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599674/answer/25990704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一位這個校區的過來人,我覺得我最好也分享一下經驗。關於校區的感受、體驗好壞已經有很多帖子了。我這個回答就不說自己對校區的感受了,只是分享一些看法,為後面的學生以及對校區有意向的學生提供一些經驗,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做出更好的選擇。畢竟我覺得對於 「如何評價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這個問題,同學們肯定是非常關心畢業出路的,以及個人是否適合來這裡。
我主要說出國方面的事情,因為我本人就是畢業留學美國,而且校區就是個中外合辦的,畢業出路更偏向出國。很多事情啊,留學機構和校區方面的人都不會主動跟你說,這個就得往屆生來幫後輩們普及。很多人,尤其是在讀的學生,對於出國留學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就容易掉進坑裡了。
本人呢,曾在大三去了英國交換了一年,現在又在美國讀研也一年多了。這個過程中感悟很多,僅代表個人觀點供同學們參考。
如果你不是富豪家庭的話,我的分享十分建議你看看。能在咱們校區交得起大幾萬學費的家庭條件肯定都不錯,但是真正大富豪的其實還是少數,出國留學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是一筆需要深思熟慮的大開銷。(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隨便折騰啊,哈哈哈哈)
第一點,「不要盲目出國!!!」
這個是我來美國一年後通過自己的生活以及跟其他本科留學美國的同學交流後的一個切身感悟。我並不是說 不要出國,而是不要盲目。
首先呢,國外的碩士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研究型碩士一般是兩年以上,除了上課還要科研,有的項目可以拿funding (TA or RA)來cover學費以及拿生活補貼,甚至有直接轉博的政策。而授課型碩士呢,普遍是1-1.5年,就是純上課,就業導向,沒有funding,即時有一些如TA,course grader的學生工作,也只是給一些時薪。國外英語國家大部分的碩士是授課型。拿美國舉例,尤其美國的很多私立大學因為是要盈利的,招收大量的授課型碩士來掙錢(具體就不舉例點名哪些碩士項目了,自己知乎上一查就知道是哪些學校以及項目具有代表性)。不過美國畢竟就業機會多,計算機相關的專業留下來工作的機會還是很多的。而英國那邊的一年制碩士,也就是網上俗稱的「水碩」,基本很難留在英國工作,大部分都得回國。在海外的工作經歷遠遠大於留學經歷。畢業後直接回國的話,跟國內研究生相比沒有太大優勢,甚至有可能是劣勢。有的公司hr一看你是英國一年制碩士畢業,直接忽略,只看你本科。況且研究生期間的課程上所教授的知識都是已經公開的知識,你在國內也能學到,尤其是當下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共享。所以授課型碩士要是不在國外工作幾年,相對於國內的碩士真的沒啥優勢。
(補充:英國的一年制碩士我這裡也不一棒子打死。比如有HR告訴我,愛丁堡大學的人工智慧相關項目畢業的學生,國內那些網際網路大廠還是挺喜歡要的。這個項目錄取生源不錯,而且愛丁堡是英國計算機專業中唯一能打的。)
所以啊,不要認為研究生上了個QS排名靠前的就人生要進入巔峰了。國外研究生要看具體的項目。就像杜克大學陳怡然老師說的「對於研究生項目,要看這個項目錄取的平均生源。不是項目定義了學生,而是錄取的學生畢業後定義這個項目怎麼樣。」
有的人申請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的水項目,想要個名校光環,以後說出去有面子。當然名校確實有光環的作用,不過如果這樣的人多了,這光環可就不值錢了。我個人認為,名校光環能給你鍍金,但同樣也能把你拉下來。如果你混的很好,別人又知道你是名校畢業,自然會對你更加敬佩;但如果你混的不好,你說你是名校畢業的,反而會招來質疑或者嘲諷。所以說,關鍵還是在於你個人。
其次呢,如果你是富豪家庭,你可以隨便玩,學歷對你來說都沒大用。但如果是普通家庭,如果決定要留學,留學成本對你來說是很大的一筆開銷,你一定要注意我接下來分享的經驗。
拿美國舉例,普通家庭的學生最好在LA,NYC這些世界一線城市之外的地區去上學。首先這些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啥都貴。還有呢,我們都知道的,已開發國家反而是大城市不安全。大城市的富人區治安好,但是普通人住不進去啊。學生大部分還是找便宜公寓住的。有句話大概是講「沒有完整的車能離開加州」。就比如在舊金山,那邊經常有人砸車偷東西,報警警察都不管的,因為太頻繁了。而其他地方就還不錯,生活成本低,壓力小,也能專註於學業。
注意!!!出國留學最忌諱的就是準備的錢剛剛夠用!!!你要是出國後搞的自己生活質量還不如在國內的時候的話,這種落差會讓你產生後悔的心理,甚至是抑鬱。申請出國最高興的時刻,可能就是你收到綜合排名高的大學offer,然後曬朋友圈看著很多人給你點贊的時刻。等真正去了,可能就是另一番體驗。
第二點,「Payment for university is a scam」
出國上學呢,就上性價比高的就好。不用為了上更好的學校而花很多錢搞得自己生活質量下降了。我們都只是非常非常平凡的人,即使你為了更好的學歷讓自己生活困苦些,你畢業幾年後依舊會發現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而且畢業五年後就不看學歷了,工作經歷最重要。
當然這第二點感受也適用於想要報考北交威的人。很多人是分不夠理想的學校才想著來這裡「花錢買分」,但是我建議你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條件和生活水平不會比這裡周圍同學的一般水平差。難不成你要自卑四年嘛? 我們都只是普通人,請捫心自問,自己真的不在乎物質水平嘛?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決定出國留學的話,普通家庭的學生,我十分建議同學們去申請美國的公立大學。研究生就不要太在乎學校綜合排名,這玩意兒看看就拉倒。可以參考專業排名以及看重這個項目的錄取生源質量,往屆畢業去向。美國公立大學的項目性價比普遍相對較高,公立大學還是普遍學費較低,碩士項目錄取人數相對較少,培養博士較多。
美國的每個大學都有一些那種能給funding(TA or RA)的碩士項目,包括私立大學。這樣就能cover學費以及拿夠用的生活補貼。但是呢,我們都知道funding大部分都是給phd的,所以這樣的碩士項目一般錄取人數很少,門檻就很高了,比如CMU的MSR以及LTI學院下的MLT項目,UIUC的mscs (不是mcs,申請的時候別搞混)。這樣的項目除了上課,可能還要做科研,可以當作博士預科,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轉博。
或者加拿大的碩士也有很多是研究型+給錢的那種。而且加拿大不怎麼卡移民,畢業就能拿到楓葉卡。其它非英語國家的我就不太了解了,據說歐洲像瑞典一類的國家的碩士性價比很高。至於英國,那phd很多都得自費,更別說碩士了,說白了,英國就是沒錢。
第三點,繼續北交威or復讀?
我們對於北交威的感受呢,都是大同小異的。當初我大一的時候也是護校衛兵。但其實呢,我明白自己只是想維護以及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自己每年這大幾萬的錢沒白交。到後來我自己也厭煩了。。。。。。(此處不多說了,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
但是呢,從自己在北交威的這段經歷呢,我也有一些衷心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確定要復讀,那就儘早,複習早點進入備戰高考的狀態。
但是如果你肯定不會復讀(這個肯定佔大多數),註定要在北交威上四年大學。那麼請你珍惜這段時光,不要總是抱怨了,多想好事兒。畢竟啊,大學四年是你人生中註定無法被替代、無法遺忘的四年。與其抱怨學校這不好那不好,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珍惜這段日子。我們都只是普通人,沒法改變當地大環境,只能努力做到獨善其身,不虛度這段日子,好好的建設自己。
第四點,已開發國家就真的好?
相信很多選擇出國留學的最初是想著移民或者長期在那裡工作。覺得在已開發國家收入高,福利好。即使學費貴但是在當地工作一兩年就回本了。在這裡就是要提前給大家潑一盆冷水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首先我個人覺得,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別主要在底層普通人的生活上,這種人也是佔一個社會大多數的群體。有錢人在哪裡生活質量都高,就比如說印度是個窮國,但是亞洲首富卻是個名叫Mukesh Ambani的印度人,他在孟買擁有世界上最貴的房子,他的日子可比咱們任何人都舒服。普通人的話移民到已開發國家生活質量和教育的確會提高。所以呢,如果你在國內的一二線生活條件不錯,你的生活水平已經不差了。尤其是在咱們校區上學的同學,現在學費一年八萬,能交得起一般家庭條件都不會次。在國內應該能算個中產了,這樣的在國內就已經過的很不錯了,你用不著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去想著定居已開發國家。而且我認為國內的中產要比美國的中產日子更舒服一些,因為國內現在還有人口紅利的尾巴,僱人幹活、叫外賣啥的很便宜。
相信很多聽說來美國都申請計算機項目,因為好找工而且高薪,碩士畢業胡在灣區一年能拿20W美元,巴拉巴拉。但是呢,灣區這邊稅也高啊,20W美元的工資交稅交將近一半,最後到手可能就12W刀。然後灣區房價特別貴,租房以及日常開銷花去不少。再加上如果你喜歡買買買(一般剛工作的年輕人都不愛攢錢),你最後可能根本省不下來錢。假如你在位於LA市中心的USC讀了cs master,讀完各種開銷差不多70W人民幣,你想想自己畢業後多少年能回本? 更別說如果去了英國倫敦這樣的地方讀了一年制碩士,大概花了40-50W人民幣,然後畢業後回國,你想想工作後多少年能回本?
就像上面說的,在海外工作經歷遠遠大於留學經歷。你讀完英國一年授課型碩士,畢業後回國相比於國內碩士並沒有太大優勢。
而且我們能感受到,歐洲那邊衰落了。我們常說,輸出文化的國家是強大的。現在歐洲的文化輸出幾乎是零,跟日韓比不了,更跟美國沒法比。過去十年,歐洲那邊的經濟增長都沒有蓋過通貨膨脹,經濟低迷。像在英國,大部分留學生都會回國,除了因為體量小,還有就是經濟低迷,當地人都沒有工作呢,怎麼會優先給留學生工作。
造成歐洲日本等國經濟低迷的原因呢,很大一個是因為人口老齡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對於出國的同學,都建議他們多加把勁兒去申請美國的學校(因為美研需要多考一個GRE,門檻更高,很多人望而卻步)。美國是個比較特殊的已開發國家,因為地大物博而人口基數相對較小,可以通過移民來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這樣就能給經濟持續注入活力。從目前的年齡結構來看,美國未來至少二三十年,整體上還會保持經濟繁榮的。
中國過去幾十年發展的真心不錯了,像北京上海紐約東京倫敦這些世界一線城市其實都是一樣好的,該有的都有,而且北京上海對中國人來說生活上更方便。
所以說呢,請同學們不要太在意已開發國家這個概念,更應該看看自己的實際情況是否合適。
第五點,真的確定讀碩士?
很多人讀碩士啊(包括最初的我)都是不知道畢業後幹什麼,跟風讀碩士。現在呢,我個人覺得,要想做科研就得讀博士,不做科研就本科畢業找工。除非是想提高下學歷或者是你找工因為學歷被卡了而需要提高學歷,這種情況你再去讀個比你本科學校更好的學校的碩士。再或者,就是你想轉專業就去考or申請個其它專業的碩士也是一種好的讀碩士的理由。
其實呢,對於一個高校,本科生和博士生才是親兒子。最初呢,碩士是頒發給那些讀博沒有讀下來,中途quit的人的,是一個中間產物。結果現在成為了人們直接報考的了。碩士那兩三年做不了什麼科研,一般博三才是產出多的時候。所以對於想做科研的人還是得去直接讀博士。
不過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拿計算機專業來說,北交大(包括本部)在出國方面只能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211高校里跟北郵比不了,但是也算不錯了。不過呢,國內能申請到美國計算機專業top30直博的學生基本就是清北+華五,然後航開濟這樣級別的學校零零散散一些。北交大我目前是沒找到直博美國計算機top30的,威海校區倒是見到過有去英國讀自費博士的。去國外讀一個研究型碩士有一些科研產出,然後再轉博算是一條捷徑。當然在國內讀研有好的產出後也可以出國讀博。
有這麼一種情況,很多人想出國讀博,但是呢,他想著先申請個碩士作為跳板從而增加申請好的高校的博士的幾率。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就像上面說的,國外英語國家大部分是授課型碩士,沒有科研的機會。研究生期間課程就不重要了,最次都能拿個B,gpa通貨膨脹,你用你研究生期間的課程成績去申請博士,很多老師直接不看的,只看你本科成績。而且可能會質疑你為什麼不直博,是不是意志不堅定。如果你想著碩士畢業就立馬讀博,那麼一年制碩士對你博士申請一點用都沒有,因為你剛入學就得開始準備博士申請了。想用碩士作為博士申請的跳板,就一定要在碩士期間進實驗室接觸到好的科研,有科研產出,這樣對於你博士申請才有用。 不然讀碩士對於你申請博士只是浪費時間
第六點,很多國外碩士項目中國人佔半壁江山
我在Lancaster uni 交換的時候,有一次我在教室門口和一個西班牙華裔的朋友等著上課,當時管理學院某專業的學生在那個教室上課。等下課的時候,學生成群的走出來。
我說:「Wow,管理學院的這個專業基本上都是華人啊。」
西班牙的華裔朋友聽後跟我說:「你確定他們都是華人?都是中國人。」
後來跟不少在當地上本科的朋友交流後得知,蘭卡斯特大學的管理學院基本上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佔了八、九成,甚至很多老師都是中國人。最後這些學生普遍英語都不好。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其實很多英語國家的碩士項目也是中國人佔了大多數,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大家經常聽說的澳洲了。我們出國留學的目的除了是學知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接觸當地的文化,以及與外國人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如果出國後周圍同學都是中國人,甚至老師也是中國人,那這個出國留學就沒那麼大的意義了,最後可能英語也練不出來。我所在的美國的紐約和加州地區也是典型的例子,這也是我給後輩提留學意見的時候建議他們去加州和紐約之外的地方上學的原因之一。如果你非常在乎這一點的話,你申請留學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尤其是留學中介推薦的項目,很多都是中國人扎堆的。
第七點,談談關於北交威課程設置的感受
來美國讀研後的過去這一年,我發現北交威的課程設置上,不能選課 這一點是真坑。當時本科的時候沒覺得咋樣,現在發現真是有較大壞處。
像是我現在在的這個美國院校是一所理工科強校,師資力量強大,課程開設的廣。本科課程就開設了CV,nlp,robot learning這些細分領域的課程供學生選擇,甚至可以選研究生的高階課程。很多人找到了喜歡的研究方向,直接選相關課程並且進老師實驗室做科研了,畢業後就直博帶paper進組了。
當然我也沒有責怪母校的意思,只是點出來這一個現象。如果後輩的學生有喜歡的研究方向,抓住寒暑假的時間可以去參加北大暑校一類的課程。在家網課自學的話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肯定沒有在校園學習效果好。有機會也進實驗室接觸一下科研,爭取在本科期間就確定是否要讀博。
還有一點,很多專業課大四才上。已經有不少帖子抱怨這影響考研了。而且呢,對於選擇了直博的,因為很多專業課還沒上過,這讓他怎麼選自己的研究方向。很多知識還不了解呢。
第八點,關於出國在會不會受到種族歧視
我覺得與其說歧視,更準確的詞應該是 刻板印象。換做我們也一樣,我們每個人對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刻板印象,這個是永遠不會消除的。所以說,在美國,他們心裡就是那麼想的,只是因為政治正確不能說而已,是個很敏感的話題。你能做的只能是改變別人對你個人的印象。
第九點,融入當地社會?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的建議,說出了國要多跟外國人玩,努力融入當地社會。我想說的是:融個屁啊,lol。來到美國後能發現,中國人還是跟中國人一塊玩,韓國人還是跟韓國人一塊玩。可以設想一下,一個來到中國的老外,即使他中文說的再流利,我們看他就是跟看待其他國人不一樣,他永遠無法真正融入進來。出了國也一樣,我們是無法融入當地群體的,最終接觸最多的普遍還是華人圈子。至少第一代移民很難融入進來。很多人因為這個,在美國待了幾年最後又選擇回國了。
第十點,申請國外研究生切忌學生思維
作為過來人。我很清楚大學這個階段我們會用學生思維去看待研究生申請。想著拿個名氣好的學校的offer,認為以後走入社會說出來會被人好看一等。很多留學機構就利用這一點給你進行的選校,有一些學校那是人人都會申請(這裡不點名,自己問問就知道)。這就容易踩坑了。
因為疫情而defer期間,我在北京一家國企暫時工作著。當時我發現了,當說要去英美讀碩士的時候,別人會首先默認你是去讀一年制授課型碩士的。這十年來人們早就越來越清楚國外很多碩士咋回事了,甚至一些體制內單位明文規定不要一年制碩士。
學生時期都喜歡問別人出自哪個學校,以學歷來認英雄。等畢業後可千萬別這麼做啊,畢業不到一年你就知道自己這樣該多丟人了。決定一個人眼界和格局的是不斷學習的能力,性格以及情商。
況且碩士本來就是本碩博里最水的,花那麼多錢幹嘛,別指望它能帶飛你。如果是好面子而想要qs排名高的學校的文憑,那你不如國內保研or考研985,一次不行就二戰,北交大的去北航一類的人家都挺願意要的。留學錢省下來給自己買個BBA,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年少有為,這不比被質疑讀水碩強多了。
所以啊,我還是建議想出國的同學就盡量找性價比最高的就好,最好是能拿錢的項目,學校名氣稍微差點兒沒關係。
第十一點,我來解釋一下那些所謂的排名 (綜排 和 專排)
相信大家都經常看QS,US News,ARWU,泰晤士等這些高校排名。在看排名之前,你要看這個排名的指標,比如學術佔比、師生比,論文數等。掌握了排名的公式後,是可以刷排名的,很多學校就是這麼乾的、把錢往這上面下功夫。比如US News美國本土大學排名是針對本科的,其中有個師生比這一項,20人以下的就是小班,有助於排名上漲。所以有的學校就正好把小班人數控制在19人,這樣來刷排名。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就更偏向學術,所以兩者排名差異就比較大。ARWU也是偏向學術的。而QS排名呢,你們可以看看它的評分指標,知乎上不少質疑QS的帖子了,網上都俗稱英聯邦自嗨榜。所以啊,綜合排名看一看就拉倒,太當真就容易上當了。任何學校都可以有一個能讓自己排到第一的排名指標。
關於專業排名呢,我們拿CS ranking來舉例,簡單來說這個排名就是給這個學校的cs系的每個教授打分,然後用一個公式加起來就是這個學校的cs專業的排名。所以呢,一個學校的cs系的教職數量多,它的cs專業排名也一般會比較高。cs排名低的呢,可能是教職數量少,而不代表沒有厲害的教授。當然有人會發現這個排名上面的一些學校的教授沒有統計全,但這沒關係,排名就是個參考,業界的內行人都知道哪些高校or機構厲害,比如cs四大是公認的第一。專業排名可以參考一下,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因為排名高的呢,很可能就是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的教職多,系大,這樣能開設的課程就多,可選擇的科研方向也多。
當然讀博士就是看導師,沒人在乎學校的。
我覺得呢,判斷哪個學校的這個專業厲害、適合讀研,一個辦法就是看生源。拿cs舉例,通過看咱們國家頂尖大學清北華五的計算機的學生願意去哪裡讀研,尤其是看清華姚班、上交大ACM班等計算機實驗班的學生的出國去向,就知道哪個學校的cs厲害了。內行人比所謂的排名靠譜多了。
————————————————————————————————————————
以上都是自己有感而發,只是個人的一些作為過來人的經驗。都是我閒暇的時候一點一點兒寫的,我就這麼一說,你就這麼一聽。寫這篇長文的初衷呢就是希望幫同學們避坑,我們這一屆學生踩過的坑,就希望同學們不要再踩了。尤其是這兩年潤學比較有熱度,人們對於外面的世界可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我本文潑冷水的就會多一些。
希望同學們能通過這些內容,對自己有個更好的定位,少走一些彎路。雖然我們校區就是中外合作的校區,偏向於出國,但是也不要盲目出國。可能你出國花的錢都成了冤枉錢,也許你真的在國內讀研or工作更合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對於你個人合適與否。
同時呢,同學們也多去諮詢諮詢其他的往屆畢業生,也可以把我文中的觀點帶給他們,看看他們怎麼說。兼聽則明嘛。
————————————————————————————————————————
前一陣子去某一線城市拜訪來美國留學的大學同學,我還跟他聊到了這些。我們對於當初盲目申請碩士而沒有申請直博捶胸頓足啊。申請排名低的學校直博也沒關係,到我們這階段就沒人在乎排名了。他也說道自己當初想勸退某個要來他這個碩士項目的學弟,但是人家已經確定offer了,就不好意思再說出口了。同時也誇我負責,把這些東西都分享了出來。我性格就是如此,這種關乎人生大事的一定要把真相說出來。避免人們因為信息差被誤導。
————————————————————————————————————————
有的人在看了這篇分享後,還在說「如果英國申上G5,還是值得去的」。能這麼想,要麼是沒理解我文中分享的事實,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真話從來就不好聽,甚至很難聽,因為與你的直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