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NBC报道,为了推广弹性工作安排、缩短工时并限制加班,日本政府近来大力推行“工作方式改革”运动,向企业呼吁实施“周休三日”制度,厚生劳动省也开始提供相关补贴和免费咨询服务,进一步鼓励相关措施实施。尽管这些行动显示出,日本政府自2021年提出支持缩短工时以来后所做的努力,但这个概念尚未被立法强制执行,推广速度也较为缓慢。
曾撰写书籍《酷日本: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案例研究》、在日本当地顶尖商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20年的美国作家克雷格(Tim Craig)认为,日本推动工作改革阻碍重重,其原因涵盖许多文化与社会因素很难被改变。
克雷格解释,日本人高度重视工作,甚至倾向将工作视为“积极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选择早早回家,可能会遭受同事异样的眼光,无形中成为了社会压力,往后可能会负担起更多的工作。
富士通研究所首席政策经济学家舒尔兹(Martin Schulz)表示,工作场所也成为大多数日本人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员工通常都会愿意留下来为工作团队效劳,或是参加长时间的公司晚宴或聚会,“成为公司的一员几乎等同于成为社区的一部分,这经常导致更长的工作时间,但效率却不高。”
目前为止,日本仅有少数企业愿意落实周休三日制,其中包括UNIQLO等服饰品牌,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目前仅有约8%的日本企业允许员工周休三日或是更多天。
日本一桥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国际企业战略教授小野浩观察到,在日本实施周休三日、每周工作4天的公司,通常都不是日本的传统企业,而是像微软等外商,“我们还不习惯弹性工作方式”,“对于传统的日本企业来说,推动该制度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据厚生劳动省2023年10月发布的年度白皮书指出,日本工时长与忧郁症、过劳死之间的关系。2022年,日本有2968人因过劳死而自杀,比起前一年(2021年)的1935人有所增加,其中10.1%的男性、4.2%的女性每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这与过劳死的发生机率有关。