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
说一个残酷的事实,西方殖民有好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亚洲模式,西方殖民者把亚洲当地人视为奴隶,压迫奴役当地人以榨取利益;第二种是黑非洲模式,西方殖民者把黑非洲当地人当做动物,打猎取乐、抓来卖钱、抓来当猫狗宠物、抓来当牛马;第三种是美洲模式,西方殖民者把当地人当害虫,以种族灭绝的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殖民者鸠占鹊巢,完成人种转换。
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只有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下的人民才会把被殖民视为耻辱,第三种根本不会,因为第三种模式下已经没有当地人了,现在的主体民族就是殖民者后代,他们只会为自己祖宗的“武德”感觉到光荣,认为自己的祖先给当地带来了文明。
很遗憾,澳大利也和新西兰就是美洲模式,原住民基本被消灭完了(新西兰的毛利人可能会好一点),现在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本来就是殖民者建立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主体人口也是殖民者的后代,也就是英国人的后代,你说他们会为自己的祖宗感觉到耻辱么?
不,他们只会为感觉到自豪。所以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对自己国家国旗上有英国的标志安之若素,很多人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现在的澳大利亚人国庆日是1月26日,这是为了庆祝第一批英国殖民者打到澳大利亚的日子。1778年1月26日,英国船长亚瑟·菲利普驾船带着一批英国囚犯,总共11艘船抵达新南威尔士州的杰克森港(今悉尼港),并在杰克森港建立了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这也可见当地人对殖民者的态度。
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时,这里生活着500多个土著部落,约75-100万人。到澳大利亚建国时,土著人口仅有约6万人左右,最惨绝人寰的是塔斯马尼亚人被残酷灭绝。1803年,塔斯马尼亚岛上生活着20个部落约6000名塔斯马尼亚土著居民。他们遭到了殖民者的残酷迫害,被强迫成为奴隶和劳工,整个种族惨遭围剿式屠杀。到1832年,幸存的200多人被囚于没有水源和粮食的弗林德斯岛。1876年,最后一名苦苦挣扎的塔斯马尼亚人死亡后,尸体被做成标本,放置于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博物馆进行展览。面对如此疯狂的种族灭绝黑历史,澳大利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将殖民者首次登陆的1月26日确立为“澳大利亚日”进行庆祝。
——————————————
以下针对评论补充一点,和原问题其实无关。
评论中有人提到俄罗斯,还有提到中国的——其实前文所述的三种模式,主要是西方殖民者的模式,这个“西方“,一般认为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法等国,俄罗斯和这个”西方“说实话有点不太搭界,中国就更不一样。
中国更讲究文化和血脉的融合,而不是奴役和杀戮。时机不成熟时,以羁縻为主,时机成熟后,就推动文化和血脉融合。
不说遥远的炎黄,也不提鲜卑、契丹之类的融合,也说大航海之后,大批中国南方民众下南洋,如果把这也看做殖民的话,就会明显发现,中国人无论到了现在的越南、泰国、马来半岛,还是印尼,既没有搞奴役、也没有搞奴隶贸易,更没有举起屠刀,反而有点小心翼翼,要么聚族而居,要么想办法融入当地社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少诉诸暴力。——追求文化和血脉的融合,也算是东方的特色吧。
至于俄罗斯,介于东西方之间。俄罗斯对待哈萨克等中亚民族、对待西伯利亚的蒙古人,既有奴役、羁縻的一面,也有暴力屠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