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韓國2024年7月不工作也不求職的「躺平」青年達44.3萬,創歷史新高?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0

韓國的青年失業率雖然不到6%,但實際上隱藏著複雜的社會問題。

據統計,今年7月,韓國青年中,不工作、不求職、也不學習的「躺平族」人數達到44萬3000,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躺平」青年沒有工作的意向。其中,有75.6%的「躺平族」表示他們不願意工作。

韓聯社:韓國7月「躺平」青年44萬創歷史新高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1
作者:古都閒雲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683987/answer/36002912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躺平」是新聞報導的說法,實際上是韓國就業統計中的「休息」口徑,這部分人並不參與失業率計算。

在韓國的就業統計中,不僅包括傳統的「就業」與「失業」等「經濟活動人口」,還包括「休息」與「放棄求職」等「非經濟活動人口」。


韓國統計部門公布的2024年7月15-29歲的15-29歲青年人口總量是815.0萬,失業率只有5.5%(季調同樣是5.5%)。並且,今年以來韓國的青年失業人口經歷了一次過峰,從最高點4月時的278萬下降到了7月的223萬。

在公眾視角,既然失業率是5.5%,那麼就業率就應當是94.5%,應當是互為補集,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前面提到的經濟活動人口與非經濟活動人口的劃分,實際的就業人口只有379.1萬,「就業比例」只有46.5%。

在非經濟活動人口中,「休息」指在勞動年齡範圍內、且具備勞動能力,但在沒有具體理由(考學、求職中、生育等)的情況下,四周內沒有積極求職而處於「休息」狀態的人員。

以下就是非經濟活動人口中「休息」人口的詳細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韓國15-29歲青年年齡組中「休息」人口從去年7月的40.2萬增加到目前的44.3萬,7月單月就增加了1.7萬。


結合韓國青年的「就業比例」基本保持平穩的情況來看,非經濟活動人口中「休息」人口的增加,正是韓國青年失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非經濟活動人口中另外還有「放棄求職」的部分,指有就業意願、但沒有成功就業,近一年內有過求職活動但近四周內未再求職,與「休息」的主要區別,是是否具備就業意願。今年上半年韓國平均有38萬「放棄求職」人員,其中又有30%是青年群體,達到11.4萬。

在統計中,韓國的統計部門只將「近四周內積極求職且處於隨時可以就職的未就業者」劃分為失業者,而四周以上未求職的人群均被劃為不參與失業計算的非經濟活動人群,既包括學生、育兒、身心障礙等更加純粹的「非經濟活動」群體,又包括「休息」(即新聞中所謂「躺平」)與「放棄求職」群體,這就在結果上縮小了失業率數字。

現在我們建立一個「待業率」概念,同時包括「失業率」、「單純休息」和「放棄求職」等三個口徑,同時在分母中剔除更加純粹的「非經濟活動人群」,這樣的「待業率」可能更加符合普羅大眾了解韓國國情的需要。

那麼:



「就業」的韓國青年有379.1萬
「失業」的韓國青年有22.3萬
「休息」的韓國青年有44.3萬
「放棄求職」的韓國青年有11.4萬

即正在參與就業與待業(已經剔除在校、病患、育兒與家務等其他情況)的韓國青年共有379.1+22.3+44.3+11.4=457.1萬。

那麼,韓國青年的「待業率」是:

(22.3+44.3+11.4)/457.1=17.06%。

17.06%的青年「待業率」其實已經非常保守,因為但凡能提出一個具體理由(如養病、上學、進修、等待入伍等等)就可以不參與待業率的計算。

然而,這樣的青年「待業率」也已經是韓國統計部門公布青年失業率5.5%的三倍,在每六個提不出具體理由不工作的韓國青年中,就有一個處於待業狀態。

同時,在青年就業寒冷的另一面,卻是老年人群就業的「火熱」。

今年上半年韓國每月平均就業人數同比增加22萬人,總體形勢堪稱穩定。但如果我們看分年齡的數據,就會發現70歲以上就業人員增加了15萬人,是所有年齡段中增加最多的,增加第二多的則是60-69歲的13.2萬,二者之和是28.2萬。

老年就業增長的28.2萬大於總增長的22萬,也就是說,韓國其他年齡段的就業規模在下降,這同時就包括了走高的青年「待業」問題。去年經合組織的報告說,2020年韓國老年人口相對貧困比例達到了40.4%,主要原因就是韓國的養老金替代率低,這最終導致了老年人較高的貧困比例與就業意願。

一邊是青年大量「待業」,一邊是老後因貧「就業」,形成了韓國矛盾的就業狀態。並且韓國由於極低的生育率,從去年已經開始大力引入外勞(2024年超過百萬),想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

以上情況綜合,導致韓國目前進入了一種奇異的人口紅利狀態。比中國老齡化程度更高、更發達的韓國,其撫養比(每百名勞動力需負擔的非勞動力數量,韓國=40.36)比中國(49.17)還要低不少,更要遠低於日本(68.35)。

我們知道,越是極端低的生育率,將來必然形成極端高的老齡化高原。目前生育率方面沒有比韓國更極端的,因此韓國目前憑藉低生育優勢能夠取得較低的撫養比,只是一種暫時的情況。鑒於韓國21世紀初就進入極低生育,在更極端的老齡化之前的時間窗口實際上已經所剩無幾。

如果韓國方面不能抓住短暫的時間窗口儘快解決就業方面的結構性矛盾,而只是通過增加不同統計口徑、甚至是另造新詞「躺平」進行美化,來壓低公布青年失業率,將來面對的必然是更棘手無解的問題。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1

作者:小彧紙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683987/answer/36092775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韓國年輕人為啥也躺平了?繼日本年輕人開啟躺平模式十年之後,韓國年輕人也開啟了躺平模式。今年韓國44.3萬年輕人選擇不就業,不上班,要麼在家躺著啃老,要麼偶爾打點零工。當然實際數字遠不止這麼點,這裡還只是統計了18到29歲的群體。

韓國才多大點地方啊,也就江蘇那麼大。人口也不過才五千一百多萬,還沒江蘇多。四十多萬的年輕人就這樣躺平了,為啥呀?難道是工作不好找嗎?不!現在韓國工作很好找,那些又苦又累的體力活甚至還要引進外國的勞工。可是不管政府怎麼鼓勵年輕人就業,甚至發放特殊的補貼,年輕人就是假裝聽不見,我不聽!我不聽!王八念經!

韓國目前主要的勞動力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打工賺錢,他們的子女在家躺平養老。這倒也不僅僅是因為韓國的退休金不夠多。韓國的中老年人是經歷過漢江奇蹟的,那個時代韓國經濟高速發展,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得到時代的回報。於是成長於那個時代的韓國中老年人,價值觀里就有那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拼搏精神,只要幹得動就能一直干!

韓國的年輕人可不是這麼想的,他們生於經濟騰飛的年代,沒有飢餓的記憶。對於他們而言,要麼給我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要麼我就在家徹底躺平。當然,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是有點誇張,他們可以接受自己去財閥企業,即便累一點卷一點也能接受,如果是進中小公司,那還不如在家躺著。

在韓國只有四類職業,一是給財閥打工,二是當公務員,三是去中小企業,四是打零工。韓國年輕人要麼選擇去財閥企業,要麼選擇去打零工。公務員他們不願意選,因為除了極個別的崗位,比如像檢察官,其他的崗位又苦又累又沒地位。中小企業也是一樣,韓國年輕人認為傻子才會去中小企業。

韓國每年能進財閥企業的大學生只有1%,進了財閥企業你就是人上人,三星、現代、SK、LG,這些大企業的福利高得嚇人,可以說是一個人進去一家人享福。甚至你進了財閥企業後,都擁有了優先擇偶權,你跟韓國丈母娘說自己在三星上班,就像你跟山東丈母娘說你在體制內一樣,能讓她眼睛放光!

但是這些財閥企業基本只招收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這三所頂尖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如果你考不進這三所頂尖大學,基本上這輩子就跟財閥企業無緣了,你也基本上就可以開啟自己的躺平人生了。為啥韓國的補習班比便利店還多,韓國的中學生就是為了靠卷學習卷進這三所頂尖大學。

那為啥韓國年輕人寧願選擇打零工也不願意去中小企業呢?目前韓國的最低時薪是9860韓元,相當於54塊人民幣,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漲,估計到了2025年會突破一萬韓元。韓國年輕人選擇打零工就足夠養活自己了,而且工作時間還特別自由,想上班就找個地方打零工,不想上班就躺家裡休息。

既然打零工這麼爽,他們為什麼要去找個中小企業上班呢?錢多不了多少,還需要每天按時打卡上下班,隨時被老闆PUA,承擔著各種業績的壓力,他們又不傻!但這種不規律的打零工,確實容易讓人頹廢。好多韓國年輕人畢業之後,打幾年零工乾脆就徹底躺平了,在家玩遊戲,靠父母養著。所以韓國現在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東亞第二的躺平之國。

好啦,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不錯,就請您給我一個點贊、收藏、關注,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或者是不同的見解,也可以在評論區跟我討論。您的支持將是「小彧紙鍋」創作的最大動力!有您的陪伴我會堅持一天一篇千字以上文章的更新!最後,祝我親愛的讀者們早日富可敵國!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1

作者:bluesky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683987/answer/359891365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韓國統計廳星期天(8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在15歲至29歲的青年人中,選擇「躺平」的人口同比增加4萬2000人,達到44萬3000人,創下歷年同月最高紀錄。

韓國經濟產業研究院經濟研究室室長金光碩表示,當前求職者渴望獲得優質高薪工作,但實際機會有限,導致競爭激烈,許多年輕人因對理想工作缺乏信心而選擇「躺平」。這種負面預期使得他們寧願暫時退出就業市場,也不願意將就於自己不滿意的工作。

這些「躺平族」並非因疾病或殘疾而無法工作,而是主動選擇退出勞動力市場。隨著青年人口的逐漸減少,選擇「躺平」的比率反而增加。在今年7月,在815萬名青年人口中,有5.4%是「躺平族」,這個比率也是歷年同月最高。

從近年來的數據來看,2013年至2017年期間,韓國7月的「躺平」青年人數在20多萬之間浮動,2018年則超過30萬,2020年達到44萬1000,2022年有所減少至36萬1000,但從2023年開始再次回升。相比其他年齡段,青年人群選擇「躺平」的比率更高,40多歲、30多歲和50多歲人群的「躺平」人數分別為28萬4000、28萬8000和39萬4000。

對於那些有意找工作但卻未行動的青年,主要原因包括擔心找不到理想的薪水和工作條件(42.9%),之前找過工作但未成功(18.7%),以及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術經驗(13.4%)等。

韓國經濟產業研究院經濟研究室室長金光碩表示,當前求職者渴望獲得優質高薪工作,但實際機會有限,導致競爭激烈,許多年輕人因對理想工作缺乏信心而選擇「躺平」。這種負面預期使得他們寧願暫時退出就業市場,也不願意將就於自己不滿意的工作。

分析指出,如果勞動市場本身的結構和對工作崗位的認識沒有變化,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下去。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1

coldplay:


上班本身就挺反人性的,有選擇誰會去打工?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2
作者:煤山上的朱由檢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683987/answer/36008639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文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子民,我感到難以理解。畢竟韓國最低工資可是有1萬人民幣。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2


JILIUYONGJIN:


韓國、日本在統計失業率的時候,只要你有就業意願就不算失業!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2

青山: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2


男孩:


這不是好事嗎?他們已經提前預熱AI時代了。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10-30 20:52

懶懶的棕熊:


這無解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