美名校牛組的博後(當然這個跟個人能力和運氣有關係)。

如果題主是考慮去韓國留學的話, 我還是想說慎重考慮 。



作者:emmar h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225641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