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湯:
我眼中的脾氣不好就是:在外界環境包括人和事沒有順自己意願時,反應極其強烈,大發雷霆大動肝火,抑或各種冷暴力對待旁人。佛教所謂「嗔」心特彆強。在平常順境的時候,脾氣壞的人也不會發火,但一遇到逆境,哪怕很輕微,表現就很可怕。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怎樣在日常中沒發火時就看出哪些是脾氣壞的人?
以下是我的個人經驗,主要觀察基礎是我媽(整個家族都是壞脾氣),大概兩個方面:一是日常態度、言行思維習慣 。二是面相。
先說日常表現,即脾氣壞的人在不發火的時候異於常人的特點:
1、挑剔。
一個人對外界如果過分苛求,意味着同等環境下,他不滿的時候比別人多,自然發火點也越多。挑剔的本質其實就是「貪」,貪會引發「嗔」,這是佛教的解釋。我以前覺得我媽脾氣惡劣是家裡太窮了,各方面條件差。現在看來,主觀因素還是占多數。
舉個例子:我媽特別喜歡吃榴槤。這玩意兒算是貴的水果了,一顆下來至少七八十元。我現在的經濟條件是可以讓她隨時想吃就吃。但每次買來榴槤吃完之後,心滿意足之餘她從不感嘆現在很幸福,而是長篇累牘地分析這個榴槤的不足之處,比如軟糯但甜度不夠,比如甜度夠但核太大了,比如核小肉多的則嫌有些熟過度,迄今為止沒有讓她滿意的榴槤。對其他事情她也是這樣。為了滿足她的需求給她買各種東西,她享用東西的時候永遠都是指出這個東西的缺點,注意,這個時候她的心情其實是愉快的。一個人在被滿足時都如此表現,可以想見在匱乏的時候會是什麼場景。小時候我家很窮時,基本上她每天都發火,我上大學時遇過比我更窮的同學,但對方說她父母並未因窮而發火。
2、狹隘
人都有排斥異己的天性,對不符合自己標準的人和事都不喜歡,但程度有差異。普通人只要沒有侵犯自己實質利益,對看不慣的事物也就表示無感而已,但脾氣壞的人會有強烈排斥感,表達看法時會言辭激烈、抱有敵意各種嘲諷奚落等表現,本質上就是寬容度不夠。如果涉及利益,脾氣壞的人馬上就爆發出來。
我媽每次路過廣場,看見有幾個男的夾雜在廣場舞大媽群中跳舞,回來總是疾言厲色表達看不慣,我說這是人家的自由,她說那我也有言論自由。我心裡想言論自由也用不着這麼深惡痛絕。還有我一周洗兩次頭、洗衣服用肥皂還是洗衣液這類習慣,完全沒有影響到她的事情,她也經常看不慣。
3、不耐煩
不耐煩的人脾氣基本都差。耐不耐煩看三個地方:一是凡是碰上要排隊等待的事情容不容易焦躁,二是面對繁瑣雜事能不能細心完成,比如工作上填表格,比如家務勞動中洗菜擇菜切菜那些瑣碎事務 三是和人交流時別人理解力跟不上是否願意多解釋,或別人說話稍微囉嗦是否經常打斷。
當然有人說這三種事誰都討厭,我覺得在判斷的時候要結合多數人在面臨類似情境的平均反應水準作參考。比如等公交車,有些人等兩分鐘就急了,不用說,此人脾氣好不到哪裡去,即便因為同事領導在場而沒有罵人。
4、自我意識過強
觀察點是共同活動時,願不願意遷就妥協。這個也要結合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來看。我並不鼓吹無原則遷就別人,遷就一定是雙方的。有的人從來都是別人遷就他,他絕不遷就別人,要他改變調整習慣,他寧願放棄合作。這種人也容易發脾氣。
第二大方面是面相
1、顴骨
無論男女,顴骨橫張外擴,顴骨高且凸露無肉包,脾氣沒有好的。我見過十來個這樣的人,沒有一個是例外。
2、聲音
聲音高且尖利,脾氣不會好,注意分清音量大和音高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嗓門大,後者是說話高音,央視百家講壇一位講禮儀的專家就是這種聲音,他自己也稱脾氣不好。生活中聲音尖利的人,女性較多,情緒一般不穩定。
另外說話較常人語氣急促且語速很快的,多半脾氣也不好。這個也要參照平均語速語氣來分辨。
脾氣很好的人,說話語速明顯較慢且均勻,語氣明顯和緩,注意是常態習慣,即日常始終如此,且很自然的。在領導客戶面前暫時裝的不算。
至於眉毛,也是看性情的重要部位,但現代人紋眉修眉,不太好分辨,就不好作為判斷依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