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但凡xx親戚來訪,上海市接待按例是三樣:
乘馬車(後改為鐺鐺車即有軌電車);看戲(如《刺馬案》這種外面禁演的);吃大餐。
前兩項不說。單說吃大餐。
老上海人稱西餐為大餐,喻其儀式感強,請吃大餐有探奇嘗鮮成分於其中。
清末民初,上海請客吃飯一般以「席」計價,一席即一桌,一般為六元,八元,十元三檔。
西餐(大餐)也是如此,多為六八十元,亦有高至十二元的,但西餐論位不論桌,其實貴了許多。
而更有一種更廉價的,菜少儀簡價極底,最底有三元的。
極簡的西餐,上海舊俚叫「垃圾大餐」,菜式各店家不同,但以民國為例,垃圾大餐大致不脫:
炸豬排,餐包(或馬鈴薯),羅宋湯,偶有配一杯紅酒。至於品味如何,不必問矣。
大致為親友嘗鮮,窮人裝洋派,年輕人練西餐禮儀的必備消費。
今天薩莉亞,其實就是改進版的垃圾大餐。
作者:比較胖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115520/answer/3191449854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