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两党议员和中国异见人士在英国国会里再次共同举起白纸,纪念2年前的白纸运动,抗议中国的政治迫害,呼吁外界关注那些因白纸运动被捕被消失的民众。与会人士也共同签署提议英国政府提出具体作为,制止中共跨境骚扰与恐吓在英国的海外流亡人士。
中国异见者网络创办人倪沛晴说:“他们不能熄灭已经燃起的火花,不只是在中国,还有所有亲历过的人,我们拒绝忘记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
英国议员出面相挺中国民主运动,但英国政府近期却在与中国往来上频频加温。不仅英国外交大臣亲访中国,英国首相更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建立“强有力的英中关系”,这也是2018年两国关系恶化后,首次的英中领导人会谈。
前英国保守党党魁、现任国会议员史密斯爵士(Sir Iain Duncan Smith)表示,“我的担忧是,施凯尔(Keir Starmer)跟习近平会谈时,记者被要求离开房间,而施凯尔当下并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我非常担心我们可能会认为,向中国屈服可以促进我们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做法是不会成功的。”
那场会谈中当施凯尔正在谈人权、南海、台湾、香港与黎智英在狱中的健康问题时,英国记者被中方赶出场外。而引发外界对施凯尔对中国示弱的批评,工党议员出面缓颊。
英国工党议员索贝尔(Alex Sobel)说:“我不认为他对中国采取了软弱的态度,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操作环境,我不认为有任何西方领导人曾与习主席进行过,关于中国人权的公开讨论,而且是被电视播出的。很明显这些对话,通常是在私下进行的,而我有足够的相信,这些问题确实在私下被提出了。”
英国试图遵守中国的底线,不在台面上谈人权问题,希望以此交换中国的经济利多。在香港47人案判决当日,施凯尔两度被媒体问到是否会谴责香港法庭时均回避问题,再度引发对中鹰派议员的反弹和在英港人的强烈失望情绪。经济利多还没有实现,施凯尔上任不到5个月,民众支持度已经下跌10%,工党执政正遭受严重考验。
公视国际记者洪雅芳报道,“英国政府最近的对中政策引发外界些许的不安,而全盘审议中国政策要2025年才会出炉,英国政府对中国真正的立场为何,还要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